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彩色插图说明──图24 八大山人的瓶菊图
  • 彩色插图说明──图25 杨柳青年画──《十不闲》
  • 彩色插图说明──图26 《新青年》杂志
  • 彩色插图说明──图27 油画五四运动
  • 彩色插图说明──图28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海会址
  • 彩色插图说明──图29 嘉兴南湖画舫
  • 彩色插图说明──图30 江西安源煤矿工人俱乐部
  • 彩色插图说明──图31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
  • 彩色插图说明──图21 蒲松龄故居
  • 彩色插图说明──图22 曹雪芹塑像
  • 最新热门    
     
    第1课 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标:

      在教师帮助下,思考“从唐朝至清朝,西藏地区同中央的关系有什么变化?”从而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点

      一、达赖、班禅和驻藏大臣

      1.确立册封达赖、班禅的制度(顺治、康熙时)

      2.设置驻藏大臣(雍正时)

      二、粉碎大、小和卓的叛乱

      1.粉碎回部贵族大、小和卓的叛乱(乾隆时)

      2.设置伊犁将军(乾隆时)

      三、土尔扈特重返祖国

      1.土尔扈特西迁伏尔加河下游(明末)

      2.渥巴锡领导反俄武装起义重返祖国(1771年)(乾隆时)

      四、清朝的疆域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本课重点: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土尔扈特重返祖国和清朝的疆域。

      本课难点:少数民族的人名、地名、封号、部族名称较多。

      二、讲述本课内容之前,教师可以先对全书作一概略的介绍:中国历史第三册的内容,第一部分是清朝历史,包括清朝前期(鸦片战争前)和清朝中期、晚期,即鸦片战争后,直至清亡;第二部分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直至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然后教师说明第1课至第4课是清朝前期的历史,处在封建社会衰落时期。虽然封建社会正在走向衰落,但是封建经济还在继续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也在缓慢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今天中国的版图就是清朝前期奠定的。最后再按提示中的内容介绍本课要点。

      三、“达赖、班禅和驻藏大臣”一目,包括两方面内容:确立册封达赖、班禅的制度和设置驻藏大臣。确立册封达赖和班禅的制度要讲清楚:1.西藏地方普遍信仰喇嘛教,首领达赖和班禅是西藏喇嘛教两个地位最高的领袖;2.顺治帝赐予五世达赖以“达赖喇嘛”封号;3.康熙帝赐予五世班禅以“班禅额尔德尼”封号;4.册封制度的确立使历世达赖和班禅的继立必须经过中央政府,从而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管辖。驻藏大臣的设置,由于他的职权能代表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而使中央对西藏的管辖更加直接,更加加强了。关于这个作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

      小字六世班禅的一段文字,是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素材,教师或讲或指导学生课余阅读,不作要求。本目的两幅插图都不作要求。

      四、“粉碎大、小和卓的叛乱”一目,教师在具体讲述之前,先要交待清楚大小和卓的身份──回部贵族。课文第一句从民族、宗教信仰、地理位置对回部作了概述。讲大小和卓叛乱,可以结合乌什酋长迎清军图及小字的内容讲解,叛乱的过程及其他前因后果不必作补充。

      五、“土尔扈特重返祖国”一目的内容,是民族团结的赞歌,是爱国主义的光辉篇章。教师可以适当补充内容,进行描绘,通过历史知识的传授进行思想教育。

      六、“清朝的疆域”一目,教师可以先诵读课文第一段(或指定学生朗读),然后在《清朝疆域图》(最好准备好挂图)指出四至。对于直隶、盛京、伊犁、乌里雅苏台等地名要告诉学生今天的地名。地图《清朝疆域图》要求学生掌握。

      七、本课小结可以围绕下面精神来进行:

      1.清朝前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的重要时期。

      2.清朝前期的统一大业是清初几位皇帝(顺治、康熙、雍正、乾隆)依靠了各族人民的支持,同叛乱势力进行斗争,加强了对西藏、新疆、蒙古等边疆地区以及对全国的管辖,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土尔扈特的重返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篇章。

      3.清朝前期的疆域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奋斗中逐渐形成的。它奠定了今天我国版图的基础。

      资料和注释

      顺治帝(1638—1661年)

