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附如何上好初中历史活动课?
  • 附常用参考书目
  • 编辑说明
  • 活动课教学参考设计之三 致巴以人民的一封公开信
  • 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
  • 第15课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 第16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 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
  • 第18课 现代文学和美术
  • 第19课 现代音乐和电影
  • 最新热门    
     
    彩色图画说明

    是三角形,眼睛像两条直线。耳部向外平伸,向上翘起弯曲成钩。嘴部以下全是黑色,嘴唇呈“Z”字形。嘴角两边有两道交叉斜线,在斜线上加以短的斜线。头顶有三角形的发髻,发髻外边还有相交的两条线做成尖锥状,并加以斜线。这很可能是当时人头上的装饰。盆的卷唇部有三条直线交会的箭头形。盆内的网纹作菱形,用斜线条交错而成为斜方格网纹。在菱形网纹的四个角上各加一个三角形,与人面纹相间,饰于盆壁。

      半坡人面网纹彩陶盆的发现,说明我国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制造陶器的技术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精美的彩陶器画面逼真,匠意巧妙,看后给人以美的享受。课文选用半坡人面网纹盆彩色图画,主要是让学生对半坡远古居民的生产和生活能有更深刻的了解。(第2课)

      图3  陕西黄帝陵  位于陕西黄陵县城北的桥山上。陵高3.6米,周长48米。陵前有一座祭亭,亭中央立一高大石碑,碑上有郭沫若题“黄帝陵”三个大字。祭亭后面又有一块石碑,上书“桥山龙驭”四字。再后面便是黄帝陵,简称黄陵。黄帝陵位于桥山顶正中,面向南。陵前数十米处有一座高台,台旁石碑书“汉武仙台”。相传,汉武帝征朔方回来时,修筑祈仙台,祭祀黄帝。黄帝陵在甘肃、河北、河南等地都有,但据史书记载,“黄帝崩,葬桥山”。(第2课)

      图4  河南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铜爵  1975年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土。爵高22.5厘米,形制狭长,束腰平底,三足细长。铜爵的器壁很薄,无纹饰,造型匀称,是迄今见到的最早的青铜容器,也是夏朝已经进入青铜时代的重要标志。(第3课)

      图5  西周的铜盘  1976年陕西扶风庄白村出土。浅腹、附耳、圈足。器外饰四组长鸟纹。盘内底有铭文18行,284个字,是解放后发现的铜器铭文最长的一篇。铭文内容记载的是周朝开国以来的史实,是研究西周历史的珍贵资料。(第4课)

      图6  战国时期始建的都江堰  在今四川都江堰市境内,位于岷江中游。战国末期,秦国蜀郡守李冰率众兴建。那时候,它的名字叫“湔堰”,秦汉以后又叫“都安大堰”。都江堰这个名称是宋朝以后才有的。(第6课)

      图7  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刻有文字的龟甲  这是1929年在河南安阳殷墟发现的一片龟甲,上面刻满了文字。是商代的奴隶主向上帝卜问吉凶的记录。骨面完整,文字清楚,是研究商代历史的宝贵资料。多年来,殷墟出土的带字的甲骨已有十多万片。(第7课)

      图8  商代的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是商代盛酒器,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黄材月山铺转耳仑山腰。重34.5公斤,是现存商器中最大的方尊。尊的颈部铸有蕉叶,蕉叶上的花纹叫夔(kuí)形花纹。蕉叶的底部饰有兽面纹,肩部有4条龙蟠缠在四周,尊的腹部分别铸有4只大卷角羊,突出尊外。方尊的边角及每一面中间合范的地方,都铸有棱脊,其作用是以此来遮蔽合范时可能产生对合不正的纹饰,从而增强了造型的气势。使方尊的形象在宁静中有威严感。四羊方尊是商代青铜艺术的精品。(第7课)

      图9  战国的铜房屋模型  1982年浙江绍兴坡塘出土。屋平面呈长方形,三开间,一面敞开。屋前有两根圆形立柱,屋内有6个铜人赤身跪坐,分前后两排。前排右面一人面向一鼓,右手拿槌。后排一人吹笙,两人弹四弦琴。(第7课)

      图10  湖北随州出土的战国编钟  1978年5月,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的曾侯乙墓出土。这套编钟,共65件,是依照铜钟的大小和音高次第组成悬挂,故称编钟。这种乐器是我国古代用于祭祀、典礼和宴飨的礼乐器。出土时编钟分3层悬挂在钟架上。最上层的叫钮钟,分3组共19件。中间和下层的钟叫甬钟,共有45件。每件甬钟外表刻有“曾侯乙乍时”和有关音乐内容的铭文。在下层中间,还有一件与甬钟不同的钟。根据钟上所刻铭文来看,钟是楚王送给墓主人曾侯乙的。

