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第8课 辉煌灿烂的先秦文化(二)──老子、孔子和百家争鸣
  • 第9课 秦的统一
  • 第10课 秦末农民战争和秦朝灭亡
  • 第11课 汉初的休养生息与文景之治
  • 第12课 西汉的强盛和衰亡
  •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 第14课 两汉的经济
  • 第15课 秦汉王朝与匈奴的和战
  • 第16课 两汉经营西域和秦汉对外关系
  • 第17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
  • 最新热门    
     
    第18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宗教的传播和杰出的思想家

    要点

      一、佛教的传入

      1.佛教的传入

      2.佛教在我国的流传及其原因

      二、道教的出现

      1.道教的兴起及其思想来源

      2.道教传播的原因

      三、王充与《论衡》

      1.鬼神等迷信思想的盛行

      2.王充的《论衡》对迷信思想的批判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本课的重点是佛教的传入和王充的唯物主义思想;难点是宗教的本质及其复杂的作用。

      二、“佛教的传入”一目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包括两个主要内容:1.佛教的传入;2.佛教在我国的流传及其原因。

      讲解之前,可悬挂《佛教由印度传入我国路线示意图》,然后讲述佛教传入我国的情况。关于佛教的创立,将来学习世界历史时将作比较详细的介绍,这里只按教材讲述即可,不必多作补充。但要注意课文所讲佛教发源于古印度的提法。在古代,印度不是国名,而是表示南亚次大陆的一个地理名称,它的范围远远超出现在的印度领土,包括了当今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和尼泊尔等国在内。佛教传入我国的时间在西汉末年,传入的路线是印度→中亚(即西域)→中国。

      关于佛教在我国的流传及其原因,讲解时应注意讲清以下几个问题:1.东汉初年,汉明帝派使者到西域求佛法,一些贵族供奉佛像,建造寺庙,有人还翻译佛经。这说明佛教受到了我国封建统治者的欢迎和支持。2.佛教之所以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欢迎和支持,是因为它要求人们忍受现世的一切苦难,而追求根本不存在的所谓来世的幸福,从而起到麻痹人民斗志的作用。这说明,佛教同一切宗教一样,是-人民的鸦片。3.正是在封建统治者的扶持之下,东汉末年,佛教便在我国逐渐流传起来。4.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入后,经历了近两千年的岁月,已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具体实例教材未作叙述,讲述时可根据后面资料和注释中的材料略举一二加以说明,便于学生理解。这里要注意,不要把宗教的作用简单化。恩格斯指出:“一切宗教都是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反杜林论》)。在原始社会,人们受自然界的沉重压迫,对形形色色的自然现象又无法作出解释,于是便幻想借助一种神的力量,来摆脱生活中的困境。进入阶级社会以后,除了自然力量外,人们又受到社会力量的压迫,对此他们也无法作出解释,同样幻想能借助一种神秘的力量来拯救自己。于是便产生了宗教。所以宗教的本质是“幻想的反映”,“是颠倒了的世界观”(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由于宗教本质上是“幻想的反映”,它就易于被剥削阶级所利用。在封建社会,历代的封建统治者总是利用宗教来麻痹劳动人民,妄图使他们不相信自己的力量而相信“神灵”的力量,把希望寄托于来世和“天国”,从而放弃为争取现实幸福的斗争,放弃对阶级压迫和剥削的反抗,而安于被奴役的命运。因此,宗教成了统治阶级奴役和统治劳动人民的精神工具。但是,宗教的社会作用又是复杂的,它除了起着-人民的反动作用,在历史上还起过其他的作用,其中既有消极的,也有积极的。

      本目小字基本上是大字内容的具体化,教师不必讲解,学有余力者可自己阅读,但不作为要求。本目插图不作要求。

      三、“道教的出现”一目,要着重讲清下列三个问题:1.道教是产生于我国本土的宗教。它与佛教不同,是唯一植根于本国,发源于我国古代文化的民族宗教。它在形成的过程中,尽管受到过佛教的影响(如模仿佛教仪节制定一套完整的科仪戒律),但主流是中国的传统。2.道教的思想,主要起源于道家思想和神仙思想。讲解时,可引导学生回顾已经学过的老子思想。这里要注意“起源于”三个字,不要把道家思想、神仙思想直接等同于道教的教义。3.道教兴起于东汉,以老子为教主。道教的产生与别的宗教不同,它不是由某个教主在短期内创立的,而是经过比较长期的孕育,并且通过多种渠道汇合而成的,所以无法确定具体的创立年代。老子也不是道教的真正教主,而是被道教徒追尊为教主的。老子是春秋时人,不是东汉人;他是思想家,不是宗教家;他的著作是学术著作,不是宗教经典。后来道教吸收了老子关于“道”的学说。本目插图为加深对道教及教主的印象,教师讲课可指导学生观看,不作要求。

