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第4课 君主专制-的顶峰
  • 第5课 鸦片输入和禁烟运动
  • 彩色插图说明──图26 《新青年》杂志
  • 彩色插图说明──图27 油画五四运动
  • 彩色插图说明──图28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海会址
  • 彩色插图说明──图29 嘉兴南湖画舫
  • 彩色插图说明──图30 江西安源煤矿工人俱乐部
  • 彩色插图说明──图31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
  • 第1课 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 第2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对黑龙江流域的侵略
  • 最新热门    
     
    第6课 中英鸦片战争

     2.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的签订,破坏了中国主权,使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三、能力培养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讨论鸦片战争中国被打败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2.在教师帮助下,通过对中英《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和危害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而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

      教学要点

      一、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1.英国挑起战争

      2.英军侵占香港岛和虎门之战

      3.奕山在广州投降

      二、中国军民奋起抗英

      1.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2.定海之战

      3.吴淞之战

      4.镇江之战

      三、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签订

      四、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的签订

      五、鸦片战争的影响

      1.中国独立主权的破坏

      2.外国对中国经济侵略的扩大

      3.中国社会性质、社会矛盾和革命性质的变化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本课重点:英国发动侵略战争、《中英南京条约》、鸦片战争的影响。

      本课难点:鸦片战争的经过和鸦片战争的影响。

      二、讲述本课具体内容之前,教师首先提问学生,“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先后采取了哪些掠夺中国的手段?林则徐采取了哪些禁烟措施?”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应再次提醒学生,不要把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和战争的导火线之间混淆了。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英国资本主义迫切对外开辟商品市场和掠夺原料产地,蓄谋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而商品、鸦片、炮舰是英国打开中国大门的三件武器。继商品和鸦片之后,英国侵略者寄希望于炮舰,以林则徐禁烟为借口,发动了侵略战争。当时如果没有林则徐禁烟,英国侵略者也会寻找其他借口发动战争。接着,要简单说明战争的性质,指出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也是中华民族反对外国资本主义的正义战争。对战争的双方来说,英国方面是侵略的非正义的,中国方面是反侵略的正义的。

      三、本课“英国发动侵略战争”和“中国军民奋起抗英”两目,叙述的都是鸦片战争的经过。关于鸦片战争的经过,史学界有的把它分为两个阶段,有的把它分为三个阶段,教材上没有明确提出分段,建议教师按照教材的顺序(基本上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结合教材上《鸦片战争的形势》地图(教师可绘制一张放大的战争形势图挂在黑板上),边指图边讲述,让学生有个明确的地理概念。另外,在讲经过时,要生动描述虎门、定海、吴淞、镇江等地几个战斗的情况,并用对比方法,揭露琦善、奕山、牛鉴等贪生怕死、妥协投降的可耻行径,歌颂关天培、葛云飞、陈化成等爱国官兵英勇抗敌,以身殉国的英雄行为。这样来增强教学效果,使学生有明显的爱憎感情。

      四、“英国发动侵略战争”一目,需要讲明三个问题。1.英国挑起战争。1840年6月,英国派“远征军”从印度到达广东海面,封锁珠江口,这标志着鸦片战争正式爆发。接着英舰北上,攻陷定海,进逼天津,道光帝派琦善与英军谈判。讲这部分内容时,可适当补充一些资料,说明英国挑起侵略中国的战争是蓄谋已久的。2.英军侵占香港岛和虎门之战。这是本目的重点。道光帝从派琦善到改派奕山之间的情况比较复杂,教师在讲课时可补充些史实加以说明。1840年11月29日,琦善到广州,他下令拆除林则徐时设置的一切防御设备,裁减水师,解散招募的水勇。12月4日,他和义律开始谈判。义律提出割让岛屿、赔偿烟价等要求。琦善答应赔款,拒绝割地。1841年1月6日,英军突然攻占大角、沙角炮台。1月15日,琦善照会义律,擅自允许英国“止择一处地方寄寓泊船”。1月26日,英国不等清政府的同意,竟派武装占领香港岛。2月1日,义律在香港颁发布告,伪称他早与琦善“成立协定,将香港全岛地方让给英国统治”。事实上,双方并没有签订过所谓《穿鼻草约》。英国关于割地赔款的要求,使道光帝感到有伤“天朝”尊严,又改变主张,决定对英作战,并下令逮捕琦善。1月27日,道光下诏对英宣战,派宗室奕山为靖逆将军,到广州主持军事。奕山到广州以前,英军于2月25日突然包围虎门炮台,次日发动总攻。关天培亲自指挥守军发炮还击。关天培是鸦片战争中的民族英雄。在讲虎门之战时,可让学生看课本上《关天培》的插图,以突出关天培的形象。小字介绍关天培和虎门之战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教师可指导学生课下阅读,不作要求。3.奕山在广州投降。关于奕山投降部分的小字,教师可指导学生课下阅读,不作要求。

