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第1课 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
  • 第2课 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 第3课 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和列宁主义的诞生
  • 第4课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
  • 第5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 第6课 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第7课 世界体系的建立和20世纪20年代的相对稳定
  • 第8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 彩图说明──图31 三代电子计算机零件
  • 彩图说明──图32 中国西昌卫星发射基地
  • 最新热门    
     
    第9课 法西斯国家的形成和反法西斯斗争

    政权。各国法西斯势力的发展与相互勾结,预示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来临。

    3.-国际“七大”提出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任务,推动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蓬勃发展。

    4.埃塞俄比亚的民族解放战争和西班牙的民族革命战争,是20世纪30年代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树立了光辉榜样。

    5.英、法、美帝国主义对德、日、意侵略者采取纵容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导致了埃塞俄比亚、西班牙人民民族解放战争的失败。

    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

    培养学生透过史料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书中的思考题,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点

    一、德、意、日的法西斯化

    1.墨索里尼的法西斯统治

    2.希特勒的上台

    3.日本军部势力的强化

    4.柏林—罗马—东京轴心的形成

    二、反法西斯斗争的开始

    1.-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

    2.埃塞俄比亚抗意民族解放战争

    3.西班牙反法西斯的民族革命战争

    教学建议

    一、本课重点:德、日法西斯专政。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西班牙内战。

    本课难点:经济危机与法西斯政权建立的关系。-国际“七大”。

    二、讲新课前,教师挂出一张欧洲地图,使学生了解德国、意大利所处的地理位置及法西斯国家对外侵略扩张的形势,同时可制作一张世界经济危机对德、意、日的严重影响的简表,以突出德、意、日法西斯化的时代背景,也可以节省一些时间。另外,本课内容多,头绪多,教师要注意时间的安排,在充分利用课本的基础上,补充材料要紧紧围绕教学重点和教学目的这一中心,给学生以清晰完整的历史知识,使学生受到教育。

    三、本课开始,教师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可向学生提问世界经济危机发生的年代、特点,对资本主义世界的严重影响,学生回答后还可提出在帝国主义形成阶段,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时,形成各自的特点,德国、日本的特点由学生回答,教师可指出意大利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转化发展较晚,国内资源贫乏,人们把意大利称为“穷人的帝国主义”。由于各帝国主义形成的历史特点不同,-经济条件不同,因此在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寻找的出路也不同。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摆脱危机,以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意、德、日先后走向法西斯化,为各自的垄断资产阶级寻找出路。

    四、本课共有两个目,其中第一目“德意日的法西斯化”是本课重点,而有关德国的内容更应作为重点讲授。

    1.关于墨索里尼的法西斯统治,虽不作重点,但它是一次大战后、二次大战爆发前国际上法西斯势力发展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师要着重说明下列几个问题:

    ①法西斯党的由来。

    ②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党的历史背景。

    ③墨索里尼率党徒向罗马进军,法西斯独裁政权首先在意大利建立(要求学生掌握1922年这一时间)。

    ④关于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恐怖统治,可用谈话方法归纳为:对内取消资产阶级民主,实行独裁统治,迫害-党和一切民主进步势力;对外实行武力扩张,实现变地中海为内湖的大意大利帝国。教师可适当补充典型材料说明法西斯专政的反动本质。

    2.希特勒上台,为本课重点。教师首先指出在世界经济危机冲击下,德日法西斯势力发展最快,在德国,希特勒上台后形成了欧洲战争策源地;在日本,“二二六兵变”后,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了。这一目要求教师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①希特勒上台的历史背景。可分析世界经济危机对德国经济、-的严重影响。由于经济危机导致了严重的-危机,对外,垄断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打破《凡尔赛和约》的束缚,使德国重新获得领土和殖民地;对内,需要加强镇压国内日益发展的革命力量。

    ②以希特勒为头子的纳粹党的成立及其反动理论。按书中内容分析希特勒宣扬的民族主义、种族主义、复仇主义及建立日耳曼大帝国的扩张野心。

    ③世界经济危机席卷德国,希特勒乘机采用各种手段发展纳粹势力。可引导学生看书,归纳为:骗取人民的信任;加紧勾结垄断资本家及军队;煽动民族复仇主义和种族狂热等,从而使相当一部分人落入了希特勒的圈套,纳粹党一跃成为国会中的大党。教师可适当补充典型材料加以说明。

    ④希特勒在垄断资产阶级的扶植下上台,于1933年1月出任德国总理,标志着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终于形成。要求学生掌握这一时间。1934年8月,老总统兴登堡去世,希特勒宣布总统职务与总理职务合并为一,称为国家元首,拥有对武装部队的最高统帅权。至此,希特勒集党权、政权、军权于一身,在德国建立起法西斯独裁政权。

    ⑤希特勒的恐怖统治。教师可运用典型史实进一步揭露纳粹势力的反动暴行,如a.制造国会纵火案,把矛头指向-党和进步人士。适当补充国际-主义运动的杰出领导人季米特洛夫在法庭上与法西斯斗争的材料,对学生进行教育。b.制造排犹暴行。让学生明确,排犹的反动措施,是希特勒对外进行扩张侵略的具体步骤。c.实行文化专制。教师可根据时间适当讲解。

    ⑥疯狂扩军备战。教师可联系课本中的内容,指出扩军备战的主要措施,可让学生看书归纳三点,即:国民经济军事化,提高军费开支,撕毁《凡尔赛和约》、扩充军事实力。教师小结时可强调指出,纳粹德国扩军备战的疯狂性,表明对世界和平和人类生存构成巨大威胁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日益逼近。

    3.日本军部势力的强化及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这一目首先应向学生指出:德、意、日的法西斯化在其反动本质上都是共同的,但日本的法西斯化有其自身的特点,它不是通过一个法西斯党夺取政权方式实现的,而是以政权内部的军事官僚机构──以军部为核心的法西斯势力,在发动侵略战争的过程中走向法西斯化的。对军部在日本政权中的地位,教师要适当加以说明。本目应使学生明确以下几方面:

    ①要求学生掌握军部法西斯势力发展的历史背景。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世界经济危机对日本的影响,以及具有军事性、封建性特点的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摆脱经济危机,急于从发动战争中寻找出路。于是,军部中的法西斯势力得以发展。

    ②在军部的策划下,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侵略我国东北。教师可用提问方式让学生回答九一八事变的时间、地点及日本发动侵略的目的。接着,教师指出九一八事变后,军部的影响力加大。

