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讨论课《第二次世界大战》教案
  • 第12课 二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
  • 第13课 欧洲、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 第14课 美国的霸权政策和美苏争霸
  • 第5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 第6课 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第7课 世界体系的建立和20世纪20年代的相对稳定
  • 第8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 第9课 法西斯国家的形成和反法西斯斗争
  • 第10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一)
  • 最新热门    
     
    第15课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的能力。引导学生分析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

    教学要点

    一、亚洲民族独立国家的兴起

    1.越南、朝鲜、中国革命的胜利

    2.印度独立和印巴分治

    3.其他新兴独立国家

    二、非洲的独立浪潮

    1.埃及“七月革命”和阿尔及利亚的独立

    2.五六十年代独立运动概况

    3.70~90年代独立运动概况

    三、拉丁美洲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

    1.古巴革命

    2.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的斗争

    教学建议

    一、本课重点:亚、非、拉美民族解放运动的概况及重要事件,如印度独立和印巴分治、埃及“七月革命”、“非洲独立年”、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

    本课难点:印巴分治。

    二、导入新课:建议教师先让学生回忆二战后国际形势:德、意、日法西斯的消灭和英法帝国主义势力削弱;苏联的战后建设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出现;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

    三、解释课题:本课题的主要内容是:二战后亚、非、拉美广大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摆脱殖民枷锁,获得民族独立。

    四、“亚洲民族独立国家的兴起”一目是本课重点,讲述时最好能运用课本上地图《二次大战后亚洲一些国家的独立》,注意讲清几个问题:

    关于亚洲一些新兴独立国家,建议从概述战后初期亚洲格局、民族解放运动发展概况两方面讲述。首先指出二战前,整个亚洲,只有日本是帝国主义国家,其他国家和地区均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让学生回忆亚洲历史上出现的几次重大民族解放运动,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亚洲民族解放斗争,一战后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等,说明亚洲人民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为争取、捍卫民族独立进行前赴后继英勇斗争的伟大精神。其次,介绍亚洲民族解放运动概况,可分成三部分:越南、朝鲜、中国革命的胜利。第12课已经讲过,这里只须加以联系,同时可让学生结合中国史所学内容,简要回答1949年中国革命胜利的情况及意义。意在加深学生对中国革命在世界历史中所处地位的理解,在世界史教学中渗透国情教育。至于获得独立的国家的发展道路问题,即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资本主义道路,由于所涉问题较为复杂,建议点明即可,不做过多解释和深入分析。印度独立和印巴分治是重点内容,要讲清:由于印度是英国最大、最重要的殖民地,所以印度独立是对英帝国主义的沉重打击,而印巴分治既反映了帝国主义不甘心丧失殖民权益、想继续控制这块土地的企图,也表明了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上层害怕发生社会革命。但印巴分治也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如至今没有解决的克什米尔问题。尼赫鲁为印度的民族独立及不结盟运动的形成均作过贡献,应掌握。教师可参照教材再补充些史料,使人物活起来。至于亚洲其他新兴独立国家内容,结合形象图,讲清即可。

    本目小字和形象图、地图部分都是对大字部分 的必要补充,除地图要求掌握外,其他可由教师视实际情况灵活采用。建议印度独立小字部分要求学生课上阅读,印尼独立小字部分鼓励学生课下阅读。

    五、“非洲的民族独立浪潮”一目,叙述了战后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历程,讲述时可按开始、全面展开、深入发展三部分处理。1.开始阶段(战后初期):埃及“七月革命”和阿尔及利亚反法武装起义,这是本目的重点。这两国斗争的共同之处是:运动开始时间早。有关埃及革命的特点,讲清两点:有组织(即纳赛尔领导的“自由军官组织”)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质。讲阿尔及利亚革命时,则着重介绍它是二战后非洲第一个通过长期民族解放战争取得独立的国家,歌颂阿尔及利亚人民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教材第一段小字叙述了埃及“七月革命”及苏伊士运河战争,是对大字部分的必要补充,应让学生阅读。教材第二段小字叙述了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历程,教师可择要配合大字讲述。2.全面展开阶段(50年代中到60年代末):可主要让学生掌握五六十年代是民族解放运动在非洲大陆全面展开时期,1960年即“非洲独立年”是民族解放运动发展高潮点。3.深入发展阶段(70年代至90年代):民族解放运动向纵深发展。1990年3月,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非洲民族解放运动历史使命的完成及欧洲殖民者入侵、奴役非洲历史的结束。

