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讨论课《第二次世界大战》教案
  • 第12课 二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
  • 第13课 欧洲、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 第14课 美国的霸权政策和美苏争霸
  • 第15课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 第16课 第三世界的兴起和亚洲经济的发展
  • 第17课 世界格局的新变化
  • 第8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 第9课 法西斯国家的形成和反法西斯斗争
  • 第10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一)
  • 最新热门    
     
    第18课 世界经济的发展

    .通过引导学生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剖析,培养学生准确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点

    一、世界经济的变化

    1.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及其影响

    2.跨国公司的作用

    二、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

    1.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的出现

    2.“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

    3.寻求解决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的途径

    教学建议

    一、本课重点:经济全球化的产生及利弊两方面的作用;人类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思想。

    本课难点:经济全球化的利弊两方面的作用。

    二、导入新课:建议教师联系学过的相关知识,结合课前提示内容导入本课。

    三、“世界经济变化”一目,应讲清以下四个问题:1.什么是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这个问题依据教材内容讲述即可,即二次大战后,在高新科技的推动下,世界经济迅速发展,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从总体上看,世界经济逐渐形成一个整体。这种现象被称为“经济全球化”的趋势。2.经济全球化的形成。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初见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资本主义国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发达国家之间贸易往来的增多和相互投资的不断增加,各国之间的国际经济联系也日益加强,地区性和世界性的经济一体化形成。促成经济全球化的原因有:(1)由于两次世界大战对欧洲经济以及世界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为恢复和发展经济,克服某一国家资本、技术、资源、市场的局限性,采用跨国联营的方式组织生产。(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首先在西方发达国家促进了生产力的空前提高和生产社会化的迅速发展,客观上要求在经济上打破国界,扩大市场,发展大的市场经济。通过协作互补,加速创造财富和发展经济。(3)二次大战后的民族独立国家,通过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也积极采取经济一体化措施,争取实现维护民族经济权益与发展民族经济的双重目的。3.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利与弊。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这是同一事物中相互矛盾的两个不同的方面,它们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有利方面是: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为世界经济的不断增长带来了新的活力。对于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竞争,无疑是一个良好的机遇。不利方面是:由于经济全球化发展过快,市场的破坏作用膨胀;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存在和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技术等实力不足,造成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拉大贫富差距。4.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作用。跨国公司不仅跨国,而且跨区域集团,力图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业务,使世界经济逐渐形成一个整体。20世纪80年代末,跨国公司控制着国际直接投资的90%,出口总额的2/3和技术转让的1/3。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它们也越来越重视就地生产和销售。全世界跨国公司的生产和销售有20%是在国外进行的。正如教材中所说的“从原料最便宜的国家购买原料品,然后再把产品销往世界各地,以获得最大的利润。”但必须指出的是,有些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不仅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原料和劳动力赚取高额利润,还将本国不允许生产的,又容易产生环境污染的产品,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生产。这是非常不公平的。教师应结合教材中《博帕尔惨案中的死难者》插图及小字部分进行讲述,或引导学生讨论。

    四、“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一目,主要讲四项内容:

    1.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这个问题应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1)这些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国之间的各种联系日益密切,使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增多。(2)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主要是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具体说来:由于世界人口急剧增长(1999年世界人口达到了60亿)人类面临着必须有计划的控制人口增长的问题;由于全球资源(如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等)短缺,人类必须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由于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及噪声与其他物理性污染所致,人类必须保护环境;由于生态破坏,生态多样性锐减所致,必须保护野生动植物;等等。总的说来,是保护大自然和人类生存的问题。(3)全球环境破坏的影响。为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全球环境破坏的严重性,建议教师增举一些实例,如1991年喜马拉雅山出现黑雪;1994年南极上空发现臭氧层空洞;1998年中国渤海发生大面积赤潮等。还应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小字部分的同时,启发学生列举出本地环境污染的一些实例。使学生深刻认识保护大自然与人类生存的关系。关于教材中“温室效应”这一概念,学生难于理解。教师可稍加解释,简单说明即可(即二氧化碳能强烈地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故使大气温度增高,人们称之为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据统计,如果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一倍,全球的年平均气温将升高15°C~45°C),不要过分展开,以免喧宾夺主。

