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讨论课《第二次世界大战》教案
  • 第12课 二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
  • 第13课 欧洲、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 第4课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
  • 第5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 第6课 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第7课 世界体系的建立和20世纪20年代的相对稳定
  • 第8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 第9课 法西斯国家的形成和反法西斯斗争
  • 第10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一)
  • 最新热门    
     
    第14课 美国的霸权政策和美苏争霸

    战”政策在-、军事等方面的表现,培养学生全面考察历史事物的能力。

    2.认识侵朝战争和侵越战争对美国造成的后果,培养学生以发展、变化的眼光考察历史事物的能力。

    3.认识美苏争霸是建立在经济实力基础之上的。随着双方经济实力对比的变化,在不同时期的争霸有不同的特点。培养学生概括历史知识、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学要点

    一、美国的“冷战”政策

    1.杜鲁门主义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全面展开

    2.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二、美国侵略朝鲜和越南的战争

    1.朝鲜战争的爆发和美军入侵朝鲜

    2.美国被迫签订停战协定

    3.侵越战争的步步升级

    4.美国侵越战争的结束

    三、美苏争霸

    1.古巴导弹危机

    2.20世纪70年代的美苏争霸

    3.80年代中期美苏关系的缓和

    教学建议

    一、本课重点:美国实现“冷战”政策的表现。美国的侵朝战争和侵越战争。

    本课难点:美国“冷战”政策的性质。美苏争霸的原因。

    二、讲课之前,教师最好能挂一幅《世界政区图》,以便于教师边讲解二次大战后国际形势变化的情况,边在地图上指出所提及的国家的地理位置,帮助学生树立起一个关于二次大战后国际形势变化的总体形象。具体做法可以分为两步:第一,引导学生回顾二次大战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力量的消长情况:从资本主义来看,德、意、日三个强国被打倒,英法两个大国被削弱,只有美国不但未被削弱,反而实力大增,但从总体上看资本主义力量是相对减弱了;从社会主义来看,欧洲建立了南、阿、保、罗、匈、捷、波和民德八个社会主义国家,亚洲建立了中、朝、越三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力量空前壮大。第二,向学生简单介绍二次大战后美国霸权主义的行径:美国企图凭借急剧膨胀的实力称霸世界,在欧洲对苏联展开了“冷战”,在亚洲先后进行了侵朝战争和侵越战争。介绍完后,即转入新课的讲授,并将《世界政区图》取下。

    三、“美国的‘冷战’政策”一目,是本课的重点。在讲述时最好能挂一幅苏联解体以前的《欧洲政区图》,有三个用途:①丘吉尔所谓的“铁幕”的位置。②希腊、土耳其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③分别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的国家的地理位置。

    首先,应先扼要指出二战后初期美国霸权地位的确立,这是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基础。由于战后初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上都受到严重削弱和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在大战中迅速膨胀,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其次,讲美国企图凭借强大实力称霸世界,可适当引用1945年4月16日杜鲁门总统的一段话(见“资料和注释”),然后再讲明美国争霸的重点在欧洲,因为欧洲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发源地和中心地区,虽然受战争破坏很大,但具有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谁掌握了欧洲,谁就占有压倒对手的绝对优势。美国在欧洲实行的是“冷战”政策。课本已对“冷战”政策下了一个简明扼要的定义:二次大战后,美国针对苏联“采取了除直接武装侵略以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这个定义很重要,是理解本目教材的关键,教师应重点讲明,并要求学生记住。

    美国“冷战”政策的性质,既是本目也是本课的一个难点,因为它既有美苏两国两种社会制度尖锐对立的因素,也有国家利益矛盾的因素。两种因素相比较,战后初期占突出地位的是两种社会制度的对抗。以后,随着苏联经济、军事力量的日益增强,苏美双方争夺霸权的斗争逐渐占据了突出地位。根据本课的中心内容和主导思想,教师在讲述时应注意这两种不同因素。

    第三,杜鲁门主义是本目的一个重点,但教材并没有提出“杜鲁门主义”这一概念。教师在讲述时,应指出希腊和土耳其的形势,只是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的诱发点,但杜鲁门主义的实际意义决不仅限于希腊和土耳其,而是全球性的。教师应明确指出:杜鲁门主义的矛头指向是-主义,干涉别国内政是它的主要手段。也就是说美国承担起了资本主义卫道士的角色,决心干涉社会主义国家和发生具有社会主义性质革命的其他国家。杜鲁门主义实际上首次公开宣布:苏联是美国的主要敌人,美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遏制”苏联。因此,它的提出标志着美苏“冷战”的正式展开。

    马歇尔计划是“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但教材只一带而过。教师在讲述时,应指出战后西欧各国的经济困窘和社会动荡,是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的起因。然后教师指出:马歇尔计划同杜鲁门主义一样,目的都在于“遏制-主义”,不过马歇尔计划不像杜鲁门主义那样赤裸裸地表现出公开的挑战,而是采取了比较隐蔽的经济手段。它企图通过帮助欧洲振兴经济,稳定政局,从而稳定资本主义阵脚,把西欧各国联合起来,与美国一起对抗苏联。正因为这个原因,苏联和东欧国家很快就作出了拒绝加入马歇尔计划的决定。在讲完马歇尔计划的第一个目的之后,教师再讲它的第二个目的──通过“美援”,控制西欧各国。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是西方在组织上已经完成与苏联和东欧国家对抗部署的标志,是“冷战”政策在军事上的表现。教师在讲述时,应强调它实行的是“集体防御”的原则,也就是美国、加拿大联合西欧国家在军事上共同与苏联等相抗衡。为了加深印象,教师可让学生阅读课文摘录的北大西洋公约第5条规定。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国家很多,只需要学生记住课文大字提到的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四国即可。