    本目地图《非洲独立进程图》应大致了解。

    六、“拉丁美洲国家捍卫主权的斗争”一目,可先让学生回忆18世纪末19世纪早期的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内容,指明虽然那时拉美许多国家已纷纷独立,但由于二战结束后美国控制了拉丁美洲,因此拉美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还远未完成。同亚、非独立浪潮不同的是,拉美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形式是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本目选择了两个具有代表性的点,即古巴革命和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本目为阅读内容,有两段小字,前段叙述了古巴革命,后段叙述巴拿马人民的英勇斗争,是揭露美国侵略本质、歌颂人民正义斗争、进行思想教育的好素材,教师应鼓励学生阅读。

    七、以上内容讲完后,教师可引导学生简单小结:归纳战后亚非拉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线索、重要事件,思考民族解放运动的胜利发展标志着什么,以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分析能力。在总结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可将民族解放运动发展归纳为三个时期:1战后初期,即1945年至50年代中为第一时期,民族解放运动高潮在亚洲、北非。重要事件有中国革命的胜利、印巴分治和独立及埃及七月革命等。250年代中至60年代末为第二时期,民族解放运动在非洲、拉美广泛展开,“非洲独立年”和古巴革命为重要大事。70年代初至90年代为第三时期,亚、非、拉美民族解放运动向纵深发展,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为重要事件。民族解放运动的胜利发展标志着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在全球的崩溃。

    教师可将总结内容设计成图示或表格,也可让学生发挥独创性,自己动手设计。

    八、全课讲完后,教师可指导学生回答教材上的思考题。并鼓励学生关心世界形势的最新发展,多读报刊、收看电视新闻、收听广播。

    本课要点

    重要人物  尼赫鲁 真纳 纳赛尔

    重要词语  印巴分治 “非洲独立年” 巴拿马运河区

    附一:本课思考题答案提示

    题:亚非国家在取得民族独立的过程中,大体采用了哪两种斗争方式?

    答:主要采用了武装斗争(如印尼、阿尔及利亚)和-斗争(如印度、巴基斯坦的独立)两种斗争方式。

    附二:本课练习题答案

    一、选择:D

    二、填空:尼赫鲁,真纳,纳赛尔

    三、列举

    1947年印度、巴基斯坦独立
        1952年埃及“七月革命”
        1960年“非洲独立年”(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
        1962年阿尔及利亚独立
        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

    附三:本课参考书目

    严志梁、张象主编《新编世界当代史》,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编第4章,第2编第7、8章

    王斯德、钱洪主编《世界当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5、6章

    宦乡等编《当代世界-经济基本问题》,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版,第6部分

    资料和注释

    一、亚洲民族独立国家的兴起

    二次大战后,亚洲首先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战后亚洲首先掀起民族解放运动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从历史上看,二战前,除日本以外的亚洲诸国,都成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由于深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剥削和奴役,它们具有要求民族独立解放的共同愿望。其次,二战前及二战中,日本帝国主义乘机对东亚和东南亚进行疯狂侵略。被侵略地区的人民纷纷拿起武器,进行武装斗争,抗击侵略者。这对战后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二战结束,一些国家抓住日本投降后殖民统治崩溃的短暂时机,迅速掀起了争取独立的运动。但是,英、法、荷、美等帝国主义却卷土重来,妄图恢复殖民统治。这样,民族解放运动也就不可避免了,它迅速从东亚、东南亚、南亚,扩展到西亚。

    印度、巴基斯坦分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最重要的殖民地、素有“英王王冠上一颗最明亮的宝石”之称的印度掀起了反英斗争的怒潮。当时任印度总督蒙巴顿助手的伊斯梅形容当时的印度像是一艘舱中载满-而在大洋中着了火的船,迫切的问题是要在大火烧到-之前把火扑灭。狡猾的英国殖民者为了挑动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之间的对立,采取了“分而治之”的手段,终于导致了印巴分治。1947年6月,蒙巴顿公布了“蒙巴顿方案”,根据居民的宗教信仰,把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并让一些王公土邦自行决定加入前者或后者。穆斯林联盟和国大党都表示接受。8月15日,印度和巴基斯坦正式实行分治。