      即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皇太极第九子。年号顺治。他6岁即位,由叔父多尔衮、济尔哈朗摄政。1644年,清军入关击败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顺治帝迁都北京,加封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他曾下圈地、剃发等命令,激起各地人民的反抗。1651年多尔衮死后亲政,颁布大清律,禁止文人结社,24岁病死。

      康熙帝(1654—1722年)

      即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顺治帝第三子,清前期杰出的皇帝。1661—1722年在位。康熙8岁即位。当时由鳌拜等大臣专擅朝政,吴三桂等三藩割据称雄。1669年(康熙八年),16岁的康熙设计逮捕鳌拜,革职拘禁。1673年,康熙下令撤藩,1681年平定了三藩之乱,1683年出兵统一台湾,第二年设置台湾府,把台湾收入清朝版图,加强了对台湾的统治。1685年、1686年,康熙两次派兵驱逐盘踞雅克萨的沙俄侵略军,遏制了沙俄对华侵略的野心。1689年清政府与沙俄政府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俄东段边界。他又御驾亲征,三次出兵平定了准噶尔贵族噶尔丹的分裂活动。康熙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康熙在位期间,重视农业,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奖励垦荒,1669年他下令停止圈地,实行“更名田”政策;轻徭薄赋,多次蠲免田粮,并于1712年(康熙五十一年)规定,以上年丁额为准,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惩治贪污,奖励廉洁;治理黄河、疏通运河。1681年后,清政府财政收支状况大为好转,1722年,全国人丁增至2570余万,垦田数增至735万余顷,出现了安定繁荣局面,开创了康、乾盛世。在文化上,进行全国性测量,绘制《皇舆全图》,开博学鸿词科、明史馆,编纂了《全唐诗》《佩文韵府》《康熙字典》等。但曾大兴文字狱,以加强思想统治。  

      鳌拜(?—1669年)

      清满洲镶黄旗人,瓜尔佳氏。因战功封公爵。入关后镇压农民起义军。1661年,康熙8岁即位,他受顺治帝遗命,与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并为辅政大臣。当国后,他大权独揽,专横跋扈。1669年(康熙八年),被康熙帝逮捕,革职拘禁,不久病死。  

      达赖、班禅封号的确定

      清朝初年,继承了明政府对西藏的管辖权。早在清太宗皇太极时,五世达赖就与清朝有书信往来。1652年,五世达赖受顺治帝邀请,率领藏官侍从3000人亲赴北京。五世达赖进入青海境内时,顺治帝派内务府大臣前往欢迎,并由国库发给口粮,赏给金顶黄轿入都。五世达赖到北京后,住在特为他修建的西黄寺里面。顺治帝在太和殿设宴,为达赖洗尘,并赏了他黄金550两,白银11000两,大缎1000匹,其他珠宝、玉器、骏马很多。第二年,五世达赖回西藏时,顺治帝又送去有满、汉、蒙、藏四种文字的金册金印,封他为“达赖喇嘛”。“达赖”是蒙语,海的意思,喇嘛是藏语,上师的意思。

      1713年,康熙帝又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班禅”是梵文,大师的意思,“额尔德尼”是满语,珍宝的意思。这样,清政府确定了达赖和班禅的封号,和他们在宗教上、-上的法定地位,并规定了以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的制度,从而加强了清政府对西藏的管辖。  

      册封

      古代皇帝以封爵授给异姓王、宗族、妃嫔等都要经过一种仪式。在受封者面前宣读授给封爵位号的册文,连同印玺一同授给受封人,称为册封。如清代封亲王、亲王世子和他们福晋的册用金质;封郡王、郡王福晋的册用银质饰金,封妃嫔则有册无宝(印)。清代封达赖、班禅,都用的是金册金印。  

      五世达赖(插图)

      1642年,五世达赖喇嘛阿旺洛桑嘉措建立了由格鲁派(黄教)统治的噶丹颇章王朝。噶丹颇章王朝建政前和建政后,都曾派代表去盛京(今沈阳)求得清太宗的支持。顺治帝入关后,五世达赖亲自到北京朝觐。顺治帝赐以金册金印,封他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拜教普通瓦赤喇怛达赖喇嘛”,简称“达赖喇嘛”,“达赖喇嘛”作为封号延续下来,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五世以前的达赖喇嘛都是追封的。这幅五世达赖的画像,是根据布达拉宫里的壁画描摹下来的。  

      驻藏大臣的设置及其职权

      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理,1727年(雍正五年),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一人,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表长驻西藏,协助地方政府处理政务。这使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的隶属关系进一步加强了。

