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第15课 高度繁荣的宋元文化(一)──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
  • 第16课 高度繁荣的宋元文化(二)──史学、文学和艺术的成就
  • 第6课 唐朝的衰落和灭亡
  • 第7课 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一)──发达的科学技术
  • 第8课 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二)──光耀千古的文学艺术
  • 第9课 五代十国的更迭和北宋的-
  • 第10课 辽、西夏和北的并立
  • 第11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 第12课 五代、辽、宋、夏、金的社会经济
  • 第13课 元朝的统治
  • 最新热门    
     
    第17课 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立明朝

    二、废除丞相加强君权

    1.废除行中书省、中书省与丞相

    2.殿阁大学士的设置与内阁制度的形成

    三、锦衣卫和东厂

    1.锦衣卫

    2.东厂

    四、八股取士

    五、“靖难之役”

    1.“靖难之役”

    2.迁都北京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本课的重点是明朝建立与废除丞相加强君权。难点是加强君权涉及的机构较多,学生难于理解,要尽量浅化。

    二、讲述本课具体内容之前,教师应先说明从这一课起进入中国封建社会的明清时期。然后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前几个时期及其所包括的朝代与特点,再讲本课提示中的第一段,点明它所包括的时间(明至清朝,清朝仅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特点(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使学生明确从本课开始,中国古代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三、“明朝的勃兴”一目,讲述时最好能挂教学挂图《明朝疆域》,以便形象地说明明朝的疆域范围。这一目包括以下两个内容:1.红巾军起义;和朱元璋势力的发展;2.明朝的勃兴。

    关于朱元璋势力的发展,讲解时应注意两点:(一)朱元璋注意吸收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为自己出谋划策,这是他的实力不断壮大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他由起义领袖演变成开国帝王的一个原因。其中,“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对朱元璋势力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利用后面资料和注释中的材料适当加以补充讲解。(二)指出朱元璋势力的发展过程:先在江南地区发展,后占领应天,在此称帝;最后再出兵北伐,攻占大都,推翻元朝统治。

    关于明朝的勃兴,这是本课的一个重点,讲解时要注意讲清几个问题:1.明朝的建立。结合讲解,可指导学生观看《明太祖》的图画。2.元朝在全国统治的结束。3.明朝完成统一。结合讲解,要指导学生观看《明朝疆域》图,不要求学生记忆此图,只要了解明朝疆域的大致范围,就可以了。

    本目一段小字,叙述朱元璋参加起义和他善于用人的情况(这也是朱元璋获得胜利的原因之一),教师可以不讲,对学生也不要求,学生可自行阅读。

    四、“废除丞相加强君权”一目,包含两个内容:1.加强君权。这是本课的另一重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很多,教材集中叙述了他改革地方和中央的行政机构的措施,其他措施略而未讲,教师不必补充,以免增加头绪。2.内阁制度的形成。这点教材叙述非常简略,教师可适当利用后面资料和注释中的材料加以补充。但明代内阁制度的形成经历了几个阶段,教师在课堂上不必全部加以介绍,只要讲清后来阁臣可参预机务,协理朝政,以后形成专设衙门即内阁,就可以了。讲殿阁大学士时,可让学生看课本图画《明朝殿阁大学士》,以加深印象。

    本目小字,叙述明太祖惩治贪污的情况,则应指导学生阅读,结合小字旁边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其所以这样做的目的,即为了巩固明朝的封建统治。因为官吏的贪污,既侵犯了封建国家的经济利益,又额外加重人民的负担,会激起人民的不满和反抗,威胁到明朝的统治。

    五、“锦衣卫和东厂”一目,教师讲解时,要注意讲清以下几点:1.锦衣卫和东厂的设置及其职能;2.设立厂卫的目的是为了监视官吏和镇压人民;3.厂卫均由皇帝直接管辖,因此它是加强君权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的表现。本目一段小字,用具体事例说明厂卫特务是如何监视官吏和镇压人民的,教师可以不讲,学生可自行阅读,但不作为要求。讲锦衣卫时,可指导学生看图画《明朝锦衣卫印》。

    六、“八股取士”一目,叙述明朝沿袭科举制度,用八股文来选拔官吏及其所造成的严重后果。讲八股取士所造成的败坏人才的后果,可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所引的一段古文(这是清朝乾隆时余大椿写的),加深对明朝科举束缚思想不求实际的印象。

