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附如何上好初中历史活动课?
  • 附常用参考书目
  • 编辑说明
  • 彩色图画说明
  •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
  • 第2课 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居民
  • 第3课 夏商王朝的统治
  • 第4课 西周的盛衰
  • 第5课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 第6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变革
  • 最新热门    
     
    第7课 辉煌灿烂的先秦文化(一)──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学技术,在我国和世界科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和《离骚》的浪漫主义精神对我国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它们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4.商周青铜艺术和战国时期的钟鼓之乐,都是人类艺术殿堂中的瑰宝。

      5.辉煌灿烂的先秦文化,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是值得骄傲、自豪的。  

      教学要点

      一、从甲骨文到竹帛书

      1.商朝的甲骨文

      2.商朝和周朝的金文

      3.战国时期的竹书和帛书

      二、硕果累累的科学技术

      1.天文

      2.历法

      3.医学

      三、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

      1.《诗经》

      2.屈原和《离骚》

      3.青铜艺术

      4.钟鼓之乐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本课重点:甲骨文、金文、《诗经》和屈原。

      本课难点:一是帮助学生通过自学,掌握先秦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二是涉及专门学科知识多,需要教师能够深入浅出的讲解。三是内容多、头绪杂,难于全面掌握。

      二、在讲述本课具体内容之前,教师可以首先说明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商朝的甲骨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先秦时期我国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由此导入新课。

      三、“从甲骨文到竹帛书”一目,甲骨文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应在教学中着意讲授。为了突出“甲骨文”这一教学重点,建议教师利用本书彩图殷墟出土的刻有文字的龟版和本课记有日食的卜骨,首先让学生对甲骨文有些感性的认识;然后叙述甲骨文发现的简单经过和名称的确定,并指出甲骨文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最后叙述甲骨文记载着商朝生产状况、阶级关系,以及商王对年成丰歉、风雨大小、战争胜负、猎获多少的占卜结果,是我们今天研究商朝历史的宝贵资料。因此,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从商朝晚期到周朝,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称金文,因为金文都是铸刻在钟鼎上,所以又称为“钟鼎文”。金文比甲骨文进一步稳定、规范、简化。西周宣王时,太史史籀对金文进行了整理划一,整理后的文字称为“大篆”。关于我国文字发展的过程,教师可根据教学条件自行掌握讲授的分寸。战国时期,人们用毛笔蘸墨,在竹简和丝帛上书写,出现了竹书和帛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注意这时书写材料有了变化,并要求学生牢记。为了加深学生的记识,建议教师让学生观看课本插图《战国时的竹简和毛笔》,并阅读有关帛书的两行小字,但不要求学生记忆。

      在本目课文内容讲完后,教师可进行简要的小结,并启发学生回答课本上的问题:“甲骨文的出现有什么重要意义?”用以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四、“硕果累累的科学技术”一目,在“教学大纲”中带有★号,这部分内容教师要指导学生自学。教学时,教师可以先提出几个问题:(1)我国古书记载的最早一次日食发生在哪个朝代?(2)我国首次有确切年月日的日食记录保存在什么书中?(3)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是由谁在什么时间做出的?(4)相传我国什么时候就有历法了?殷历是怎么规定年月的?(5)24个节气有什么用?(6)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是谁总结出来的?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自学。学生自学完了,教师检查学生的自学效果如何,可以请几位同学分别回答上述问题。教师一边认真听取学生的回答,一边把学生的正确答案简洁地写在黑板上,并且按照课前设计好的板书样式,分成天文学和历法两栏。这样,教师总结时,用粉笔画几条线,就可以成为一个《先秦科学技术成就简表》,给学生以清晰的印象,便于学生记忆。

      五、“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一目,可先介绍先秦文学的两个典型,《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屈原作品的浪漫主义风格,对我国后世诗歌影响非常深远。