      1793年,经清朝中央审定颁行的《颁定藏内善后章程》详细规定了驻藏大臣的地位和职权,明确指出:驻藏大臣督办西藏事务,地位与达赖、班禅平等。达赖喇嘛的转世必须由驻藏大臣监督,用清朝颁发的金本巴瓶抽签决定;达赖、班禅的坐床典礼,也由驻藏大臣主持。地方政府噶伦(政务委员)以下大小文武官员,一律由驻藏大臣会同达赖喇嘛拣选人员奏请中央任命;这些官员的升降赏罚,也由驻藏大臣全权处理。地方政府处置罪犯,必须呈报驻藏大臣备案。官家、贵族和寺院所属封地范围内的人口户籍,须一律造具花名清册,送交驻藏大臣和达赖喇嘛处各存一份,以资稽查。西藏地方的赋税和地方政府的收支,统归驻藏大臣稽查总核。全藏差税的增减和各地储备粮饷的数目,统由驻藏大臣统一核定安排。有关西藏一切对外交涉事宜,统归驻藏大臣全权处理。毗邻外国写给达赖、班禅的信件,必须报请驻藏大臣查验,由驻藏大臣代为酌定回信。外国侨商旅藏期间,必须持有驻藏大臣发给的执照,办理登记手续。  

      大小和卓叛乱

      和卓是波斯语的译音,本是穆斯林对伊斯兰教始祖穆罕默德后裔和伊斯兰教学者的尊称。新疆伊斯兰教封建上层人物也自称“和卓”。这里大小和卓是指天山南路维吾尔族封建主玛罕木特的两个儿子布那敦和霍集占。

      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大小和卓诱杀清朝将领,小和卓自立为巴图尔汗,发动了反对清朝中央政府的叛乱。他们号召各城起兵反清,一时协从的有几十万人,叛军控制了天山南路的大部分地方。1758年,乾隆帝派清军进入南疆(天山南路)平叛。起初,清军出师不利。但由于大小和卓残酷地压迫维吾尔族人民,“兵饷、徭役繁兴,供给稍迟,家立破;及出亡(兵败逃亡),又尽其赀以行,民脂殆竭。”人民不堪其苦,纷纷逃亡,小和卓亲自屠杀逃亡的士卒,也不能禁。清军攻克库车后,叛军逃到阿克苏,守城维吾尔族人闭门不纳,小和卓只得逃到乌什,同样为乌什维族人所拒,又逃到喀什噶尔。大小和卓相约各守一城,大和卓守喀什噶尔,小和卓守叶尔羌。第二年,清军两路会师猛攻叶尔羌,大小和卓兵败西逃。他们的部众树起大旗呐喊呼降,“降者蔽山而下,声如奔雷。”霍集占兄弟带着妻奴和残兵三、四百人败奔巴达克山区(今阿富汗东部)。清军派人与巴达克当地部族交涉,不久,当地部族将他们杀死,尸首送归清朝。(《圣武记》卷4,《乾隆勘定回疆记》)在南疆人民的支持下,清军终于粉碎了这次叛乱,清朝重新统一了新疆地区。

      乾隆帝(1711—1799年)

      即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雍正帝第四子,清代著名皇帝,乾隆是其年号,1735—1796年在位。他用兵消灭天山南路大小和卓的叛乱,加强中央政府对新疆地区的管理。1793年,他严厉拒绝英国特使马嘎尔尼提出的侵略性要求,维护中国的独立和尊严。他统治期间,6次南巡浪费无度,夸称多次战争为“十全武功”,自称“十全老人”,晚年任用和20年,贪污成风,-腐败,激起了各族人民的起义。1796年,禅位给太子(即清仁宗),自称太上皇帝,仍主持要政。他在位期间,开博学鸿词科,完成《明史》《四库全书》的修纂,曾大兴文字狱,以加强思想统治。  

      伊犁将军

      清政府平定大小和卓叛乱、重新统一天山南北后,1762年(乾隆二十七年)设置伊犁将军,治所在惠远城(今新疆霍城县南)。伊犁将军为清朝新疆地区最高官职,统辖新疆南北两路,包括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额尔齐斯河上游,天山南北两路,直至帕米尔等地的军政事务。1883年(光绪九年)新疆建省。辛亥革命后废除伊犁将军。  

      乌什酋长迎清军(插图)