    第四,课文讲到苏联联合东欧国家成立华沙条约组织,教师可指导学生阅读,但不必发挥,只需指出它的成立,既有同美国和西欧抗衡的一面,也有苏联控制东欧的一面。为以后讲美苏争霸埋下伏笔。

    讲完本目的内容后,教师应结合“试举出美国的冷战政策在-、军事等方面的表现”的问题,进行小结。

    四、“美国侵略朝鲜和越南的战争”一目,讲述时最好能挂一幅《亚洲政区图》,并在朝鲜半岛上标出北纬38度线和在越南标出北纬17度线。用处有其三:①说明美国在亚洲针对中国和苏联设置的包围圈。②朝鲜战争形势。③越南战争形势。

    第一,在讲述美国在亚洲的霸权政策时应说明,如果说在欧洲它主要表现为“冷战”的话,在亚洲则主要表现为“热战”。教师在讲述美国在亚洲对社会主义国家也实行“遏制”政策时,应着重指出两点:一是美国的主要矛头所向是指向社会主义新中国和苏联的,特别是新中国的。二是美国在亚太地区针对中国和苏联建立军事基地,是一种精心策划的战略包围。此外,还应向学生指出:美国虽然在亚洲发动侵略战争,但总是把军事行动控制在地区性的局部战争的范围之内,以避免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

    第二,朝鲜战争的性质比较复杂,开始是朝鲜内战,后来美国出兵干涉、支持南朝鲜,使朝鲜战争转变为侵略和反侵略的战争。教师在讲述时应强调后者。教师还应指出,朝鲜战争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一场大较量,美国帮助南朝鲜李承晚集团作战,目的就在于要巩固在南朝鲜的资本主义制度。美国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台湾,目的也在于使在台湾的蒋介石*政权能够苟延残喘下去。

    美国进行侵略朝鲜的战争,打着“联合国”的旗号,有相当大的迷惑性。教师应指出:当年联合国安理会是在苏联代表缺席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被剥夺的情况下,才通过了指控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部队进攻南朝鲜的决议,并不能代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态度和立场。

    美国发动侵朝战争,目的不仅在于控制朝鲜,还有更深一层的用意,就是以朝鲜为跳板侵略中国,最后迫使中国向它屈服。教师应明确地指出美国把侵略战火烧到中朝边境、严重威胁中国东北的史实,以充分说明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保家卫国的正义性。在中朝两国人民的共同战斗面前,美国最后不得不在没有获胜的停战协定上签字。

    小字中关于美国在朝鲜战争中使用的武力的情况,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既说明美国的虚弱本质,又反衬出朝中两国人民的英雄气概。

    第三,关于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在讲述具体内容前,教师最好能扼要地说明一下侵越战争与侵朝战争之间的联系。侵越战争发生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离侵朝战争已有十几年,但它仍是美国战后初期亚洲政策的继续,即“遏制”亚洲社会主义国家政策的继续。

    教师可补充介绍二战后越南民主共和国的独立和美国取代法国统治越南南方,扼要地介绍侵越战争前越南南北方对峙的情况。教师可做一些简要说明,但不必发挥,以帮助学生了解越南战争发生的背景。

    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时间长,过程复杂。教师在讲述时应结合课本内容略讲即可。应使学生认识到美国不断把战争升级的过程,也就是使自己在越南战争的泥潭中愈发不能自拔的过程。越南人民越战越强,美国越败越惨,最后不得不签署结束越南战争的协定。还应使学生认识到侵越战争极大地消耗了美国的实力,使美国霸权地位急剧衰落。关于中国对越南的支持,可使学生知道中国人民也曾为越南人民抗法战争、抗美救国战争的胜利,作出过重大的贡献。

    五、“美苏争霸”一目,因其内容较多、时间跨度大,加之课时紧,所以应该略讲。只需按教材大字的自然段划出几个时间段,勾画出基本轮廓即可。第一,本目的第一自然段是对全目的概述,说明:①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苏联也开始推行霸权主义,美苏争霸开始。②争霸的表现之一是大力发展军事工业,特别是-。第二,第二自然段以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为例,说明60年代初美苏争霸一度出现剑拔弩张的局面,但双方最终没有发生直接军事冲突。第三,大字的第三自然段说明:70年代末,苏联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推行积极扩张的霸权政策,特别是出兵占领了阿富汗(直至1989年才撤军)。美国也不甘示弱,在80年代初提出“星球大战计划”(即“战略防御计划”),妄图以高科技的先进防御武器拖垮经济上相对落后的苏联。第四,最后一段大字说明,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苏联因美苏争霸造成的经济负担越来越重,不得不改变称霸政策,同美国搞“缓和”,由此导致放松对东欧地区的控制等情况,并造成出乎人们预料的后果。

    本课要点

    重要人物  杜鲁门

    重要词语  “冷战”政策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朝鲜战争 越南战争

    附一:本课练习题答案

    一、选择:B

    二、填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

    三、问答:①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直接武装侵略以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②不属于“冷战”,是局部“热战”。

    附二:本课参考书目

    [美]拉尔夫·德·贝茨著《美国史(1933—1973)》下册,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章第5、6节,第2章第5、6节,第5章第7节,第7章第3节,第8章第4节

    [美]保罗·肯尼迪著《大国的兴衰》,求实出版社1988年版,第7章第3、4节

    戴志先编著《战后世界史》,湖南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章第1节,第10章第2节,第11章第1节