    ③“二二六”兵变后,军部势力的强大。对“二二六兵变”,教师可按书中内容介绍,强调兵变的目的、性质,是军部中各派法西斯势力争夺统治权力的斗争(1936年要求学生掌握)。兵变被镇压后,军部大权落入以东条英机为首的军部上层分子手中,新上台的内阁完全受军部控制,听命于军部的摆布。日本军部法西斯独裁的-体制确立起来,世界大战在亚洲的策源地形成了。军国主义头子东条英机迫不及待地向内阁建议,尽早对中国发动大规模进攻。

    ④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军部决定全面发动侵华战争,妄图独霸东亚大陆和西太平洋,随之,侵略战争的战火愈烧愈旺,给中国人民以及其他国家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教师可提问学生:日本法西斯化是以什么势力为核心发展起来的?二二六兵变的目的是什么?军事法西斯专政何时确立?

    4.关于柏林—罗马—东京轴心的形成,教师要讲清以下几个问题:

    ①轴心国形成的前提:教师可引导同学看书,总结两点,即:德、日、意同是法西斯国家,都实行对外侵略扩张。可用欧洲形势图进一步说明德意之间的关系。

    ②轴心国形成的经过:1936年10月,德意在柏林签订《德意议定书》,教师可简要介绍主要内容;1936年11月,德日在柏林签订《德日*产国际议定书》。第二年意大利加入,形成德、意、日三国侵略性军事-集团,从而形成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又称轴心国集团(要求学生掌握轴心国的国名、协定的名称及时间)。

    ③轴心国为什么被称为“轴心”?轴心国集团的反动实质以及对世界的影响。这一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看书中内容及地图,认识三个法西斯国家的勾结,其实质就是要实现它们各自的侵略野心,并把矛头指向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抵制国际-主义运动的发展,称霸世界。

    轴心国集团形成后,三个法西斯国家都相互支持,加剧了国际紧张局势,世界和平面临严重的危险。(要求学生掌握轴心国集团的形成对世界的影响)

    五、“反法西斯斗争的开始”一目,主要有以下三个内容:

    1.-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教师首先要明确大会的时间、地点。需要讲明以下几个问题:

    ①-国际七大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召开的?由学生运用前课所学知识回答“30年代在世界经济危机影响下,国际形势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引导学生看书中内容,并要求学生掌握。

    ③如何实现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引导学生看小字部分介绍的季米特洛夫在大会上所做报告内容。师生共同总结:报告揭露了法西斯的反动实质,认识到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必要性,明确了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政策策略即首先建立工人阶级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在此基础上建立反法西斯人民阵线;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建立反帝国主义侵略的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其目的是动员全世界人民行动起来,对法西斯展开坚决的斗争。

    ④大会的历史意义:在指导、推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中起了重要作用。教师结合教材对季米特洛夫在国际-主义运动中的贡献加以评述。

    2.埃塞俄比亚抗意民族解放战争

    教师可向学生指出,30年代在德、意、日法西斯加紧对外扩张侵略的形势下,反法西斯斗争蓬勃发展起来。课文中的埃塞俄比亚和西班牙的斗争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一部分和典型代表,限于课时,对其他国家的介绍省略。建议教师明确以下几点:①结合地图说明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的目的。让学生看图说明埃塞俄比亚战略地位的重要性。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补充说明意大利占领埃塞俄比亚后,可把意属索马里和厄立特里亚连接起来。让学生看地图理解,意大利这样做后即可以控制英法从红海到印度洋的航道,加强它们在东地中海的实力,争霸地中海,重新分割东非、北非的殖民地。②战争开始阶段。要求学生掌握战争爆发时间(1935年10月)以及埃塞俄比亚抗意的领导者──皇帝海尔·塞拉西一世。介绍双方力量对比,可补充适当材料,突出埃塞俄比亚人民在艰苦条件下不畏强暴英勇斗争的事迹,以及挫败了意大利速战速决的企图。③英法纵容政策的表现及目的,教师可引导学生看书,让学生谈书中哪些内容是纵容政策的表现,以培养学生读书自学的习惯。教师可以指出:战争爆发前意大利在埃塞俄比亚边境多次挑衅,不断增兵进行袭击。1935年1月,塞拉西在国际联盟呼吁制裁侵略。操纵当时国联的英法对解决埃塞俄比亚问题采取拖延的办法。战争爆发后,英、法、美等大国又一再采取纵容侵略政策。教师按书中具体事实分析纵容侵略的恶果及目的。为什么英法一再纵容意大利侵略呢?可让学生回忆当时在欧洲发展最快的德国法西斯侵略势力对英法构成了威胁,因此,英法迫切想拉拢意大利,以寻求支持、来保护自身利益,为此不惜牺牲埃塞俄比亚的利益。④在英、法、美政策纵容之下,意大利侵略者加紧发动进攻,肆无忌惮地屠杀埃塞俄比亚人民。1936年4月,法西斯的空军对埃塞俄比亚的城市、乡村进行狂轰滥炸。法西斯匪徒践踏国际公法,进行灭绝人性的化学战,大量使用毒气,致使埃塞俄比亚275万军民被毒气熏死,40余万无辜居民惨遭杀害。在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处于最艰难的时刻,海尔·塞拉西国王向国联和西方列强求援,但英、法、美和国联未采取任何措施去反对意大利法西斯的侵略。1936年5月5日,法西斯攻占了埃塞俄比亚的首都,随之吞并了埃塞俄比亚。⑤总结抗意战争失败的原因,可由学生议论,教师加以总结。⑥如时间许可,教师可以联系说说后来的情况,即埃塞俄比亚人民坚持游击战,经过五年的艰苦战斗,在二次大战中与盟军共同战斗,赶走了意大利侵略者,于1941年光复了首都亚的斯亚贝巴,5月5日塞拉西国王回到首都复位,这年底入侵者被全部赶出埃塞俄比亚国土,抗意斗争取得最后胜利。

    3.关于西班牙反法西斯的民族革命战争,建议教师讲明以下几个问题:

