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讨论课《第二次世界大战》教案
  • 第12课 二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
  • 第13课 欧洲、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 第14课 美国的霸权政策和美苏争霸
  • 第15课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 第16课 第三世界的兴起和亚洲经济的发展
  • 第7课 世界体系的建立和20世纪20年代的相对稳定
  • 第8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 第9课 法西斯国家的形成和反法西斯斗争
  • 第10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一)
  • 最新热门    
     
    第17课 世界格局的新变化

    /FONT>

    一、东欧剧变(1989~1991年)

    1.原因

    2.结果

    二、苏联的解体(1991年底)

    1.原因

    2.结果

    三、世界格局的新变化

    1.旧的国际关系格局终结,冷战结束

    2.海湾战争和前南斯拉夫地区的战争

    3.“一超多强”局面的出现

    教学建议

    一、本课重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世界格局的新变化。

    本课难点:本课头绪多,涉及内容复杂,如何让学生在了解重点、抓住主干的同时,形成对当今世界时局的概括性认识。

    二、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回忆所学过的战后世界史内容,如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状况、第三世界的兴起等,然后可让学生说一说当今世界形势又有哪些新变化。在此基础上指出,历史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国际风云变幻,新旧矛盾交织,世界局势变化速度之快、范围之广、震动之大,在历史上是不多见的。世界时局出现哪些新变化,这些变化的由来,世界人民面对着什么样的任务,这些均为本课所研究的问题。由此,导入新课。

    三、“东欧剧变”一目,为本课重点内容之一,建议教师应讲明以下几点:1.东欧剧变的原因。可从三方面分析:第一,经济建设的失误。表现为照搬苏联的模式和管理体制,实行高积累、高投资,追求高速度,造成农、轻、重比例失调,经济出现严重困难,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后,这些国家的经济状况日益恶化所导致的经济、-和社会矛盾日益加深,是东欧剧变的最深刻的社会根源。第二,帝国主义国家对东欧加紧和平演变攻势。第三,东欧国家-党人中的一部分推崇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改行民主社会主义。这三个因素中第一、三是造成东欧国家变化的主观原因,第二个因素是客观原因。2.东欧剧变的经过和结果。讲述时最好运用课本中《东欧各国更改的国名》一表,但不要求学生记住该表。如有时间,教师最好能对剧变后东欧的情况加以简单介绍,说明剧变不仅是国家名称的变化,更主要是社会制度的变化。东欧剧变后,东欧国家普遍经历了一个经济发展极为困难的阶段,直至近年来才出现经济复苏。

    四、“苏联解体”一目,也是本课重点内容之一。关于苏联解体的原因:第一,内部原因有两点:经济危机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泛滥;第二,外部原因,即帝国主义对苏联推行的“和平演变”策略。这两个原因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苏联内部的原因。关于解体过程及结果。可参看课本小字部分。“独联体”的成立,标志着苏联的初步解体。1991年12月底,苏联正式解体。

    这部分小字要鼓励学生阅读。讲述时最好能用地图,以便学生能了解苏联、东欧的地理位置,较好理解课文内容。

    五、“世界格局的新变化”一目,着重要使学生明确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变化。教师应注意讲述三点:1.冷战的结束。可让学生回顾先前所学内容,回忆什么是“冷战”,“冷战”是在什么范围内进行的,在此基础上,讲述冷战的结束。并指出东欧剧变后,华沙条约组织解散,以及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的结束。2.世界格局的变化。指明旧的世界格局是指以美苏冷战为特征的两极格局,世界现正进入了一个向新格局过渡的重要时期。3.因世界格局变化带来的后果。由于世界格局变化,世界力量对比失衡,导致原来被美苏争霸所掩盖的种种矛盾和争端突出起来,乃至形成对抗冲突。当前在世界范围内出现的民族对立、南北对立、贫富矛盾、宗教对立等,正反映了这些情况。教师应结合课本中的形象图、地图讲述海湾战争和前南斯拉夫地区战争的内容,说明地区冲突和民族冲突的加剧正是格局变化给当今世界带来的明显后果。需要说明的是,1990~1991年海湾战争虽发生在苏联解体之前,但当时的苏联因内部混乱,已经无法控制海湾形势的发展,所以课本仍把这一事件归为新旧格局交替过程中出现的事件。4.“一超多强”局面的出现。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包括欧盟、日本等在内的世界强国或国家集团同时并立,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在新的多极化的世界格局没有形成前,这一局面还将在较长时间里存在下去。而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越过联合国安理会,轰炸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领土,是这一时期内实施霸权主义政策的典型表现。