    资料和注释

    一、美国的“冷战”政策

    二次大战期间美国军事实力的膨胀

    1939年,美国武装部队总数只有33.5万人,军费开支仅为12亿美元。到1945年,武装部队总数达1230万人,军费开支达90多亿美元。美国拥有最强大的海军和空军,数百个军事基地分布在世界各地。它垄断着原子弹,成为世界头号军事强国。

    1945年4月16日杜鲁门总统有关美国称霸的一段话

    “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凯撒、成吉思汗、路易十四、拿破仑或其他任何一个伟大的领袖所担负的责任,都不能同美国总统今天所担负的责任相比拟。”

    毛泽东论二次大战后的国际形势

    “美国和苏联中间隔着极其辽阔的地带,这里有欧、亚、非三洲的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美国反动派在没有压服这些国家之前,是谈不到进攻苏联的。现在美国在太平洋控制了比英国过去的全部势力范围还要多的地方,它控制着日本、国民党统治的中国、半个朝鲜和南太平洋;它早已控制着中南美;它还想控制整个大英帝国和西欧。美国在各种借口之下,在许多国家进行大规模的军事布置,建立军事基地。美国反动派说,他们在世界各地已经建立和准备建立的一切军事基地,都是为着反对苏联的。不错,这些军事基地是指向苏联。……”

    二次大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深刻的影响,是它极大地改变了世界范围的力量对比,彻底打破了数世纪以来形成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促使世界历史从一个欧洲列强主宰的旧时代,逐步过渡到一个两极结构的新时代。二次大战沉重打击了旧欧洲,德国因战败而退出争霸的舞台,英法虽然取胜却被严重削弱,旧欧洲已是体无完肤。整个欧洲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以欧洲为中心的旧世界结构已破坏殆尽,战后的欧洲不得不长期分别处于美苏两个大国的庇护之下。随着欧洲中心地位的丧失和欧洲殖民主义的衰落,美苏两国逐渐主宰了世界,形成了美苏在欧洲乃至全球对峙的局面。这一局面一直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初才发生了改变。

    美苏展开“冷战”而非直接军事冲突的原因

    美苏在二次大战后初期展开“冷战”而非直接型军事冲突,是由于当时的形势造成的:美苏双方都不想,也没有条件在大战之后再使自己卷进一场全球性的战争。美国经济、军事实力虽然很强,但战后按传统很快复员了大部分军队,可供动员的力量已十分有限;西欧各国经济残破,社会动荡,情况更糟。苏联在大战中大大发展了军事实力,其影响越出国界,扩及东欧大部,到达中欧;在远东也有很大影响。但它在战争中人力、物力损失最为沉重,因而特别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进行重建。

    美苏“冷战”政策的性质

    首先,冷战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是两种社会制度尖锐对立的表现。二次大战后,-主义运动在欧洲蓬勃开展。东欧诞生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它们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有些国家发生了-党领导的人民战争(希腊);有些国家的-党力量发展很快(意大利、法国等)。西方国家感到,这是“-主义扩张”的反映,威胁了资本主义制度,它们希望东欧仍“保持战前的社会结构”,即幻想在东欧重建亲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冷战”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其次,冷战并不单纯是两种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因为,即使没有这些原因,对峙也不能避免。从国家安全角度看,苏联希望自己的西邻是同它友好合作的国家,正像彼得大帝要求这里有一片尽可能宽阔的“缓冲区”一样。而西方绝不会因为东方是一个彼得大帝的俄国而不是社会主义的苏联,就稍微放松一点同它的争夺。这样,东欧就成为双方必争的地区。也就是说,东、西方对垒之势是不可避免的。

    总之,战后初期的“冷战”既包含有社会制度对立的因素,也有国家利益矛盾的因素。不过“冷战”初期占突出地位的,是社会制度的矛盾。美国的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就具有特别浓厚的*产主义色彩。但是,也存在着较为隐蔽的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苏联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和华沙条约组织,既有联合东欧同美国和西欧抗衡的一面,也有控制东欧的一面。

    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

    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的诱发点,是希腊和土耳其的形势。二次大战期间,德国占领了希腊,希腊国王乔治二世及其政府被迫流亡伦敦。希腊人民在-党领导下开展反法西斯游击战争,于1944年10月解放了全国。但不久英国即派出军队将受人唾弃的希腊国王和流亡政府护送回雅典,并逐渐解除人民武装力量。1946年初,希腊-党再次组织武装斗争,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三国给予支持,游击队的规模和力量发展到保王派军警不能控制的地步。另外,自叶卡特林娜二世以来,俄国历代沙皇都梦想冲出黑海,在达达尼尔海峡取得一个港口。苏联人也继承了这一传统。1945年在波茨坦会议上,苏联力争更改确认土耳其对达达尼尔海峡有控制权的蒙特勒公约,但遭到否决。在1946~1947年间,苏联对土耳其又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宣传攻势,并在土耳其边境上集结了大量军队。