    ①反法西斯的民族革命战争前,西班牙的社会情况。按书中内容强调在世界经济危机冲击下,西班牙法西斯势力蠢蠢欲动,与德、意法西斯遥相呼应。

    ②人民阵线的组成。在西班牙-党的努力下,1936年结成了由-党和各左派政党(社会党,共和党左翼等)、左派团体(-主义青年联盟、工人联合总会等)参加的反法西斯人民阵线。为了加深学生对人民阵线革命性的认识,教师可让学生思考人民阵线的组织里有哪些阶级的代表参加。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指出由于人民阵线的建立,形成了工人、农民、城市中小资产阶级和进步人士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③1936年2月人民阵线在议会选举中获胜,新的共和国以共和党左翼和共和同盟组成政府执政,并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在学生看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共和政府的成立表明了哪些力量发展起来了?新政府实行的改革措施使人民获得了什么?教师通过以上两个提问,使学生认识30年代西班牙革命形势发展的特点,以及引起国内国际反动势力的仇恨与反扑的必然性。

    ④1936年7月18日,以佛朗哥为首的西班牙反动军官发动武装叛乱,反对共和政府,西班牙内战爆发。教师可让一个朗诵好的学生读课文,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出示西班牙内战形势图,并给学生讲述西班牙各阶层人民奋起保卫共和国,挫败了叛军的史实。

    ⑤1936年8月,意大利和德国法西斯对西班牙进行武装干涉。德意法西斯直接武装干涉的目的是镇压人民革命,支持西班牙法西斯势力,建立法西斯专政,维护德意法西斯自身的统治地位。

    ⑥英法的不干涉政策和美国宣布中立,要从不干涉政策的实质去分析。可启发学生思考:德意法西斯已经公开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英法相继宣布不干涉政策究竟对谁有利?事实证明英、法、美在不干涉政策的幌子下搞了一系列活动。教师可适当补充典型史实加以揭露,从而使学生认识英、美、法等资本主义大国在西班牙反法西斯民族革命战争中所扮演的不光彩角色,以及导致西班牙反法西斯战争失败的恶果。

    ⑦国际无产阶级和进步力量对西班牙反法西斯革命战争的正义支援。突出讲述在-国际号召下,国际进步人士组成国际纵队开赴西班牙,同西班牙人民并肩战斗的崇高国际主义精神,结合书中形象图要求学生掌握国际纵队的组成,以及在反法西斯斗争中的重大贡献。教师还可补充典型史实介绍世界各国进步力量在各个地区对西班牙反法西斯的国际援助。体现西班牙反法西斯的革命战争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⑧1936年11月,马德里保卫战的胜利。可简要介绍战役的经过和西班牙广大-党员在战斗中的作用。

    ⑨1938年3月,佛朗哥军队在德意法西斯的支持下,卷土重来,对马德里等城市进行包围与狂轰滥炸,英、美、法以“不干涉”政策为借口,拒售武器给共和国军队,在共和国军队处境越来越困难时,英、法等国又撕去“不干涉”的假面具,公开承认佛朗哥反动政权,并与人民阵线的共和政府断绝外交关系。在此形势下,隐藏在共和国内部的阴谋家、野心分子以及叛徒等加紧进行破坏活动。1939年3月,在他们的配合下,法西斯匪徒占领了马德里,人民阵线瓦解。佛朗哥在德意法西斯支持下,在西班牙建立了法西斯独裁政权。

    西班牙反法西斯民族革命战争失败的原因:a.德、意法西斯是帮助佛朗哥扼杀西班牙共和国的元凶。b.英法统治集团的“不干涉”政策也帮助了法西斯势力扼杀了西班牙共和国。

    六、教师总结全课。

    本课要点

    重要人物 墨索里尼 希特勒 季米特洛夫 海尔·塞拉西皇帝

    重要词语 向罗马进军 纳粹党 国会纵火案 “二二六”兵变 “柏林—罗马—东京轴心” -国际 “七大”国际纵队

    附一:本课思考题答案提示

    题:说一说德国、日本法西斯化的时代背景。当时,德、意、日三国勾结起来,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1929~1933年,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德国、日本国内出现了严重经济危机和-危机。

    德、意、日三国的法西斯分子疯狂对外扩张侵略,他们相互勾结,通过签订协定共同反对当时的社会主义苏联,相互承认、支持各自掠夺到的果实,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威胁,加速了发动侵略战争的步伐。

    附二:本课练习题答案

    一、选择:1.D,2.D

    二、填空:国会纵火

    三、填表

    国家名称 法西斯头目名 法西斯党名称 夺取政权过程中的重要事件 意大利 墨索里尼 法西斯党 1922年向罗马进军 德国 希特勒 纳粹党 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

    四、材料解析:(1)埃塞俄比亚;(2)意大利;(3)英、法、美。

    附三:本课参考书目

    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解力夫《专制魔王墨索里尼》,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年版

    解力夫《盗世奸雄希特勒》,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年版

    资料和注释

    一、德意日的法西斯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的经济和-

    意大利在一次大战中虽挤入了战胜国的行列,但在凡尔赛和会上分赃最少。大战对意大利的经济影响很大,战争中意大利死伤110多万人,战费支出占国家预算的80%,国家外债负担沉重,达到190亿里拉,物价高涨,工业生产下降,破产企业从1919年的50家增加到1923年的5700家,失业人数日增,-局势混乱,从1918~1922年政府更迭五次,其中最短的一届政府仅维持七个半月。群众革命运动不断高涨,1918年罢工斗争为292次,1919年达1626次。热那亚的水兵和码头工人曾发动武装起义,一度控制了城市政权。1920年8月,工人占领工厂运动风靡全国,参加者达60万人。农村也爆发了有士兵支持的农民夺取土地的斗争。1921年意大利-党诞生,无产阶级革命进入成熟阶段。

    墨索里尼“向罗马进军”

