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第4课 君主专制-的顶峰
  • 第5课 鸦片输入和禁烟运动
  • 第6课 中英鸦片战争
  • 第7课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 彩色插图说明──图28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海会址
  • 彩色插图说明──图29 嘉兴南湖画舫
  • 彩色插图说明──图30 江西安源煤矿工人俱乐部
  • 彩色插图说明──图31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
  • 第1课 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 第2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对黑龙江流域的侵略
  • 最新热门    
     
    第8课 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

    >  教学要点

      一、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部斗争

      二、洪仁玕和《资政新篇》

      三、太平军抗击中外反动军队

      1.洪秀全提拔陈玉成、李秀成

      2.太平军痛击“华尔洋枪队”

      3.安庆保卫战

      4.上海战役

      四、天京保卫战

      1.保卫天京的英勇战斗

      2.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本课重点:天京保卫战;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本课难点: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部斗争。

      二、讲述本课具体内容之前,教师引导学生回忆第7课已学过的内容,“想一想,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能够迅速发展?”再讲本课前边提示中的第一段内容,即太平天国后期,-上日渐腐败,终于导致领导集团内部的分裂和残杀,结果使太平天国由强盛转入衰弱。这说明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难。

      三、“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部斗争”一目,这一目是本课的难点,教师讲明:定都天京后,洪秀全、杨秀清的进取心逐渐减退,生活逐渐腐化,脱离群众,争夺权势,导致了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分裂。

      小字描述太平天国领导人大兴土木、养尊处优、争夺权势、互相残杀及石达开出走的内容。教师可以不讲,指导学生自己阅读,不作要求。

      本目插图不作要求。

      四、“洪仁玕和《资政新篇》”一目;这一目是小字,叙述了太平天国的领导人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是对学生进行社会发展规律教育的内容。教师可以不讲,指导学生在课下阅读。本目的内容和插图,均不作要求。

      五、“太平军抗击中外反动军队”一目,讲述时最好挂出《太平天国后期形势图》。这一目是太平天国后期防御战的主要内容,需要讲明以下4个问题:1.洪秀全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青年将领,稳定了天京的局势。小字陈玉成、李秀成率军破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解天京之围的内容,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不作要求。2.太平军痛击华尔洋枪队,教师可向学生读资料部分“华尔和洋枪队”。小字描述太平军击溃洋枪队的内容让学生课下阅读,不作要求。3.安庆保卫战,讲述时要紧扣课文,安庆的失陷对天京是个致命的威胁,陈玉成的慷慨就义犹如太平天国失去一臂。小字描述陈玉成英勇不屈的内容,是向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内容。教师指导学生课下阅读,不作要求。4.上海战役,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太平军在西征战场上的主要对手是谁?”然后指出:在太平天国后期又增加了一个凶恶的对手──李鸿章的淮军。小字李鸿章组建淮军的内容,教师可以不讲,学生自己阅读,不作要求。李秀成率领太平军第二次进攻上海连连获胜,此时天京已经吃紧,李秀成只得回师援救天京。内容不必补充。

      本目的插图均不作要求。

      六、“天京保卫战”一目,这一目是本课的重点,需要讲明4个问题:1.曾国藩指挥三路军队围攻太平军。2.李秀成从上海回师救天京没能打退敌军,天京形势日益恶化。小字洪秀全断然拒绝李秀成“让城别走”建议的描述,教师可以不讲,对学生也不作要求,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自己阅读。3.天京陷落,它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小字关于李秀成的描述,教师可以不讲,指导学生阅读,不作要求。小字有关洪仁的描述和洪仁的临终遗诗,教师均可不讲,也不作要求,指导学生课下阅读。4.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可分三点讲解。

      七、以上内容讲完,教师可小结第一目和第四目的内容,指导学生回答:“太平天国内部斗争给太平天国运动造成的影响是什么?”“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八、教师小结本课内容(可用课本前边的提示内容),然后让学生记住课本中重要的年代、人物、词语。

      如有时间可以让学生“谈谈你对李秀成这个历史人物的看法。”