    七、“靖难之役”一目,包括三个内容:1.“靖难之役”的起因和性质。明太祖实行分封制,原意是想让藩王“夹辅王室”,起到保护君权的作用,结果适得其反,藩王势力膨胀,形成“尾大不掉”之势,反而对君权构成威胁,建文帝只好实行削藩。这激化了皇室内部的矛盾,导致了“靖难之役”的爆发。燕王起兵的目的是为了夺取皇位,因此战争的性质是一场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2.“靖难之役”的过程。这部分内容是作为小字安排的,教师可以不讲,对学生也不作为要求,有余力者可自行阅读。3.“靖难之役”的结果。战争最后以朱棣的胜利告终。他为了保住自己抢到手的皇位,继续实行建文帝的削藩政策,加强了君权。而削藩的结果,封在北方的藩王或者被废,或者被削去护卫,或者被迁往南方,使北方对蒙古的防御力量大为削弱。为了弥补这个缺陷,他又于1421年下令迁都北京,“以天子备边”。迁都北京的这层具体原因,对学生来说较深,可不必讲,只用课文的话即可。

    八、本课所有图画,可让学生观看,均不作要求。古文摘录亦均不作要求。

    九、以上内容讲完,教师根据课文前边的提示与学生对本课共同作个小结,然后指导学生回答本课的两道思考题。如有时间,可组织学生讨论“明朝统治者加强君权有什么消极的社会作用?”

    附一:本课思考题答案提示

    1.读读左边这段小字,想一想,明太祖为什么要这样做?

    答:明太祖严惩贪污,是为了巩固明朝的封建统治。因为官吏贪污,不仅侵犯了王朝的经济利益,而且势必额外加重人民的负担,会激起人民的不满和反抗,威胁到明朝的统治。

    2.归纳一下,明朝前期从哪几个方面加强君主的权力?

    答: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君主的权力:(1)改革行政机构,废除地方的行中书省,设立三司,直属中央;在中央废除丞相和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2)设立由皇帝直接指挥和控制的厂卫特务机构。(3)科举考试从内容到文体的限制,以利于培养皇帝的忠实奴仆。(4)实行削藩政策。

    附二:练习题提示

    一、C

    二、答:①明朝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命题,应考人不能有个人见解。②考卷文体要死板地分成八个部分,叫做八股文。上述变化影响很坏,使许多读书人只埋头攻读诗书,钻研八股文,不讲求实际学问,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

    三、在讨论时,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辩证看问题的方法,评论朱元璋时不可绝对,即不能简单把朱元璋说成好皇帝或坏皇帝,而是既肯定他的历史功绩,如推翻腐朽的元朝统治,善于用人、惩治贪污等,又同时指出朱元璋作为封建君主,也有专制残暴的一面,如设锦衣卫监视和镇压人民等。

    附三:本课参考书目

    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下册,第七章第五节四、第八章第一节二,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中国史稿编写组:《中国史稿》第六册,第一章第一、二节,第二章第一节,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汤纲、南炳文:《明史》上册,第一 ──三章,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李洵、薛虹主编:《明清史》第一章第一节,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娄曾泉、颜章炮:《明朝史话》第一章一、二、五,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元明清卷》第二编第四章一、二、三节,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资料和注释

    红巾军起义的原因

    红巾军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元朝统治者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元朝同历代王朝一样,是一个封建的王朝,它从一建立,就对广大农民和其他劳动人民实行残暴的封建压迫和剥削。同时,它又是一个以蒙古贵族为首的封建王朝,为了维护蒙古贵族的特权,又把国内各族人民划分为四个等级,对汉族人民实行残暴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这种双重的压迫,必然要激起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到了元朝末年,奸佞当权,朝政极端腐败。元顺帝君臣骄奢-逸,大肆挥霍浪费,弄得国库虚竭,财政极度困难。同时,由于元朝政府不关心生产,水利设施年久失修,黄河在至正四年(1344)接连决口,泛滥成灾,使老百姓大量死亡,并且严重影响到元政府的财政收入。因此,元政府又在至正十一年(1351)下令征调农民和兵士十几万人治理黄河。黄河两岸农民本已饱受灾荒之苦,到工地上又横遭监工的鞭打,被克扣口粮,个个无比愤怒。于是,“开河”就成为农民大起义的导火线,导致了红巾军起义的爆发。