      五、以上内容讲完之后,教师可以小结一下,然后启发学生回答课本上的问题:“想一想,琦善、奕山对待西方侵略者同林则徐与广大军民有何不同?”这是一个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题目。当然,教师在讲完下一目“中国军民奋起抗英”以后,再小结提问也可。

      六、“中国军民奋起抗英”一目,需要讲明四个问题。1.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这是本目第一个重点。讲时可引导学生看课本《三元里人民缴获英军-和武器》插图,并适当补充一些生动的材料,以揭露英国侵略军的狼狈丑态和奕山等投降派无耻嘴脸,歌颂中国人民的英雄气概。2.定海之战。在鸦片战争中,英军曾经两次侵占定海。1840年7月初,英军第一次进攻定海,当地守军全无准备。战斗中总兵张朝发受伤,知县姚怀祥投水自尽,定海县城陷落。当地农民奋起斗争,不断袭击敌人。英军坐困城中,缺乏粮食和饮水,又加上疾疫流行,在登陆定海的3000名英军中,很快就有400人死亡,病倒的1500人。1841年2月,英军撤出定海。清政府任命葛云飞为定海总兵,又调寿春镇总兵王锡朋、处州镇总兵郑国鸿协力防守定海。葛云飞等在整顿海防过程中处处受到钦差大臣伊里布等人的阻挠。同年9月下旬,英军再次进攻定海,守军4000人英勇还击,城中军粮匮乏,士兵每天每人只有极少口粮(约合200克),但仍然浴血奋战五昼夜,给敌人以重大杀伤。最后,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均壮烈牺牲,定海第二次陷落,镇海、宁波也相继陷落。宁波一带的农民组织黑水党,杀死不少侵略军。在讲黑水党的英勇斗争时,教师可指导学生在课下阅读课本上有关黑水党的原始资料和小字部分,但不作要求。3.吴淞之战。1842年6月初,英舰到长江口活动。战争中心由浙江移到了江苏。6月16日,英军攻占吴淞。在这次战役里,江南提督陈化成坚持抗敌,一连三次拒绝两江总督牛鉴要他撤退的命令,率军死守吴淞炮台,力竭英勇牺牲。陈化成的奋勇抗敌,充分表现了一个爱国将领的高贵品质。两江总督牛鉴却是个贪生怕死的胆小鬼。19日,英军轻易地进入上海,获得了大量枪炮火药,并大肆抢劫。4.镇江之战。7月中旬,英军进攻镇江。在镇江战役里,几百名清兵和七千名英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打死打伤英军一百八十多人。英军爬上城墙,守军同敌人展开肉搏战,有的用刀矛冲刺杀敌;有的徒手将敌人摔下城墙;有的抱住敌人一起跳下城墙,与敌人同归于尽。镇江失陷以后,英军无恶不作,出现“无市不空,无家不破”、“妇女尸满道上,无不散发赤体”的悲惨景象。英军的暴行,充分暴露了侵略者的凶残本质。1842年8月4日,英舰队抵达南京下关江面,11日,道光帝派钦差大臣耆英赶到南京。中英双方代表开始议和,鸦片战争结束。