      教师讲授《诗经》时,可根据教材,着重阐明以下两点:①《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绝大部分是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可以联系上一课所学孔子编订《诗经》的内容)。诗经里的“风”,是政府采诗官从各地搜集的民间诗歌,是诗经的精华部分。②《诗经》的内容相当丰富,其中有不少篇章,生动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劳动生活和反抗奴隶主压迫的斗争,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结合讲解,可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小字部分和竖体文字《硕鼠》,以便加深学生的印象。《硕鼠》一诗反映了劳动人民反抗奴隶主(即诗中的“硕鼠”)统治的决心。但小字和《硕鼠》诗均不要求学生记忆。

      教师讲授“屈原”时,可先引导学生回顾小学社会课学过的有关内容,然后指导学生观看教材插图《屈原》,再结合教材简介屈原的生平事迹和作品,指出他是战国时期的伟大诗人。对屈原的作品,应着重介绍《离骚》,并突出强调诗中所表达的对楚国和人民的深沉热爱和对理想与真理的执著追求。应指导学生阅读“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最后再指出,屈原的诗歌,由于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不仅为我国后代人民所传颂,而且被译成多国文字,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成为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文化的一份珍贵遗产。教材的小字部分,可让学生自行阅读,但不作为要求。

      商周时期的青铜艺术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极好材料。教师讲述的时候,首先要明确青铜器冶铸工艺技术部分,已经在前面的课文中讲授过了,本目所讲的只是商周的青铜艺术,建议抓住以下三点:

      1.青铜艺术的历史地位。在我国,青铜艺术是夏商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艺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世界上,我国商周青铜器闻名世界,中国的青铜艺术在世界艺术发展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2.商周青铜艺术的特点。商代青铜器造型生动逼真,别具匠心,西周青铜器的器型种类远远超过商代。器物的花纹从繁密而趋于简易,具有朴素的特色。青铜艺术精品有商代的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

      教师在讲述青铜艺术特点时,可让学生看与本目有关的彩色和黑白插图,以使学生对青铜器造型、浮雕和纹饰等有生动形象的认识,帮助他们理解艺术特点。青铜器各图对学生均不作要求。

      3.青铜器精品四羊方尊,建议教师从器物造型、器表纹饰和布局方面进行简明生动的讲述。彩图《四羊方尊》的形状和特点应要求学生尽量掌握。

      教师讲完后,进行简单小结,指导同学回答课本的问题:“商周的青铜艺术有什么特点?”用来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和思维能力。教师还可指导学生阅读竖排资料。

      春秋战国时期,“钟鼓之乐”盛行。编钟是钟鼓之乐中最重要的乐器。1978年,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一整套编钟,为我们领略钟鼓之乐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建议教师指导学生观看教材彩色插图《湖北随州出土的战国编钟》,并阅读有关编钟出土情况的小字,使学生了解编钟制作的精巧、音色的优美与和谐动听,从而想象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艺术已达到新的水平。

    资料和注释

    原始陶器刻画符号

      汉字可能是从原始社会陶器上的刻画符号发展演化而来的。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就有110多种刻画符号,半数为一竖道,也有两竖道并列的,一竖道上下带倒勾的,竖道一侧带三两横道的……共二十多种。而到大汶口文化陶器刻画符号和良渚文化陶器玉器刻画符号,其形体已与甲骨文接近。后在偃师二里头文化、郑州二里岗文化和藁城台西商朝遗址、江西清江吴城商代遗址都发现了陶器刻画符号,其中多数已近似象形甲骨文。  