    红巾军起义

    1351年五月,刘福通与韩山童以白莲教发动群众准备起义,事泄,韩山童被杀,他起兵攻占颍州,号为红巾。遂克朱皋,开仓济贫,陆续攻下一些州县,众至10余万。1355年,迎韩山童子韩林儿至亳州(今安徽亳州),尊为小明王,国号宋,年号龙凤。他自为枢密院平章,后改任丞相,掌握军政大权。当年十二月,亳州失守,迁至安丰(今安徽寿县)。次年,遣李武、崔德进攻陕西,毛贵攻取山东。1357年夏,分遣关先生、白不信、毛贵等三路北伐,又亲率一军攻克大名、曹、濮诸地。次年克汴梁(今河南开封),定为都城。1359年,汴梁为元军攻破,退回安丰。1363年,安丰又被已投降元朝的张士诚攻破,刘福通牺牲。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坚持十几年的斗争,动摇了元朝的统治,为后来朱元璋推翻元朝的统治提供了条件。

    红巾军起义领导人还有徐寿辉和郭子兴等。徐寿辉,卖布出身。1351年八月,与邹普胜等在蕲州(今湖北蕲春)利用白莲教聚众起义,也以红巾军为号。十月,攻占蕲水(今湖北浠水),他被拥立为帝,国号天完。第二年,所部以“摧富益贫”等口号发动群众,先后攻占今湖北、江西、安徽、福建、浙江、江苏、湖南等大片地区,众至百万,但因兵力分散,次年被元军打败,蕲水失陷,退入黄梅山中。1355年,势力复振。1360年,徐寿辉被部将陈友谅杀死于采石(在今安徽马鞍山),部众归属陈友谅。郭子兴,濠州定远(今属安徽)人。1352年聚众数千人起义,也以红巾为号,攻占濠州。不久,朱元璋前来投奔,屡立战功,郭子兴把义女马氏嫁与他为妻。1354年移居滁阳(今安徽滁州)。次年春病死于和州(今安徽和县),所部归朱元璋领导。

    朱元璋采纳谋士的建议,实力不断壮大

    1354年郭子兴病死,朱元璋执掌濠州红巾军的领导权。第二年从和州率军南渡长江,攻占采石、太平,于1356年占领集庆(今江苏南京),改名为应天府,然后攻拔周围一些军事要地,获得了一块立足的基地。此时,他兵力和地盘不及西面的陈友谅和东面的张士诚,-威望和影响也不如北面的小明王,处境十分艰难。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壮大自己的实力,朱元璋采纳了谋士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明史·朱升传》)的建议,积极营建以应天为中心的根据地。所谓“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就是扩充兵力,巩固后方军事;发展生产,增强经济实力;讲究斗争策略,不要急于称王。据此,朱元璋采取如下措施:一、抓紧练兵,经常命令将帅率领军士习战,并亲临检阅。同时加强纪律的整顿,严明号令,违者一概军法从事。二、积极发展生产,命令诸将在各地带领军士屯田,并将农村丁壮编为民兵,且耕且战。还设立营田司,负责兴修水利;令官吏、儒士下乡,劝督农桑。三、同小明王保持形式上的隶属关系,以免树大招风。郭子兴死后,小明王曾派人封朱元璋为左副元帅。此后,他采用宋政权的斗争口号,表示自己是小明王的臣属。这样,既可利用小明王的旗号来争取群众,又可缩小自己的目标,避免遭受打击。经过几年努力,朱元璋逐步巩固和发展了自己的根据地,军事和经济实力迅速壮大。1360年陈友谅进攻朱元璋,朱元璋进行反击,开始与群雄逐鹿中原。1363年灭陈友谅,1367年灭张士诚,降方国珍,旋即出兵北伐,与元朝政权进行最后的决战,夺取了全国政权。