      四、“王充与《论衡》”一目包括两个内容:1.秦汉时期鬼神等迷信思想的盛行;2.王充对迷信思想的批判。

      关于秦汉时期迷信思想的盛行,教材叙述了秦始皇、汉武帝派人寻求仙药,以图长生不死和董仲舒鼓吹迷信思想的情况。讲解时,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求仙迷信思想在我国起源很早,战国时期即已出现,这在《庄子》和屈原的《楚辞》里就有记载。秦汉时期,方士投秦始皇和汉武帝之所好,加以大肆鼓吹,流行更广。不要把求仙迷信思想说成是秦汉时才出现的东西。二是课文写了秦始皇和汉武帝求仙的迷信活动,这与前面课文所写的他们建立和发展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贡献并不矛盾。任何历史人物,都有他们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对此我们不必加以隐讳和回避。

      关于王充对鬼神等迷信思想的批判,讲述时应先指出,两汉时期出现了不少唯物主义思想家,对迷信思想作了有力的批判,王充是其中的一个杰出代表。教材用一段小字叙述了桓谭对迷信思想的批判,教师可不讲解,学有余力者可自行阅读,但不作为要求。接着,再讲解王充的《论衡》。对《论衡》的内容,要扣紧教材来讲,可归纳为两点:一是批判“天降灾祸”,二是否认人死变鬼,并将课本上引用的一段《论衡》语录读给学生听(要适当加以解释,但不作要求)。本目还有一段小字,叙述王充勤奋好学、刻苦著书经历,可指导学生进行阅读,以加强道德品质修养教育。  

      资料和注释

      佛教

      公元前6~前5世纪发源于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在今尼泊尔南部提罗拉科特附近)。其基本教义认为,现实人生就是“苦”,生老病死等等全都是苦。痛苦的原因由每个人自身的“惑”(指贪、痴等一切烦恼)、“业”(指一切身心活动)造成的。“惑”“业”引起的善恶行为,又产生轮回报应。摆脱痛苦的唯一道路,就是学习佛教经典,遵守戒律,打坐静修,彻底转变自己的世俗欲望和认识,超出生死轮回的范围,进入不生不灭的最高境界──“涅”或“解脱”。这种教义,要求人们放弃对现实美好生活的追求,放弃对现实阶级压迫和剥削的斗争,而追逐虚无的“不生不灭”。它同其他宗教一样,都是-人民的鸦片。

      从公元前3世纪开始,佛教向古印度以外不断传播,逐渐发展为世界性的宗教,在许多国家形成各具民族特色的教派。其分布的范围大体是:中国大部分地区和朝鲜、日本、越南等国,以大乘佛教为主,称为北传佛教;中国的西藏、内蒙古和蒙古、西伯利亚等地区,是北传佛教中的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中国的傣族聚居地区和今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以小乘佛教为主,称为南传佛教。近代以来,佛教也传入欧美各国。

      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佛教创始人。姓乔答摩,名悉达多。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释迦为种族名,意为“能”;牟尼也译为“文”,意为“仁”“儒”“忍”“寂”。合为“能仁”“能儒”“能忍”“能寂”等,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生卒年代有不同说法,北传佛教认为是公元前565至公元前485年,约与中国孔子同时;南传佛教作公元前624至公元前544年,或公元前623至公元前543年。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母亲为邻国天臂国王女。29岁(一说19岁)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道。35岁(一说30岁)自称得道,后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传教,至80岁去世。起初,被教徒看作是一名“先觉者”,尊之为佛(即“佛陀”),后来逐渐被神化。

