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第4课 “和同为一家”
  • 第5课 “海内存知己”
  • 第6课 唐朝的衰落和灭亡
  • 第7课 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一)──发达的科学技术
  • 第8课 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二)──光耀千古的文学艺术
  • 第9课 五代十国的更迭和北宋的-
  • 第10课 辽、西夏和北的并立
  • 第11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 第12课 五代、辽、宋、夏、金的社会经济
  •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 最新热门    
     
    第13课 元朝的统治

    ="TEXT-INDENT: 2em">1.蒙古族的居地和生活

    2.12世纪蒙古社会的发展

    二、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1.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2.蒙古政权的建立

    三、元朝统一全国

    1.元朝的建立和南宋的灭亡

    2.文天祥的抗元斗争

    四、行省制度和民族融合

    1.行省制度的实施和对澎湖、琉球、西藏的管辖

    2.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

    五、民族分化政策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本课的重点是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元朝的统一、行省制度和民族融合。难点是对元朝统一意义的认识与对文天祥抗元斗争的评价。

    二、讲授“蒙古的兴起”一目之前,先引导学生阅读本课提示,讲授本目时应着重讲清以下两个问题。(一)蒙古族是我国一个古老的民族,他们长期生活在我国北方的蒙古高原,从事游牧和狩猎。教材中有一幅《蒙古帐幕车》的图画和一段小字,具体描述他们的生产劳动和生活情况,小字可由学生自行阅读,不作为要求。图画可指导学生观看,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关于蒙古族的族源问题,教材未写,教师可以不讲,以免增加学生的负担。(二)12世纪时,蒙古各部加强了同邻近各族的经济联系,通过贸易从中原地区获取了大量绢帛和铁器。铁器的大量输入,大大促进手工业的发展,进而推动了畜牧业的发展,对蒙古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三、“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是本课的一个重点,主要包括两个内容。(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12世纪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部之间展开残酷的战争,蒙古高原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教材引用《蒙古秘史》中的一首诗“星天旋转,诸国争战……”(谢再善译本,中华书局),形象地描述了当时蒙古诸部互相混战、社会动荡不安的情景,可指导学生阅读。这种战争给蒙古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他们渴望有一个强大的中心力量来领导蒙古的统一,结束这种分崩离析的局面,使他们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铁木真即后来的成吉思汗正是顺应人民的愿望和历史发展的要求,以非凡的智慧、卓越的组织才能和坚强的性格,组织一支强大的军队,经过多年战争,实现了蒙古的统一。结合讲述,可指导学生阅读叙述成吉思汗幼年经历及其性格的小字。(二)蒙古政权的建立。讲授时,应指导学生观看教材图画《成吉思汗》和课本彩图《内蒙古成吉思汗陵》。最后指出,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从而使蒙古结束长期混战的局面,并摆脱金朝的压迫和奴役,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这是他的主要历史功绩。关于蒙古政权的性质,史学界有不同看法,教材未加涉及,教师可以不讲。

    本目末尾的一段小字,教师可提及,但应注意这段教材所贯穿的基本原则:第一,蒙古对西夏、畏兀儿以及后来对金和南宋的战争,是我国国内的民族战争和统一战争,不使用“侵略”与“反侵略”、“爱国”与“卖国”之类的提法。当然,战争的双方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如蒙古对金的战争,原是为了摆脱金朝统治者的民族压迫,这是正义的。但是后来在战争过程中,蒙古贵族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大肆掠夺和屠杀,把民族压迫的枷锁反过来强加于其他民族身上,对此汉族和其他民族进行反抗,这也是正义的。战争的结果,元朝统一了中国,其历史意义应该充分肯定。第二,在元朝建立前后,成吉思汗及其子孙曾多次发动西征,并向东向南攻占高丽、安南、缅甸,进攻日本、爪哇,这些都是对外国的侵略战争,是非正义的。

    四、“元朝统一全国”也是本课的重点,包括两个主要内容:元朝统一全国和文天祥的抗元斗争。

    讲述元朝统一全国,应突出说明元朝统一全国的经过。关于战争的具体过程,则不必补充许多材料详加叙述,只要理清基本线索即可。讲到忽必烈(即元世祖)时可指导学生观看图画《元世祖忽必烈》,以便加深学生的印象。最后可引导学生回顾晚唐以后我国长期分裂割据的状态,然后指出,元朝的统一,结束了晚唐以来长达四五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关于文天祥的抗元斗争,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好教材。教师应突出他坚贞不屈的精神和崇高的气节,并指导学生观看《文天祥》的图画,叙述文天祥生平事迹的小字(不要求学生掌握)。