      七、鸦片战争的经过复杂,为了便于学生掌握,教师可事先编一《鸦片战争经过简表》,用毛笔抄在纸上。当讲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和“中国军民奋起抗英”两目后,挂出简表,对战争的经过做一小结。当然,教师在本课全部内容讲完之后,再小结战争经过也可以。

      鸦片战争经过简表

    英国的侵略

    爱国军民的斗争

    清政府的妥协投降

    1840年6月,英舰封锁珠江口,挑起战争。

    林则徐防守严密。

     

    英军侵占定海,并北犯直逼天津。

     

    道光帝派琦善到广州与英军谈判。

    1841年1月,英军占领香港岛。

     

     

    1841年英军再次进攻虎门。

    关天培率军抵抗,英勇牺牲。

    琦善拒发援兵。

    1841年5月,英军进逼广州。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取得牛栏冈大捷。

    奕山投降。

    1841年秋,英军攻陷厦门。再次进攻定海。

    葛云飞率军抵抗,牺牲。宁波农民组织黑水党痛击英军。

     

    1842年6月,英军进攻吴淞。

    陈化成奋战殉国。

    牛鉴临阵脱逃。

    1842年7月,英军进攻镇江。

    守军浴血奋战。

     

    1842年8月,英舰到达南京江面。

     

    清政府投降,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

      八、中英《南京条约》一目,需要讲明三个问题。1.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签订。这是本目的重点。1842年8月4日,英国舰队陆续抵达南京江面,9日英军开始登陆。在英国的炮舰威胁下,清政府被迫派代表和英国侵略者“议和”。8月29日,耆英、伊里布、牛鉴到停泊在南京下关江面的英国军舰上,和英国代表璞鼎查签订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要讲清条约的内容,在讲到割香港岛、五口通商时,可引导学生看课本《鸦片战争的形势》图,找出香港和五口的地理位置,并用色笔划上记号,以加深学生印象。要强调香港岛是中国领土,是英国通过侵略战争强迫割占的。要指出这里所提到的香港岛与我们平常所说的香港地区是两个不同的地理概念,不要混淆。要说明,赔款是2100万银元,不是2100万两白银。“领事裁判权”、“最惠国待遇”两个名词要加以解释,使学生有明确的概念。要注意“片面”二字,以免学生产生“最惠国待遇”也属于侵略特权的误解。2.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的签订。在鸦片战争里,美国曾派舰队到中国声援英国,是英国侵略者的帮凶。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以后,美国侵略者趁火打劫,向清政府索取权益。1844年7月3日,美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美《望厦条约》。中美《望厦条约》签订以后,1844年10月24日,法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法《黄埔条约》。要对学生说明,美国和法国通过上述条约除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外,《望厦条约》扩大了领事裁判权,还规定中国要改变税率,必须取得美国领事同意,美国军舰可以出入通商口岸,美国可以在通商口岸建立教堂。《黄埔条约》规定,法国人可以在五处通商口岸建筑教堂,如果有人触犯法国教堂,清政府的地方官要“严拘重惩”。请注意,教师在讲《南京条约》及其附件、《望厦条约》、《黄埔条约》时,都要强调这是强加在中国头上的不平等条约。3.鸦片战争的影响。这也是本目的重点。讲述时可以提出下列问题:“鸦片战争后,中国领土和主权遭受了哪些破坏?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中国社会性质起了什么变化?”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引导学生互相议论。最后,教师在学生讨论(或回答)的基础上,紧扣条约的内容,从-、经济、社会性质三个方面作出简明扼要的归纳。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领土丧失,国家主权完整遭到破坏。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品倾销中国市场,使中国的家庭手工业遭到破坏。 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原有的主要矛盾,即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更加尖锐,还增添了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并且这一新的矛盾成为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中国人民开始肩负起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革命任务。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九、讲完以上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来分析回答课本上的问题:“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对中国有什么影响?”如有时间,还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资料和注释