      资料和注释

      定都天京后,洪秀全大兴土木,逐渐脱离群众

      根据张德坚《贼情汇纂》记载:“四年(1854年)正月复兴土木,于原址重建伪宫,曰宫禁。城周围十余里,墙高数丈,内外两重,外曰太阳城,内曰金龙城,殿曰金龙殿,苑曰后林苑,雕琢精巧,金碧辉煌,如大兰若状。惟外面纯用-涂饰,向南开门,曰天朝门,门扇以黄缎裱糊,绘双龙双凤,金沤兽环,五色缤纷,侈丽无匹。其宫殿堂庑,下及厢庖,无不如是。且以黄绸十余丈挂诸门外,朱笔大书,字径五尺,其文曰:‘大小众臣工,到此止行踪,有诏方准进,否则雪云中。’贼中呼刀曰云中雪,忽作歇后隐语,言外必杀也。门之两旁设东西朝房二所,内外各三层,亦皆宽敞高广。门外用红黄绸绉扎成彩棚,风雨任其淋漓,月余即更换一次。门前丈余开河一道,宽深二丈,谓之御沟,上横三桥以通往来。过桥一里,砌大照壁,高数丈,宽十余丈,照壁适中搭造高台,名曰天台,为洪逆十二月初十生登台谢天之所。台榜数丈,外建木牌数二,左书‘天子万年’,右书‘太平一统’。牌楼外有下马牌,东西各一。此洪逆伪宫之大概也。”  

      杨秀清居功自傲,目无天王

      秀全僻处深宫,从不出户,人罕识其面。自知诈力不及杨秀清,一切军务皆委之,任其裁决。秀清自恃功高,朝见立而不跪,每诈称天父下凡附体,令秀全跪其前,甚至数其罪而杖责之,造言既毕,其为君臣如初。夫古之叛逆,末路受制于臣下,篡夺者有之,缚献者有之,袭杀者有之,未闻跪而受杖仍尊为王者。(《贼情汇纂》)  

      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部斗争

      东王令严,军民畏。东王自己威风张扬,不知自忌,一朝之大,是首一人。韦昌辉与石达开、秦日昌是大齐一心在家计议起首共事之人,后东王威逼太过,此三人积怨于心,口顺而心怒。北、翼二人同心一怒于东,后被北王将东王杀害,原是北王与翼王二人密议独杀东王一人,因东王、天王实信,权太重,要逼天王封其万岁。那时权柄皆在东王一人手上,不得不封,逼天王亲到东王府封其万岁。北、翼两王不服,君臣不别,东欲专尊,后与翼计杀东王。翼与北王密议,杀东一人,杀其兄弟三人,除此以外,俱不得多杀。北王杀东王之后,尽将东统下亲戚属员文武大小男妇尽行杀净,是以翼王怒之。翼王在湖北洪山营中,同曾锦兼、张瑞谋赶回计及免杀之事,不意北王顿起他心,又要将翼王杀害。后翼王得悉此事,吊城由小南门而出,走上安省,计议报仇。此时北王将翼王全家杀了。后移洪山之军救宁国。困宁国清朝帅将不知名字,此人后与侍王李世贤二人战死在芜湖湾址。北王在朝,不分清白,乱杀文武大小男女,势逼太重,各众内外,并合朝同心将北王杀之,人心乃定。后将北王首级解至宁国,翼王亲看果是不差。后翼王回京,合朝同举翼王提理政务,众人欢悦。主有不乐之心,专用安、福两王,安王即是王长兄洪仁发,福王即王次兄洪仁达,主用二人,朝中之人甚不欢悦。此二人又无才情,又无算计,一味古执,认实天情,与我天王一般之意见不差,挟制翼王,是以翼王与安、福二人结怨,被忌扶制出京,今而远征未背回者,因此之由也。(《李秀成自述》)

      天王府(插图)

      这幅天王府大门插图采自斯·卡拉摩萨:《太平天国》一书。此处安排这幅插图是为了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建都天京后生活逐渐腐化。

      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

      1851年3月,太平军在武宣县东岭村击败广西提督向荣。1853年1月,清政府命向荣督办军务,驰赴武昌解城围,2月又任命他为钦差大臣。4月,向荣率军尾随太平军到南京城外,以张国梁为副手,在孝陵卫建立所谓“江南大营”,拥兵两万人,围攻天京,阻止太平军东下苏杭。1856年,太平军击溃江南大营,向荣、张国梁逃往丹阳,向荣忧惧而死(一说-),由张国梁帮办江南军务。9月,清政府命江南大营提督和春为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1857年,和春和张国梁重建江南大营,再次围困天京。1860年5月,太平军再次击溃江南大营,和春逃到浒墅关(在今江苏吴县)-,张国梁于丹阳被击毙。清政府撤销江南大营。