    本目最后一段叙述张世杰、陆秀夫抗元的小字,教师可以不讲,学生有余力者可自己阅读,不做为要求。

    五、以上内容讲完,教师可以做个小结,然后启发学生回答教材的思考题:“文天祥为什么值得敬佩?”也可在全课讲完之后再作小结、提问。

    六、“行省制度和民族融合”一目,是本课的另一重点,包括行省制度和民族融合两个内容。

    讲述行省制度之前,最好先挂一幅《元朝疆域》图,或利用教材中的地图,将元朝的疆域与汉、唐版图进行对比,指出它比汉、唐盛世的版图更为辽阔,是当时亚洲一个强大的封建国家。为了进行有效的管辖和统治,元政府建立了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并把大都及周围的大片地区划归中书省直接管辖。其他地方,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由中央政府委派官吏管辖。连以往一直相对独立的云南,也正式归中央管辖,设置了行省。对澎湖和琉球(台湾),则在福建行省(有时并入江浙行省)之下设置澎湖巡检司进行管辖。西藏也正式成为元朝的一个行政区,元政府在那里委任官吏,驻有军队,实行有效的管理。讲述澎湖巡检司的设置,可启发学生联系三国时,祖国大陆同台湾加强联系的历史。讲述元朝对西藏的管辖,可先让学生回忆唐朝与吐蕃的关系,然后强调西藏此时已正式成为元朝的一个行政区,并指导学生观看《八思巴朝见忽必烈》的插图,以便加深印象。最后指出,元朝的行省制度对明、清以及后来的-制度有深远的影响,行省从此成为我国的地方行政机构,一直保留到今天。

    关于民族融合,教材指出,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的融合。这是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突出贡献。当时,许多汉族人民来到边疆,其中有些人便逐渐融合到当地的少数民族中去。内迁的少数民族,由于受到汉族经济文化的影响,逐渐与汉族融合。如许多迁入中原的蒙古族,到元末与汉人已达到“相忘相化,而亦不易以别”(《明经世文编·区处畿甸降夷》)的程度。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这时已与汉族没有什么差别,而被元朝统治者列入第三等级,视为汉人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唐宋以来尤其是13世纪初迁入我国的波斯、阿拉伯及中亚各族人,同汉族、畏吾儿族、蒙古族长期杂处通婚,已逐渐融为一体,到元代开始形成为一个新的民族──回族。教材最后有一段小字叙述元代我国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及其对促进各族经济文化发展和民族融合的作用,并引用元末诗人所写反映蒙古草原地区蒙汉人民融洽关系的两句诗,教师可鼓励学生阅读,但不作为要求。

    七、“民族分化政策”一目,叙述了元朝统治者所推行的民族分化政策。由于它全是小字,不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可由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不必讲解。教师在指导时,应注意掌握以下几点:1.四个等级是依归附元朝的时间先后来划分的,先归附者其-、法律地位较高,后归附者其-、法律地位较低。第三等级的汉人是指蒙古灭金以后获得的人民,包括原来金统治区域的汉族和契丹、女真等族人,第四等级的南人,是指元灭南宋以后获得的人民,包括原来南宋统治区域的汉族和其他各族人,同一汉族被划分为两个不同的等级,这是分化政策的具体表现。2.实行民族分化政策的目的,旨在制造民族隔阂和民族矛盾,分化瓦解人民的力量,以便维护蒙古贵族的特权和统治地位。3.这种民族分化政策并不能掩盖元朝统治者对各族人民实行阶级压迫的本质。事实上,四个等级中存在着不同的集团。汉族地主阶级照样可以广占土地,可以做官,尽管不能做太大、太有实权的官。而蒙古贫民处境也很悲惨,有的破产流亡,甚至被卖身为奴。这说明,汉族地主同蒙古贵族的根本阶级利益是一致的,而汉族劳动人民同蒙古平民则处于同受剥削、压迫的悲惨命运。因此,元朝同历代的封建王朝一样,是封建统治阶级压迫、剥削各族劳动人民的封建政权。农民和地主的阶级矛盾,仍然是元朝社会的主要矛盾。

    八、以上内容讲完,教师可小结后三目的内容,启发学生回答教材的思考题:“为什么说元朝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

    九、教师与学生共同小结本课内容(可根据课文前边的提示进行小结)。如有时间,可组织学生讨论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附一:本课思考题答案提示

    1.文天祥为什么值得敬佩?