    元朝的灭亡

    1367年,朱元璋派大将徐达、常遇春率军25万人北伐。他发布讨元文告,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其时元朝政权只靠几支地主武装支撑。地主武装之间争权夺利,连年交兵。元朝最后一个皇帝元顺帝沉迷酒色之中,不顾形势垂危。徐达先取山东,撤去元朝屏蔽;再下汴梁,然后挥师潼关,夺取元朝的门户。朱元璋亲自坐镇汴梁,指挥进兵元大都的决战。1368年闰七月,徐达会诸将于临清,大军沿运河长驱北上,直至直沽。元将也都先自海口逃跑。七月二十八日元顺帝弃大都北遁。八月初二,徐达率明军进入大都,元朝在全国的统治至此结束。历史上以这一年为元朝灭亡的年代。元顺帝北走塞外,仍称元朝,历史上称为北元。北元至1402年(明建文四年),始去国号。

    明朝统一全国

    洪武元年(1368)八月,徐达、常遇春率领明军攻入大都,改大都为北平,随即移师西向,陆续攻取山西、陕西、甘肃诸地。洪武二年六月,因元朝残兵不时在北边扰乱,朱元璋又命常遇春率军北征,攻占元上都开平,常遇春因病卒于戎伍。第二年,朱元璋命徐达、李文忠再分道出征沙漠,攻克应昌(在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暂时稳定了北方的形势。洪武四年(1371),派傅友德、汤和率兵攻入四川,消灭明(其父明玉珍原为徐寿辉部将)的割据势力。洪武十四年(1381),傅友德、蓝玉、沭英又率明军攻入云南,灭故元梁王把匝剌瓦尔密,第二年乘胜进克大理,云南平定。洪武二十年(1387),朱元璋又命冯胜、傅友德、蓝玉进攻辽东,迫降故元太尉纳哈出。至此,除漠北草原和新疆等地外,全国已基本实现统一。

    明初加强君权的历史背景

    中国的封建社会发展到明代,已开始走向没落。因此,明朝一建立,便面临着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首先,是地主阶级更加腐朽和贪婪,开国之初,就拼命追逐土地和财富,并用隐瞒土地和丁口等办法来逃避皇朝的赋役,把负担转嫁到农民身上。如丹徒大地主曹定占田一百多顷,逃税“四顷七十三亩”。许多文官武将也依仗权势,违法乱纪,横征暴敛,贪污腐化。地主阶级贪得无厌的榨取,使刚刚缓和下来的阶级矛盾很快又趋向激化,小股农民起义不断发生。仅据《明太祖实录》的记载粗略统计,洪武一朝各族人民的武装起义多达一百八十余次。其次,地主阶级从经济上追求更多的土地和劳力,很快又发展到在-上追逐更大的权力,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也迅速趋于激化,形成尖锐的冲突和斗争。第三,退居漠北的元朝残余势力还拥有相当实力,不时南下骚扰,威胁明王朝的统治。此外,元末以来不时骚扰我国东南沿海的倭寇,也危及明朝的国家主权。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使得明初政局动荡不安,封建统治很不稳固。为了保证朱明王朝的长治久安,明朝统治者需要扩大君权,进一步强化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以加强其对内镇压敌对势力、对外保卫国土的力量。

    明太祖加强君权

    明朝建立后,明太祖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和政局动荡不安的严峻形势,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寻找巩固封建统治的办法。他总结元朝灭亡的原因之一,是君主不够专制,结果威福下移,法度不行,人心涣散,天下骚乱。因此,他主张对国家机构进行改革,进一步扩大君主权力,六卿分职,相应分散和削弱臣僚的权力,使之无法专恣擅权,从而保证君主能“躬览庶政”,求得朱明王朝的长治久安。

    改革首先从地方机构入手。原先地方设行中书省,它始创于元朝,统管地方的行政、财政和军事,职权极重。洪武九年(1376),明太祖下令废除行中书省,分设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管行政(包括财政)、军事和司法。三司长官地位平等,共商一省政务,最后均归皇帝领导,彼此不相统辖。布政使司之下的地方机构,也由元朝的行省以下路、府、州、县归并为府、县二级。稍晚又进行中央机构的改革。原先中央的大部分权力掌握在丞相手中,他既是皇帝的助手,又起着限制君权的作用。明太祖认为从秦朝开始设立的这种丞相制度,弊病很大。洪武十三年(1380),他便借胡惟庸案罢除丞相,取消了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中央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秦汉以来的丞相制度从此废止,皇帝的权力更大了。同年,还把最高军事机构大都督府分成前、后、左、中、右五军都督府,各自统辖一部分军队,并规定都督府只管军队的管理和训练,军队的调遣和将帅的任免则由兵部掌握。洪武十五年(1382)又将最高监察机构御史台改为都察院,置13道巡按御史分巡各地,纠劾百官。经过改革,全国的军政司法大权都集中到皇帝一人手里,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六部分理朝政