      编钟的钟架是铜木结构。上层3条横梁是由两根木质圆柱支撑,中下两层横梁则由6个青铜佩剑武士,用头和双手承顶钟的横梁,铜人分别立在铜质雕花圆形座上。钟架结构十分牢固,虽然承受了重达二千五百多公斤的全套编钟,历时两千多年,至今依然屹立无损。此外,在钟架近旁,有6个丁字形彩绘木槌作为敲钟工具,还有两根彩绘长棒作为撞钟工具。

      在曾侯乙墓出土的古乐器中,还有编磬、瑟、琴、笙、箫、笛等124件。种类全,数量多,制作精细,反映了战国时期我国音乐艺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第7课)

      图11  战国铜尊盘  1978年湖北随县(随州市)出土。尊高33厘米,重8公斤,盘高24厘米。尊和盘的口沿及尊的底部,是精致剔透的镂空蟠螭纹,颈和腹部有龙兽等圆雕和浮雕装饰。(第7课)

      图12  战国嵌错赏功宴乐铜壶  1965年四川成都百花潭出土。壶高40厘米,重4.5公斤。此壶以壶肩两环耳为标志分为两面,两面的图像对称。每面有三层图画,每层又分左右两个图景。第一层左图是一幅竞射图,右图是采桑图;第二层左图是一幅宴乐武舞图像,右图为弋射和习射图;第三层左为攻防图,右为水战图。在整个壶面上,刻画了二百多人的形象,人人各具特色,表现了精湛的技巧。商周的青铜器,都是图案装饰,而到战国时期,青铜的装饰不少是画像,这在艺术创作的形式和题材上是个显著的进步。(第7课)

      图13  山东曲阜孔子讲学遗址杏坛  这是为了纪念孔子讲学而建的一座亭子,建筑在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庭院正中。宋代以前,此处是大成殿基址,1024年大成殿北移后,即于大成殿原址筑坛植杏,以纪念孔子杏坛讲学。金代于坛上建亭,明代重修。亭重檐十六柱,覆以黄琉璃瓦。亭内有碑两座,一是金代党怀英的篆书“杏坛”碑,一是清高宗弘历的杏坛赞碑。(第8课)

      图14  孟子故里  在今山东邹城市南,是孟子及后代居住的地方。公元1331年,孟子被封为邹国亚圣公,自此孟府称亚圣府。孟府以大堂为界,前为官衙,后为内宅。内宅内有世思堂、赐书楼、延禄楼等。孟府内收藏有大量珍贵文物,如朝服、圣旨、宗族档案等,供后人纪念和观赏。(第8课)

      图15  战国时期的楚国金币  1970年安徽六安和阜南出土,叫“郢爰”。“郢”是楚国国都,爰是一种金属重量单位。这种爰金是一种特铸的黄金板,分10~20格不等。使用时按格切开。(第9课)

      图16  匈奴鹰形金冠饰  这是1972年在内蒙古伊克昭盟杭锦旗阿鲁柴登出土的匈奴贵族使用的金冠饰。它由冠顶和冠带两部分组成。冠顶为一立雕的雄鹰,傲踞在用黄金揲成的半球面体,上有四只狼袭羊的圆形浮雕。冠带是由虎、马、羊雕成的半圆形浮雕组成。这是研究匈奴民族社会生活的珍贵资料。(第9、15课)

      图17  陕西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  这是1974年3月在陕西临潼姜寨公社发现的。位于秦陵东侧,共发现三个兵马俑坑。其中一号兵马俑坑面积有一万四千多平方米,约有六千多兵马俑。俑坑阵锋向东,前面有一条东西宽345米,南北长60米的长廊。有三列横队,每列有70个身穿战袍的陶俑。其后是东西向的过洞,排列着挂剑执矛的铠甲俑和多乘战车相间的38路纵队,似为军阵主体。纵队之间有隔墙,陶俑、陶马就放在宽325米的9条过洞内。这些兵俑是用黄泥雕塑,而后用火烧制而成的。兵俑体形高大,造型逼真。

      在这些陶俑中间,还有一匹匹形同真马大小的陶马,马高125米,长2米。它们昂头竖耳,马鬃分飞,从外形可以看出是一种能跑善战的良种战马。马后还有战车遗迹。秦陵出土的兵马俑,是当时劳动人民付出血汗修建陵墓的历史见证。(第10、19课)

      图18  陕西秦始皇陵出土的铜车马  这是1980年冬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出土的秦代铜车马。车上有一名御手,握辔凝神,造型生动逼真。车前驾四匹马,两服两骖。车、马、人及全套轮具,都是青铜铸造的。体积约为真车的二分之一。车是单辕,长25米,车厢方形,宽1米,车厢上有棚盖。根据出土地点和车辆造型的初步分析,这可能是秦始皇的后妃所乘的车,是我国考古史上发现的时代最早、体量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铜质车马。(第10、19课)