      1853年4月,钦差大臣琦善率直隶、陕西、黑龙江马步各军自河南到扬州,在扬州三汊河建立所谓江北大营,对抗太平军。第二年9月,清政府任命江宁将军托明阿为钦差大臣,驰往扬州督办军务。1856年4月,秦日纲率太平军大败托明阿军,攻下扬州。清政府将托明阿革职查办,改派副都统德兴阿为钦差大臣,收集江北溃军。1858年9月,德兴阿驻军浦口,被陈玉成等率军击溃。第二年,清政府撤销江北大营。

      陈玉成

      陈玉成(1837年—1862年),广西藤县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他14岁跟着叔父,参加金田起义。1854年,他随西征军攻破武昌,升殿右三十检点。第二年,他随军再取武昌,被升为冬官正丞相。1856年,他支援镇江,破清军江北大营,歼灭吉尔杭阿军;击溃清军江南大营,在丹阳负伤。1857年,他率军在相城大败清军,同捻军会师,兵力扩大,被封为成天豫,任前军主将,同杨辅清等主持太平天国军事工作。1858年9月,他率军攻破浦口江北大营,11月在三河歼灭了湘军精锐部队李续宾部,狠狠打击了曾国藩的嚣张气焰,稳定了长江上游战局。1859年,他被封为英王,在江北连续打败清军胜保、张国梁,攻克扬州和浦口。1860年,他救援天京,配合各路太平军打破江南大营。第二年,他率军西征至贵州(今黄冈),因为李秀成军误期,会师攻取武汉没有实现,回救安庆。安庆失陷以后,陈玉成派部下赖文光、陈得才进兵河南、陕西,向西北扩大革命力量,作收复安庆的准备,他坐镇庐州,支援天京。1862年5月,清军进攻庐州,陈玉成转移到寿州(今安徽寿县),被混进太平军的歹徒苗沛霖出卖,被捕送清营。胜保劝他投降,陈玉成坚贞不屈,凛然斥责说:“尔本吾败将,何向吾作态”,“大丈夫死则死耳,何饶舌也!”6月4日,陈玉成在河南延津壮烈牺牲,年仅26岁。

      李秀成

      李秀成(1823年—1864年),广西藤县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1851年,他参加太平军。1853年,定都天京以后,杨秀清保举他为右四军帅,不久又被升任为后四监军,驻防天京城外高桥。同年秋,李秀成跟随石达开去安徽“巡查民务”,得到石达开的“见爱”。1856年,他在救镇江和破江南大营战中立功,被委为地官副丞相。1857年10月,他被封为合天侯,“任副掌率之权,提兵符之令”。他曾请求洪秀全“仍重用于翼王,不用于安、福王”,遭到严斥并革除封爵。1858年,他任后军主将,和陈玉成等一起主持军事工作。第二年,被封为忠王。1860年夏,李秀成又和陈玉成、李世贤再次大破江南大营,先后攻占常州、苏州、嘉兴、松江等地。不久,李秀成率领一支太平军攻到上海近郊。第二年1月,他再次率军进攻上海。由于天京告急,6月撤兵回救。1863年,天京形势十分危急。李秀成从丹阳回天京,力劝洪秀全“让城别走”。洪秀全不听。1864年天京陷落后,李秀成被俘写了“供状”,阿谀颂扬曾国藩。在“供状”里,他还记述了太平天国的兴衰,并向曾国藩提出“收齐十要”和“防鬼反为先”的建议。在他写完供状的当天,曾国藩就把他杀死。对于李秀成“供状”的性质,史学界有不同的看法,还在继续讨论之中。