    墨索里尼是意大利的独裁者。在一次大战造成社会动乱的历史背景下,他于1919年3月在米兰成立法西斯战斗团(后改称国家法西斯党)。面对一次大战后意大利社会的动乱,无产阶级革命和群众运动的蓬勃发展,法西斯党竭力宣扬民族沙文主义和尚武精神,鼓吹建立“大意大利”,叫嚷要实行法西斯独裁,打倒一切其他政党,“把自由主义观念,强弩之末的民主主义,以及布尔什维克的洪水猛兽般的乌托邦思想一齐扫荡”。加入法西斯党的大部分人是退伍军人、军官以及社会上的流民。法西斯党还建立了武装战斗队,为了显示法西斯党的权威和暴力,他们采用了古罗马高级执政官行使权力时用的标志“束棒”,作为法西斯党的党徽(“束棒”拉丁文FASCE即“法西斯”的由来。“束棒”即用皮带捆扎的一束棍棒,中间插一柄锋刃向外的战斧)。还规定以罗马式的敬礼替代当时的西方传统的握手礼。党徒见到领袖,或党徒遇到党徒都要举起右臂并高呼“领袖万岁”。党徒以黑衫作制服,故又称黑衫党。他们疯狂使用暴力手段迫害民主进步势力,殴打枪杀左翼-活动家、工会活动家、-党人,因而获得垄断资本家赏识。垄断资本家暗中为法西斯党提供充足的--和交通工具,资助法西斯分子参加1921年的议会竞选。在选举投票时,法西斯党徒采用高压政策争取选票,结果法西斯分子得到了35个席位进入了国会。1922年法西斯武装党徒已有50万人,并先后在一些城市和省份掌握了政权,墨索里尼认为夺取全国政权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的时机已经成熟。1922年10月24日,在那不勒斯举行了法西斯代表大会,除了代表还调动了4万名法西斯武装分子。当天下午,墨索里尼在检阅队伍时,对其喽啰说:“我郑重宣告,目前的形势是,或是把政权交给我们,或是我们向罗马进军夺取它。”法西斯分子以“向罗马进军”、“向罗马进军”的狂叫作答。这时政府如想制止法西斯分子夺权是完全有能力的,正像当时意军总司令声称的“5分钟的炮火,一切将平安无事”。但意大利的统治阶级采取了扶植法西斯势力镇压革命运动的政策。10月29日,国王邀请墨索里尼到罗马,请他组织内阁。极端反动的法西斯专政在意大利确立起来。墨索里尼上台后,11月16日在新的议会上大放獗词,扬言要建立暴力至上的统治,说什么议会“随时都可以解散而变成法西斯的‘营房’”。他警告反对派说:“凡是异端者的头脑,都统统地一概把它击碎”。与此同时,法西斯报纸也配合叫嚣“无论是谁要想用自己的头脑来思虑一切,这种欲望的空想从今天起必须根除,意大利只有惟一的头脑就是首领墨索里尼。”在对外政策上,墨索里尼竭力推行侵略政策,公开宣扬“世界是属于法西斯的,民族的扩张是一种生命活力的表现”,并从30年代开始对外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

    希特勒的纳粹党

    一次大战结束后不久,1919年秋,希特勒奉命调查慕尼黑的小-团体“德国工人党”。以后他控制了该党并充当了该党的负责人。1920年,他在该党发布了《二十五点纲领》,打着民族复兴的旗号,鼓吹民族复仇主义和对外扩张,要求所有日耳曼人在一个大德意志国家内统一起来。同年,德国工人党改名为民族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简称纳粹党,而希特勒为纳粹党组织了武装组织冲锋队,采用“”字作党徽,亲自设计了红底白圆心、中间是黑字的党旗,希特勒自我解释为:“红色象征我们这个运动的社会意义,白色象征民族主义思想,字象征争取雅利安人胜利斗争的使命”。1921年希特勒迫使该党其他委员接受他的要求,修改党章,推选他为党的惟一领袖,确立领袖原则。

    纳粹党宣扬民族主义种族主义的目的

    民族主义在不同历史时期,在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作用。在帝国主义阶段,垄断资产阶级往往利用民族主义,实行对内压迫和对外侵略的政策。纳粹党的民族主义招牌,是利用群众对凡尔赛和约的不满情绪,煽动民族复仇主义,为纳粹党建立独裁统治和对外进行侵略扩张而服务的。

    种族主义是处于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资产阶级和垄断资产阶级为对外侵略、占领殖民地的需要而制造的一种民族歧视的反动理论。希特勒的种族主义鼓吹日耳曼族是高贵种族、优秀种族,犹太人是劣等种族,是最危险、有害的,必须灭绝,借以煽动种族狂热,以达到实现其-野心的需要。

    纳粹党势力的发展

    在世界经济危机严重冲击德国的形势下,希特勒组织了数千名纳粹宣传员和学生前往各城市和农村,以争取群众。纳粹党到处举行各种群众集会、演讲会、火炬游行,到处散发传单,张贴广告甚至搬出铜管乐队,打着五颜六色的小旗招引群众,制造声势。希特勒本人则租用一架飞机四处演说。他在上台前曾三次周游全德,抵达六十多个城市,施展其骗人的讲演术。他向工人打出社会主义的旗号,表示执政后将消除经济危机,确保每个人都有工作和面包。他还扮演了农民代言人的角色,许诺农民将“得到经营土地的贷款”,并要把农民提高到一切阶级之上。希特勒又加紧勾结垄断资产阶级,1932年1月,在垄断资本家召开的一次会议上,希特勒发表长篇讲话,托出了纳粹党的反动纲领。他根据垄断资本家的愿望,在内政方面提出要彻底取消德国劳动人民的民主和自由,他宣称民主是“愚蠢的统治”和“破坏的原则”。他表示要“彻底根除德国的马克思主义,结束工人阶级的革命运动”,保证帮助资本家攫取更多的利润。希特勒提出的对外纲领,是用武力夺取“生存空间”,然后全面利用被奴役国家的工业和人力物力,为德国统治阶级谋取利益。希特勒的讲话迎合了垄断资本家的心,博得了他们的喝彩和支持。希特勒向政府、军队保证:“我们没有一个人想取代陆军……我们将努力做到在我们执政以后,以目前国防军为基础,一支伟大的德国人民的军队将会兴起”。希特勒不仅欺骗了千百万普通人民,也说服了企业界和陆军中的领袖人物。德国资产阶级把纳粹党看作是制止国内革命进行对外扩张的有力工具。1929年纳粹党只有178万名党员,到1932年已发展到100万党员。1930年这个在国会中居第九位的小党一跃成为第二大党。

    德国垄断资产阶级对希特勒的支持

    从20年代到30年代,煤、钢垄断巨头每年捐助纳粹党100万马克;企业主联盟每年资助200万马克;鲁尔煤矿资本家每年资助600万马克;前德皇威廉二世资助了200万马克。1932年梯森、克虏伯、西门子等大资本家联名上书,要求兴登堡总统委托民族运动的最大集团的领袖希特勒组阁。兴登堡于1933年1月30日召见希特勒,请他出任德国总理并组织政府。