    希腊乔治国王的政府是由英国一手包办的,英国长期以来支配着希腊的事务。1947年初,英国的工业生产落到史无前例的最低点,国内经济状况达到了崩溃的边缘,英国深感继续为此耗费巨大财物资金已力不从心,决定把这付担子交给经济实力比自己强大得多的美国。当年2月,英国向美国表示,它已无力向希腊提出刻不容缓的财政援助。美国政府认为希腊的形势是苏联“侵略”的征兆,于是耸人听闻地大谈所谓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即如果希腊和土耳其倒下了,那么不仅仅是中东,而且所有西欧和北非的国家都将倾覆。3月12日,杜鲁门出席了国会的一次特别会议,他在咨文中宣称:“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各国自由人民,他们正在抵制武装的少数集团或外来压力所试图的征服活动”,“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等等。他要求国会批准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4亿美元的紧急援助,“以抵制极权政体强加于它们的种种侵犯行动”。5月,这项要求得到国会的批准,并成为美国的官方政策。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美国对外政策的一大转折点。首先,过去美国把苏联称为盟国,只是在一些具体问题上攻击苏联。现在,杜鲁门实际上公开宣布苏联是美国的主要敌人,美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遏制”苏联“扩张”,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展开。其次,美国传统的孤立主义外交政策,现在转为对别国内政的大力干涉。杜鲁门主义宣称美国决心干涉世界任何地方的-主义和任何别国内部发生的有-主义性质的革命。杜鲁门的国情咨文发表后,美国参议员爱德温·约翰逊说:“我觉得有点像一次不宣而战的战争宣言。”

    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

    杜鲁门主义提出后不久,美国政府很快就发现,原来欧洲最大最稳定的一些国家,却处在它们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困难之中。美国担心整个欧洲出现大规模的经济和-崩溃,会给各国-党造成在经济动乱中夺取政权的机会。刚从欧洲访问归来的美国国务卿马歇尔要求他的政策规划委员会立即制订出一个向全欧洲提供广泛的经济援助的计划。

    1947年6月5日,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讲演,正式提出:“必须考虑给(欧洲)以额外的、大量的和无偿的援助,不然的话就会面临着非常危险的经济、社会和-解体”,并声称“我们相信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复兴工作,必会得到美国政府的全部合作”,将后来被称为“马歇尔计划”的“欧洲复兴计划”公诸于众。1948年4月,杜鲁门签署了《对外援助法》。这个法案规定:参加马歇尔计划的各受援国,需与美国就援助条件签订双边协定;援助方式分美国出口货物、提供贷款或馈赠几种。苏联、东欧各国也被包括在马歇尔计划之内,但它们拒绝参加。从冰岛到意大利的16个国家指奥地利、比利时、英国、丹麦、爱尔兰、法国、希腊、冰岛、意大利、卢森堡、荷兰、挪威、葡萄牙、瑞典、瑞士和土耳其。参加了这个计划。

    自1948年至1951年,美国用于马歇尔计划的实际拨款达120亿美元,对西欧经济的恢复起了重要作用。参加计划的16个国家,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工业产量比战前增加25%,农业产品增加40%。随着经济的恢复,西欧各国政局稳定下来,强大的法国-党和意大利-党的影响也相对减弱。美国也从马歇尔计划中得到了好处。提供给欧洲的援助,主要是贷款而不是现金。这些贷款又主要用来在美国购买设备、机床以及生活用品,然后用船运到欧洲去,这样就极大地刺激了美国生产的发展和产品的出口。

    马歇尔计划为什么要把苏联和东欧包括进来

    既然马歇尔计划是为了抗衡苏联,为什么它又把苏联和东欧包括在“援助”范围内呢?美国这样做有三层用意:一是策略上的考虑,杜鲁门主义咄咄逼人的*调子,曾引起对美国不利的反响,一项包括苏联和东欧在内的“复兴计划”有利于争取欧洲人;二是有助于瓦解或离间苏联和东欧的关系;三是美国深知苏联根本不可能按美国的条件接受马歇尔计划,把苏联和东欧包括进来无非是为了把分裂欧洲的责任推给苏联。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在欧洲复兴过程中,美国为了扩张实力,在欧洲拼凑了军事-集团。1948年3月,美国同加拿大和英国在华盛顿会谈,通过美国草拟的“五角大楼文件”,开始签订北大西洋防务条约的准备工作。1949年4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12国的代表,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公约规定“进行集体防御”,当一国遭到“武装进攻”时,其他缔约国应“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根据这项公约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该组织有统一的军队,艾森豪威尔被任命为司令官,司令部设在巴黎附近。

    二、美国侵略朝鲜和越南的战争

    美国提出在亚洲设置针对中国和苏联的战略包围圈

    1950年2月,继马歇尔之后任美国国务卿的迪安·艾奇逊公开宣称,为了保护美国的安全,必须考虑建立一个战略“防御圈”。他提出这条防线北起阿留申群岛,中经日本、琉球群岛,南到菲律宾。虽然未明确提到台湾和朝鲜,但是表示:如果“防御圈”以外的地区受到攻击,这些地区除必须主要依靠自己的防务外,还可以呼吁“整个文明世界承担义务”。

    美国侵略朝鲜的战争

    根据美苏达成的协议,苏、美军队于1945年8月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出兵朝鲜半岛,追歼日本法西斯军队。由于战后出现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三八线也就成了南北两个朝鲜的分界线。1948年,南方成立了大韩民国,北方成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双方在对峙的局面下,边境冲突时有发生,最后导致了朝鲜战争的爆发。由于美军的介入,战争很快演变成反对美国侵略的战争。战争可以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0年6月25日至10月25日。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当日联合国安理会应美国的请求,在苏联代表缺席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被剥夺的情况下,通过了指控北朝鲜进攻南朝鲜的决议。7月17日,美国又一次利用安理会通过决议,授权美国组织“联合国军”干涉朝鲜战争。在这两个月里,朝鲜人民军处于优势,解放了南朝鲜90%以上的地区和人口,把美国和李承晚军队压缩在以大邱、釜山为中心的东南海岸一隅之地。9月15日,美军乘朝鲜人民军主力集中于洛东江前线、后方空虚之际,出动大股部队在仁川登陆,不久就占领汉城,越过了三八线。随后,美国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10月8日,毛泽东以中央军委主席名义下达抗美援朝的命令,组成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10月19日,志愿军赴朝鲜参战。