      图19  东汉陶楼模型  1979年湖北云梦出土。高72厘米,泥质红陶烧制,为汉墓中殉葬的明器。陶楼前面为门厅,上下两层,下层分三大间,是进出的门道,上层是五间小屋。房屋高低错落有致,有二层和三层的,旁边还有平房。房子的最高处还建有望亭,角落处设有猪圈,门厅前还有守卫亭。这是汉朝贵族地主住宅的缩影,也是贵族地主豪华生活的物证。(第13课)

      图20  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帛画  1971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是我国已知画面最大、保存最完整、艺术性最强的古代彩绘帛画。画面呈“T”字形,上部宽92厘米,下部宽477厘米,属旌幡一类的东西,出殡时放在行列前面,落葬后覆在棺上。帛画可分上、中、下三部:上部为天上景象。右上方画太阳,中立金鸟一只。左上方画新月,中有蟾蜍、玉兔。中间绘人首蛇身像。太阳下的扶桑树上,又有8个小太阳。新月由坐在飞龙翅上的女子托举。下面,两只飞鸟相对,悬着铃铎。再往下,两扇天门内,二人拱手对坐。中部为人间景象。一老妇人,前有两人捧盘跪迎,后有三女随身伺候。下部为地下景观。一巨人站立两龙之上,横跨一条大蛇,双手托带着可能象征大地的白色扁平物。该画画天上以示死者的终身归宿,画人间以示死者生前的荣华富贵,画地下以示阴间的幸福。整个画面布局对称,线条流畅,描绘精细,色彩绚丽,显示了西汉高超的艺术造诣。(第14课)

      图21  西汉的云纹漆器  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器高57厘米,腹径35厘米,是木胎彩绘漆器。平唇、长颈、大鼓腹、圈足。盖上有三个橙-“S”形钮。钟的肩部和腹部有三圈朱色和灰绿色描绘的几何方纹。圈足花纹与口沿花纹相同。这种彩绘漆器出土时花纹鲜艳,保存完好,反映了汉代漆器制作的高度水平。(第14课)

      图22  西汉的金缕玉衣  1968年7月,河北满城西郊陵山内发现了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的墓,出土了两套完整的金缕玉衣。这幅彩图所摄的是窦绾的玉衣。

      金缕玉衣又称“玉柙”或“玉匣”,是为汉代高级贵族死后特制的葬服。玉衣的形制头部为一套,脸盖上刻画出眼、鼻和嘴的形象;上衣的前胸、后背和两袖都是分开的;裤的两腿分开,手呈五指形;脚作鞋靴状。窦绾的金缕玉衣是女式玉衣,与刘胜所穿的稍有不同。刘胜的玉衣全部使用金丝编缀。窦绾玉衣的前胸和后背玉片比较大,而且是用丝带连结而成的。其他部分才用金丝编缀。

      玉衣的制作是把玉石琢成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小薄片,在玉片的每一角上穿直径不过一毫米的小孔,然后用12条极细的金丝拧成一股金线,按照人的基本形象用金线穿玉石片制成。刘胜的玉衣共用玉片2 498片,用金丝1 100克。窦绾的玉衣用玉片2 160片,金丝约700克。这大小不等的二千多片玉片,都经过严密的设计和加工,按照现在的工艺水平推算,汉代制作这样的玉衣,约须一名玉工费十多年的功夫。金缕玉衣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的骄奢-逸和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压迫和剥削。(第14课)

      图23  西汉的长信宫灯  1968年河北满城汉墓出土。器高48厘米,人高44.5厘米,通体鎏金。带有稚气的宫女,左手执灯,右手以袖笼放于灯上。宫女身体中空,这样便通过右臂大量积聚灯烟,从而保持室内清洁。宫女的头和右臂都可以拆卸,以便清除内部的烟尘。(第14课)

      图24  东汉铜奔马  1969年甘肃武威县雷台出土。马高34.5厘米,长45厘米。奔马昂首嘶鸣,一足腾起,一足踏在飞鸟身上,故又名马踏飞燕,衬托出骏马一往无前的矫健形态。铜马造型逼真,可称汉代青铜工艺的精品,凝聚了我国古代艺术家的聪明才智。(第14课)

      图25  丝绸之路上出土的汉代绢地刺绣  此件1959年于甘肃武威出土。图案工整,色调浓艳。刺绣针法熟练精良,反映了汉代手工业的高度水平,也是当时中西丝绸贸易的历史见证。(第16课)