      英国蓄谋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从18世纪初期开始,英国对华贸易,鸦片输入居于首要地位。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到热河,向乾隆帝提出开通商口岸、划地给英国作为商业基地等侵略要求,遭到乾隆帝的严词拒绝。1797年,东印度公司取得了制造鸦片的特权,大力向中国偷运鸦片,获取暴利。东印度公司向中国偷运鸦片以及英国烟贩在中国的-活动,一直是在英国政府的默许和包庇下进行的。后来鸦片贩卖由英国政府的默许变为公开。1808年(嘉庆十三年)英军在澳门登陆,在澳门赖了三个多月才撤出。同年,英军还闯入了虎门,被中国水师击退。1832年(道光十二年),英国派间谍船刺探中国沿海军事、-、经济情报,测量港湾河道,绘制航海图,并拟定了战争所需船只和兵力数目及作战部署。1833年(道光十三年),英国驻华商务监督律劳卑指挥兵舰侵入虎门要塞,发炮攻击,被击退。1836年,义律任驻华商务监督,主张用武力开辟中国市场,得到了英国政府的支持。1839年4月3日,义律在给英国外相巴麦尊的报告中诬蔑中国禁烟是“不义的暴行”,是“侵犯英国生命财产,侵犯英王尊严”的行为。他向巴麦尊建议:“英国唯有事先丝毫不露声色,对中国实行迅雷不及掩耳的沉重打击,这才是对付中国人最恰当的方式。”1839年10月,英国外相巴麦尊以密函通知义律,说英政府已决定派遣海军“远征”中国。2月,英国任命懿律和义律为侵华全权代表,并对侵略步骤作了具体指示。3月,英政府在下院宣布“远征”中国的决定。6月,侵略中国的“远征军”相继从印度到达中国,侵略军包括兵船16艘,武装汽船4艘,运输船28艘,士兵约4000人,海陆军归伯麦和布耳利分别指挥,懿律是侵略军的总头目。

      琦善

      琦善(1790?—1854年),字静安,满洲正黄旗人,姓博尔济吉特,袭一等侯爵。他早年任河南按察使时,镇压过白莲教起义。1836年任直隶总督。1840年8月,英军北犯大沽口,道光帝派琦善为代表与英国侵略者谈判。琦善向敌人献媚求和,并保证要重治林则徐,“代伸冤抑”。后受命为钦差大臣到广州议和。11月到达广州后,一反林则徐所为,压制广东人民对侵略者的抵抗,裁撤军备。1841年1月6日,英军向虎门口的沙角、大角两炮台发动进攻。琦善惊慌失措,应允就割一处岛屿这件事,向皇帝“代为奏恳”。义律又提出将香港岛和九龙尖沙咀二处都“让给英国主治”。1月15日,琦善竟擅自允许英国“止择一处地方寄寓泊船”。琦善向清政府报告时,诡称赔款是归还商欠,割香港是允许英人在外洋一小岛寄寓。不久,广东巡抚怡良、两江总督裕谦揭发了琦善的卖国罪行。2月,道光帝下令将琦善革职拿办。但时隔不久,琦善就得到赦免。1843年,他任驻藏大臣,后任四川总督。1853年被派为钦差大臣,率军镇压太平军,建立江北大营,在扬州屡战屡败。1854年秋病死于军中。  

      关天培

      关天培(1780—1841年),字仲因,号滋圃。江苏山阳(今淮安)人。行伍出身。平时勇于任事,治学练兵注重实效,被称作“干济之才”。1833年署江南提督,1834年任广东水师提督。1839年坚决支持林则徐的禁烟措施,训练水师,修筑炮台,加强战备,曾多次击退英军的进犯。1841年2月25日,英舰18艘向虎门发动进攻,关天培与游击麦廷章在靖远炮台率将士奋勇抵抗。26日下午英军再度发动猛攻,琦善拒发援兵,关天培孤军奋战,受伤数十处,仍亲燃大炮杀敌。最后与守炮台将士四百多人壮烈牺牲。著有《筹海初集》。  