    兴登堡(1847—1934)

    德国元帅、魏玛共和国总统(1925~1934)。第一次世界大战初任第八集团军司令,后晋升为元帅。1925—1932年在右翼政党和社会民主党右翼首领的支持下,两度当选总统,支持保皇派和法西斯组织,1933年授权希特勒组织政府,政权由此转入纳粹党手中。

    国会纵火案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上台。为了一举消灭-党,铲除在德国实行纳粹主义的最大障碍,希特勒及其一伙精心策划了臭名昭著的国会纵火案。在国会议长戈林的住宅下面有一条地下暖气管道通往国会大厦。柏林冲锋队队长卡尔·恩斯特2月27日晚上带领一小队冲锋队员经过这条地下通道到达国会大厦,在那里洒了大量的汽油和易燃的化学药品,然后命人放了几把火,顷刻之间雄伟壮观的国会大厦就化为废墟了。事件发生后,戈林声嘶力竭地叫嚷:“这是-党反对新政府的罪行!”纳粹秘密警察头子鲁道夫·狄尔斯大声说:“-党的革命开始了!我们一分钟也不能坐等,我们要毫不留情地对付他们,-党干部一经查获,当即格杀勿论,今天晚上就把-党议员统统吊死。”这是希特勒等人精心策划的。法西斯分子以“国会纵火案”为借口,对德国的革命力量进行残酷镇压,他们贼喊捉贼,把纵火的罪名加到-党人的身上,诬陷说这是-党发动武装暴动的信号。其实,还在27日中午,柏林的全部冲锋队员就已经进入戒备状态,起火后两小时,法西斯分子便对-党员和进步人士实行了大逮捕和大屠杀。仅27日一个晚上就逮捕了一万名反法西斯战士。在以后的三四个月里,被捕人数达到六七万人之多,德国工人运动领袖、-党主席台尔曼遭到非法逮捕;对-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保加利亚工人运动领袖季米特洛夫进行了非法审讯;-党组织被迫转入地下,各地工会组织被勒令解散。1933~1935年,纳粹分子杀害了二十多万德国人,把一百多万人关进了集中营。

    季米特洛夫(1882—1949)

    季米特洛夫是保加利亚和国际-主义运动的著名活动家。出身于工人家庭。他是保加利亚-党领导人之一,1923年领导保加利亚工农武装起义,起义失败后流亡国外。1933年3月,国会纵火案发生后在德国被捕。他把莱比锡(德国一城市名)法庭作为讲台,戳穿了纳粹党第二号人物戈培尔这类证人的无耻谎言,严辞驳斥了法西斯分子对-党人的诬蔑,揭露国会纵火案是法西斯精心策划的阴谋,号召世界人民团结起来,同法西斯进行坚决的斗争。他在法庭上气势磅礴地宣告:“伽利略被惩处时,伽利略宣布:‘地球仍然转动着!’具有与老伽利略同样决心的我们-党人今天宣布:地球仍然转动着!历史的车轮向着-主义这个不可避免的、不可压倒的最终目标转动着。”季米特洛夫的大无畏精神,为世界-党人树立了同法西斯英勇斗争的光辉榜样。世界各国人民对德国法西斯诬陷-党人的罪行义愤填膺。伦敦出版了揭露国会纵火案真相的书籍;巴黎组织了反审判运动;欧洲各大城市纷纷举行集会和游行示威,营救季米特洛夫和其他被告。德国法西斯政府在国际正义力量的强大压力下,被迫将季米特洛夫释放。1934年2月,季米特洛夫在莫斯科当选为-国际领导人之一,他为-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作出了贡献。1936年在他的倡议和组织下,54个国家的-党员和进步人士志愿来到西班牙,组成举世闻名的“国际纵队”,同西班牙人民并肩战斗,抗击法西斯分子和德意武装干涉。1949年季米特洛夫在莫斯科因病逝世,终年67岁。

    纳粹政权的文化专制

    纳粹政权极端仇视人类一切进步的思想和文化。人道主义、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遭到绝对禁止。1933年5月10日夜,希特勒煽动万名学生在柏林洪堡大学对面的广场上进行大规模焚书活动,两万册书籍被焚,马列著作全部被焚毁,有名的文学著作、科学著作也被付之一炬。大批优秀科学工作者被迫逃亡,爱因斯坦即是其中之一。纳粹党教育的重点是促使民众在思想上和心理上作好侵略战争的准备,广播、报刊和书籍充斥着“生存空间”和种族主义理论及军国主义宣传,学校成了法西斯军事训练所。

    希特勒的扩军备战

    1.国民经济军事化,军费开支急剧增加:1935~1936年为62亿马克,1936~1937年为110亿马克,1937~1938年为146亿马克,1938~1939年为160亿马克。2.疯狂扩军备战:1935年撕毁《凡尔赛和约》,实施普遍义务兵役制,以建立600万后备军为扩军目标。1936年8月制定和平时期总兵力达到83万,战时扩大到462万的计划。发展空军:1933年只有250架飞机,1939年猛增到4093架;海军1935年军舰总排水量为11万吨,1939年增加到35万吨,超过了法国和日本。

    《凡尔赛和约》(1919年6月28日)摘要

    第四十二条德国在莱茵河之左岸或右岸,于该河以东50千米所划界线之西不准保存或建筑要塞。

    第一百十九条德国将其海外属地所有之权利及所有权名义放弃,以与主要协约及参战各国。

    第一百六十条(一)在1920年3月31日以后,德国陆军不应有步兵七师、骑兵三师以上。

    自此以后,组成德国之各联邦,其陆军实力之总数不应超过10万人,军官及补充军队在内,并应专为维持领土内之秩序及边界巡察之用。

    其军官之实力总数包含各参谋处人员在内,无论如何组织不应超过4000人。

    ……

    (三)……德国之总参谋部及其他类似之组织均应解散,并不得用任何种形式重行成立。……

    第一百七十三条德国之强迫普及征兵制度应予废止,德国陆军仅能以志愿服役者募集组成之。

    德国国防法(1935年3月16日)

    1.国防部队中的服役系以普遍兵役为依据。

    2.德国和平陆军包括业已并入的警察部队,由几个军团和36个师组成。

    3.有关普遍兵役的补充法律将由帝国国防部长拟定后提请帝国内阁决定。

    (约翰·W·惠勒·本宗特和斯泰芬·海尔德编《1935年国际事务文件》,第1卷,伦敦1936年版,第64页。)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前对我国东北的主要侵略活动