      《河南洛阳白马寺》和最早来华的两位僧人

      白马寺位于洛阳市东郊,距城12公里,是我国最早的佛教寺院之一。据传东汉明帝永平七年(公元64年,一说十年,公元67年)派蔡、秦景等赴天竺求佛法,后携中天竺僧摄摩腾、竺法兰归国,遂于洛阳雍门外3里御道之南创建此寺,加以安置。白马寺的名称当是后起的。据说原寺是仿照印度园精舍的样式建造的,今已不存。现在寺内的建筑、雕塑、碑刻等多系明、清遗物。寺门两旁有传为摄摩腾和竺法兰二僧的墓。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佛教传入中国后,对我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在文学方面,不少由梵文翻译过来的佛经,本身就是优美的文学作品,如《维摩诘经》《法华经》,受到历代文人的喜爱。佛教还为中国文学带来新的意境、新的文体词语等。如《法华经》《维摩诘经》等激发了神魔小说创作的热潮,汉末“会小乘佛教亦入中土,渐见流传。凡此皆张皇鬼神,称道灵异,故自晋讫隋,特多鬼神志怪之书”(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禅宗的思想,对陶渊明、王维、白居易、王安石、苏轼等人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演述佛事的变文的出现,推动了后来的平话、小说和戏曲几种文学体裁的发展。至于佛教对我国文学创作命意遣词的影响更是不胜枚举,如世界、无常、如实、实际、平等、现行、刹那、相对、绝对、大千世界、清规戒律、一针见血等都是直接来自佛教的词语。另外,佛教还对中国音韵学的发展起过很大的作用,如过去中国字典上通用的反切,就是受梵文拼音的影响发展起来的。

      在艺术方面,随着佛教的传播,兴起了建塔造像的佛教艺术,各地涌现出一大批塔寺建筑。其中有不少仍保存至今,成为我国一些地区的风景名胜。世界闻名的敦煌、云冈、龙门等石窟,更是我国雕塑艺术的宝库。由于佛教宣传的需要,壁画和版画也发展起来。唐代大画家阎立本、吴道子皆以擅长佛画而知名于世。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中国最早的版画,是刊印在佛经上的释迦说法图。佛教禅宗的思想,还影响到王维一派的文人画和宋元以后的写意图。印度和中亚的佛教音乐和舞蹈,也逐步传入中国,在寺院的宗教活动中进行表演。唐代的音乐,吸收了天竺乐、龟兹乐、安国乐、康国乐、骠国乐、林邑乐等来自佛教国家的音乐。

      在天文、医药等方面,佛教的影响也十分突出。8世纪的高僧一行,制定《大衍历》,测定子午线,对我国天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至于医药,由印度翻译过来的医书和医方,仅隋唐史籍的记载就达十余种。藏语系佛教的《大藏经》,更是保存了大量医学著作。

      道教是产生于我国本土的宗教

      道教与流行于中国的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不同,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都是起源于外国而后再传入中国的。道教则是植根于中国、发源于中国古代文化的民族宗教。它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虽然也受到过佛教的影响,如在北魏寇谦之以后,模仿佛教仪节,建立了祈祷、礼拜、诵经等一套完整的科仪戒律,但其主流则是中国的传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

      道教的思想主要来源于道家学说和神仙方术

      道教的思想渊源“杂而多端”,主要是道家思想和方士所鼓吹的神仙思想和方术。道家指的是以先秦老子、庄子关于“道”的学说为中心的学术派别,它把“道”说成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支配宇宙的法则。道教把“道”进一步抽象化、神秘化,使之成为一个玄妙莫测的最高精神实体。道家主张清静无为,重视养生之道,道教吸收过来,并加以发展,为它的各种方术披上理论的外衣。至于方士所鼓吹的神仙思想和方术,更是道教的直接来源。道教不仅依据各种神仙学说构筑了一个完整的神仙谱系,而且把神仙方术衍化为道教的修炼方术。此外,道教还吸收了古代的宗教思想和巫术以及阴阳五行、谶纬神学等等的一些思想资料。

      道教主张修心养性,炼制药丹,以得道成仙

      道教追求的目标是得道成仙。道教不像佛教等其他宗教,把人生看作是无可留恋的痛苦,把对幸福的向往寄托于天国,幻想死后灵魂得救。相反,它认为生活在现实的世界是一件乐事,死亡才是痛苦的。所以道教的教义是乐生、重生的。所谓成仙并不是说死后灵魂升入“仙境”,而是指使人的形体长生不死,永远过着超脱自在,不为物累的仙人生活。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种理想的目标呢?道教认为生、老、病、死虽是宇宙中不可抗拒的规律,但通过自身的修炼,遵循一定的方法,是可以做到益寿延年,长生不死的。修炼的方法多种多样,精神修炼是一种重要的方法。所谓精神修炼,就是通过修心养性,除去物质名利的欲念,达到清静无为的境地,乃可长生不死。服食丹药是另一种重要的修炼方法。丹药也叫“金丹”,用炉鼎烧炼矿石药物(主要是铅汞)而成,说服之可令不老不死。这种丹药又叫做外丹,还有内丹,即把人体比作炉鼎,以炼体内的精、气、神,达到长生的目的。这种“冶炼”内丹的办法,实际上就是气功。外丹的主要成分是铅汞,服食者往往中毒致死。南宋以后,外丹便衰落下去,逐渐被内丹所代替。