      甲骨文的发现与研究

      清末,河南彰德府(今河南安阳市)西北五里小屯村民们在种地时挖到一些“龙骨”。他们将“龙骨”当作中药材卖给城里的药铺。“龙骨”上的刻画引起人们的注意。光绪二十四五年间,古董商人到小屯去收购“龙骨”并到北京出售。官僚王懿荣收购古董,对古文字颇有研究,认为“龙骨”上的刻画是已经失传的中国古代文字,用24两银子买下了12片甲骨,从此,甲骨的搜求和甲骨文的研究引起了一些人的重视。王懿荣死后,《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字铁云)搜集五千余片甲骨,选出其中的一千余片,在1903年拓印成《铁云藏龟》一书,首次公开著录甲骨文。不久,学者孙诒让据以写成第一部研究甲骨文的专著《契文举例》。1908年,罗振玉首先访知甲骨的出土地点,三次派人前往安阳搜求甲骨,并从他的一二万片甲骨中精选出二千多片印成《殷墟书契前编》等书。罗振玉的亲戚王国维首先把甲骨文研究用于研究商朝历史,用甲骨文证实了司马迁著的《史记》“殷本纪”中所列的商王世系的可靠性,并纠正了其中的某些错误。因此,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郭沫若第一个利用甲骨卜辞,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为指导对商朝历史的研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从甲骨文的发现到现在,共计出土甲骨在15万片以上,大部分藏在国内,其余散在欧美日本等国,甲骨学已成为一门世界性的学科。甲骨文是在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陶器刻画符号的基础上,经过二三千年的孕育、萌生和发展,到商代形成为一种相当进步、相当成熟的文字。从甲骨文的文字结构来看,甲骨文已具备了传统所谓的“六书”即象形、会意、指事、形声、假借、转注等六种造字方法。  

      金文

      金文是在商周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又称钟鼎文、铭文。早在商朝晚期,青铜器上已有铭文,字数较少,用来表明该青铜器的用途、主人、制作人。当时,金文的字形因去甲骨文不远,故字形近似。金文盛行于两周。西周时,许多青铜器均有铭文,并且有多达497字的大篇长文。西周后期,金文字形渐趋规整,东周青铜器也有许多铭文,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金文的内容,有国王、贵族的征伐功勋、赏赐策命、盟誓契约、祭典训诰等,反映了西周-、经济、军事、思想诸方面的情况。周代金文,从总的情况看,它比商代甲骨文进一步稳定、规范、简化和符号化了;若与以后的小篆比,则结构仍未定型,部分字的笔画增减、偏旁部首的安排仍有某种随意性。特别是周初金文因承袭商代文字,还保留了比甲骨文更加原始、图画性更强的形态。金文字体,结构疏密相间,比甲骨文方正整齐,笔画分布均匀对称,笔道比甲骨文粗,字的体势较甲骨文雍容厚重。

      西周晚期,金文被人整理成为一种新的样式,称为“大篆”。据《汉书·艺文志》和许慎的《说文解字叙》中所说,小篆完全出自史籀大篆。史籀是周宣王时的史官,他把金文整理成“大篆”,用大篆写成15篇文字,作为教儿童识字的教材,并且成为当时的标准字体。但史籀大篆15篇早已佚亡。大篆的字体结构比较繁复,体势近于小篆,而有些字又较其后的字体小篆繁复。秦的统一文字小篆由它脱化而出。

      原始社会和夏商周时代的天象观察

      传说在尧舜时代就有了“观象授时”的专职人员。《左传》所引的《夏书》,记载了夏代发生在房宿位置上的一次日食,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次日食记录。《竹书纪年》记载夏桀十五年某日午夜“星陨如雨”,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次流星雨记录。商代卜辞中留下了许多日食月食的记载。根据一片卜辞记录“乙卯允明,,三舀日食,大星”,天文学家推算出是发生在公元前1328年10月18日的一次日食。特别是该卜辞还记载在日食时所观察到的“三舀”和“大星”等现象。“三舀”即是有三个火焰,就是日全食时的“日珥”现象。由于日全食,天空变黑,有“大星”出现在天空中。可见商朝人观察和记录天象非常认真和精确。这是世界上关于日珥的最早记录。西周继承了我国古代“观象授时”的天文学说,制成我国最早的测天仪表“土圭”,筑成“周公测景台”以便观察天象。在长期观测天象的基础上,周人创立了28宿,就是将黄道附近的天空划分为28个区域,每个区域规定为某星座,用来确定天体的位置和许多天象(如日月食等)发生的位置,作为观测标志,每一宿由若干颗恒星组成,并以地上的事物去命名。《诗经·小雅》记载的“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便是发生在周幽王六年十月初一辰时的一次日食,这一天是公元前776年九月六日。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准确年月日的日食记录。周人还记述了同年八月二十一日的一次月食。据推算,这是一次在我国可以看到九分食相的月偏食。据《春秋》三传的记载,在春秋的242年中,鲁国的天文学家共观测到日食37次,其中30次已证明是可靠的。最早的一次日食记录是鲁隐公三年二月己巳日(公元前720年二月二十二日)的日全食,比西方的记录早了135年。