    答:文天祥面对元军掠夺性的进攻,组织南宋军民进行反抗民族压迫的抵抗,兵败被俘后,囚禁大都,始终坚贞不屈,最后英勇就义,表现了崇高的气节。

    2.为什么说元朝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

    答:元朝实现统一后,全国各族人民都处在一个中央政权的管辖之下,加强了彼此之间的交往和联系,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形成了许多民族在一个地区交错杂居的局面,这不仅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且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当时,许多汉族人民来到边疆,为那里的开发作出了贡献。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批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融合在一起。唐朝以来迁入我国的波斯、阿拉伯和中亚各族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通婚,后来也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附二:练习题提示

    一、B

    附三:本课参考书目

    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下册,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中国史稿编写组:《中国史稿》第五册,第七章,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蔡美彪等著:《中国通史》第七册,第四编第一、二、三、五、九节,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韩儒林主编:《元朝史》第一、二、四章,第六章第一节,第八章第四节,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黄时鉴:《元朝史话》第一 ──三章,北京出版社1985年版

    邱树森:《元朝史话》第一 ──五章,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年版

    周良霄、顾菊英著:《元代史》第一 ──七章,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资料和注释

    蒙古族

    蒙古族的直系祖先,是和鲜卑、契丹人属同一语系的室韦各部落。隋唐时代,他们分布在契丹之北、鞑靼之西、突厥之东(约当今洮儿河以北,东起嫩江、西至呼伦贝尔)的广大地域。曾受突厥的统治,突厥人多称之为达怛(鞑靼)。唐贞观年间,突厥势衰,室韦人归附于唐。继突厥而起的回鹘政权崩溃后,室韦—达怛人大批进入大漠南北。大约在9至11世纪,其中的一支蒙兀室韦,从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下游之东逐渐西迁,到了斡难河(今鄂嫩河)、克鲁伦河和土剌河(今土剌河)三河的上源一带,分成尼鲁温蒙古(“出身纯洁”的蒙古人)和迭儿列斤蒙古(一般的蒙古人)两大支,合称为合木黑蒙古──全体蒙古人,其中包括许多大大小小的氏族、部落。合木黑蒙古之外,当时在蒙古高原活动的,还有蔑儿乞、塔塔儿、克烈、乃蛮、斡亦剌等部。所有这些氏族部落,先后都受到辽和金的统治。他们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到12世纪时,有的还在森林里从事狩猎,有的则在草原上从事游牧,只有少数部落经营农业。不过这时,他们通过同中原的贸易获得了大量的铁器,从而推动了生产的发展,阶级的分化更加明显。为了掠夺更多的财富,各个部落的奴隶主互相展开战争。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高原的各个部落,这些部落逐渐融合为一个新的共同体,“蒙古”也就成了这个民族共同体的名称。

    铁制工具和武器的使用

    在辽代,契丹对蒙古采取禁铁政策,“禁鬻生熟铁于达旦等界”,但仍有一些生铁通过私市输入蒙古地区。到了金代,铁禁逐渐松弛,河东、陕西的铁钱,由天德、云内大量流入蒙古,蒙古人便毁钱铸铁,制造工具和武器。到12世纪下半叶,蒙古人已经有了铁匠,打铁已经使用风箱,产品有铁锛、铁斧、铁锯、铁凿等木工具,铁刀、铁剪、铁针、铁锥等畜产加工工具,铁锹等农业工具,还有铁锅、铁马蹬等等。铁制工具和武器的使用,促进了蒙古各部的社会发展。

    铁木真

    铁木真(1162—1227),出生于蒙古部孛儿只斤氏族的贵族家庭。少时父也速孩被仇人毒死,部属离散,他随寡母度日,屡遭艰险。后来投奔克烈部首领王罕,收集亡父旧部,逐渐恢复实力。大约在金大定(1161—1189)末年建立宫帐,称汗。后与札答阑部札木合等作战,遭到失败。金承安元年(1196),与王罕联兵助金击败塔塔儿部,不久又随王罕与乃蛮部作战,势力渐盛。金泰和元年(1201)、二年,复与王罕联兵战胜以札木合为首的蒙古高原10余部的联军,实力骤增。泰和三年,遭王罕袭击。不久恢复实力,奇袭王罕牙帐,灭克烈部。翌年夏,率军攻灭乃蛮部。此后,他击溃蔑儿乞部,其他部落纷纷降附,统一了蒙古高原。泰和六年(1206),蒙古贵族在斡难河畔召开忽里勒台(大聚会),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成吉思汗即位后,在整个蒙古高原普遍实行千户制,建立军事行政制度,并开始使用蒙古文字,确立了蒙古国的规模。