      奕山

      奕山(1790—1878年),字静轩,姓爱新觉罗,满洲镶蓝旗人。侍卫出身。历任塔尔巴哈台领队大臣、伊犁参赞大臣、伊犁将军等职。1841年1月,由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御前大臣受命为靖逆将军前往广东代琦善对英作战。他于4月到达广州后,认为“患不在外而在内”,奉行“防民甚于防寇”的反动方针,诬蔑积极反抗侵略的广东人民是“无赖之徒”、“汉奸”、“贼党”,任意捕杀。他不作战事准备。5月下旬,英军围攻广州,他向英军投降,签订《广州和约》。5月30日,三元里人民奋起围歼驻四方炮台的英国侵略军。他又派广州知府余保纯去为侵略军解围。在舆论压力下,奕山于1842年10月被革职囚禁。1843年释放,任和阗办事大臣,1845年调任伊犁参赞大臣兼伊犁将军。1855年调任黑龙江将军。1858年5月,在沙俄的武力威胁下,与沙俄代表穆拉维约夫签订了不平等的《中俄瑷珲条约》。后被革职。同治年间被封为“一等镇国将军”。  

      奕山在广州投降的前后经过

      1841年1月底,道光帝得知英军攻占大角、沙角炮台的消息,立即发布“宣战”诏书,接着派奕山为靖逆将军,户部尚书隆文、湖南提督杨芳为参赞大臣,率军开赴广州作战。后又下令将琦善革职锁拿,查抄家产。3月初,杨芳到达广州。在杨芳到达广州的前后几天,英军趁机占领沿江的许多炮台和阵地。杨芳到达广州后竟然提出与英军暂时停战,恢复贸易。4月,奕山到达广州。他幻想一战幸胜,邀功请赏。5月21日夜间,匆忙出动一千七百余名的队伍,分三路乘小船去焚烧停泊在白鹅潭上的英舰,并围攻洋馆。但“火攻”并未奏效,只烧毁敌人舢板船数只。次日天明,英军发动进攻,几天的工夫,城外各炮台均陷敌手。但当时广州城前的英军最多只有二千七百人;而退入城内的清军,至少还有一万多人。如果激励士气,指挥得当,仍可坚守或突围插进敌人空隙,予敌以重大杀伤。但奕山、杨芳等慌成一团,令军队自择民房,三五成群,夹杂散处,带兵将领也不知道自己士兵的确切住处。败兵甚至互相斗殴,全无纪律。而英兵又在城外烧杀抢掠,四郊一片大火,烧毁民房无数。奕山“伏处一隅,半筹莫展”,在城上插起白旗,命广州知府余保纯缒城而出,向敌人求降。5月27日,签订了《广州和约》,规定:清军于6日内退离广州城60英里以外;一星期内缴纳“赎城费”600万元,赎城费付清后,英军撤出虎门;此外,尚须赔偿英国商馆的损失。奕山一面撤兵、搜刮赔款,一面向皇帝谎报,把大败说成大胜,把自己求降说成英人乞求通商,把赔款说成商欠。道光批准了《广州和约》。  