    尼赫鲁

    尼赫鲁(1889—1964)是印度独立后的第一任总理。出生于婆罗门贵族家庭。年轻时在英国接受教育。1920年参加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29年任国大党全国委员会总书记,以后屡次当选国大党主席。他曾9次被-,前后在狱中达10年之久,为印度的民族独立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1947年印度独立后任内阁总理,直到1964年病逝。1954年,曾同中国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万隆会议发起人和不结盟运动倡导人之一。他在执政时期执行过扩张主义政策。

    亚洲一些国家的独立

    菲律宾:1944年美军重新占领菲律宾。1945年9月,马尼拉爆发了有6万人参加的群众大示威,要求独立。1946年7月4日菲律宾宣告独立,成立菲律宾共和国。

    缅甸:1945年英军重返缅甸,恢复了殖民统治。缅甸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领袖昂山力图通过与英国谈判,争取独立。但独立未成,昂山等被害,激起群众更大的反英运动。英国迫于形势,将政权移交给缅甸资产阶级。1948年1月4日,缅甸脱离英联邦正式独立。

    斯里兰卡:斯里兰卡原名锡兰。曾先后遭受葡萄牙、荷兰、英国殖民统治。1948年获得独立。

    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投降后,英国又恢复了对两地的统治,并于1948年成立“马来亚联合邦”,把新加坡从马来亚划分出来,成立单独的“直辖殖民地”。在人民反英斗争的压力下,英国于1955年宣布马来亚实行“部分自治”。1957年8月,马来亚宣告独立。新加坡于1959年成立自治邦,1965年成立共和国。

    二、非洲的民族独立浪潮

    纳赛尔

    纳赛尔(1918—1970)曾任埃及总统(1956~1970),是阿拉伯民族主义-家。中学时代曾组织和领导学生反英示威,数次入狱,在狱中曾参加青年埃及党。1938年毕业于开罗皇帝军事学院,后任该学院教官。40年代中秘密筹建“自由军官组织”,1950年任该组织执行委员会主席。1952年,领导该组织推翻了埃及法鲁克封建王朝,赢得了“七月革命”的胜利。1953年埃及共和国成立时,任政府副总理,次年任总理。从1956年到1970年去世前一直担任埃及总统。1956年7月26日宣布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10月,英国、法国、以色列联合进攻埃及,苏伊士运河战争全面爆发。纳赛尔领导埃及人民英勇打击侵略者,赢得了战争的胜利。同时,纳赛尔本人也获得了阿拉伯世界广大人民的一致爱戴,被人们尊称为“雄狮”、“新萨拉丁”萨拉丁,是中世纪埃及、叙利亚、也门和巴勒斯坦的素丹,阿尤布王朝的开国君主,最著名的穆斯林英雄。。

    纳赛尔还是著名的国际-活动家。50年代中期,他参加了万隆亚非会议,并和铁托、尼赫鲁一起发起不结盟运动。他为阿拉伯民族解放运动和亚非人民团结反帝斗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自由军官组织

    埃及军队内部的反帝反封建组织。它的成员是埃及军队中的一代爱国青年,大部分是青年军官,代表埃及中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就开始秘密活动。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后,他们的活动更为积极。1950年,该组织成立了以纳赛尔为主席的执行委员会,作为自己的领导机构。不久,它的秘密组织就遍布各兵种。1952年初,该组织确立的具体革命目标是:消灭殖民主义,取消封建制度,根除垄断资本主义剥削,建立社会正义,加强军队,建立稳定的民主生活。这个反帝、反封建的-纲领,得到工农群众的支持。1952年7月,他们在纳赛尔领导下发动武装起义。在群众支持下,“自由军官组织”迅速推翻了法鲁克王朝的统治,获得“七月革命”的胜利。