    六、上述内容讲完后,教师可以就前三目内容进行小结,然后启发学生回答问题:“想一想,当今世界的格局正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是一个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的问题。由于当今世界各种力量分化组合,世界局势呈现出稳定与动荡同在,衰退与发展俱存的特点,所以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所了解的情况,各抒己见,形成活跃的讨论气氛。或者由教师在本课全部内容讲完后,再提问小结。

    本课要点

    重要词语  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 冷战的结束 海湾战争和平与发展

    附一:本课思考题答案提示

    题:应该如何分析20世纪90年代的海湾战争和北约对南斯拉夫联盟的轰炸?

    答:①它们发生的背景都由于世界格局的变化: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东西方两大集团之间的“冷战”结束。旧的苏美两极格局已经终结,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正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过程中。②它们都是由于世界格局变化而导致的新的不稳定因素。两极格局下长期被掩盖着的-矛盾、经济摩擦以及民族、宗教和领土纠纷等突出起来,形成新的危机,甚至战争,如1991年爆发的海湾战争。而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的轰炸,反映了霸权主义和强权-在新旧格局交替的过程中依然存在,这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和安全。作为目前惟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在这两个事件中都起了主导作用。

    附二:本课练习题答案

    一、选择:C

    二、填空: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德国,民主德国

    三、列举:1947年;1991年

    四、思考与讨论:(略)

    附三:本课参考资料

    严志梁、张象主编:《新编世界当代史》,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2编第5、6章

    李振武主编《无硝烟的战争──“和平演变”与对策》上篇与中篇,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1990~1992年及以后出版的《世界知识》、《半月谈》及《人民日报》等报刊

    资料和注释

    一、东欧剧变

    东欧剧变的原因、性质及后果

    1.原因。1989~1991年发生的东欧剧变是由国际、国内多方面原因而促成的,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严重的经济危机和-危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包括一切-现象和-斗争),东欧的政局动荡,也首先源自于其经济基础。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欧多数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慢,有的甚至出现严重的困难和危机,使人民生活水平受到严重影响,如波兰、匈牙利通货膨胀严重,80年代末期,波兰和匈牙利的通膨率常在两位数,人民生活降至70年代初的水平。虽然东欧各国经济困难的程度和原因各不相同,但从主观指导的失误来看,有以下几方面情况:一是照搬苏联模式,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农、轻、重发展比例失调,一味追求高速度,实行高积累、高投资,由此引发了经济危机,使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二是大举借债使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的10年中,东欧各国急于用外国贷款迅速提高本国的生产能力,大借外债,以至到80年代进入还债高峰期后,外债成为沉重的负担,使人民苦不堪言,激起对政府的强烈不满。70、80年代以来,一些东欧国家虽然搞了一轮又一轮改革,但这些改革有的没有坚持下去,有的未触动经济体制中的根本问题,有的则根本偏离方向,均未收到预期效果。还有的国家根本不进行改革。经济危机带来了严重的-危机。1987年起,东欧一些国家相继出现社会动乱。东欧党内也出现严重的思想混乱,大批党员-,使党丧失了战斗力。

    第二,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影响。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任苏共中央总书记,提出以民主社会主义思想原则为核心的“新思维”,使苏联内外政策发生根本转变,对外搞“缓和”,不断迁就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内鼓吹民主化、公开性、多元化,否定历史,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戈氏的“新思维”,对历来受制于苏联的东欧国家来说,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其结果是导致-党的分裂,有的主动让权,有的被迫交权,使近半个世纪取得的社会主义建设成果毁于一旦。