    2.关于“可持续发展”思想。(1)“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随着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不断增多,危害越来越严重,人们逐渐认识到把经济、社会和环境割裂开来谋求经济发展,只能给地球和人类社会带来毁灭性的灾难。源于这种危机感,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一词在国际文件中最早出现于1980年由国际自然保护同盟制定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其概念最初源于生态学,指的是对自然资源的一种管理战略,其后被广泛运用于经济学和社会学范畴,并加入了一些新内涵。1987年受联合国委托,以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为首的WECD的成员们,把4年的研究和充分论证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提交给联合国大会,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模式。(2)“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一条文明发展之路。它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不仅注重“发展”而且注意“持续”地发展。其含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发展。这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自然环境的综合的动态概念。该概念从理论上明确了发展经济同保护环境和资源是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观点。(3)作好资源开发和整治两方面的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第一,控制人口增长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第二,协调好人类与其所依存的自然界的关系。第三,增强国际协作,保护世界环境。

    3.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既然是全人类面临的重要问题,就需要世界各国增强国际协作,共同研究解决。1992年6月,联合国曾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大会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并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充分体现了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据报道,“十五”期间,我国将投资2 700亿人民币用于环境保护。

    4.人类还面临毒品蔓延、国际恐怖活动猖獗、-扩散等严重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世界各国之间采取国际合作的方式,制定具体有效的措施,共同做出努力。

    五、本课虽然内容不很多,但学生对本课涉及的经济全球化、全球环境破坏等问题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建议教师组织学生采取边讨论、边概括的方式进行小结。讨论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

    1.什么是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这种现象的出现对发展中国家有哪些利与弊?

    2.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有哪些?

    3.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含义是什么?

    本课要点 

    经济全球化 跨国公司 保护环境 可持续发展

    附一:本课思考题答案提示

    题:在日常生活中,你有没有想到:自觉节约用水是爱护大自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水是人类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重要性)

    (二)全球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数量极为有限,加之世界人口急剧增长、环境污染等原因,使许多国家出现用水紧张的情况。(严重性)

    所以,我们自觉节约用水,合理利用水是爱护大自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附二:本课练习题答案

    一、选择:B

    二、问答:

    你认为,对我们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有什么利与弊?

    (一)有利方面:对于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在竞争中发展民族经济是一个良好的机遇。抓住这个机遇,一定会给我国经济增长带来新的活力,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二)弊端方面:由于经济全球化发展速度快,市场破坏作用膨胀,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存在,以及我国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等原因,又增加了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难度。

    附三:本课参考书目

    刘友发、张力军主编《世界经济与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张卫国主编《知识经济与未来发展》,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吴静哲主编《当代世界知识200题》,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年版

    资料和注释

    一、世界经济的变化

    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

    随着贸易、投资和金融资本国际流动的增加,全球经济无疑正在稳步走向一体化。消费者们所购买的外国货增多,有越来越多的公司跨国经营,储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多地在边远地区投资。人们感觉到这个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小,相互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也越来越容易。

    对于经济全球化,人们见仁见智,意见颇有不同。一种看法认为,全球化有可能促进世界各地生产率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这是因为,全球一体化的经济可能会导致各国间劳动分工的改善,从而使低工资国家得以专门从事劳动密集型工作,使高工资国家能够以生产率更高的方式来使用工人。这样一来,公司所能利用的规模经营的范围就扩大了。此外,随着全球一体化,资本能够转移到任何提供最多生产性投资机会的地区,而不是被困在国内,投入收益差的项目。

    全球化的批评者们是比较悲观的。他们预言,来自低工资发展中国家竞争的加剧将会破坏就业机会,使今天富裕国家的工资被压低。各国将纷纷降低工资和税赋,减少福利救济金和对环境的控制,使自己的“竞争力”提高。竞争压力将使各国政府无力制订自己的经济政策。批评者还担心,金融市场实力的增强将会造成严重的经济灾难。1992年和1993年欧洲的货币危机是这样,1994~1995年的墨西哥是这样,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也是这样。