      鲁国天文学家观测到一次彗星扫过北斗的现象

      据《春秋》记载,鲁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3年)秋七月,鲁国天文学家观测到“有星孛(bèi)入于北斗”。这是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出现的最早记录,比西方早六百七十多年。

      “夏历”

      “夏历”是根据尧舜时代“观象授时”的原则,在观察天象的基础上形成的。《夏时》大概就是夏朝的历书。它根据北斗七星斗柄旋转的规律,确定一年12个月,以斗柄指向寅的正月为一年开始的第一个月。从汉武帝颁布的太初历到现在流行的“夏历”,都使用“夏正”,即以建寅之月为岁首。夏朝已开始使用干支记日,夏代最后几个国王如孔甲、履癸等便是以天干命名的。战国时期编成的《夏小正》传说就是夏朝流传下来的一部历书,记载了一年12个月的物候、气象、星象、农事等。现今的农历又称“夏历”,说明夏历是农历的起源。也说明我国自古以来就重视发展农业。

      “殷历”

      在商代甲骨卜辞中保存着当时的历法《殷历》,它在夏历的基础上,已趋于完备。殷历以太阴(月亮)之圆缺一次为一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以太阳之温凉寒暑的演变一次为一年;用设置闰月的办法调整阴阳之差,即三年一闰,五年再闰,19年七闰,全年平均为36525天;平年为12个月,闰年为13个月,年终设置闰月,叫做13月。商朝后期开始实行年中设置闰月,又出现了两个七月和八月,这种历法叫做阴阳合历。商朝人用干支记日,即以十“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交相组合成60个互不相同的单位,以一个单位代表一日。在甲骨文中曾发现刻写完整的干支表。当时人们还把一个月分为三旬,每旬十天。西周继承了我国古代“观象授时”的天文学说,制成我国最早的测天仪表“土圭”,筑成“周公测景台”以便观察天象。

      战国时期人们已经测知一年的24个节气

      24个节气是我国人民长期对天文、气象、物候进行观察、探索、总结的结果。早在西周时期,我国的天文学家就已知道表示冷热的春夏秋冬四季和用“土圭”(古人用来测量日影的仪器)测影的办法,测定出春分、夏至、秋分、冬至4个节气。《尚书·尧典》就曾提到这4气,只不过当时还没有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名称,而用日中、日永、宵中、日短4个名词来表示。到春秋时,人们又在二分二至的基础上,测定了4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与二分二至合称为“八节”。《左传》鲁昭公十七年(公元前645年)载:“玄鸟(燕子)氏司分者也;伯赵(伯劳鸟)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也;丹鸟(锦鸡)氏司闭者也。”说明那时人们已掌握了八节,并掌握了玄鸟春分来,秋分去;伯赵夏至鸣、冬至止以及青鸟与立春、立夏(启),丹鸟与立秋、立冬(闭)的关系。及至战国,天文学家又确立了24个节气。《逸周书·时训解第五十二》即有完整的24个节气的记载,名称与现在完全相同,只不过惊蛰和雨水、谷雨和清明的次序与现在不同。后来,人们又将四个节气的次序作了调整。西汉初年成书的《淮南子》,所记24个节气的次序已和现在完全相同,说明到战国末年,24个节气已经臻于完善。24个节气是根据地球在绕太阳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划分的,因此也是气候寒暖的反映。掌握24个节气,就便于安排农事活动和有关季节气候的生活。这是我国独有的科技成果。外国没有24个节气,只有春分、秋分、夏至、冬至4个节气。