    地图《1956年苏伊士运河战争形势》

    又称英法以侵埃战争或第二次中东战争。英法为重占苏伊士运河,联合以色列发动的侵埃战争。苏伊士运河是埃及境内著名的国际通航运河,扼亚、欧、非三洲交通要冲,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经济意义。运河自1869年开通后,被英法垄断资本的苏伊士运河公司所控制。1956年7月26日,埃及政府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这一行动沉重打击了英法在中东的利益。英法和以色列联合作战。10月29日,以军分三路突然进攻埃及的西奈半岛。31日,英法从海、空袭击埃及,随即入侵埃及领土。埃及军民奋起抗击,世界各地也掀起声势浩大的抗议英法侵略、支持埃及正义斗争的浪潮。在埃及人民反抗和国际社会的压力下,英法被迫于11月7日宣布停火,22日从埃及撤军。次年3月以军也从埃及撤出。

    非洲独立年

    20世纪60年代,民族独立运动的浪潮席卷整个非洲大陆。仅在1960年,就有刚果、乍得、尼日利亚等17个非洲国家宣布独立,故有“非洲独立年”之称。它标志着战后非洲大陆的崛起和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纳米比亚独立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西南非洲(即纳米比亚)是德国殖民地。1920年国际联盟曾将它交给南非“委任统治”。二战后联合国又让南非“托管”西南非洲。1949年西南非洲被南非所吞并,遭受南非当局的野蛮统治。西南非洲人民为反抗殖民统治进行了坚持不懈的英勇斗争。60年代,联合国大会撤消南非对西南非洲的托管权。之后,联合国又通过决议,谴责南非当局无视联合国决议,并依照西南非洲人民愿望将西南非洲正式改称为“纳米比亚”。在纳米比亚人民武装斗争及国际社会的压力下,南非被迫接受联合国决议,承认纳米比亚独立。1990年3月21日,纳米比亚共和国正式成立。

    地图《非洲独立进程》

    非洲是一块饱受殖民主义、帝国主义践踏、蹂躏的大陆。从15世纪起,西方殖民者就开始侵入非洲,到20世纪初,整个非洲几乎全部沦为殖民地。二战结束时,非洲-版图上只有利比里亚、埃塞俄比亚和埃及三个形式上独立的国家,从地图上可看出,其余92%以上的地区仍是英法等殖民者统治地区。

    非洲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斗争,但大多以失败告终。二战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揭开了蓬勃发展的新篇章:从50年代到60年代,有39国获得独立;70~80年代,有9国获独立;90年代纳米比亚独立,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取得最终胜利。

    三、拉丁美洲国家捍卫主权的斗争

    古巴革命

    古巴在16世纪曾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9世纪,古巴人民进行了长达30年的民族解放战争。在即将推翻西班牙统治时,美国侵入古巴,攫取了古巴30年斗争的胜利果实。此后,古巴长期处于美国的奴役之下。1952年,美国又支持军人巴蒂斯塔发动军事政变,建立了亲美独裁政府。古巴人民不甘心屈服于亲美傀儡政权的统治。1953年7月26日菲德尔·卡斯特罗带领150名青年攻打圣地亚哥蒙卡达兵营。攻打失败后,卡斯特罗被捕,1955年获释流亡墨西哥。1956年12月卡斯特罗带82人乘“格拉玛”号游艇在古巴登陆,后转入马埃斯特腊山区展开游击战争。1957年全国革命高潮兴起。1958年革命武装打败了敌人的大规模进攻,控制了古巴大部分地区。1959年1月,革命武装力量开进首都哈瓦那,政府军投降,革命取得胜利。1961年,卡斯特罗宣布古巴革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

    地图《巴拿马运河区》

    巴拿马运河位于巴拿马共和国中部的蜂腰地带,纵贯巴拿马地峡。全长81多千米,宽152~304米,最高处高出海面25米。有船闸6座。运河使太平洋和大西洋沿岸航程缩短1万多千米。可通5万吨海轮。通过运河需要8~9个小时,平均每天有40多艘船只通过。1903年美巴签订《巴美条约》,美国获得开凿运河和“永久使用、占领和控制”运河及运河区的权利。1904年美国开凿运河,1914年完工。1920年正式开放。运河区对宽16.1千米,在美国的控制下成为“国中之国”。60余年间,美国共获利450多亿美元,而巴拿马仅得11亿美元。巴拿马人民为收回运河及运河区主权进行了长期斗争。经过谈判,1977年9月巴美双方签署条约,废除旧《巴美条约》,巴拿马逐步收回运河区主权。至1999年年底,巴拿马已完全收回运河区的主权。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世界历史》第二册教参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