    第三,西方对东欧实行“和平演变”的策略。从社会主义国家出现后,国际帝国主义势力曾多次采用侵略战争等暴力手段,扼杀社会主义的幼芽,但均遭失败。二次大战后,他们把策略重点逐渐移到“和平演变”上来。最早提出这一策略的是美国驻苏大使代办乔治·凯南。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提出,要把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党第三、四代人的身上。进入80年代以来,美国和西方国家凭借经济和科技方面的优势,利用社会主义国家的困难和改革开放的复杂形势,加快推行“和平演变”的步伐,向东欧国家发动了“无硝烟的战争”。他们的策略手段有以下特点:(1)把意识形态的渗透放在首位。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1999:不战而胜》一书中总结多年经验后认为,意识形态在“和平演变”中起着决定作用。为此,他们利用新闻媒介造谣惑众,破坏社会主义声誉,宣传资产阶级价值观。(2)利用经济贸易、技术援助,诱压社会主义国家接受西方条件。(3)利用所谓“人权”问题干涉东欧各国的内政,支持和扶植东欧国家内部的反对势力。(4)利用宗教势力削弱社会主义力量和煽动群众不满情绪。这些手段致使东欧国家-党下台,政权变色。

    2.性质及后果。东欧剧变是从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一次严重的挫折。剧变后的一段时间里东欧经济继续恶化,-和社会生活更加动荡,人民不满情绪进一步加深,剧变并未给人民带来“天堂般的生活”,人民生活在不断恶化。如波兰在1991年前9个月物价上涨了46%,生产下降了11%,失业人数已达197万人,失业率约为10.5%;匈牙利在1991年度国民生产总值下降7%,失业率达8%。

    东欧剧变中的三种类型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基本过程,大体以1989年夏秋波兰统一工人党大选败北、组阁受挫,团结工会登台执政为序幕,至1991年底苏联解体为终结,历时两年多。东欧各国基本的演变过程都经历了这样的步骤:首先是执政党面对日益深重的国内危机,在国内外各种敌对势力的逼迫下,放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宣布实行“-多元化”和多党制,使改革偏离社会主义方向;继而反对派乘势而起,抓住执政党的历史错误和现实危机,步步进逼,执政党被动挨打,不断妥协退让,不得不与反对派一起商讨应付时局的对策,以致召开有反对派参加的“圆桌会议”,同意举行大选;最后,执政党陷于分裂和崩溃,反对派通过大选,或者不断地制造动乱,直至采取暴力手段,夺取国家政权,社会主义国家彻底改变颜色。然而,东欧国家因国情不同,具体的演变方式和程度又有所不同。

    1.执政党领导层出现内讧和分裂,党的力量严重削弱,在反对派势力的进攻下丧失政权。匈牙利、南斯拉夫属于这种情况。匈牙利是较早进行改革并取得较大成效的社会主义国家。70年代中期开始,因决策失误,改革受挫,经济陷于困境,引起群众不满,致使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领导层出现裂痕。先是以总书记卡达尔为首的“元老派”与以总理格罗斯为首的“改革派”之间的意见纷争。1988年5月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召开,元老们退出-局,矛盾转变为以新当选的总书记格罗斯为代表的“稳健改革派”和以总理波日高伊为代表的“激进改革派”之间的对立。两派主要分歧集中在如何评价1956年事件和是否实行多党制问题上。在激烈的论争中,波日高伊逐步占了上风。1989年2月,匈党召开中央全会,通过了实行多党制的决议,承认1956年事件的性质是人民起义。从此,党内斗争更加尖锐,全党思想更加混乱。各种反对派组织迅速发展,反党反社会主义浪潮日益高涨。6月,匈党与各反对派和社会组织举行三方圆桌会议,并在一系列原则问题上作出了重大让步,致使党的执政地位和领导权严重动摇。10月,匈党召开第十四次非常代表大会,将社会主义工人党改名为社会党,以“民主社会主义”作为党的目标。此后,拥有七十多万党员的匈党彻底分裂,分裂后的两党人数均只有五六万人,威信大大下降,力量大大削弱。1990年3月和4月,匈牙利分两轮举行首次大选,“民主论坛”等反对派获胜,该组织主席安托尔出任多党联合政府总理,社会党沦为在野党,致使社会主义的匈牙利根本上改变了发展方向。