    其实,这样的争论自始至终都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过程。全球化是好是坏,绝不是一两句话就可定论的,甚至说,“好”与“坏”根本就不能用来评判这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经济现象。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已成为时代潮流,汹涌澎湃,不可阻挡。更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与世界相关联中生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成为当代人经济生活的“情语”。

    全球化的概念纷纷出笼还是近一二十年来的事。

    有人认为,全球化的概念最早是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前首席经济学家奥斯特雷在90年代初开始使用的,也有人提出,在80年代中期,就有人使用过这个概念。准确的时间无法考证,其实也无须考证,撇开严谨的经济学,它也就没多大现实意义。因为人们毫不怀疑自己正生活在一个相关联的世界中,这是全球经济一体化概念最鲜活,也是最实证的解释。毫无疑问,它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在八九十年代愈发明显,从而引起人们极大关注。

    正如上面所发表的看法,世界经济变得越来越全球化了,相互之间的依赖性加强,大家都从中尝到了甜头。联合国经合组织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表的文件认为,在全球化过程中,经济市场、技术与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性的特征,民族性或地方性在减少。每天,甚至每个时刻,各个国家的货物、资金、技术、人才和其他许许多多的生产、生活要素在相互间流动,这种现实和趋势又反过来极大地促进上述要素的进一步交流、融合。

    显然,全球化还没有达到彻头彻尾的地步,与过去相比,这个世界在走向一体化,但从目前看来,还有很多门槛仍横亘着。或许,也正是因为这种现实,人们才强烈地呼吁全世界都关注、迎合这一趋势。

    地区化仍是个在当前时代频繁出现的字眼,人们在津津乐道全球化的同时,对地区化也还频送秋波。

    世界上大部分贸易与直接投资都是在相邻国家和地区间进行的,这是不争的事实。这种地区性的经济交往似乎是与全球化背道而驰的,其实不然。全球化更多地表现为地区化,并且由地区化所带动。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亚太经合组织是全球最大的地区性经济集团,世界上相当一部分贸易活动都是在这三大经济区内进行的。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也具有相当的地区性,但其着眼点一般是全球化的。在世界经济区域性制约还比较强的情况下,跨国公司被视为是沟通经济区与经济区的现实途径。

    据统计,当前全球贸易的90%以上是由跨国公司完成的。或许,从跨国公司更可看出经济全球化的迹象来。一部中国出厂的高级汽车,其车体可能是中国制造的,而其发动机可能是外国货。

    有人打比方说,全球化是一种离心运动,而地区化是一种向心运动。这两种运动并行不悖,甚至互相促进,互为因果。

    从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很快,并且远远高于全球经济增长速度。

    二次大战后的一个明显趋势是,各国的国际贸易增长比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要快。从40年代到90年代,世界贸易的增长比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高出1.5至2倍,这种趋势又被关贸总协定的作用和随后的乌拉圭回合的谈判推动。因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外部市场的发展速度飞快。东亚地区(主要是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和香港)的发展也很强劲,拉美也有明显的增长,拉美地区的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1980年的14%上升到1995年的23%。

    其次,国际资本流动达到空前的规模。

    目前,各国的海外直接投资累计额已达3万亿美元,平均每年为2 000亿美元。而在70年代,每年只有400亿美元,80年代又增长为1 700亿美元。间接投资的规模更大,1996年年底,全球股票市场的资本总额为20.2万亿美元。全球资本1997年已超过35亿美元,到2000年,这一数字估计达到83亿美元。现在,全球每天的外汇交易额高达1.2亿~1.4亿美元。

    最后,国际分工和跨国公司空前发展。

    目前,全世界共有4万家跨国公司,其子公司有25万家,总产值占全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40%。1997年,跨国公司在全球的销售额达6万多亿美元,大大超过当年世界出口额4.71万亿美元。同时,它们还控制着国际技术贸易的60%~70%,科技研究与开发的80%~90%,国际投资额的90%。

    2.经济全球化的背景

    经济全球化有其深刻的背景: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形势趋向缓和,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两大潮流。尽管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在21世纪初的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世界性的战争有可能打不起来,在这样的大气候下,世界上一些主要国家的首脑和学者们都已强烈地意识到,国家的强弱不单取决于军事力量,更重要的是取决于综合国力。