      这幅插图是根据1767年清朝宫延委托法国锓制的铜版画册《平定伊犁回部战图·乌什酋长献城降》复制的。此处安排这幅插图是为了加深学生对我国各族人民一贯反对分裂叛乱,维护祖国统一的理解。图名是编者根据内容另起的。  

      清初蒙古各部

      明朝后期,蒙古族按照活动地域的不同,分为漠南蒙古(游牧于今内蒙古自治区)、漠北喀尔喀蒙古(游牧于漠南蒙古的北方)、漠西厄鲁特蒙古(一作额鲁特、卫拉特,为瓦剌之后,游牧于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后金政权建立后,漠南蒙古各部先后归属了后金。1636年,漠南蒙古16大部49个首领,推举皇太极为蒙古大汗的继承者,并奉上“博克达·彻辰汗”(即宽温仁圣皇帝)的尊号。同年,皇太极就皇帝位,改国号为清。不久,漠北蒙古各部也相继向清朝称臣纳贡。1637年,厄鲁特蒙古四部的首领和硕特部顾实汗向皇太极遣使通贡。1646年,顾实汗又奉表进贡,清政府赐给甲胄弓矢,令其管辖厄鲁特诸部。这样,除漠南蒙古归属清朝版图以外,漠北蒙古和漠西蒙古也都臣服了清朝。

      厄鲁特蒙古分为四大部·准噶尔,游牧于巴尔喀什湖以东、天山以北的伊犁河流域;杜尔伯特,游牧于额尔齐斯河两岸;和硕特,游牧于乌鲁木齐地区;土尔扈特,游牧于塔尔巴哈台地区。四部结成松散的联盟,以和硕特部的首领为盟主。17世纪初,准噶尔部在其首领巴图尔浑台吉(台吉、浑台吉是蒙古贵族的称号)统治时期,势力逐渐扩大。土尔扈特部因受准噶尔部排挤,西迁到伏尔加河流域游牧,和硕特部也迁移到青海一带。厄鲁特四部联盟至此基本解体。  

      土尔扈特受到沙俄的控制和压迫

      土尔扈特西迁到伏尔加河下游,定居下来以后不久,俄国的势力也到达了他们的北边,并力图把土尔扈特变成他们的附庸。土尔扈特极力维护自己的独立,继续保持和蒙古其他各部的联系,互通婚姻,参加集会,不断向清朝进奉表贡,到西藏熬茶礼佛。1712年(康熙五十一年),因道阻不通,阿玉奇汗派使者经西伯利亚来到北京。同年,康熙帝也派出使团前往伏尔加河下游探望他们。阿玉奇汗欣喜若狂,详细地询问国内的情况,表示了土尔扈特部“属籍中华”、和祖国息息相关的思想感情,说“衣帽服色略与中国同,其俄罗斯乃衣服语言不同,难以相处”。

      1724年阿玉奇汗逝世以后,沙皇俄国加强了对土尔扈特的控制。沙俄政府为了对外扩张,向他们征收苛重的赋税,不断地征发兵员。土尔扈特的七八万战士在沙俄的对外战争中丧失了性命。沙皇政府还沿伏尔加河、乌拉尔河、萨马拉河修筑堡垒,驻扎军队,准备随时镇压土尔扈特部的反抗。  

      渥巴锡领导反俄武装起义和重返祖国

      1761年,渥巴锡继承汗位以后,沙皇政府不断向伏尔加河流域移民,派遣常驻官员,推行东正教,策划把那里变成为一个俄国的新行政区域。1770年,又强令16岁以上的男子尽行出征,阴谋借对外战争把土尔扈特部消灭掉。26岁的渥巴锡召开了绝密会议,组成领导核心,决定开展武装斗争,率领全部族回归祖国。十一月,渥巴锡以防御入侵为名,下令每户派出一人到某地集合,数万名骑士如期赶到。会上作了动员,一致决定东归,并立即开始各种准备工作。

      1771年(乾隆三十五年)1月4日,渥巴锡召集全部族战士,宣布俄国女皇(叶卡德琳娜)已下令要他把自己的儿子送到圣彼得堡去做人质,还要挑选1万名骑士参加俄国军队,因此,要么失去自由,忍受奴隶的枷锁,要么举行武装起义,脱离俄国,回归祖国。1月5日,震惊世界的土尔扈特部反抗沙俄压迫的民族武装起义爆发了。他们歼灭了监视他们的沙俄官员、军队和其他人员,焚烧了自己的宫殿、村落和带不走的粮食、物品。草原上升起了巨大的烟柱。渥巴锡汗骑在马上,举着鲜艳夺目的彩条旗,带着17万部众,分三路离开居住了140多年的伏尔加河下游,踏着积雪,向太阳升起的东方──祖国前进。