    南斯拉夫与匈牙利的演变道路基本相似,所不同的是,由于历史的复杂原因和南共联盟民族政策的失误,这里长期积压了十分深重的民族矛盾。1989年10月,南共联盟推出多党制的主张后,各共和国党的领导人的民族分离主义情绪恶性膨胀引发全面危机。1990年1月,南共联盟召开第十四次非常代表大会,因各共和国之间的矛盾无法调和而宣布解散中央领导机构,南共联盟解体,致使南斯拉夫失去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核心力量,陷入了民族分裂、国家一分为五和战乱不休的悲惨境地。

    2.执政党迫于国内反对派和国际敌对势力的强大压力,步步退让,最终被赶下台。这一类型首推波兰。波兰是最先发生剧变的社会主义国家。50年代中后期开始,波兰先后进行了改革,但因各种因素的制约,产生经济、社会危机的深层次根源始终未能彻底消除。1980年7月,波兰爆发经济危机,触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全国性罢工浪潮。同年11月,-反对派组织团结工会经过合法登记正式成立,不久该组织力量迅速扩充,人数最多时超过一千万,其中约一百万为波兰统一工人党党员,占党员总数的1/3。团结工会频频制造事端,图谋夺取全国政权。为此,1981年12月,波兰政府宣布实行“战时状态”,团结工会等反对派因领导人被拘捕而转入地下。1983年7月“战时状态”结束,团结工会逐渐复苏。80年代后期,波兰再度陷入危机,团结工会乘势东山再起,在西方*势力的支持资助下,利用不断扩大的工潮对波兰党和政府施加压力。1989年1月,波党决定实行-多元化和工会多元化,2月召开有执政党、团结工会和教会等代表参加的圆桌会议,作出重大让步,确认团结工会的合法地位,国家-体制将实行三权分立,由总统制取代国务委员会制,并确定了有利于反对派的议会选举原则等。6月,团结工会在议会选举中获胜。8月,团结工会刊物《团结周刊》主编马佐维耶茨基组织政府,波党正式丧失执政党地位,沦为在野党。12月,原统一社会党第一书记雅鲁泽尔斯基被迫辞去总统职务,团结工会主席瓦文萨当选为总统。波兰人民共和国改为波兰共和国。1990年1月,波兰统一工人党召开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宣布停止活动,决定成立波兰共和国社会民主党,以建设民主社会主义作为目标。原民主德国、捷、保和阿尔巴尼亚都属于这一类型。

    3.执政党领袖思想僵化、独断专行,激起民众强烈不满,终于导致武装冲突,军队倒戈,政权更迭。罗马尼亚是典型例子。罗马尼亚的事变具有突发性。由于齐奥塞斯库思想僵化,长期抵制改革,独断专行,倒行逆施,80年代末的罗马尼亚已是危机四伏,一触即发。1989年12月16日,在罗马尼亚境内的匈牙利人聚居地区蒂米什瓦拉,因当地法院对持不同政见者托克什神父所作出的强制迁居的判决,引起群众的抗议活动,发展成为大规模-示威游行,并同军警发生武装冲突,造成流血事件。18日,国内其他城市相继出现动乱。21日,首都布加勒斯特爆发大规模反齐奥塞斯库示威游行,并迅速蔓延全国。齐氏颁布法令,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命令军队向示威群众开枪。但军队领导拒绝执行命令,一些军队将领开始倒戈,军队与齐氏保安部队交火。22日中午,齐氏夫妇见大势已去,仓皇出逃,但很快被抓获。倒戈军队基本控制了全国局势,以原罗共中央书记伊利埃斯库为首的“罗马尼亚救国阵线委员会”组建的临时政府宣告成立。25日,齐氏夫妇被处决。罗马尼亚-党被解散,国名改为罗马尼亚共和国。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不是偶然的。它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恩格斯指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7页。苏东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的原因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二、苏联解体