      扁鹊

      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民间医生,原姓秦名越人,生于齐国勃海郡的(今河北任丘)。随长桑君学医。后得长桑君的“禁方书”(不外传的丹方医书),开始深入民间行医。他的医术十分高明,能“洞见五脏症结”。相传他见到齐桓侯,一眼就看出齐桓侯身上有病,劝其及早治疗。齐桓侯不听,5天后他又劝齐桓侯赶紧治疗,齐桓侯还是不听,过了10天果然病死。扁鹊对妇科、五官科、小儿科等样样精通,曾游历各国,-了许多疑难病症。传说晋国的赵简子得病,昏迷5天,不省人事。经他精心治疗,没过3天,病就完全好了。又有一次,虢国太子得了“尸厥(jué)”症(类似休克),家里人以为已经死了,正准备办丧事。他问明情况,入宫为之切脉,断定没有真死,便用针灸、熨贴和汤剂综合治疗,使之恢复了健康。由于他医术高明,人民群众就以传说的黄帝时代的名医扁鹊来称呼他。后来,他因受到秦国太医令李醯(xī)的妒忌,惨遭杀害。

      扁鹊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诊断经验。在扁鹊之前,医生诊断病情,“以五气、五声、五色视其死生”(《周礼·疾医》)。扁鹊结合自己的经验发展了这种诊断方法。每次给人看病,他不仅详细询问病人的感受,同时还采用“切脉、望色、听声、写(观)形”,而后“言病之所在”(《史记·扁鹊列传》),这就是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方法。这种四诊法,至今仍被中医所沿用。传说扁鹊曾把自己丰富的治疗经验加以总结,著有《扁鹊内经》等书(《汉书·艺文志》),可惜今已失传。

      《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相传系孔子所编订。本只称《诗》,后世称为《诗经》,共305篇,绝大部分是西周和春秋时期的诗歌。内容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郑樵:《通志》总序)。风是民歌,分15国风,有160篇,相传是由周王室派专人搜集的。雅是朝廷和贵族宴飨交际的诗歌。颂是祭神和祭祀祖先的诗歌,都是贵族的作品。《诗经》里有很多作品,生动地描写了奴隶和平民的生产劳动情况。如《周南·》写下一群妇女冒着炎炎烈日,弯腰采摘野菜时唱的歌谣:“采采,薄言采之。采采,薄言有之。”意思是:“车前子儿采呀采,采呀快快采起来。车前子儿采呀采,采呀快快采些来。”《诗经》里还有很多作品,深刻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他们反对奴隶主剥削和压迫的强烈情绪。《大雅·桑柔》写人民水深火热的生活说:“乱生不夷,靡国不泯。民靡有黎,具祸以烬。”意思是:“祸乱滋生不平静,天下无国不亡民。人民不留半条命,统统遭难成灰烬。”