    明太祖废中书省罢丞相后,由六部分理中央政务,分工如下:吏部尚书“掌天下官吏选授、考课之政令”;户部尚书“掌天下户口、田赋之政令”;礼部尚书“掌天下礼仪、祭祀、宴飨、贡举之政令”;兵部尚书“掌天下武卫官军选授简(选)练之政令”;刑部尚书“掌天下刑名及徒隶勾覆、关禁之政令”;工部尚书“掌天下百官、山泽之政令”(《明史·职官志》)。

    内阁制度的形成

    明太祖废丞相后,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君权空前加强,全国政务最后都丛集到他身上,弄得他十分繁忙,遇到重大问题又无处商量。于是便在洪武十三年(1380),置四辅官以协赞政务。不久,四辅官因年老致仕或病死,未再设置。洪武十五年(1382),明太祖又仿效宋朝制度,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秩皆五品。不过,当时重大政务仍由明太祖自操威柄。明成祖即位后,选拔一批亲信的大臣“并直文渊阁,预机务”,阁臣的设置从此成为常制,内阁制度基本形成。但阁臣的官阶远不及六部尚书,且不置官属,不得专制各部、院,实权仍很有限。明仁宗、宣宗以后,阁臣官阶骤升至从一品或正二品,兼任六部尚书,并有代皇帝草拟批答臣僚章奏的“票拟”权,逐渐形成阁权重于部权的局面。阁臣往往利用票拟和皇帝召见的机会,干预朝政,已近似丞相。明世宗嘉靖年间,阁权进一步膨胀,阁臣不仅兼任六部尚书,而且兼署都察院,从而直接控制了部、院。阁臣之中,又分出首辅、次辅和群辅,首辅更是权压六卿,已是“赫然真相”了。如明神宗万历初年的首辅张居正,“威柄之操,几于震主”,俨然成了“佐天子、总百官、平庶政,事无不统”的真丞相。然而阁臣乃至首辅毕竟不是名正言顺的丞相,按照明太祖设计的“六卿分职”的中枢体制,首辅主政是违制的,他们之所以能够控制部院,是因为得到皇帝支持的缘故。所以当明神宗感到阁权的扩张对君权构成威胁,于万历十一年(1582)下令追夺张居正的官秩后,阁权便一落千丈。此后,阁臣不仅失去对部、院的控制权,就连皇帝也很难见到。

    锦衣卫

    据《明史·兵志》记载,朱元璋即吴王位,设“拱卫司”;洪武二年(1369),改名“亲军都尉府”;洪武十五年(1382),改名“锦衣卫”。锦衣卫是专司皇帝仪仗的亲军,“是时方用重刑,有罪者往往下锦衣卫鞠实(审讯)”。明太祖虽曾一度把他亲自过问的案件交给身边的锦衣卫来审讯,但洪武二十年(1387)就废除了,一切案件仍归司法部门处理。明成祖时候,把锦衣卫作为他的心腹,又在锦衣卫内增设了一个专门审讯皇帝下交案件的“北镇抚司”。《明史·职官志五·锦衣卫》说,锦衣卫的职能是“掌侍卫、缉捕、刑狱之事”,而“侍卫”是它的本职,这跟后来设立的东厂、西厂、内行厂是有所不同的。

    东厂

    东厂是在明成祖时候的1420年设立的。东厂是一个缉捕“叛逆”的特务机关,起初直接受明成祖指挥,后来统辖权移到宦官手里。东厂的“锦衣官校”(特务人员)侦察访缉的范围非常广泛,上自官府,下至民间,到处有他们的踪迹。他们得到消息后,立即密报皇帝。因此事无大小,皇帝都可以知道。在东厂的堂上,还挂着“朝廷心腹”的大匾。明宪宗时候,明政府又设立西厂,缇骑(特务人员)比东厂多一倍。他们侦察的范围,不仅限于京师,各地王府边镇,通都大邑,甚至各省府州县,乃至偏僻乡村都有他们的踪迹。