    于是,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地进行各自的战略调整,从以军备竞赛为主转入提高综合国力为主,以期在未来的竞争中取胜。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世界各国将开展异常激烈的争夺综合国力优势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将是21世纪争夺战略优势的主战场。不仅是发达国家,广大发展中国家也纷纷把提高和加强综合国力作为主要战略目标而给予高度重视。

    为了加快经济发展,提高以经济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许多国家都制定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① 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政策措施;

    ② 加快科技进步,加快科技成果到生产力的转化的政策措施;

    ③ 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和措施;

    ④ 以地缘经济取代地缘-,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的政策措施。

    世界经济中各个国家之间和各个领域之间所发生的相互联系、相互牵制和相互影响,形成了相互依赖关系的运行体系。世界经济发展到今天,由于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国经济之间的相互交往和相互依赖的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在当今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国家的经济能够脱离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而孤立发展,自行运转,也没有哪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受世界经济的影响。世界经济已形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有机整体,而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是整个世界经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世界经济中的相互依赖关系不断加深,从而使得世界经济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以至出现了世界经济一体化明显加强的趋势,以及一体化步伐明显加快的势头。

    经济全球化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国际贸易迅速发展。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从来就是互为因果、密切相关的,作为各国经济连接外部世界的主链条和构成世界经济主构架的国际贸易,在二战后有了明显的发展。

    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快于整个经济增长速度。产品结构的变化,由以初级产品为主向以制造业产品为主的结构变化。部门结构的变化,主要是指二次大战后,随着生产分工的深入发展,生产专业化不仅在一国内,而且超越国界,形成世界范围内的国际生产专业化。国际贸易在这里已经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国家间的互通有无的交换,而是成了生产的结构性需求配置的基本途径,成了生产过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国际贸易方向结构的变化,主要是指国际贸易的参加者之间贸易的多边化。

    国际贸易由少数国家高度垄断的局面被打破。越来越多的国家成为国际贸易体系中的主要成员。

    国际贸易在各国经济中占有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以国际间直接投资为主要形式的资本的跨国流动不断加强。在国际直接投资中,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占很大的比重,跨国公司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既促进了生产国际化的发展,也促进了国际贸易发展,大大加深了世界经济中的相互联系及相互依赖关系,极大地提高了经济国际化的程度。

    技术和信息的国际传递加快。对于一国经济发展来说,获取技术和信息不仅是本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而且是参与国际分工,进行国际竞争的主要手段;对于整个世界经济来说,技术和信息的国际流动是构成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重要内容,也是经济国际化的重要表现。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通过商品的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而带动的技术和信息的国际传递及技术本身,作为一种独立商品而进行的技术信息贸易,使技术和信息这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在各国间流动,使世界经济中的相互连带关系有了更深层次的内容。

    由于上述方面的国际化,又使得货币金融、技术研究和开发经济政策、经营战略、国际经济组织和机构等方面的国际化趋势明显加强,世界经济生活逐渐地向全面国际化方向发展。世界经济相互依赖和经济国际化已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任何国家都要不同程度地参与到这种联系中来。

    3.全球化的过程

    尽管许多人不着边际地漫谈“新的”全球经济,但是当今的国际经济一体化并不是史无前例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50年中,发生了货物、资本和劳动力在国际间的大量流动。那个全球化时期像目前这个时期一样,是由贸易壁垒的减少和运输费用的急剧下降推动的。它的出现是由于铁路和轮船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全球化目前的高涨是上述趋势的恢复。

    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上一次全球化的努力突然地夭折了。一次大战后,世界进入了一个严重贸易保护主义和严格限制资本转移的时期。

    有两股力量推动着货物和资金流动的加剧。第一股是技术。随着通信和计算费用的急剧下降,各国市场分离的时空等自然障碍也迅速减少。第二股推动力是自由化。关贸总协定和单方面决定的一个结果就是,几乎所有国家都降低了对外贸易壁垒。此外,大多数国家也都欢迎国际资本的流入。

    虽然自由化的速度在不同的地方是不同的,但是自由化的趋势却是遍及全世界的。只有一小部分国家和地区仍然试图把自己孤立起来。在过去10年里,贸易的增长速度是产出的2倍,外国直接投资的增长速度是其3倍,国际股票买卖的增长速度是其10倍。