      屈原

      屈原(前340—前278年),名平,原是他的字。与楚国国君同姓熊,系楚武王子瑕后裔,瑕原食采邑于屈,因以为氏,故称屈原。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擅长)辞令”。楚怀王时任左徒,掌管出纳号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出以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史记·屈原列传》)。他对内主张任用贤能,厉行法治,使国富民强;对外主张联合齐国,共抗强秦,进而统一天下。由于以上官大夫为首的旧贵族势力的反对和进谗,再加上秦国的挑拨离间,屈原被楚怀王免职,并流放到汉水以北。楚怀王死后,他回到楚国郢都,但不久又被楚顷襄王流放到江南(今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带)。公元前278年,郢都被秦军攻破,楚被迫迁都于陈,屈原痛感报国无门,于夏历五月五日悲愤地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不仅是一位很有抱负的-家,而且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吸收民间的文学形式,采用方言音韵,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创作了《离骚》《九歌》《天问》《九章》《招魂》和《远游》等作品,以抒发自己的崇高理想和他对楚国的热爱、对腐朽的旧贵族的愤怒。后人将他的作品和其他一些人的作品编辑成集,定名为《楚辞》。屈原的作品不仅对我国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流传到国外,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早在盛唐时代,他的作品就传入日本,对日本文学产生了影响。他的诗作还传入西方许多国家,被译成多国文字,仅《离骚》就有德、法、英、日、意、俄文等多种译本,其他如《天问》《九歌》《九章》《招魂》和《远游》等也有外文译本。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决定把屈原作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在各国为他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

      《离骚》

      《离骚》是屈原在流放中的作品,全诗373行,共2 490字,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篇抒情诗。《离骚》之名,司马迁解释说:“犹离忧也。”在《离骚》中,屈原集中表现了自己忧国忧民、不肯与世浮沉的高尚品质以及自己的-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全诗共分为三个段落。第一段描述诗人的身世、黑暗势力对他的迫害以及自己的-理想和他对祖国、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我不是怕自己的身子遭殃,而是担心君主的乘舆要被毁坏)”“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我长叹一声不禁流下眼泪,哀怜人民的生活如此多灾多难)”第二段描写他上天下地、入水登山,探寻自己理想的情况。最后一段表达自己在天门不开、陈志无路的绝境下,准备以死殉国的决心。通篇文采绚丽,想象丰富,结构宏伟,感情深沉,是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杰作。鲁迅评价《离骚》说,“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其影响于后人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指《诗经》)以上”(《汉文学史纲要》)。

      夏、商、西周青铜艺术的发展及特点

      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一、二期出土的青铜器,器表无纹饰,显得十分古朴简陋,这说明夏朝时已进入了青铜时代。商朝时,青铜艺术达到高峰。与夏朝相比,青铜器样式美观,造型生动逼真,器表有精美的浮雕和花纹,有饕餮纹、夔纹、蝉纹、云雷纹、蟠龙纹、怪兽形纹和人面形纹。青铜器精品,除举世闻名、形制雄伟的司母戊鼎外,还有在湖南宁乡发现的四羊方尊。它造型雄奇,布局新颖,生动逼真。它不仅是精美的工艺珍品,也是远在三千多年以前高超的青铜艺术的物证。西周继承和发展了商代青铜艺术。周初,青铜器的形制、花纹均和商末类似。到康王以后,才显示出自己的风格和特色。西周的青铜器器形种类远远超过商代。西周青铜器盛行凤纹。但从总体上看,西周后期的纹饰从繁缛而趋向简朴。

      青铜器装饰花纹的发展

      青铜器的纹饰,商周以来就非常精美繁复,但图案不外是鸟兽形和几何形两种,刻画比较粗糙,也比较呆板。春秋时代,少数青铜器上出现了刻铸的人物、鸟兽之类的写生画,但手法还较古拙,往往只有一个轮廓线条。战国时代的青铜器,纹饰变得更加细致,更加生动活泼。同时,还有不少青铜器继承和发展了春秋青铜器纹饰的写生手法,出现了描写现实生活的图画装饰,如车马狩猎图、水陆攻战图、宴乐图等。

      附一:练习题提示

      选择题

      1.C 2.A

      附二:本课参考书目

      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第一册,第二章第二节、第四章第五节,人民出版社1976年7月版。

      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第五目,人民出版社1983年3月版。

      彭邦炯、谢齐著《战国》,科技、文艺与物质文化生活,中国青年出版社1995年8月版。

      刘蕙孙著《中国文化史稿》,第一章第七节、第二章第六和第七节、第三章第一节,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12月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国历史》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