    八股文

    八股文是明朝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特殊文体。八股文专讲形式、没有内容,文章的每个段落死守在固定的格式里面,连字数都有一定的限制,人们只是按照题目的字义敷衍成文。顾炎武《日知录·试文格式》条详细说明了八股文的起源、格式和演变情况:“‘经义之文’,流俗谓之‘八股’,盖始于(明宪宗)成化(1465—1487)以后。股者,对偶之名也。……成化二十三年,会试《乐天者保天下》,文起讲先提三句,即讲‘乐天’四股,中间过接四句,复讲‘保天下’四股,复收四句,再作大结。……每四股之中,一反一正,一虚一实,一浅一深。……故今人相传,谓之‘八股’。若长题则不拘此。……发端二句或三四句,谓之‘破题’,大抵对句为多,此宋人相传之格。下申其意,作四五句,谓之‘承题’。然后提出夫子为何而发此言,谓之‘原起’。至万历中,破止二句,承止三句,不用原起。篇末敷演圣人言毕,自摅所见,或数十字或百余字,谓之‘大结’。明初之制,可及本朝时事,以后功令并密,恐有借以自炫者,但许言前代,不及本朝。至万历中,大结止三四句,于是国家之事,罔始罔终,在位之臣,畏首畏尾,其象已见于应举之文矣。”

    八股文的产生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历代学者多数认为,它滥觞于北宋的经义。经义是宋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以经书中的文句命题,应试者作文阐明其中义理。宋代的经义虽无固定的格式,但在代圣人立言这点上,已奠定了八股文的雏形。经义后来吸收了南宋以后的散文和元曲的一些成份,到明初被确定为一种独立的八股文体,成化以后逐渐形成比较严格的程式,遂演变成为一种僵死的官僚式文体。此后一直沿用,直到近代戊戌变法,才随着科举制度的停止而废弃。因为它要求文章中必须有四段对偶排比的文字,一共八个部分,所以叫八股文。

    明代的科举考试

    明代的科举考试,分乡试、会试和殿试-进行。童生(即未入学的士子)先参加州县级的考试,及格的称做“秀才”或生员,进入府州县学读书。学习成绩优秀的一二等学生,被定为“科举生员”,才能参加省级的考试。乡试每三年一次,考中的称做“举人”,取得参加中央一级的会试的资格。会试在乡试的第二年举行。会试及格者,再经过一次复试,地点在皇帝的殿廷,叫做廷试,亦称殿试。考中的分为三甲(等),一甲只取3名,分别叫“状元”、“榜眼”、“探花”,统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当时,民间又称乡试第一名为“解元”,会试第一名为“会元”,二、三甲第一名为“传胪”。乡试由布政使司主持,会试由礼部主持。凡考中进士的,统统被任命为官员。一般来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二三甲考选为庶吉士,也都是翰林院官,其他或授给事、御史、主事,或授府推官、知州、知县等。未考中的举人,只授小京官或外地教职。

    明太祖分封诸王

    明太祖为了明王朝的长治久安,在废除丞相和中书省,削弱地方官吏的权力,扩大君权的同时,又实行分封制,将他的24个儿子和1个从孙分封到全国的各军事要地,想要他们来“夹辅王室”。这些藩王,都拥有很高的-地位和军事指挥大权,护卫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一万九千人,不仅有自己的护卫兵,而且可以指挥驻扎当地的镇守兵。其中,以镇守大宁(今内蒙古宁城)的宁王、镇守太原的晋王及镇守北平的燕王势力最为雄厚,宁王有“带甲八万,革车六千”,而“晋、燕二王,尤被重寄”。明太祖还亲定《祖训》,规定藩王有起兵“清君侧”的权力:“朝无正臣,内有奸恶,亲王训兵侍命,天子密诏,亲王统领众兵讨平之”。