    日俄战争(1904—1905年)后,日本从俄国手里夺取了辽东半岛的租界权以及从长春至大连的南满铁路,并在大连设立南满铁道股份公司,从此,日本的侵略势力伸入我国的东北南部。日本把我国的辽东半岛改称为“关东州”,并设立殖民统治机构“关东督府”,把其军队称为关东军。1927年,日本陆军大臣田中主持召开东方会议,这次会议通过的文件称为《田中奏折》。奏折中叫嚣“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1931年以前在中国东北的外国资本70%以上是日本资本,我国东北丰富的资源宝藏已成为日本垄断资本家掠夺的对象。日本从鞍山取得铁,从抚顺取得煤,从吉林、黑龙江取得木材。中国东北是日本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重要场所。1931年末,日本向中国东北投资总额达17.5亿日元。为了维护日本在中国东北的侵略利益,摆脱经济危机的冲击,日本加紧对外扩张侵略。日本帝国主义分子叫嚣:“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鼓吹要在中国东北成立一个“王道乐土”的“新国家”,更有甚者,他们说什么“统治万国国民是日本的使命”,妄图把全世界置于日本天皇的统治之下。与此同时,日本政府在京都、大阪、神户等地区举行大规模的国家总动员演习,训练如何在空袭之下进行军需生产,保证军需品的运输。日本军部还积极策划侵略中国东北的方案。1931年6月,日本军部秘密指派陆军省军事课长冈铁山等六人,在参谋本部作战部长建川美次的主持下,制定了名为《解决满洲问题方案大纲》,大纲就侵略东北行动作了具体部署,并于7月传达给关东军司令部。经过这一系列的精心策划后,“九一八”事变爆发了。

    日本军部势力的加强

    日本军部包括陆军省、海军省、陆军最高指挥部参谋本部、海军最高指挥部、司令部等。根据1889年日本宪法规定,天皇是国家元首,又是陆、海军最高统帅,总揽统治权,军部独立于内阁之外,也不对议会负责,它直属天皇。二二六事变后,军部里掌握实权的法西斯军阀利用这一事件的出现,对政府施加压力,要求实现日本国家的全面法西斯化。在军部的强烈要求下,日本政府恢复了曾于1923年制定的陆海军大臣次官由中将以上现役军人担任的制度。法西斯军阀还提出所谓改革-制度的“计划”,以缩小议会权限,消除政党-,使议会完全变成军部法西斯独裁的附属品。他们还提出建立由军人主持的统一政策机构的方案,把国家一切大政方针和国家预算的决定权完全控制起来。

    《德意议定书》

    1936年10月25日于柏林签订,议定书的主要内容是德国承认意大利兼并埃塞俄比亚,意大利答应在埃塞俄比亚给德国以特权,两国在重要的国际问题上采取共同的方针,双方承认佛朗哥政权,并对不干涉政策采取共同的立场,两国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空军,两国在多瑙河流域和巴尔干地区划分经济势力范围。

    德日《*产国际协定》

    1936年11月25日在柏林签署。协定诬蔑-国际干涉各国内政“威胁全世界的和平”,规定缔约国交换关于-国际活动情报,在反对-国际的斗争中紧密合作。

    二、反法西斯斗争的开始

    -国际

    -国际即第三国际,1919年3月,在列宁领导下,在莫斯科召开的有30个国家和工人政党及组织的代表参加的大会上成立,总部设在莫斯科。-国际从成立起共有57个-党参加,先后举行过七次代表大会。-国际“七大”是-国际最后一次代表大会,参加大会的有65个-党的510名代表,季米特洛夫在会上作了《法西斯的进攻和-国际的任务》的报告,并当选为-国际执行委员会总书记。报告中提出建立工人阶级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政策策略,号召在工人阶级团结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在内的反法西斯人民阵线,提出人民阵线的斗争纲领和在条件成熟的国家建立人民阵线政府。-国际在反法西斯斗争问题上提出的政策策略,指导了各国-党的活动,推动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争。西班牙-党较好地实现了这一斗争政策策略。随着国际-主义运动的发展,原有组织形式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的要求,1943年-国际宣告解散。

    形象图《海尔·塞拉西皇帝在国联控诉意大利侵略》

    1934年意大利向意属殖民地厄立特里亚和意属索马里运送飞机和坦克,修筑飞机场,决心以战争攫取埃塞俄比亚(当时的国名为阿比西尼亚)。1934年12月5日,在埃塞俄比亚与意属索马里接壤的奥加登省瓦尔瓦尔绿洲挑起边境冲突,法西斯的飞机大炮、坦克向无辜的埃塞俄比亚人民进行野蛮屠杀。面对意大利的侵略,1935年1月3日,埃塞俄比亚皇帝海尔·塞拉西一世向国联申诉,要求国联对意大利的侵略行动加以制裁,并呼吁国际舆论支持埃塞俄比亚人民维护祖国独立的斗争。而操纵国联的英法对意大利采取纵容态度,对海尔·塞拉西一世的申诉一直拖延了九个月,致使墨索里尼有恃无恐。1935年10月3日,意大利不宣而战,向埃塞俄比亚发动了进攻,侵入了埃塞俄比亚。