    第二阶段,1950年10月25日至1951年7月10日。中、朝军队五战五捷,共歼敌23万人,把美国侵略军赶到三八线以南,杜鲁门免去“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的指挥权。1951年7月10日,美国被迫接受停战谈判。

    第三阶段,1951年7月10日到1953年7月27日。美国交替使用战争与谈判两手。1953年,朝、中军队发动夏季反击战,歼灭敌人十多万人,推动了谈判进展。7月27日,由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为一方的代表同由“联合国军”总司令为一方的美国代表,在板门店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确定以北纬38度线附近的双方实际接触线为军事分界线,美国代表克拉克称:“我是美国第一位在没有打胜仗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至此,朝鲜战争结束。

    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

    越南战争从1955年起到1975年,前后历时20年,分为五个阶段。其中,第二、三、四阶段(1961~1973年)为美国侵越战争时期。

    第一阶段,1955~1960年。艾森豪威尔政府在南越扶植吴庭艳担任总理,建立亲美独裁政权。在美国的支持下,吴庭艳集团发动“控共”、“灭共”战役,屠杀南越爱国者。

    第二阶段,1961~1964年。肯尼迪政府发动“特种战争”,由美国出钱出枪派顾问,训练当地的反动军队,以反革命的“游击战”对付人民的游击战,把农村居民赶进四面围着铁丝网、壕沟和碉堡的“战略村”,妄图割断游击队与人民之间的联系。越南南方军民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打击敌人,许多“战略村”被捣毁,一些“战略村”还变成了人民的战斗村。1963年南越政权内讧加深,美国决定改换走狗,策划军事政变推翻吴庭艳,随后杨文明、阮庆等军人相继上台执政。

    第三阶段,1965~1968年。约翰逊政府把“特种战争”升级为“局部战争”,扩大战争规模,开始对越南北方的轰炸袭击。1965年,约翰逊下令采取“雷声隆隆”行动,在南越不再局限于使用傀儡军,美国直接派军队参战。侵越美军迅速增加,达到50万人。1968年初,越南南方军民发动“春季攻势”,向西贡、顺化、岘港等64个大中城市、省会及军事基地展开猛烈进攻。同年3月,约翰逊政府被迫宣布部分停止对北越的轰炸。5月越美巴黎谈判开始。11月美国宣布完全停止对越南北方的轰炸。至此,“局部战争”失败。

    第四阶段,1969~1973年。尼克松政府提出“越南化”政策,重新采用“用越南人打越南人”的手段,同时宣布从南越逐步撤出美国部队。美越继续会谈,并将双方会谈扩大为包括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及西贡阮文绍政权在内的四方会谈。1973年1月27日,美国被迫在结束越南战争的协定上签字。为时12年的侵略战争到此结束。

    第五阶段,1973~1975年。美国军事力量从南越撤出后,南越阮文绍政权十分孤立。1975年越南人民发动总进攻,打垮南越傀儡政权,解放了西贡,完成了南北统一。越南战争结束。

    中美建交的经过

    美国二战后在亚洲进行侵略和扩张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孤立和遏制中国。这个政策最后导致了美国全球战略重点和海外军事力量部署重点的失调。美国只有放弃-政策,才有可能有效地收缩和调整海外军事势态。从美国全球利益考虑,美国也必须把美、中、苏三边关系的重心转到美、中接近,以制约苏联。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这是中美关系改善的起点。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双方发表上海公报。接着,中美两国经过长期谈判,双方于1978年12月16日达成协议,发表联合公报,正式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自1979年1月1日建立外交关系。(中美上海公报和中美建交公报见1972年2月28日和1978年12月17日《人民日报》)

    三、美苏争霸

    赫鲁晓夫的国际事务大国决定论

    赫鲁晓夫等苏联领导人甚至比西方各国领导人更强调和信奉国际事务大国决定论,在其中特别强调大国首脑的作用。赫鲁晓夫曾经谈到:“如果哪一个小国的不明智的国务活动家发怒,那么这种怒气除了发怒者本人以外,不会对任何人有害处。但是,如果像美国和苏联这样的国家领导人表现出不明智,那不仅对我们两国人民是灾难,而且也是全世界人民的灾难。”他还认为:“最近的经验完全证实,国家领导人之间的直接来往和接触,是现在条件下改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就悬而未决的国际问题达成协议的最有效的和使人产生很大希望的方法。”葛罗米柯甚至更具体地说:“可以完全有把握地说:苏美两国之间有合作和信任,就会有和平;在苏联政府首脑尼·谢·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肯尼迪之间达成协议,决定人类命运的国际问题就会得到解决。”

    苏联领导人的上述观点决定了苏联对美政策的一些特点:苏美有权而且必须参与讨论和解决全球范围内的问题,而不论它是否与苏美直接有关,甚至可能完全没有关系;首脑会谈被特别频繁地用于两国外交交往和问题的解决之中;苏美决定论忽视了其他现实存在的力量,并且可能在解决某个问题的过程中忽视和损害第三国利益。

    古巴导弹危机

    1961年美国与古巴断交。苏联取得了打入美国在西半球势力范围的机会,向古巴提供经济、军事援助。美国感到不安。

    1962年8月底,美国U—2高空侦察机在古巴上空发现近程导弹发射场。肯尼迪总统立刻在9月4日对苏联发出警告。苏联予以否认。但是在10月14日后,U—2飞机拍摄到苏联正在修建的中程与中远程导弹发射场的照片。