    建文帝实行削藩政策

    明太祖实行的分封制,是同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背道而驰的,它不可避免地要加剧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洪武三十一年(1398)明太祖死,因其长子朱标已于洪武二十五年(1392)病死,由皇太孙朱允继位,年号建文。朱允在当皇太孙时,就已感到手握重兵的诸王,“以叔父之尊,多不逊”(《明史纪事本末·削夺诸藩》)。即位后,他立即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密议削藩,决定先削周、齐、湘、代、岷诸王,然后再向实力最为雄厚的燕王朱棣开刀。由于周王为燕王的同母弟,削周王“剪燕手足”(《明史纪事本末·削夺诸藩》),建文帝先派李景隆带兵突至河南,将他押到南京,废为庶人。接着,又将岷王朱、齐王朱、代王朱桂都废为庶人,并派兵准备逮捕湘王朱柏,湘王自焚而死。与此同时,命工部侍郎张为北平左布政使,谢贵为都指挥使,在北平城内监视燕王动静,命都督宋忠率兵3万,并调燕王府的护卫精锐,屯驻开平,命都督耿练兵于山海关,徐凯练兵于临清。燕王眼看自己即将被削,便在谋士姚广孝(道衍和尚)的策划下,“练兵后苑中”,“日夜铸军器”(《明史·姚广孝传》),准备起兵反抗。

    靖难之役

    建文元年(1399)七月,燕王朱棣援引《祖训》,打着“清君侧”诛讨齐泰、黄子澄的旗号,自称“靖难之师”,在北平起兵反抗。这场统治集团内部争夺皇位的战争,便称为“靖难战争”或“靖难之役”。

    朱棣起兵后,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抢先攻占北平附近的一些军事据点。八月,建文帝命老将耿炳文为大将军,率30万大军北伐。朱棣仅拥有数万军队,用奇谋在滹沱河北岸击败了耿炳文。建文帝以年轻的李景隆代耿炳文为大将军。李景隆寡谋自信,见燕王智勇善战,不敢贸然进攻北平,带领50万大军进驻河间,另由吴高率辽东军进围永平(今河北卢龙)。朱棣令世子朱高炽坚守北平,亲自率兵赴援永平,引诱李景隆进攻北平。解永平之围后,他北攻大宁,挟持宁王朱权,收编共8万护卫兵,于十一月回师北平,内外夹攻,一举击溃了李景隆。第二年四月,李景隆又调集60万大军,与燕军再战于白沟河,同样遭到惨败。九月,建文帝以盛庸代李景隆为大将军,诏盛庸屯德州,副将军屯定州(今河北定州),都督徐凯屯沧州,互为犄角,以困北平。十月,朱棣“阳下令征辽东”(《明史纪事本末·燕王起兵》),至天津突然挥师南下,偷袭沧州,生擒徐凯。十二月,挥师进攻东昌,因屡胜轻敌,吃了败仗。朱棣本人也身陷重围,几乎被俘,只是由于迂腐的建文帝担心背上“杀叔父名”,诏命将士“不可加害”燕王,他才得以突围北返。建文三年(1401),朱棣再次统兵南下,在河南夹河、蒿城两次大败盛庸军,歼敌16万。此时,南京一些因奉使不法被建文帝罢黜的宦官前来投奔,“具言京师空虚可取状”(《明史·成祖纪》)。十二月,朱棣统兵南下,采取批亢捣虚之策,城不攻,直取京师。建文四年(1402)从瓜州渡过长江,直逼南京城下。谷王朱与李景隆开门迎降。宫中火起,建文帝不知所终。朱棣诣奉天殿登基,夺取了帝位。历时四年的“靖难之役”以燕王的胜利告终。

    明成祖继续削藩

    明成祖是以藩王的身份起兵夺取帝位的,深知藩王权势过大对于君权的威胁,即位后就决心继续推行建文帝的削藩政策。但他又是扮演藩王利益保护者的角色,援引《祖训》,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靖难”,所以在永乐元年(1403)除将实力最为雄厚的宁王朱权徙于南昌之外,对其他藩王皆赏赉有加,示之以恩,并下令恢复了被建文帝贬削的几个藩王的地位。等到自己的帝位比较巩固时,他立即以种种借口实行削藩。先于永乐元年十一月革去代王朱桂的三护卫及其官属。永乐四年(1406)五月削去齐王朱的官属和护卫,八月又废为庶人。永乐六年(1408)削去岷王朱的护卫和官属。永乐十年(1412)削夺辽王朱植的护卫。永乐十五年(1417)废谷王朱为庶人。永乐十九年(1421),周王在朱棣的示意下,献还三护卫。这样,掌握兵权的大部分藩王或被废,或被削夺护卫,已无力同君权相抗衡。后来,明宣宗在平定高煦之叛后,又削除了楚、蜀、肃、赵诸王的护卫。从此,王府不再设护卫兵,藩王势力大削,在-上已不起多大作用。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