    戈尔巴乔夫

    原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总统。1931年出生于俄罗斯的一个农民家庭。1952年加入-党。1955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做过多年党务工作。1980年当选为苏共中央-局委员,1985年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同年兼任苏联国防会议主席。在职期间,对外推行以“新思维”为核心的政策,对内实行所谓“公开性”、“民主化”政策,对东欧及苏联国内产生很大消极影响。1990年3月当选苏联总统。“八一九事件”后,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1991年12月25日正式辞去苏联总统职务。

    苏联解体的原因

    原因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严重的经济危机。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美苏开始争霸。沉重的军备负担及经济体制上的种种弊病(如为了满足军事上的需求,苏联一贯侧重发展-工业和重工业,导致农、轻、重比例失调),严重影响了苏联经济的健康发展。尽管从50年代赫鲁晓夫上台起,苏联几任领导人都曾对旧经济体制进行改革,但收效甚微。进入80年代,长期积累的经济恶果导致苏联经济急剧恶化。到1991年12月,国民生产总值下降20%,财政赤字达3000亿卢布,通货膨胀率高达300%,经济已全面萎缩。第二,社会动荡不安,否定历史、反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思潮泛滥。苏联否定历史的思潮可上溯到50年代赫鲁晓夫执政期间。1956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批判了斯大林的一些错误,在社会上引起震动,进而引发了一股全盘否定斯大林,否定历史、否定社会主义的-“暗流”。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掀起第二次重评斯大林的浪潮,使“暗流”发展成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公开思潮,并进一步蔓延。戈尔巴乔夫极力主张的以“多元化”、“公开性”、“民主化”为核心的新思维及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在苏联的泛滥,进一步搞乱了人们的思想,导致人们对马克思列宁主义产生严重动摇。同时,右翼势力和民族分离主义思潮乘机抬头,社会矛盾、民族矛盾急剧激化。第三,西方势力的影响。西方国家一直以苏联为主要对手,以软化、肢解的手法推行“和平演变”策略。一方面,为了鼓励实施“新思维”的内部演变政策,西方给予苏联某些好处,以达到稳住苏联的目的;另一方面,西方国家又继续鼓励苏联民族主义分子闹独立搞分裂,以达到最终肢解苏联的目的。

    苏联解体的过程

    1.苏联解体过程可分为三阶段:1986年至1990年初为第一阶段,主要表现为民族分裂主义势力迅速崛起,波罗的海三国等地民族分离主义势力独立分裂倾向日益明显。1990年3月至1991年8月事件前为第二阶段,主要表现为民族分离主义势力和右翼势力实行-联盟,掀起第一次独立浪潮。“八一九事件”至1991年底为第三阶段,主要表现为第二次独立浪潮使苏联原有的联盟体制名存实亡,“明斯克协定”使苏联走向彻底解体。

    2.苏联的执政党和国家领导层蜕变,导致党被解散,国家走向解体。戈尔巴乔夫1985年上台后,1987年出版了《改革与新思维》一书,在1988年召开的苏共第十九次代表会议上,又提出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口号,并在实践中全面实施所谓“民主化”、“公开性”方针,从此苏联的改革越来越背离社会主义方向,加剧了苏联社会的全面危机,各地的民族分离主义势力活动日益猖獗。

    1990年3月,苏联第三次人代会修改了苏联宪法第6条,删除了“苏共领导地位”的条款,并在苏联最高权力机构中设立了总统职位,从而为在苏联建立多元化、多党制、三权分立等-结构铺平了道路。与此同时,立陶宛率先宣布独立后,其他加盟共和国也纷纷发表独立宣言和主权宣言,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处于分崩离析的边缘。1991年3月苏联政府正式颁布新联盟条约(修正案),拟承认各独立国家的主权,并将苏联国名改为“主权共和国联盟”。同年4月23日,戈尔巴乔夫公然违背全民公决(764%赞成保留苏联)的结果,与9个加盟共和国领导人举行会议并发表联合声明,决定8月20日正式签署新联盟条约。为阻止新联盟条约的签署,8月19日清晨,以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为首的8人组成“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宣布取代戈尔巴乔夫总统职权,实行紧急状态,但这次事件仅仅三天即告失败。