    蒙古国建立后,成吉思汗开始向南方发动大规模的战争,他三次进攻西夏,迫使西夏降服。又大举攻金,迫使金朝遣使求和。与此同时,他还发动了大规模的对外侵略战争,占领了中亚细亚直到欧洲东部和今伊朗北部,建立起一个以和林(在今蒙古国)为中心的横跨亚欧的蒙古大汗国,并把这些地区分封给他的三个儿子:今咸海以西、里海以北之地封给长子术赤;东起阿尔泰山、西至阿姆河,包括新疆天山南北路封给次子察哈台;今鄂毕河上游以西至巴尔喀什湖以东一带的乃蛮旧地封给第三子窝阔台。即位的第21年(1226),成吉思汗再次进攻西夏,翌年在清水镇(今甘肃清水)病死。元朝建立后,被追尊为元太祖。

    铁木真是蒙古族杰出的-家和军事家。课本图画成吉思汗像,是根据《中国历代帝后像》描绘的。

    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的西征

    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西征。1218年到1223年,由成吉思汗统率的第一次西征,攻占新疆以西中亚的许多地方,一直打到波斯和印度西北部。1236年到1241年,由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统率的第二次西征,攻占斡罗斯(俄罗斯),前锋直逼维也纳。1253年到1258年,由成吉思汗另一孙子旭烈兀和拔都统率的第三次西征,攻占了波斯、两河流域直到地中海东岸的许多地方,兵锋直达马扎尔(今匈牙利)、孛烈尔(今波兰)地区。

    蒙古攻灭西夏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不久,即对西夏发动战争。1205年、1207年和1209年,蒙古军三次进攻西夏。1209年后,西夏向金求援。金认为“敌人相攻,吾国之福”,拒绝支援。西夏被迫向蒙古纳贡求降。后来,西夏和金经常进行战争,消耗了力量。1226年,蒙古借口西夏不出兵帮助攻打西域,又派军队进攻西夏。1227年,西夏主投降被杀,西夏灭亡。

    蒙古攻灭金朝

    蒙古政权建立以后,为了摆脱被奴役的地位,对金发动了战争。1211年,成吉思汗亲率大兵攻金。三年之间,攻破九十余郡。金统治者被迫把都城从中都(今北京)迁往开封,并向蒙古求和。1214年秋,成吉思汗再次带兵南下,攻破中都,大掠汴京近畿而还。此后,蒙古军主力转向西征,金得到二十余年的苟延时间。窝阔台继承汗位,继续对金战争。蒙古贵族在战争中大肆掠夺和屠杀,所过无不残灭,两河山东数千里,“人民杀戮几尽,金帛、子女、牛羊马畜皆席卷而去,屋庐焚毁,城郭邱墟”(《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中原人民顽强抵抗蒙古军。蒙古贵族长期不能达到灭亡金朝的目的。窝阔台汗改而采取“联宋攻金”的策略,与南宋结成同盟,约定灭金以后黄河以南的地方归南宋。蒙古军假道南宋,绕过金的军事重镇潼关,于1233年攻下开封,迫使金哀宗出走蔡州(今河南汝南)。1234年,南宋军与蒙古军联合攻占蔡州,金朝灭亡。