    10月22日晚,肯尼迪通过电视向全国正式通报苏联在古巴设置中程导弹的“惊人”消息,宣布对古巴实行名为“隔离”的海上封锁,以阻断正在运往古巴的武器运输线。肯尼迪声称美国的政策是把从古巴向西半球任何国家发射的核导弹视为苏联对美国的袭击,必将招致美国的全面报复。他呼吁赫鲁晓夫放弃这种“统治世界的方针”,要求苏联立即从古巴撤出所有中程导弹。

    根据肯尼迪的命令,一百八十多艘美国军舰在加勒比海进行巡逻,形成对古巴的严密的海上封锁。美国设在古巴的关塔那摩海军基地也得到加强。载有核弹头的B—52轰炸机进入古巴周围的上空,美国在全世界的海、陆、空三军部队进入最高戒备状态。一场前所未有的可能触发核战争的危机笼罩着美国和全世界。肯尼迪及其政府官员紧张地等待苏联的反应。

    就在肯尼迪进行战争威胁、核战争一触即发之际,赫鲁晓夫自知苏联仍处于军事劣势,无可奈何地后退了。10月24日,数艘苏联货船或是改变航线,或是停在远离古巴的海面上,这表明美国的封锁起了作用。

    自10月26日起,苏美双方信件不断,最后,赫鲁晓夫在10月28日的复信中被迫同意从古巴撤出苏联的导弹。古巴导弹危机结束了。

    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两国之间的一次核-。这场危机不仅对美、苏关系,而且对整个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古巴导弹危机中,美苏把世界推到核战争的边缘,最后又不得不妥协,从而开创了美苏关系既对抗又对话,既斗争又妥协的新阶段。但苏联在危机期间深受屈辱,决心全力发展-,导致两个超级大国新的激烈争夺。

    关于-试验条约的谈判

    还在1958年10月,美国、英国和苏联就开始了关于禁止核试验条约的谈判。在解决古巴导弹危机的过程中,美苏双方更感到维护核垄断地位的重要,为此它们进行了新的交易。危机结束后,美国和苏联加快了就禁止核试验达成协议的步伐。

    1963年7月15日,美、英、苏在莫斯科恢复谈判,并很快达成协议。8月5日,三国代表在莫斯科签署《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试验条约》(以下简称《部分核禁试条约》)。条约于同年10月10日生效。此后,约有一百个国家加入该条约。条约规定,缔约各国保证在大气层、外层空间或水下“禁止,防止并且不进行任何-试验-或任何其他核-”,还保证“不引起,鼓励或以任何方式参加”上述-试验-或其他核试验。

    美苏等签订的《部分核禁试条约》是一个意在巩固美苏核垄断地位的条约。美苏想以此限制其他国家特别是中国研制和发展-。然而,美苏垄断-的目的没能达到。法国拒绝在《部分核禁试条约》上签字。中国则揭露了美苏的企图,指出正确途径应是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1964年10月,中国成功地-了第一颗原子弹,给美苏核垄断与核讹诈政策以有力打击。同时中国政府郑重声明,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外交政策

    在外交方面,勃列日涅夫奉行霸权主义,提出了“有限主权论”。在他执政期间,苏联对外进行了一系列侵略扩张活动。1968年8月,出兵入侵捷克斯洛伐克。1969年3月和8月,侵犯我国东北领土珍宝岛和新疆的铁列提克地区。1978年12月,支持越南侵略柬埔寨。1979年12月,出兵入侵阿富汗。这些行动,受到国际舆论的严厉谴责。在苏联和西方的关系方面,勃列日涅夫执政前期,注意和西方搞缓和,并发展了同西方国家的经贸关系。70年代中期,苏联随着自己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强,转而推行进攻性的国际战略,加紧苏美争夺。

    尼克松对美国对外战略的调整

    尼克松1969年初入主白宫时,鉴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和美国霸权地位的相对衰落,为了维护既得利益,保住已有的霸权地位,尼克松提出了一整套新的对外政策方针。1969年7月25日,尼克松出访亚洲途中,在太平洋的关岛谈到了美国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政策:“在我们同所有亚洲友邦的关系方面,现在是着重强调下列两点的时候了:第一,我们将恪守我们的条约义务……第二,在国内安全问题上,在军事防务问题上,除非受到一个大国的带有-的威胁以外,美国将鼓励并有权期望逐渐由亚洲国家本身来处理,逐渐由亚洲国家本身来负责。”这就是尼克松的所谓“新亚洲主义”,后来很快被称为“关岛主义”或“尼克松主义”。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又在美国的堪萨斯发表讲话,进一步说明他对国际形势的基本看法和政策考虑。他承认国际战略格局已发生变化,不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而是有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和日本五大力量中心。与二战结束之初相比,美国已不再处在十分突出或完全占支配的地位。苏联成了“非常强大、有力和咄咄逼人的竞争者”。美国要在国际事务中保持“领导地位”,就必须对对外政策做出调整。

    尼克松主义修改了军事战略,主要是调整全球的军事部署,收缩亚洲的兵力,加强欧洲战略重点和作为欧洲侧翼的中东地区,集中力量制止苏联扩张,争取改变被动局面。这一战略的特点是以“一个半战争”的设想替代“两个半战争”的设想,即由在欧亚两洲各打一场大战,在其他地区打一场小规模战争,变为只在欧洲或亚洲打一场大战,同时在其他地区打一场小规模战争。同时,主要准备打常规战争。