      太平天国的防御战

      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的斗争对革命危害极大:1.领导核心遭到破坏。早在紫荆山革命酝酿时期,洪秀全为首包括冯云山、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形成了一个团结的领导核心。太平天国前期的胜利发展,这个领导核心起了重大作用。1856年秋发生的领导集团内部斗争,这个核心遭到破坏,从此领导力量极大地削弱了。2.革命队伍涣散。领导集团内部斗争,使革命队伍团结受到严重损害,人心涣散,纪律松弛,明显地表现出来。3.军事力量削弱。韦昌辉滥杀杨秀清的部下两万多人;洪秀全处死韦昌辉,同时被杀的有秦日纲等二百多人;石达开带走十多万太平军将士,再加上散走和降清的兵将,太平天国的力量大大削弱了。革命形势急剧恶化,各个战场的攻势停止下来,敌人获得了喘息的时机。

      此后,清军加紧对太平天国的军事进攻。1856年底,湘军攻占武汉三镇,太平军被迫退出湖北。在天京附近,1857年,江南大营重建起来,江北大营也进行活动。1858年夏,湘军攻陷九江。天京形势越来越危急。洪秀全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青年将领,担任军事指挥工作。同年8月,陈玉成、李秀成等将领召开安徽枞阳大会,接着攻破江北大营。陈玉成又取得了三河大捷,使天京得到了暂时的稳定。1859年,洪仁到天京不久,就被封为干王,总理全国政事。

      1860年下半年,战斗形势日趋不利。1.李秀成率领太平军进攻上海失利,损失很大。2.清政府任命曾国藩为钦差大臣、两江总督,加强了军事统一力量。3.陈玉成、李秀成第二次西征武汉失利,安庆处于危急状态。1861年秋,安庆失陷。第二年夏,陈玉成就义。太平天国的斗争更加艰苦了。

      华尔和洋枪队

      华尔(1813年—1862年),美国殖民主义者,长期从事海上冒险活动。1859年,他流浪到上海,第二年到清军炮艇“孔夫子”号上当大副。当时正值太平军攻克苏州之际,英美等国为了阻止太平军攻占上海,由清朝苏松太道吴熙出面,委派华尔召募外国籍人组成“洋枪队”,任领队,驻松江。8月,华尔率洋枪队进攻青浦太平军,负重伤。他认识到这支军队不能战胜太平军,企图诱骗中国人充当炮灰,并谋英国的资助。1861年8月,他在松江改组洋枪队,任用欧美人当军官,招骗中国人充当兵士,组成中外混合军。11月中旬,洋枪队发展到两千多人。1862年初,当太平军进军上海的时候,洋枪队配合英法在上海的正规军、清军进行抵抗。清政府赐给华尔官衔,称洋枪队为“常胜军”。中外反革命军保住上海以后,开始进攻嘉定、青浦、南桥等地的太平军。9月,华尔率“常胜军”和英法侵略军一起进攻浙江慈溪,华尔受重伤,不久毙命。华尔死后,美、英、法侵略者互争“常胜军”的领导权。在美国公使蒲安臣的活动下,美国人白齐文任统领。1863年初,在英国的活动下,李鸿章撤掉白齐文,派英军官奥加伦暂行接替,3月下旬由英人戈登任统领。戈登率军和李鸿章淮军密切配合,疯狂屠杀太平军。

      太平军在青浦大败“洋枪队”

      此时(1860年)嘉兴告急到苏省,谁知洋鬼领薛抚台(指清朝江苏巡抚薛焕)之银来攻青浦。该县守将周文嘉守堵,幸此将可嘉,不然,青浦失矣。周文嘉告急,不得已,六月中旬由省带领人马先救青浦,是日由省开舟,次日到浦,当即开兵。洋鬼出兵迎战,两阵交锋,自辰至午,鬼军大败,杀死鬼兵六七百人,得其洋枪二千余条,得其大炮十余口,得洋庄(是一种前膛旧式洋炮)一百余口,得其舟只数百余条,当解青浦之困,顺流破得松江,直引兵去攻上海。(《李秀成自述》)

      安庆保卫战

      安庆是天京西部屏障,又是太平军粮饷的重要基地。1860年夏,曾国藩的湘军围攻安庆,守军告急。洪秀全采纳洪仁建议,命陈玉成率北路军,李秀成率南路军沿长江两岸向西进攻武汉,迫使湘军回师湖北,以解安庆之围。但后来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1861年4月,陈玉成回救安庆,进攻围城的湘军。5月,洪仁率援军也到达安庆外围。经过激战,陈、洪军队始终未能与城内守军会合。9月5日,湘军轰塌安庆北门而入,守将叶芸来、吴定彩率军与敌肉搏,全部壮烈牺牲,安庆失陷。此后,太平天国的军事形势更加恶化。