    元的统一过程

    1234年金朝覆灭后,南宋军依照与蒙古的约定,北上收复开封和洛阳。但是蒙古贵族背弃盟约,用武力阻止宋军收还河南诸地,于是蒙古同南宋的战争开始了。此后四十多年,蒙古军连续攻击南宋。1251年,蒙哥继承窝阔台的汗位,又大举攻宋。由于四川宋军防守严密,蒙哥汗采取绕道吐蕃,攻取大理,然后南北合兵进攻南宋的战略。1253年,蒙古军攻入云南。1256年,大理国八府四郡悉皆降附。1258年,蒙哥汗再次出动三路大军进攻南宋。他自率主力进攻四川,将近一年才进到合州(今四川合川)城下。合州军民坚守9个月,蒙哥汗重伤致死,蒙哥军被迫北撤。1272年,忽必烈再次对南宋发动进攻。元军集中兵力围攻长江中游重镇襄阳、樊城。襄、樊军民英勇抵抗。由于南宋朝廷以宰相贾似道为首的投降派不予支援,最后城破失陷。元军由水陆两路东下,于1276年攻占临安,南宋皇太后带领小皇帝赵显投降,南宋灭亡。但是,抗战派将领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等先后拥立赵、赵做皇帝,继续在江西、福建、广东等地抗击元军。1278年,文天祥兵败被俘。1279年,元军进攻南宋最后一个根据地山,陆秀夫背负赵投海而死。元朝统一了中国。

    忽必烈

    忽必烈(1215—1294),成吉思汗的孙子。1253年,率蒙古军进攻云南,次年灭掉大理。1259年,在攻打南宋鄂州(今湖北武昌)时,得到蒙哥汗死讯,决策北还。次年在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即大汗位。其幼弟阿里不哥也在和林称汗,联合留居漠北和中亚的术赤、察合台、窝阔台各系贵族和他对抗,双方展开四年的争夺汗位的战争。1264年,他取得全胜,迁都燕京(后称大都,即今北京)。1271年,定国号为元,他就是元世祖(1260—1294年在位)。随后发动对南宋的战争,于1276年灭南宋,1279年统一全国。又曾进攻日本、安南、占城、爪哇等国。在位期间,他吸收中原地区历代封建统治的经验,建立包括行省制度在内的各项制度,逐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他还注意农业生产,采取一些劝课农桑、兴修水利的措施,使农业生产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

    文天祥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进士,曾任刑部郎官、知赣州等职。1275年闻元军东下,在赣州组织义军,入卫临安。次年任右丞相,被派往元军营中谈判,遂遭扣留。后于镇江脱险,逃亡到通州(今江苏南通),由海路南下,至福州与张世杰、陆秀夫会合。1277年,他带兵进入江西,收复许多州县。不久为元军所败,退入广东。1278年在五坡岭(在今广东海丰)被俘。押解经过零丁洋(今广东珠江口外)时,他写下《过零丁洋》一诗,诗云:“辛苦遭逢起一经(指自己科举中第后,便开始了艰辛生涯),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惶恐滩,文天祥抗战时经过的一处地名)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元将张弘范要他写信劝降张世杰,他坚决拒绝,书写此诗作为回答。第二年被送往大都,屡经威胁利诱,始终不屈。在狱中,又写了《正气歌》,表达了他宁死不屈的决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日(1288年1月9日)在柴市从容就义。遗著有《文山先生全集》。

    张世杰

    张世杰(?—1279),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年轻时跟随元将张柔,后来投奔宋朝,由小校积官至都统制。1275年(德元年),元军南下攻宋,他率部入卫临安,旋即遣将四出,收复平江、安吉、广德、溧阳诸城。第二年,元军迫近临安,他请移宫入海,与文天祥合兵背城一战,为丞相陈宜中所阻。临安失守后,提兵入定海(今属浙江),杀元劝降使者。后至施州,与文天祥、陆秀夫、陈宜中拥立益王赵为帝,坚持抗战。1278年(景炎三年)赵死,又与陆秀夫等在洲(在广东雷州湾外洲岛)拥立广王赵为帝,任少傅、枢密副使,不久迁至山(在今广东新会)。第二年,元将张弘范等至山,张世杰“结大舶千余作水寨,为死守计”(《宋史·张弘范传》)。张弘范兵围山,派人招降,他历数古忠臣曰:“吾知降,生且富贵,但为主死不移耳!”拒不投降。后与元军决战海上,寡不敌众,率10余舰突围,不幸遭遇飓风,舰覆溺死。

    陆秀夫

    陆秀夫(1238—1279),字君实,楚州盐城(今属江苏)人。南宋进士,曾任司农寺丞、宗正少卿兼权起居舍人。临安失陷后,在福州与文天祥、张世杰、陈宜中等立赵为帝,任签书枢密院事。1278年(景炎三年)赵死,又与张世杰等立赵为帝,任左丞相,“外筹军旅,内调工役”(《宋史·陆秀夫传》),坚持抗战。第二年二月,山被元军攻破,他度不可脱,仗剑驱妻子蹈海自尽,然后自负赵投海而死。遗著有《陆忠烈公遗集》。