    海尔·塞拉西一世领导埃塞俄比亚军民抗意的主要事迹

    海尔·塞拉西原名塔法里·马康南,1892年出生于封建贵族家庭,其父马康南公爵曾在1895~1896年抗击意大利侵略战争中指挥作战取得大胜。塔法里是封建主阶级改革派──青年埃塞俄比亚派的首领,积极主张在封建制度许可的范围内进行改革,1916年出任摄政王。1930年守旧派首领女皇佐迪图病逝,塔法里加冕称帝即海尔·塞拉西一世。他即位后积极推行其改革政策,如颁布宪法,兴办教育等。1935年10月3日,意大利法西斯投入二十多万兵力,分三路向埃塞俄比亚国土猛扑,在这民族危亡的关头,塞拉西一世颁布总动员令,抵御意军的入侵。10月17日,埃塞俄比亚举行了持续四个小时的阅兵式。开赴前线的军人,个个雄赳赳、气昂昂,穿着整齐的-,头戴挂着狮鬃毛的军帽,高唱战歌,在隆隆的战鼓声中,奔赴抗战的主战场──北部前线。塞拉西一世在离前线不远的地方,建立指挥部,亲自指挥。埃塞俄比亚军民同仇敌忾,奋起抗击,有二十多万人从军战斗,他们的平均年龄不到20岁。在城里、乡间到处可见武装起来的人民。孩子们在他们的肩头背起步枪,老年人把佩刀挂上了他们的右腰。他们在没有现代化武器的条件下,就利用标枪盾牌,有的在长枪上面涂上毒药,来抵抗武装到牙齿的敌人。埃塞俄比亚军队在“保卫埃塞俄比亚独立”的口号下,在人民群众的有力支持下,顽强抗击意大利侵略军的飞机、坦克、大炮的进攻。埃塞俄比亚人民提出“与其生为敌奴,不如死为埃鬼”的豪言壮语。他们相互激励,坚壁清野,埋粮塞井,使敌人陷入缺水断粮的困境。他们利用山区丛林有利地形,配合军队战斗,使意大利军队的坦克难以施展其威力。埃塞俄比亚军民为保卫每一寸土地而英勇战斗。战争进行了五个月,意军连遭失败,北部战线进展不到100千米,墨索里尼恼羞成怒,撤换了侵埃意军总司令。

    操纵国联的英法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采取纵容的主要表现

    根据1919年巴黎和会通过的“国联盟约”,于1920年1月成立的国际联盟,总部设在日内瓦。先后参加的有63国(埃塞俄比亚于1923年参加)。国际联盟标榜“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和平与完全”,实则被英法操纵,是帝国主义对一战后殖民地进行再分割的工具。国联对德、意、日侵略政策的纵容、姑息,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国联也于1946年4月正式宣布解散。

    国联对待意大利侵埃战争,始终采取纵容态度,1935年1月,正当意大利在埃塞俄比亚边境挑动战争之际,法国外长赖伐尔访意,签订了罗马协定,在一项秘密条款中实际上默许了墨索里尼在埃塞俄比亚的“行动自由”。事后,赖伐尔承认他是干脆把“阿比西尼亚作为礼物送给他(指墨索里尼)了”。1935年5月,墨索里尼通过大使向英王陛下政府带来口信:“吁请英国对意大利在埃塞俄比亚的行动持最友好的帮助态度。”英国外交大臣告诉这位大使:“对意大利的友好,并帮助意大利一向是英国政府的目标。”而美国国会于1935年8月通过了“中立法”,对交战双方禁运武器。这样,工业不发达的埃塞俄比亚就完全被断绝了武器的来源。与之相反,意大利不仅自己能够生产武器,而且还可以得到纳粹德国的支援。1935年10月9日,国联在国际舆论压力下,宣布对意大利实行经济制裁:规定国联会员国不得向意大利输出武器和战略物资如橡胶、铅、锡、铬等原料;不得提供贷款援助。这些决议只不过是欺骗世界舆论的一纸空文,丝毫影响不了意大利的侵略行动。因为意大利可以从非国联会员国德国购买所需武器,更重要的是经济制裁并未包括意大利最需要的石油、钢铁和煤。意大利的石油95%依赖进口,其存油只够用三个月,如果执行石油禁运,才是打击意大利侵略最有效的武器。后来墨索里尼在1938年的慕尼黑会议上对希特勒说:“如果国际联盟对意大利的经济制裁扩大到石油方面,那我一周后就只好退出埃塞俄比亚,这对我来说将会是一个无比的灾祸!”1935年12月,英法两国外长背着埃塞俄比亚策划了一个方案,准备把埃塞俄比亚大部分土地交给意大利。这个计划虽然在全世界公正舆论的同声谴责下破产了,但它却充分暴露英法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所采取的“制裁”的实质。

    埃塞俄比亚人民坚持开展游击战争赢得了独立

    意大利占领埃塞俄比亚后,制定了大规模的殖民开发计划,但英勇不屈的埃塞俄比亚人民在爱国军人和封建主领导下,坚持游击战争,狠狠打击占领军。他们破坏公路及电线,袭击驻军,游击战争遍及全国绝大多数省份,距离首都十几千米的地方就有一支由2.5万名游击战士组成的武装在活动。大片农村都控制在游击队手里,占领军不得不从外部运进粮食来维持生活。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40年7月,意大利向英法宣战。1941年1月19日,英军从苏丹和肯尼亚向埃塞俄比亚的意军发动进攻。流亡国外的塞拉西一世也组织了爱国武装返回国内。在埃塞俄比亚游击队和广大人民不断打击下,意军全线崩溃。塞拉西一世举行了盛大的返回首都的凯旋仪式,上万名爱国武装战士和游击健儿热烈欢呼这一抗击意大利的伟大胜利,塞拉西发表演说,宣布这是“埃塞俄比亚历史上一个新纪元的开始”。

    西班牙内战前国内主要形势

    在世界经济危机冲击下,随着德意法西斯化,西班牙的法西斯分子活动日益猖獗,1933年出现了名为“西班牙长枪党”的法西斯组织和各右翼党派结成的统一组织“西班牙右翼自治联盟”,后者是地主、金融巨头、教权派和军阀的反动联盟。1933年11月议会选举时该联盟获得多数席位,建立了以勒鲁斯为总理的亲法西斯的反动政府。这个反动政府上台后,取消了共和国初期实行的各项民主政策,并于1934年10月吸收西班牙自治联盟的代表参加了政府。法西斯的进攻,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满和反抗,工人罢工几乎扩展到全国。在北部的阿斯图里亚,矿区的社会党和-党共同领导矿工起义,建立起工农政权,占领兵工厂。政府调集军队进行镇压,工人们英勇抵抗20天。西班牙-党积极执行-国际“七大”决议,多次建议其他政党举行谈判,以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10月事件有力地推动了西班牙反法西斯人民阵线的建立。1936年1月-党、社会党、共和党左翼、共和同盟及其他一些左派政党达成协议,建立人民阵线,发布人民阵线纲领。人民阵线纲领包括大赦-犯,恢复民主权利,解散保皇党和法西斯组织;实行八小时工作日,增加工资、消灭失业,降低农民的土地税和捐税等。人民阵线的成立,标志着由工人、农民、城市中小资产阶级和进步知识分子组成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