    被理解为世界一体化和打破边界的全球化现象产生的经济影响,可以从以下三个主要方面加以深入探讨,即世界贸易、国际金融和技术革新。从贸易交流、投资和技术的深层含义来看,全球化的进程有助于推动出口和现代化。最近几年增长最快的国家,在出口方面的确取得了有力发展,但是,由此而得出“取消地域”的看法将可能是错误的和冒险的。

    全球化正在加强,但仍然还是局部的和不均衡的。因为,某些方面虽很突出,但某些方面尚显不足,如一国的商品与劳务贸易和外国投资增长迅速,而国内贸易和国内投资不足。因此,各国的政策和各国的一体化努力至关重要,到目前为止还远不能实现所谓“取消地域”的目标。

    此外,由于各国的政策具有鲜明的特点,因而,还远非能协调一致地来实现这个“历史使命”。可以这么说,目前尚未有一种统一的模式可以用来处理经济和社会问题。

    以下材料足以说明目前的状况:美国和日本的产品和劳务出口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10%,德国为22%,瑞士为33%,韩国和智利为28%。世界的总出口量占世界各国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平均为20%,也就是说,世界产品的80%~85%未能在国际贸易中交流,即使在达到15%~20%比例的贸易中,地区内的交流还是占据主导。

    例如欧洲,目前它还远没有成为世界的主要出口地区,12个国家只占国际贸易的36%,几乎60%的出口是在欧盟内部进行。同样,美国和加拿大与北美自由贸易区以外国家的国际贸易也只占其总出口的37%左右。

    地理位置是确定贸易对象的一个突出的考虑因素,因为,同邻国进行贸易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值得指出的是,能否利用国际贸易受益,很大程度取决于各自经济的实力和所采取的经济政策。

    近些年来,世界技术有很大革新,尤其在通讯、信息和电子等方面。无疑,技术的进步使生产得到了改进,加强技术力量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么,这段时期的世界经济的增长情况如何?不可思议的是,增长非常缓慢,增长率从1965~1980年的4%下降到1980~1995年的3%。

    但是,这绝不意味着技术的进步不是促进生产的基本条件,而是表明需要通过资本和劳动的有机结合才能达到这一目的。的确,应该满足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但问题在于光有技术革新不行,这其中还包含了劳动力的素质和资金到位等问题,因此,需要进行更多的生产投资,需要更多的财力和高技术的劳动力,这样才能推动技术的发展和提高国民生产力。

    另一方面,高科技的进步,要求具有一种灵活而训练有素的劳动力,这样才能避免所谓的“技术失业”,才能避免因不适应现代先进技术而被淘汰。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因工人的技能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工资报酬,从而造成世界的工资差别悬殊。为此,必须加强人力投资,加强对在职职工的培训,特别需要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在这方面,德国和日本等都做得比较好。

    全球化的不统一会造成很大的缺憾,其中之一就是影响国际金融健康发展。

    30年代危机时已经消失的国际资本市场,二次大战后在外国直接资本、有关协议和建立多国机构的基础上慢慢又开始出现,尽管有时可能出现偏差,但是,应该承认,它在各国的发展中起到了一个重要作用,这一点在危机时期尤为明显。

    自60年代起,各国开始积极发展银行贷款。随后,1981~1982年出现债务危机,十多年来的私人资本市场毁于一旦,实际上等于失去了资本来源。这种形势到90年代才开始扭转,这是因为在国际市场上出现了变化,特别是美国出现了变化。

    比如在拉美,90年代初外国私人资本有很大恢复,该地区得以吸收大量外国资本,使拉美开始从一种资金极其缺乏的状态转向极其雄厚的状态。国际资本流通中的一个十分重要方式是提供资助。1991~1994年的四年中,流入拉美的每4美元中,直接投资只有1美元,而大部分是短期贷款或外币的银行存款和购买短期股票,由于这是一种投机资本,所以很容易流失。

    1994年,140个国家的外国私人投资近2500亿美元,只占当时的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1%。据统计,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21%的总投资中,其中5%是外国直接投资,其余95%是当地投资,然而,这个比例也正在慢慢发生变化,外国直接投资增长速度比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要快,这就是世界经济的现状。