      李鸿章

      李鸿章(1823年—1901年),安徽合肥人,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1844年,他考中举人,第二年考取进士,投靠曾国藩,成了他的门生。1853年,李鸿章在安徽拼凑地主武装团练,镇压太平军。1858年冬,他到江西建昌投奔曾国藩,帮助镇压太平军。1861年,在曾国藩的支持下,他在安徽又编成一支有6000人的地主武装淮军。淮军的一些制度,完全模仿湘军。第二年4月,李鸿章和他的淮军调赴上海。4月25日,清政府任命李鸿章代理江苏巡抚。在上海,李鸿章雇用外国侵略军头目训练淮军,招募外国工匠制造-,加强了淮军的反动力量。1862年,淮军配合“常胜军”在江浙地区屠杀太平军。1865年,清政府派李鸿章任两江总督。第二年11月,他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去镇压捻军。镇压捻军起义以后,淮军势力越来越大,大批淮军盘踞在长江中游,另一部分淮军驻扎在直隶、山东等地。李鸿章的势力遍及了长江和黄河一带。1870年,在曾国藩推荐下,李鸿章代替曾国藩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掌管军事、经济、外交等大权,成为反动统治阶级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从70年代开始,他陆续开办-工厂和筹建北洋海军,同时,又开办一些民用工业,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天津电报局、津榆铁路、上海织布局等。对于外国侵略,他一贯妥协退让,投降卖国。从19世纪70年代起到他临死前,清政府同外国侵略者签订的一系列丧权卖国条约,大多是他直接参与或亲手签订的。如中英《烟台条约》《中法新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在90年代,他先后两次被沙俄以总计350万卢布的巨额贿赂所收买,与沙俄签订出卖中国领土主权的《中俄密约》和《旅大租地条约》。他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卖国贼之一。

      气壮山河的战斗

      1864年6月,……这时天京城内只有3万人,除居民外,太平军不过万余人,能守城者不过三四千人。7月3日,地保城失守,敌军居高临下,整日炮轰,并加紧挖地道,埋炸药轰城。7月19日,湘军轰倒城墙,蜂拥冲入,太平军与敌人展开寸土必争的肉搏巷战,为了不把物资留给敌人,太平军战士高呼“弗留半片烂布与妖享有”,把物资烧毁炸毁。许多太平军坚守房屋数日,用枪炮不断轰击敌人,到无法再守时,宁肯燃火药与敌人同归于尽而不做俘虏,为革命流尽最后一滴血。守天京城的太平军,给清军以重大杀伤。

      担负攻城主力的清将朱洪章后来在回忆这场战役时心有余悸地写道:“不易当年克此城,今朝却是倍伤神,精兵四百遭全灭,壮士三千只半生。”

      曾国藩攻下南京城后,给清廷的一份奏稿中也写道:“……与悍贼拼死鏖战之苦,实为久历戎行者所未见。……自六月初一起,令各营轮攻,伤亡极多。……如是半月,未尝一刻稍休,肉薄相逼,损伤精锐,不可胜数。总兵陈万胜、王绍羲、郭鹏程素称骁将,数日之内,次第阵亡,尤堪悯恻。”

      附一:课堂思考题答案提示

      太平天国的领袖们在定都天京以后,被胜利冲昏头脑,革命进取心逐渐减退,生活日益腐化逐渐脱离了群众,为争权夺势,发生内讧,严重损伤了革命元气,终遭失败。这是沉痛的教训。另外,偏师北伐,孤军深入,丧失后援,这是军事战略上的重大失误。

      附二:练习题答案提示

      一、B

      二、太平天国坚持斗争14年,势力发展到18省,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它建立了政权,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它的光辉业绩,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继续战斗!

      附三:本课参考书目

      《中国近代史》上册(范文澜著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

      《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出版)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胡绳著)

      《太平天国人物论集》(增订本)(苏双碧著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李秀成评传》(苏双碧著河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