      参加过三元里抗英斗争的当事人林福祥记载的牛栏冈激战

      然逆夷在三元里一带,恣其-掠,人人为之发指。予连日与杨汝正(林福祥所募水勇的一个头目)劝谕数十乡,激以忠义,怵以利害,于是乡民怦怦欲战。(道光二十一年四月)初九日(1841年5月29日),予与各乡约,每乡设大旗一面,上书乡名,大锣数面,倘有缓急,一乡鸣锣,众乡皆出,予仍以水勇当头阵,约成,予即遣间谍密禀宫保(指时任两广总督祁),而举事犹无定期也。初十日(30日),逆夷由三元里过牛栏冈抢劫,予闻锣声不绝,即带水勇应之,而八十余乡,亦执旗继至。不转眼间,来会者众数万,刀斧犁锄,在手即成武器,儿童妇女,喊声亦助兵威,斯时也,重重叠叠,遍野漫山,已将夷兵困在核心矣。彼此发炮,互有死伤,而最先阵亡者,则唯予之家人谭胜也。……时天色晴明,忽而阴云四起,午刻(11—13点)迅雷烈风,大雨如注,日夜不息。未刻(13—15点)后,逆夷之鸟枪火炮俱被雨水湿透,施放不响。且夷兵俱穿皮鞋,三元里四面皆田,雨后泥泞土滑,夷兵寸步难行。水勇及乡民,遂分头截杀。予水勇砍得逆夷兵头首级一颗,杀毙夷兵十二名。乡民杀得夷兵二百余名,而水勇乡民战死者共二十名。盖是日夷兵之在四方台下者,无不(一?)脱生去。时逆兵头义律、马礼逊(编者注,当时义律、马礼逊不在,此处记载有误。)尚带夷兵二十余名在台上,水勇等争欲上台擒杀,唯已三更,予恐黑夜上台,其枪炮由上击下,必致民勇受伤,且恐黑夜易至逃脱,爰命水勇乡民,屯在台下,终夜严守,将待天明而后捉生,不意十一朝,有当事(指广州知府余保纯)开城弹压者,且斥予等多事也。而人心解体矣。散矣。义律、马礼逊生矣。和矣。既得粤东之六百万,又往寇闽、浙、江苏矣。而后患遂无穷矣。(摘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四)第600页)  

      英国劫掠队(插图)

      这幅漫画采自蒙塔:“上海史”。它生动地揭露了英军占领广州后,到城外四处抢劫骚扰的情况。  

      葛云飞

      葛云飞(1789—1841年),字雨田,又字鹏起,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是领导定海保卫战的主要爱国将领。1838年任定海镇总兵。1839年因父死回家守丧。1841年初,英军从定海撤退后,葛云飞奉命进驻定海。安徽寿春镇总兵王锡朋、浙江处州镇总兵郑国鸿也同时奉调率兵进驻定海,与葛云飞协力防守。1841年9月下旬,英军再次进攻定海。葛云飞对所部坚定地说:“贼不足畏,可尽灭也!万一不利,某身为大将,奉天子命镇守斯土,城亡与亡,大义也!当死在此地,不离定海寸步!”9月26日,敌军进攻定海竹山门,葛云飞下令开炮,击断敌船桅,敌军仓惶退去。27日,英军向土城开炮,葛云飞指挥各营开炮猛烈还击,敌人慌忙败退。28日至30日,侵略军向定海竹山门、五奎山进攻,企图登陆,都被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击退。于是敌人调集兵力,集中进攻定海,定海守军一共只有四千多人,且武器-不足,处境危急,因此,三总兵联名飞书向镇海大营告急。但大营不发救兵。10月1日,英军从小路攻上定海北面的晓峰岭。王锡朋壮烈牺牲。接着英军进攻竹山门,郑国鸿率军誓死抵抗,亲手挥刀杀死侵略军多人后,也英勇牺牲。葛云飞据守在最危险的定海城南土城。王、郑牺牲后,敌人向葛云飞阵地压来。他手执大刀,率二百多名士兵,大呼杀入敌阵,劈死敌军多人。葛云飞全身受伤四十余处,但他仍忍痛奋力砍杀。最后,一颗炮弹击中他的胸部,英勇殉难,二百多名士兵也全部壮烈牺牲。葛云飞、王锡朋和郑国鸿一起被称为“定海三总兵”。葛云飞著有《名将录》、《浙海险要图说》及许多诗文。  