      道教徒尊奉老子为教主

      老子是思想家,不是宗教家,他并没有从事什么宗教活动。但道教吸收《老子》中的许多思想资料,道教徒便把老子拉进道教,并奉为教主。东汉顺帝(125—144年在位)时,张陵创立五斗米道,以《老子》五千文为主要经典,奉老子为教主。这是老子被尊为教主之始,但仅限于汉中地区,中原广大地区的教徒信奉的是另一教派太平道,太平道的经典《太平经》没有多少老子的思想,教徒也不以老子为教主。到桓帝(147—167年)时,由于桓帝“好神,数祀浮屠(亦作‘浮图’‘佛图’,即佛)老子。百姓稍有奉者,后遂转盛”(《后汉书·西域列传》)。此后,老子便被越来越多的道教徒所尊奉。

      张陵

      张陵(34—156),又叫张道陵,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入过太学,通达五经。汉明帝时任巴郡江州(今重庆)令。顺帝时客居四川,在鹄(鹤)鸣山(今四川大邑县境)学道。永和六年(141年)依据《太平经》造作道书24篇,自称出自太上老君口授,并据巴蜀地区少数民族的原始宗教信仰,创立五斗米道,奉老子为教主,尊为“太上老君”。后被道徒尊为天师,其子孙也世代袭用天师的尊号,所以五斗米道后来也叫做天师道。

      《四川青城山》

      在四川都江堰市西南,为道教名山。相传道教创始人张陵曾在此山的天师洞讲道。

      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道教是植根于中国本土,发源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宗教。它诞生之后,就对中国文化直接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封建社会的后期,中国文化随处可以见到道教影响的印迹。

      在文学方面,道教的影响极为广泛。许多收入《道藏》的神仙传记,如汉代刘向的《列仙传》、晋代葛洪的《神仙传》等,都是文笔优美的散文,是具有独特风格和价值的文学作品。道教还深刻地影响到民间文学和文人的创作。我国著名的几部古典小说,《西游记》的人物有以如来佛和玉皇大帝为首的佛、道两个系统;《水浒传》里有《张天师祈禳瘟疫》《宋公明遇九天玄女》《公孙胜斗法破高廉》等章回;《三国演义》有诸葛亮预断凶吉、呼风唤雨等情节;《红楼梦》有形影相随的一僧一道,无不反映出道教的影响。道教还对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家艺术想象力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李白诗作中那种瞬息万变的丰富想象力,就同他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有着明显的关系。

      在艺术方面,广泛吸收各地民间音乐乃至西域音乐而发展起来的道教音乐,不仅涌现了像阿炳(《二泉映月》的作者)这样的著名音乐家,而且还保存了《玉音法事》《大明御制玄教乐章》等许多乐谱,这些都是中国民族音乐的宝贵遗产。

      在科学技术方面,许多炼丹家往往兼攻化学、药物学和医学,如晋代葛洪不仅著有《抱朴子内篇》,记载了他对炼丹过程中所观察到的化学变化的认识,还撰有《金匮药方》《肘后备急方》、《神仙服食药方》等多种医药书籍。孙思邈对医药的研究更为精深,被后人尊为“药王”。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就是道教方士在炼制丹药中发明的。不少道士还精通天文历算,据说祖冲之就可能是道家信徒。道教讲究养生之道,保存并发展了气功,也对中国的人体科学作出了贡献。此外,一些道士还发展了中国的拳术,如北宋张三丰就是武当内家拳的创造者。

      求仙迷信思想

      求仙迷信思想,是战国时代燕、齐近海地区的产物。这些地区海上交通比较发达,人们入海探险,受到海市蜃楼变幻莫测的影响,往往张开想象力的翅膀,幻想能脱离现实,自由地翱翔于天宇之上,由此便产生了神仙思想。如《庄子》即用不少篇幅描述了一些“真人”“神人”“圣人”不食人间烟火、凌空飞行、长生不老的超逸生活。《庄子·逍遥游》就说到列御寇乘风飞行、周游天下,15天往返一次。又说比他能耐更大的“神人”“圣人”,能不借风力,“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此篇还说在藐姑射山有个“神人”,“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当时的方士,就利用这种神仙学说,鼓吹求仙迷信思想。秦汉时期,他们更是宣称在渤海湾里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上面住着神仙,保存着长生不老之药,“能入水不濡,入火不热,凌云气,与天地久长”(《史记·秦始皇本纪》);并声称自己握有方术(也称仙术),能通神仙,能求不死之药,使人服后飞升成仙,以此来骗取统治者的信任。