    根据尼克松主义的战略构想,美国政府采取了以下行动:①从越南脱身:1973年1月签订了《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美军陆续撤出越南。②主动采取行动,谋求同中国对话,逐步开始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③对苏推行“缓和”外交,在保持同苏联激烈竞争的同时,采取较为灵活的态度同苏联“对话”,试图用军备控制协议限制苏联的扩张行动,用一些经济协议满足苏联的某些要求,换取苏联克制自己的扩张行动。但收效甚微。④重新调整与西欧、日本的关系,包括强调经济合作和西方防务的不可分割,使它们之间的关系得到改善。

    里根的新遏制政策

    里根的新遏制政策,表面上没有50年代杜鲁门主义那样强硬,也不像尼克松主义那样软弱。其基本方针是,以抗击苏联为中心,重振国威,奉行“以实力求和平”的方针,即以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压住苏联;在地区争夺上,把苏联阻止在70年代末的扩张线上,使苏联不能再进一步。同时,保持各种渠道,加强同苏联的对话,迫使苏联妥协让步,促使苏联“演变”。里根上台以后,就制订了大规模扩充军备的计划,并在1983年提出了“战略防御计划”(SDI),即所谓的星球大战计划。他企图凭借美国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通过这一计划达到一箭三雕的目的:大大提高美国的核威慑力量;带动美国科技的发展;造成对苏联在技术和经济上的压力,从而拖垮苏联。

    然而,里根的强硬政策也受到美国经济衰退的制约。自80年代初起,美国虽然大规模扩充军备,但也为此背上了沉重的军费开支负担,1981~1987年美国的军费开支为2万亿美元,联邦政府的财政收支连年出现巨额赤字。因此,从1978年起,美国不再强调拖垮苏联,而是开始鼓吹“缓和”,后来明确表示支持戈尔巴乔夫进行改革。

    星球大战计划

    20世纪80年代初,当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战略-数量和质量都处于均势,走入军备竞赛的死胡同时,美国国防情报局前局长丹尼尔·格雷厄姆中将首先提出了“高边疆”战略。1981年,里根就任总统后不久,立即召集了三十多位著名科学家、经济学家、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军事战略家组成研究小组,对“高边疆”战略进行研究,并于1982年3月正式确认了这一战略。这项战略的主要目的在于利用美国的高技术优势,建立空间武器系统,提供对付战略-攻击的空间防御手段,以消除苏联日益增长的核威胁。与此同时,加紧开拓太空工业化领域,以获取宇宙空间的丰富资源。1983年,美国国防部向里根总统和国会提交了一项新的战略防御技术研究计划,并编制出1984~1989年财政年度数额高达二百六十多亿美元的技术研究经费预算。1984年1月,里根签署了第116号国家安全指令,正式批准“星球大战计划”。这年夏天,“星球大战计划”开始进入全面研究阶段。

    “星球大战计划”在战略防御方面,是一个以宇宙空间为主要基地,由全球监视、预警与识别系统、拦截系统以及指挥、控制和通讯系统组成的多层次太空防御计划。在武器装备的研制方面,它是一个由定向能武器、动能武器、各种雷达和传感器、微电子和计算机设备等高技术组成的耗资巨大、结构复杂的武器系统。在高技术方面,它是一个包括火箭技术、航天技术、高能激光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在内组成的高技术群。美国政府为此组织一大批著名的科学家、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社会活动家、军事战略家对“星球大战计划”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论证,动员了国内的科技力量和陆、海、空三军的有关研究机构、国家实验室、有关公司及许多理工科大学投入这项研究工作。

    里根总统称“星球大战计划”是一个可使对方进攻性武器失效的“空间绝对盾牌”。

    戈尔巴乔夫的外交政策

    苏联在同美国的全球争夺中,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自70年代中期起,它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慢,在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方面,同美国的差距出现重新拉大的趋势。据苏联官方统计,苏联国民收入相当于美国国民收入的比重:1950年为31%,1970年为65%,1975年为67%,而1985年降至66%。特别是苏联在生产效率、质量和一系列科学领域都大大落后于美国、日本等西方国家。按国民生产总值计算,苏联已落后于日本而居世界第三。

    面对严峻的形势,戈尔巴乔夫1985年上台以后,提出了以军备控制为中心的全球缓和战略。这一战略的主要目的是为苏联的“加速发展战略”创造和保持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为此,他提出了对外战略的“新思维”。他提出在核时代“人类的生存高于一切”,核战争“不会有胜者”,因而苏联的安全观也应相应改变。1985年和1986年,他同里根两次会晤。1978年12月,他们又举行了第三次会谈,并于12月8日在美国白宫的东厅签署了全部销毁两国中程和短程核导弹条约即中导条约。尽管这个经过两国六年多艰苦谈判后签署的条约,只能削减美苏两家核武库的大约4%,但它终究是自出现-以来达成的第一个削减核军备的协议。

    《美苏关于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即“反导条约”)简介

    《美苏关于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是美国和苏联于1972年5月26日在莫斯科签订的。它于同年10月3日生效,无限期有效,是美苏限制和削减战略武器会谈的主要成果之一。

    条约包括序言和16条正文,主要内容有:反弹道导弹系统指用以拦截在飞行轨道上的战略性弹道导弹或其组成部分的系统,主要包括反弹道导弹、反弹道导弹发射架、反弹道导弹雷达;每方只能部署两个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分别保卫首都和洲际导弹发射场。每个反弹道导弹发射场半径不得超过150千米,可部署不超过100部反弹道导弹发射架和100枚反弹道导弹;双方保证不研制、试验或者部署以海洋、空中、空间为基地以及以陆地为基地的机动的反弹道导弹系统及其组成部分;不使普通的防空系统拥有截击战略弹道导弹或其组成部分的能力,也不进行这种实验;双方应以符合公认的国际法原则的方式,使用自己拥有的国家技术手段核查对方的履约情况。每方保证不干扰和采取隐瞒的措施来妨碍另一方的正常核查。按本条约的规定,苏联保留了莫斯科的发射场,美国保留了北达科他州的发射场。