    人民阵线在议会选举中获胜

    1936年2月在议会选举中,人民阵线击败了反动势力,获得重大胜利。人民阵线中的两个政党──共和党左翼和共和同盟组成政府执政,新的政府执行人民阵线纲领,使人民获得了一定的民主权利。包括-党人参加的人民阵线政府上台执政,使得国内外法西斯势力大为惊慌,也引起西方各大国的严重忧虑。

    佛朗哥

    佛朗哥(1892—1975)是西班牙独裁者。长枪党首领。军人出身。1935年任陆军参谋长。1936年人民阵线政府成立后,调任加那利群岛部队司令。同年7月,在德、意法西斯的支持下,发动了*和国的叛乱。1939年3月夺取政权,自任元首兼大元帅。二战期间派部队帮助德国进攻苏联。1947年佛朗哥宣布在他死后或退休后,西班牙为君主国。1969年他宣布前国王阿尔丰沙十三世之孙胡安·卡洛斯为王位继承人。1975年病死。

    在德、意法西斯支持下,佛朗哥策划军事叛乱

    在叛乱的准备工作中,西班牙的反动势力代表(以巴雷拉中将等为首)在1934年3月底前往罗马与墨索里尼会谈。墨索里尼答应给他们1万支步枪、2万颗手榴弹、200挺机枪、还有150万比塞塔(西班牙货币名称)作为叛乱经费。接着,反动军官圣豪尔赫还亲自前往柏林与德国法西斯建立联系。在墨索里尼和希特勒暗中策划下,佛朗哥在1936年7月17日于西属摩洛哥驻地发动叛乱,德意飞机把1.4万多名叛军和大量军事物资从摩洛哥空运到西班牙,使叛乱蔓延到西班牙本土。德国军舰开到西班牙共和国沿海进行威胁;意大利潜水艇游弋在地中海,为叛军助威。

    西班牙人民为保卫共和国而战

    在-党和人民阵线的号召下,西班牙劳动人民纷纷拿起武器,同反动派英勇搏斗,工厂、城市和乡村成立了人民志愿兵中队、大队和纵队,内战开始即有三十多万群众前来集合点报到,他们有的领到武器,有的没能得到武器,也随着大军奔赴前线。革命英雄主义和奋不顾身的精神,唤起了成千上万反法西斯主义者去战斗。1936年7月19日,即叛乱发生的第二天,在马德里响应佛朗哥叛乱的武装警备队被平定了。在巴塞罗那,工人们在两天的血战中战胜了军阀,希洪地区的兵营则被城市居民和当地矿工们英勇攻占了。阿斯图里亚掌握在人民手中。塞维利亚一带的工人、农民,在叛军的进攻下英勇战斗到最后一颗子弹。由于人民的奋力抗击,叛军的计划遭到失败,内战初期叛军陷入困境,共和国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持。

    德意干涉的主要史实

    从1936年7月28日,德意两国公开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战争头两年德国派出650架飞机、200辆坦克、700门大炮。意大利提供了1000架飞机、近2000门大炮、24万多支步枪,坦克900辆、汽车1.2万辆、潜水艇2艘。整个战争期间共有25万意大利官兵和5万德国官兵在西班牙作战。1936年8月,墨索里尼在意大利成立了武装干涉西班牙的委员会。希特勒在柏林设有援助叛乱分子的“W”特别参谋部。1936年10月24日,墨索里尼的女婿、外交部长齐亚诺前去会见希特勒时,希特勒趾高气扬地说:“意大利和德国在一起不仅可以征服‘布尔什维克’,而且可以征服包括英国在内的西方。”1936年10月25日,柏林—罗马轴心形成。1937年11月德、意、日法西斯又结成柏林—罗马—东京的侵略轴心。由此可以看出,德意法西斯在合伙干涉西班牙的过程中,进一步勾结一起。它们不仅要支持佛朗哥扼杀西班牙共和国,而且还要准备征服欧洲,进攻苏联,称霸世界。

    英法的不干涉政策

    1936年9月,在英法的倡议下,有27个欧洲国家签订了不干涉西班牙内战的协定,禁止把武器输往西班牙,禁止西班牙购买的武器过境,并在伦敦成立了“不干涉委员会”,由英国代表任主席。美国参众两院也通过决议,禁止向西班牙的交战双方出售武器等。事实上,在不干涉政策的背后,英、法、美帝国主义集团却在暗中援助叛军:英国商行供给叛军石油和飞机,佛朗哥从直布罗陀的英国基地得到了武器和-;法国的雷诺公司秘密向叛军出售飞机和汽车。叛军所需要的石油有75%以上是美国石油公司供给的,而德意干涉军所需石油也来自美国石油公司。所谓的“不干涉”政策,只不过是帝国主义援助德意侵略、扼杀西班牙共和国的遮羞布、烟幕弹而已。

    国际主义的声援

    西班牙反法西斯民族革命战争得到了国际无产阶级和世界上一切反法西斯主义者的支持。1936年8月3日,莫斯科10万多劳动群众举行盛大的游行示威,高呼“不许干涉革命的西班牙”并捐献4700万多卢布,有600多名志愿人员前赴西班牙。在巴黎、伦敦、纽约和世界上其他城市,民主力量要求向人民阵线的西班牙提供援助。西班牙大使馆收到大批捐款和物品,有几万人准备前往西班牙参加战斗,国际上声援西班牙共和国的运动达到了空前规模。在巴黎成立了援助西班牙共和国国际委员会,委员会成立初期就收到17个国家达8亿法郎的捐款。1936年5月15日,中华苏维埃政府发表致西班牙人民书,表示-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对西班牙人民的坚决支持。

    国际纵队战士

    国际纵队中的战士来自世界各地许多国家。国际纵队队员的誓词中说:“我自愿来到这里,如果需要,为了拯救西班牙的自由和全世界的自由,我将献出自己全部的直至最后一滴鲜血。”在意大利,当墨索里尼的法西斯匪徒残酷屠杀西班牙人民时,有3500名反法西斯战士奔赴西班牙前线和西班牙人民并肩战斗,他们当中有700名战士为西班牙人民革命献出生命。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诺尔曼·白求恩在1936年曾为战斗的西班牙人民服务,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开始后又来到中国。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也有一百多人参加了西班牙国际纵队。周恩来、朱德、彭德怀同志曾向“国际纵队”中国支队赠送一面锦旗,题词是:“中西人民联合起来,打倒人类公敌──法西斯蒂!”。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世界历史》第二册教参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