    元朝疆域(地图)

    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指我国西北的沙漠地区),东尽辽左(辽东的别称),南越海表”,“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元史·地理志》序),比汉唐盛世的领土更为广阔。元朝政府除以今河北、山东、山西等地为“腹里”外,还设置了11个行省,并在西藏地区设立3个由宣政院直辖的宣慰司,在新疆的察哈尔后王封地设立宣慰使等官。这幅地图反映了元朝的疆域形势。

    行中书省

    省,原是中枢机构的名称。行省为中枢机构派驻地方的机构。北朝的东魏曾设过行台省,但不常置。以后隋、唐遇有重大军事行动,也曾在地方临时设置行台省,作为中央军事指挥机构的派出机构,军事行动结束后即行废除。金朝初年,因首都设在东北,难以对燕云及黄河南北广大地域进行有效管辖,也曾设置行尚书省,后来统治稳定后又复废除。金末宣、哀两帝,为防御蒙古、南宋、西夏的进攻,也设过行尚书省多处。元朝初年,仿照金朝在中央设尚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在地方设行尚书省作为其派出机构,设官与尚书省略同。后来,尚书省改为中书省,行尚书省也改为行中书省,其辖区逐渐稳定下来,成为常设的地方行政机构。到元成宗大德年间(1297—1307),全国除大都附近包括今河北、山西、山东、内蒙古一部分地区划为“腹里”,直属中书省之外,共划分11个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这11个行省是:1.岭北,统辖漠南、漠北地方,治所在和林。2.辽阳,统辖东北一带,治所在辽阳。3.河南,统辖河南、湖北、安徽北部、江苏北部,治所在开封。4.陕西,统辖陕西、甘肃东南部、四川西部,治所在奉元路(今西安)。5.四川,统辖四川大部、湖南西北部、贵州北部,治所在成都。6.甘肃,统辖甘肃大部分,治所在甘州路(今张掖)。7.云南,统辖云南一带,治所在中庆路(今昆明)。8.江浙(后曾分出福建行省),统辖安徽南部、江苏南部、浙江、福建,治所在杭州。9.江西,统辖江西、广东,治所在龙兴路(今南昌)。10.湖广,统辖湖北、广西、湖南、贵州一带,治所在武昌。此外,还有“征东行省”,统辖朝鲜半岛一带。不过,征东行省同其他行省有所不同,其行政首脑由高丽国王兼任,属官由高丽国王选择,治理亦从其俗。行中书省的权力很大,“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元史·百官志》)。

    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

    1234年,蒙古灭金,窝阔台汗命其次子阔端攻取南宋四川。第二年,阔端率军破秦(今甘肃天水)、巩(今甘肃陇西)等州,金的熙河节度使(治临洮)、蕃部首领赵昌阿哥等降,被授为叠州(今甘肃迭部)安抚使,使“招逃亡,立城垒,课耕桑”(《元史·赵阿哥潘传》)。1244年,阔端又派将领多达进入乌思藏。1247年,掌握吐蕃地方实权的喇嘛教(藏传佛教)萨斯迦派首领萨斯迦班智衮噶坚藏在凉州与阔端达成协议,表示接受蒙古大汗规定的各项制度,归附于蒙古。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先后设置了管辖藏族地区的中央和地方机构。在中央设立宣政院,职掌全国的佛教和藏族地区的政教事务,其地位与枢密院、御史台并列,皆为秩从一品的高级官署。在藏族地区则设立三个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在今甘肃南部、青海东部和南部以及四川西北一部分地区(藏文文献称为“脱思麻”),设立“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在今四川西部岷江、大渡河、雅砻江流域及迤西至昌都地区,包括今甘孜藏族自治州在内(藏文文献称为“朵思总”或“朵甘思”),设立“吐蕃等路宣慰司都元帅府”;在今西藏自治区,设立“乌斯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宣慰使司都元帅府以下,还分设若干宣抚、安抚、招讨等司以及元帅府、总管府、万户府和千户所等。所有这些地方机构,乌思藏的首要官员一般由当地僧俗封建主担任,但需经过元朝政府的任命;脱思麻、朵甘思地区的宣慰、宣抚、安抚使等官,常由元政府直接派遣。各级官员,都必须遵守元朝法令,并接受考核。与此同时,忽必烈还在乌思藏和其他藏族地区调查户口,确定贡赋,建立驿站,推行乌拉制度(主要是提供驿站的供应和服役),并屯驻蒙古军队。这样,西藏就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