    “八一九”事件后,苏联国内政局急剧恶化。8月23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签发命令,“停止俄罗斯-党的活动”。24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并建议苏共中央“自行解散”,苏联-党解体。12月8日,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三国领导人在明斯克签署“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宣布苏联不复存在。12月21日,除波罗的海三国和格鲁吉亚之外的11个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在阿拉木图举行会议,通过《阿拉木图宣言》等文件,正式宣告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并宣布苏联已不复存在,取消苏联总统的设置。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并把核按钮的钥匙交给了叶利钦。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举行最后一次会议,确认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解体和独联体的成立。

    三、世界格局的新变化

    中国政府对当今世界局势的分析

    国务院总理李鹏在1992年3月21日召开的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去年国际形势发生了剧烈变化,世界旧的格局已经终结,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上各种力量分化组合,新旧矛盾交织,天下依然很不安宁。

    ……不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道路怎样曲折,中国和世界都在进步,人类前途是光明的。”

    前南斯拉夫地区的战争

    震动1991年世界政局的有三件大事,前南斯拉夫地区的战争即为一件。到1991年10月中旬,这场前联邦人民军同原地方武装之间的武装冲突已演变为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双方参战人数众多,人员和财产损失巨大。造成这场战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归纳为几方面:第一,历史原因。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同德国和奥地利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曾长期受奥匈帝国的统治,一战后,随着奥匈帝国的垮台,与塞尔维亚、黑山等组成南斯拉夫。二战期间,这两地的通敌分子又相继投靠意大利和德国纳粹占领军,特别是克罗地亚成立了充当德意帮凶的“克罗地亚独立国”,残害塞尔维亚人、犹太人和吉普赛人(被害人数达20万~60万),这段历史埋下了今天战争的种子。第二,社会制度的矛盾。塞尔维亚和黑山坚持原来的社会主义,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等国则主张实行资本主义。第三,经济困难加重。表现为生产停滞,劳动生产率下降,赤字连年不下,通货膨胀率上升。第四,外部势力的插手。据南斯拉夫和外国报刊报道,德、意、奥、匈一直以-或公开出售的形式向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提供武器等。

    地图《“沙漠风暴”行动(1月17~18日)》

    1991年的“沙漠风暴”行动以大规模的空袭开始。首先,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由停泊在海湾地区的两艘战列舰向伊拉克的防空阵地、雷达基地等目标发射了一百多枚携带常规弹头的“战斧”式巡航导弹。紧接着,又有数百架战斗轰炸机从沙特、巴林等国的空军基地和停泊在海湾地区的美国航空母舰迅速出动,对伊拉克和科威特的军用机场、军事通讯指挥中心等60多个目标进行了轮番轰炸。伊拉克军队对多国部队的进攻进行了反击,并先后向沙特阿拉伯和以色列发射数枚导弹。18日,美国又出动2 000架次飞机,美海军也参战,向伊3艘巡洋舰开火。海湾战争大规模展开。这次战争是美国自侵越战争以来在海外参加的规模最大的战争,也是二战以来参加国家最多的战争。

    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前景的两种因素

    分析世界形势的现状与发展的趋势,可将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前景的诸类因素归结为两种:阻碍和平与发展进程的不利因素与促进和平与发展进程的有利因素。不利因素:霸权主义和强权-仍然存在,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安全。由原两极格局所长期掩盖着的-矛盾、经济摩擦以及民族、宗教和领土纠纷等问题的突出而导致的新的危机、动乱甚至战争,亦成为世界不安定因素;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放慢,不少国家不景气和衰退的陆续显露,成为不利于发展的经济因素。有利因素:东西方两极格局的终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使爆发世界大战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世界和平力量的进一步发展壮大,第三世界在世界-、经济事物中作用的不断增强,无疑会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起重要作用。此外,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最快、正朝着缓和与稳定方向发展的亚太地区也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总之,目前国际局势呈现出困难与顺利俱在,动荡与稳定并存的特点,世界人民正在为实现和平与发展两大目标作出努力。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世界历史》第二册教参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