      图26  甘肃天水出土的西汉早期的纸  这是1986年甘肃天水市东南放马滩5号西汉墓出土的纸质地图残片,长5.6厘米,宽2.6厘米。地形图上绘有山脉、河流、沟溪、关隘、道路、界域等,并标有各处地名。专家们鉴定:这是西汉文景时期的地图。这片纸是我国现今已发现的最早的纸张实物,说明我国早在西汉初期就已发明了可以绘写的纸。(第17课)

      图27  内蒙古居延出土的汉代木简  这是1930年内蒙西部阿济纳旗居延地区发现的汉代简册。竹木简作为书写材料,比起甲骨、钟鼎、玉等材料,具有取材容易、价格低廉、书写方便等特点,因而是我国封建社会初期的主要书写材料。但竹木简也有严重的局限性,用来很不方便,远不能适应封建文化发展的需要。(第17课)

      图28  江苏南京三国时期吴石头城遗址  这是三国时吴国建造的石头城,在江苏南京城的西北清凉山后。南北全长约三千米。城基遗迹为赭红色,内有大量的河光石,系自然山岩凿成。公元211年吴国孙权迁都至秣陵(今南京),翌年在石头山金陵邑原址筑城,取名石头城。(第20课)

      图29  南朝青瓷莲花尊  1956年湖北武昌南齐墓出土。尊高32.8厘米,做工精致,釉色莹润,是反映这一时期青瓷烧造技术水平的代表作。尊上有受佛教艺术影响的莲花图案装饰,反映了当时的统治者提倡佛教,用以维护统治。(第22课)

      图30  北齐绿彩黄釉瓷罐  1964年河南濮阳北齐墓出土。这是工艺新颖的彩釉器。釉薄而有光泽,罐上除有莲花纹饰外,在罐的肩部垂至腹部加饰六条绿彩。据研究,这种彩釉器的抽釉做法,和以后“唐三彩”的做法相似。它不仅丰富了我国北方古瓷的实物资料,还显示了它们和唐三彩之间的内在联系。(第23课)

      图31  北魏文官、武士、女侍俑  1979年河北省磁县出土。图片上最后一排身体高大的是武士俑,皆全身甲胄,左手按盾而立,怒目挺胸,表现了武士们威武有力的强悍性格。前两排是文官和侍女俑。文官身穿长袍,下身穿长裤。有的拱袖而立,有的双手下垂。女侍俑身着长袍,或拱袖而立或垂袖恭立,各有不同姿态,刻画逼真。这些陶俑,有的身穿窄袖左衽的衣服,是当时胡服的式样;有的身穿宽袖长袍,是汉服形象。他们同出于一个墓中,反映了当时北方民族融合趋势的一个侧面。(第23课)

      图32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第20窟大佛  这是云冈西部第20窟白耶佛洞的化身如来佛。窟前立壁在辽代前塌毁,洞内大佛-在外,因此大佛也叫大露佛。大佛高13.7米,发髻高耸,扬眉凝目。面形丰圆,鼻高而直,两耳垂肩,口小唇薄,神情肃穆。身后一片表示火焰的纹饰,并嵌刻了无数或坐或跪、或大或小姿态自然的小化佛和飞天,就把这尊大佛衬托得更加庄严宏伟。课本选用这幅彩色图片,主要是为了配合教材对石窟艺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增强学生对云冈石窟的感性认识。(第25课)

      图33  顾恺之的《洛神赋图》(部分)  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是以三国时曹魏诗人曹植的《洛神赋》为题材画制的。曹植是曹操非常偏爱的一个儿子。曹植和他哥哥曹丕跟着曹操在河北大破袁绍的时候得到甄氏。曹植爱慕甄氏,一次曹植到京城朝见,得知甄氏被别人谗言而死,心里非常难过。当他在归途中经过洛水时,更激起了他对甄氏的怀恋,于是作《感甄赋》,以后被魏明帝改名为《洛神赋》。顾恺之就以这首赋为题材,画成《洛神赋图》。

      课本上的这张彩色插图是其中的一部分。这幅图主要是形容洛神的美貌以及她和曹植若即若离的关系。画面上身穿红色长衣,坐在洛水边上的是曹植。身后有三名侍者手持宫扇,和二名侍者手捧诗书。曹植面对着日益思念的洛神,表现出非常爱慕洛神的神色。洛神“奇服旷世,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梳着高高的云髻,手持麈尾(即拂尘)以依恋之情望着曹植,好似在互相交谈。左边有风神在收风,借以描绘神灵都同情曹植和甄氏的爱恋。

      课文选用这幅插图主要是为了说明魏晋时期的绘画艺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顾恺之的作品正是这个时期艺术高度发展的代表。至于曹植和甄氏的爱情故事,教师在讲课时,可不必涉及。(第25课)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国历史》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