    八思巴朝见忽必烈(图画)

    这是西藏日喀则德钦颇章宫的壁画,描绘的是西藏萨迦派(当时西藏的一个佛教流派)首领八思巴在开平(元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朝见忽必烈的情景。

    回族的形成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大约从7世纪中叶以后,有一些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来到中国经商,逐渐定居在广州、泉州、杭州、扬州和长安等地,被称为“蕃客”。13世纪初,蒙古军队西征期间,又有大量信奉伊斯兰教的中亚各族人、波斯人、阿拉伯人,被签发或自动迁徙到中国来,散居我国各地,他们在元代官方文书中被称为“回回”,是当时“色目人”中的主要部分。后来,他们由于通婚和经济文化联系,同汉人、蒙古人、畏吾儿人等,经过长期的融合和发展,到元朝末年开始形成一个新的人们共同体,具备了一个民族的雏型,入明以后逐渐形成为回回民族。

    色目人

    元朝称西域各族人和西夏人为色目人,意为色目相异之人。色目人种类繁杂,其中以回回人最多。回回人之外,还有汪古人(今内蒙古大青山一带)、西夏人(今宁夏、甘肃一带)、畏兀儿人(当时主要在新疆东部)、哈剌鲁人(中亚巴尔喀什湖南一带)、康里人(中亚咸海以北一带)、钦察人(中亚里海以北一带)、阿速人(西亚高加索北部)、阿尔浑人(中亚七河流域至楚河流域一带)等。

    四个等级的-、法律地位高低不同

    蒙古贵族建立元朝后,为了保持他们的政权和特权,推行民族分化政策,把全国各个民族划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个等级,对其-待遇和法律地位作出严格的规定,蒙古人地位最高,色目人次之,汉人和南人地位最为低下。在-上,规定中央和地方的官员,正职一律由蒙古人或色目人担任,副职才许汉人、南人担任。特别是中央统治机构中的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正职绝大部分由蒙古人担任,只有个别的汉人短期内担任过正职,至于掌握军机的枢密院要职,汉人、南人不得担任。地方上各路、府、州、县,均由蒙古人、色目人出任掌握实权的达鲁花赤,汉人和南人只能担任路的总管和府、州、县的守令。在法律上,规定蒙古人殴打汉人,汉人不得还报;蒙古人打死汉人,只罚凶手出征,给死者家属烧埋银,而汉人、南人打死蒙古人,则要判处死刑,并交50两烧埋银;汉人、南人犯罪必须刺字,蒙古、色目人犯罪不刺字。法令条文还严禁汉人、南人拥有武器、马匹;禁止汉人、南人打猎、习武、集会,包括迎神赛会、祠祷、夜行,甚至不许夜间点灯。

    汉族地主担任官职,广占土地

    元朝统治者一面歧视、压迫汉人,另一方面又极力拉笼、争取汉族的上层分子,以帮助自己维持对各族人民的统治。所以,汉族地主在元朝也能担任官职。尽管中书省的要职原则上不许汉人、南人担任,但忽必烈之前就有汉族人杨惟中担任过中书令,忽必烈即位后也有史天德做过右丞相。至于担任地方中下层官吏的汉人、南人数量更多。汉族地主还在蒙古贵族的保护下,广占土地,驱役佃户。如松江大地主曹梦炎占有湖田数万亩,大地主瞿廷发占有民田并转佃官田达百万亩。

    蒙古贫民破产流亡,甚至沦为奴隶

    蒙古人虽然被元朝列为第一等级,享有很多优厚的待遇。但是第一等级当中,也存在阶级的对立。蒙古平民在蒙古贵族的剥削和元朝军役和劳役的压迫下,生活极端贫困,许多人破产流亡,以至被卖身为奴。据记载,当时蒙古子女鬻为回回、汉人者,比比皆是。在泉州等海港,甚至有商人将蒙古人贩到西亚和印度等地做奴隶(《通制条格》)。1322年(至治二年)元政府为了收容赎回被卖身为奴的蒙古子女成立了宗仁卫,一次就收容了三千多户。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国历史》第二册教师教学用书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