    《反导条约》的前前后后

    2001年12月13日,美国宣布半年后退出1972年美苏签订的《反导条约》。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综观《反导条约》短暂的生命周期,人们不难发现,它既是美苏“缓和”的产物,也是美俄“缓和”的葬品。

    60年代末,美国内外交困,而苏联则乘机发展成为仅次于美的超级大国。1969年1月尼克松上台后,对苏联采取以谈判代替对抗,以缓和代替冷战的策略。1971年苏共召开“二十四大”,将缓和定为苏对外政策的首要任务。此后,美苏之间“缓和”之风劲吹。70年代,美苏缓和的主题就是举行军控和裁军谈判。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和互相让步妥协,双方签署了多项具有重要意义的裁军与军控条约。

    《反弹道导弹条约》(即《反导条约》),是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与来访的美国总统尼克松1972年5月26日在莫斯科签署的,同年10月生效。条约共16条,其中最重要的规定是:只允许双方在各自的首都周围和一个洲际导弹地下发射井周围建立有限的反导系统。其目的就在于,通过限制建立反导系统,相互确保有摧毁对方的能力,使双方都不敢贸然首先发动战争,从而在“恐惧的平衡”上确保和平。1974年7月,尼克松和勃列日涅夫又在苏签订《苏美关于限制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条约议定书》,规定双方只能在本国首都或一个洲际导弹发射基地建立一个反导系统。长期以来,《反导条约》被视为全球战略稳定的基石。目前有32个裁军和核不扩散的国际条约与之挂钩。

    《反导条约》命运多舛,它受到的最初挑战来自80年代初的“战略防御计划”,即“星球大战”计划。这一计划是里根总统1983年提出来的。里根称,自二战以来,美国都遵循以报复相威慑来阻遏侵略的原则,现在应当“制定一项防御计划”来对抗导弹威胁。该计划的核心是,研制出用于本土防御的反弹道导弹系统,在空中拦截和摧毁来袭导弹。1984年里根签署了第119号“国家安全决策指令”,命令着手研制激光和粒子束武器,“星球大战”计划付诸实施。1985年1月,美正式公布《总统战略防御计划》文件,对该计划的目的和性质进行了全面阐述,提出该计划主要是发展有效的防御系统对付导弹所造成的威胁,以确保美国的安全。“星球大战”计划的提出标志着美国的核战略已从“相互确保摧毁”转向了“相互确保生存”。

    冷战结束后,美国重新审查了冷战时期制定的“星球大战”计划,转而发展导弹防御系统。90年代初,布什总统曾提出过一种“全球有限打击”计划。1993年克林顿上台后,为振兴美国经济,决定放弃该计划。当然,这也与当时的国际形势变化有关,由于苏联的解体,美国认为它所面对的威胁将不再是昔日的超级大国苏联,而是类似于海湾战争的地区冲突。因此,如何对付短程导弹威胁就变成了一个更紧迫的问题。在此情况下,克林顿决定用“导弹防御计划”取代战略防御计划。美国军方的研究重点也从80年代强调发展天基战略防御系统,改为主要发展陆基的、能保护美国本土的战略导弹的防御系统,即所谓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

    从1999年开始,美国加快了发展NMD的步伐。当年3月,美国会参众两院分别通过了建设NMD方案,并以法律形式加以确定,使之成为美国安全政策的优先日程。由于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2000年,克林顿在执政的最后一年决定暂停发展NMD。2001年1月布什就任总统后,大力鼓吹NMD,并声称将按自己的时间表来决定何时退出阻碍建立这一系统的《反导条约》。

    根据布什政府的计划,美将于2004年前建立起初步的导弹防御系统。迄今为止,美国已进行过五次导弹防御试验,但这些试验的拦截导弹都是从陆基固定发射架发射的,未涉及反导条约所禁止的海基、空基及陆基机动系统。不过美正在考虑在2002年4~5月在阿拉斯加动工兴建五个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基地,这将明显违反《反导条约》的规定。有鉴于此,退约成为其必然选择。

    美国决定在此时退出《反导条约》,除了上述时间要求外,还有更深层考虑:“9·11”事件后,美俄关系得到“实质性”发展。据称,在2001年11月普京访美的会晤中两国首脑就对此有了某种默契:由布什承担退约的“道义责任”,普京则平静地表示退出《反导条约》是一个“错误”,但强调这并不会影响俄美关系,字里行间,耐人寻味。同时,不排除美国此举有其经济方面的考虑。美国会批准的2002年《国防授权法》中用于导弹防御计划的预算为83亿美元。据估计,美国的NMD计划的初始阶段预算将高达600亿美元,部署阶段则更高达数千亿美元,这既可为与共和党有密切联系的军工集团带来丰厚的订单,拉动和刺激衰退的美国经济,同时,NMD的关键技术涉及前沿科学领域,将会大大推动美国的高新技术发展,确保美国在高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

    这是现代史上美国首次公开退出一项重要的国际条约,此举无疑是对国际军备控制机制的沉重打击。但布什此举能否真正保证美国的安全,换言之,它对美国的安全究竟是福是祸,还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世界历史》第二册教参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