      秦始皇和汉武帝派方士寻求仙药

      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大一统的帝国后,盼望能长生不老,于是神仙学说便走进了咸阳宫,“方士言之不可胜数”(《史记·封禅书》)。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8年),齐地方士徐福等上书,声言海中有三神山,仙人居之,他就派徐福率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神仙及不死之药。后来,又陆续派遣方士卢生、韩终、侯公、石生等入海求仙药。秦始皇还亲自几次到海上,“求仙人羡门之属”,“冀遇海中三神山之奇药。不得,还至沙丘崩”(《史记·封禅书》)。可谓至死不悟。西汉初年,经济残破,统治者无力大事铺张。到汉武帝时,国力强盛,他为长生不老,又大搞起求仙寻药的活动。沉寂了一个时期的方士再度活跃起来,“海上燕齐之间,莫不腕而自言有禁方,能神仙”(《史记·封禅书》),上疏言神怪奇方的术士多达万人,著名的有李少君、少翁、栾大、公孙卿等人。汉武帝令其入海寻找神山,均无效验。征和四年(前89年),他听从田千秋的劝谏悉罢求仙之事,但对方士仍加笼络,还是希望能遇上真正的神仙。

      董仲舒宣扬迷信思想

      西汉思想家董仲舒曾著《春秋繁露》一书,认为天和人是息息相关,可以互相感应的,特别是君主代天治民,其-的好坏,可以直接影响天。因此,天经常用符瑞或灾异表示对君主的希望或谴责。他强调说:“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这就是所谓“天人感应”学说。《春秋繁露》还宣扬其他的迷信思想。例如说,天旱时,作一条土龙,就可以求雨。又如说,人的身体百骸,都像天地自然。天圆地方,所以人也是圆颅方趾。一年有360日,所以人体也有360根骨头。如此等等。

      桓谭

      桓谭(约前24—56),字君山,沛国相(今安徽濉溪西北)人。他好音律,善鼓琴,博学多识,遍习五经。光武帝时任议郎给事中(掌顾问应对,为重要官职),上疏陈政事,主张任用贤能,赏善罚恶。“时帝方信谶(即巫师或方士借经义编造的预决吉凶的预言),多以决定嫌疑。”桓谭上疏批评说:“观先王之所记述,咸以仁义正道为本,非有奇怪虚诞之事”(《后汉书·桓谭传》)。弄得光武帝很不高兴。后来在议建灵台(天文台)时,终因得罪了光武帝遭到贬黜,病卒途中。他在《新论》一书中,曾用火和烛的关系,来说明人的思想、精神对人的形体的依赖关系,说:“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燃)烛矣!”“烛无,火亦不能独形于虚空。”他的这一思想对后来无神论思想的发展颇有影响。

      王充

      王充(27—97?),字仲任,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人,出身于一个从事过农业和商业的平民家庭。自幼刻苦读书,博通百家之言。在洛阳学习时,他买不起书,就到市上的书铺去看书。王充受过豪强士族的欺凌,和下层人民有过接触。他一生写了很多书,宣扬唯物论,反对谶纬迷信,反对神学,但流传下来的只有著名的《论衡》一书。

      王充在反对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神学的战斗中,发展了我国古代唯物主义传统。他不只用唯物的观点说明世界的构造、生成,而且进一步说明人的精神和肉体的关系。他的形神关系学说,直接打击了当时的神学迷信思想。他的积极战斗精神,为后来的唯物论者树立了榜样。王充的唯物思想,把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

      

      附一:课本思考题答案提示

      从你接触的事物中,找一找佛教对我国文化影响的实例。

      答:举出二三个事例即可,不要求全面(教师可根据资料与注释的有关叙述,启发学生)。

      附二:练习题提示

      一、选择题:D

      二、问答题:①王充在鬼神迷信泛滥的时代,他根据科学知识,有力地提出无神论的观点。②勤勉好学,敢于向鬼神迷信思想宣战的无所畏惧的斗争精神。

      附三:本课参考书目

      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上册,第四章第四节(一),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版。

      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第二册,第三章第十节,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5版。

      孙毓棠主编《秦汉史》中有关条目,中国大百科出版社1986年第1版。

      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一卷,第一、二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

      卿希泰著《中国道教思想史纲》第一卷,第二章,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国历史》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