      渥巴锡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十多天的时间就跨越了千里草原,穿过了冰封的乌拉尔河,进入了大雪覆盖的哈萨克草原,摆脱了沙俄几万军队的追袭。在哈萨克草原上,他们突然遭到哥萨克骑兵的袭击,九千多名战士在激烈的血战中牺牲。他们继续前进,全歼了抢先占领东进必经险要奥琴峡谷的哥萨克部队。在炎热的夏季,他们缺粮饥饿,疾病流行,击溃了从奥伦堡等地派去的两万追兵。到6月,土尔扈特部历时半年,行程一万多里,历尽千难万险,付出了人员减半的巨大牺牲,终于回到了祖国。他们献出了永乐八年明朝政府敕封给他们祖先的汉篆玉印,表示回归祖国的诚意。  

      乾隆帝对土尔扈特重返祖国后的妥善安置

      土尔扈特重返祖国后,乾隆帝立即命令妥善安置他们在准噶尔盆地和科布多一带游牧,发放了大批救济物资,计马、牛、羊二十余万头,米、麦四万多石,茶二万余封,羊裘五万多件,棉布六万多匹,棉花六万斤,以及大量的毡庐等等。渥巴锡等被迎接到承德,在木兰围场随围观猎,在避暑山庄里盛会赐宴。所有土尔扈特的各级头领都封了官爵。乾隆帝还亲自撰写了《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和《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刻成两块巨大的碑石,树立在避暑山庄北普陀宗乘之庙的两侧。

      土尔扈特部落(插图)

      这幅插图是从《厄鲁特蒙古史论集》一书中描摹下来的。它描绘出游牧到伏尔加河流域的土尔扈特部落的生活情景。这里安排这幅插图是为了使学生对西迁的土尔扈特部落有形象的认识。  

      清朝前期18省

      直隶、江苏、安徽、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甘肃、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  

      清朝省级行政区域后来的建置变化情况

      直隶省1928年改设河北省。

      福建省台湾府1885年改设台湾省。

      盛京将军辖区1907年改设奉天省。1929年改辽宁省。

      吉林将军辖区1907年改设吉林省。

      伊犁将军辖区1884年改设新疆省。1955年改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乌里雅苏台将军辖区清代通称外蒙古。1946年承认外蒙古独立。今蒙古人民共和国。

      西藏办事大臣辖区清代称西藏地区。1965年改建西藏自治区。

      青海办事大臣辖区清代称青海地方。1928年改设青海省。

      内蒙古盟旗清代称内蒙古地方。1947年建内蒙古自治区。  

      理藩院

      清朝政府增设的一个掌管蒙古、西藏、新疆各地少数民族事务的中央机关,地位与六部平等。下设六司,分掌部界、封爵、设官、户口、耕牧、赋税、兵刑、交通、会盟、朝贡、贸易、宗教等事项。

      附一:课堂思考题答案提示

      1.从唐朝至清朝,西藏地区同中央的关系有什么变化?

      答:唐朝时,西藏地区称吐蕃。吐蕃与唐朝曾保持着长期联姻、经济文化交流、“和同为一家”的友好关系。

      元朝时,中央设宣政院,管理全国佛教和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一个行政区域。

      清朝时,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西藏作为大臣辖区,是全国25个省级行政区域之一。

      2.想一想,清朝前期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都做了些什么?

      答:确立了中央政府册封西藏喇嘛教首领达赖和班禅的制度,设置了驻藏大臣,妥善安置了重返祖国的土尔扈特部,粉碎了回部反动贵族的叛乱,设置了伊犁将军。

      附二:练习题答案提示

      一、D

      二、跨:葱岭接:西伯利亚临:太平洋

      至:台湾包:南海诸岛

      附三:本课参考书目

      《简明清史》第一册戴逸主编人民出版社出版1980年版第五章第一节

      《中华二千年史》邓之诚著中华书局1958年版卷五中册

      《中国古代史》(下)刘泽华等编著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十九章第二节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