      陈化成

      陈化成(1776—1842年),字莲峰,福建同安人。行伍出身,历任水师把总、参将、副将、总兵等职。1830年任福建水师提督。1840年6月,英军侵犯福建,陈化成和闽浙总督邓廷桢一起进行抵抗,击退英军。不久,调任江南提督。他在两江总督裕谦支持下,积极备战。他对部下诸将说:“武臣死于疆场,幸也。汝曹勉之!”1842年6月,英舰驶近吴淞口,两江总督牛鉴欲向英军求和,陈化成坚决反对。16日拂晓,英舰逼近,攻打吴淞口,陈化成坚守西炮台,指挥守军发炮还击,激战两个多小时,击毁击伤敌舰数艘,击毙击伤侵略军多人,使英军不敢正面登陆。这时,守在宝山的两江总督牛鉴,听说陈化成击毁了英舰,以为取胜的机会来了,竟然大摆其总督仪仗,大摇大摆地出来督战。敌人发现后,发炮轰击。牛鉴一听到炮声,吓得面无人色,赶快从轿子里钻出来,丢帽弃靴,混在士兵中乱窜逃命,致使全军溃败。东炮台守将余步云丢弃炮台逃走。敌人乘机集中兵力围攻西炮台,从正面登陆。陈化成腹背受敌,参将周世荣劝陈化成退却。陈化成怒斥周世荣说:“曩谓尔诚,荐拔至是,今尔负我,以致负国”,后周世荣贪生逃跑。时英军蜂拥登岸,弹如雨下,陈化成负伤多处,仍英勇抵抗,最后和八十多名兵士一起,壮烈牺牲。

      中英《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的代表耆英、伊里布到南京下关江面英舰“皋华丽”号上,被迫接受英国代表璞鼎查提出的条款,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1843年6月26日在香港交换批准。  

      《南京条约》附件

      《南京条约》附件即指《虎门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1843年10月8日,英国强迫清政府在虎门订立了《善后事宜清册附粘和约》、又称《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通常称为《虎门条约》或《虎门附约》。共16款,附有《小船定例》3款。主要内容为:1.“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这就是英国取得片面的最惠国待遇。2.英国可以在五口租地建屋。这项规定成为日后“租界”制度的开始。同一天,英国又强迫清政府在虎门订立了《议定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港通商章程》,又称为《五口通商章程》,作为《虎门条约》的一部分。共15款,还附有一个《海关税则》。主要内容为:1.凡中国人与英国人“交涉词讼”“其英人如何科罪人(即定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即领事馆)照办”,即承认英国享有领事裁判权。2.规定绝大部分货物的税率为值百抽五,遂开中国和外国协定关税的恶例。  

      中美《望厦条约》

      中美《望厦条约》又称《中美五口贸易章程》。美国侵略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44年7月3日,美国专使顾盛以战争相威胁,强迫清两广总督耆英在澳门附近的望厦村签订。共34款。附有《海关税则》。条约规定美国享受英国在《南京条约》和附件中的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领事裁判权,并规定,美国人有权在五个通商口岸租地建楼、开设医院和教堂;美国兵船可以到中国沿海各港口“巡查贸易”;对在华的美国人,清政府必须“时加保护,令其身家安全”。12年后对五口贸易等条款可以“稍为变通”,为以后借口“修约”以索取更多侵略特权埋下伏笔。

      中法《黄埔条约》

      中法《黄埔条约》又称《中法五口贸易章程》。法国侵略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44年10月24日,法国专使剌萼尼强迫清两广总督耆英在停泊于广州黄埔的法舰阿吉默特号上签订。共36款,附有《海关税则》。条约规定除取得英美两国在条约中规定的侵略权益外,还规定法国人得在通商口岸建造教堂,中国不能“触犯毁坏”。不久,法国又强迫清政府取消长达100多年的对天主教的-。

      旧民主主义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的79年,即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中辛亥革命是比较完整意义上的一次旧民主主义革命。

      附一:课堂思考题答案提示

      1.想一想,琦善、奕山对待西方侵略者同林则徐与广大军民有何不同?

      答:① 琦善擅自允许英国选择“一处地方寄寓泊船”。英军再次进攻虎门时,他拒发援兵,致使虎门失陷。奕山在广州向英军求和,还破坏三元里的抗英斗争。② 林则徐与广大军民对英国侵略者进行坚决抵抗。

      2.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答:① 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 中国进入了反侵略、反封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③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附二:练习题答案提示

      一、B

      二、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国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附三:本课参考书目

      《中国史纲要》(翦伯赞主编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下册第九章第一节

      《中国近代史稿》(第四册第一章)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胡绳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上册第三章

      《中国近代史新编》(陈振江等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上册第一章第二节

      《鸦片战争》(牟安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三至第五章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