    发展中国家的情况是,外国直接投资占4%。1994年,在拉美的外国投资是3 000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为220亿美元。实际上,外国投资大部分未能直接用于生产,而是用在金融市场上,并由此来进行再投资和用于消费,当然,这要看各国的国内经济环境以及采取的措施。例如,自1991年以来,墨西哥和阿根廷的国内利率比智利高,这意味着这两个国家的资本市场更开放、短期资本流入大量增加,以及银行贷款能力不足。

    这种状况导致用于消费的不是来自国内的资本,而是来自外国的资本,特别是对进口商品的消费,而这恰恰是国际收支危机和经济衰退的前奏,结果必然产生一种未能用于创造就业,未能促进国民生产和只能增加债务的费用。

    国内储蓄率也受到这种现象的严重影响。实际上,墨西哥和阿根廷1990~1994年经济处于衰退状态,而智利自1993年起在国内储蓄率和投资方面却有很大增长。智利与墨西哥和阿根廷的失业状况形成鲜明对照,这是由于墨西哥和阿根廷这两个国家得到的资本收入基本上是大量的短期贷款,而智利的外国直接投资占多数,因为智利中央银行和财政部对资本流入和短期资本进行了限制,通过政府和中央银行采取的积极措施,使流入智利的资本数量保持在一定适当的限度。

    许多国家的短期资本市场的相互联系,比生产市场要广。在金融资本的流通中,进出数额非常大,结果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出现了问题。这一切意味着没有一个统一的全球化,这种不统一不利于发展,而成了消极的东西,因为,短期资本的不稳定性,对生产和均衡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4.经济全球化的风险

    1997年爆发的以泰国和中国香港地区为震中的金融危机,震撼着东南亚,也给全世界带来了巨大影响。这使得全球化的风险之一暴露无遗,这就是危机的连锁反应。全球化已不再是有益而无害的了,至少亚洲的危机某种程度上会影响该地区经济增长的努力。亚洲国家和地区必须放慢增长速度,以加强它们的经济基础设施。

    美国国会拒绝了克林顿总统“快速审批权”的建议,这里包含了美国重要阶层(特别是工会)的担忧──迅速发展的自由贸易对就业和工资的巨大威胁。欧盟内部的社会冲突和日益增长的失业(1800万失业者),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从前人们过于简单地认为,市场是无条件和至高无上的,可以解决现存的各种实际问题。然而,这些重大事件的发生使得我们有机会对全球化的风险、矛盾和变异展开深刻的讨论。

    对市场经济脆弱性的担忧陡增。美国华盛顿政策研究所所长约翰·卡瓦纳指出:“克林顿的失败和东亚金融市场的危机,使得人们对目前模式的抉择展开一场讨论。”前美洲开发银行顾问杰罗姆·莱文森评论说,东亚奇迹陷于停滞以及“快速审批权”建议的失败意味着国际经济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并且强调“新自由主义已经丧失了生命力”。尽管这种说法有些夸大其辞和不够成熟,但它反映了人们(特别是在美国)对市场经济的脆弱性的担忧,而市场经济在手段上的表现就是全球化现象。

    失业对经济自由化的抵制以及一些典范国家,如日本等亚洲国家和地区出现的贫困持续恶化和经济增长无力,是导致对市场的全球化模式信念动摇的环境。一段时间里,人们曾把它当作一种新式经济宗教的信条。

    如今,市场的魔力就在于竞争。坦率地说,竞争应当被看作是私人企业自愿的行为。但是实际上,按照M·波特著名的理论,竞争是系统化的,是努力、政策、目标、条件和资源的共同作用,它们要求国家、机构、社会、工会和企业组织的协调与合作。

    总之,国家作为一个全能的机构,应当能够形成一个所谓的普遍的外部经济,而工业和企业从中可以获得利益。在一个没有效率、组织混乱以及社会、政府和制度问题丛生的国家里,富于竞争力的企业是难以存在的。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应当被置于国家的阴影中以求得发展和业绩,而是说在一种相互依赖和合作的环境里,企业更容易实现自己的目标和获得更高的利润。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不能再陷于一种两难的境地。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竞争的都是那些巨型跨国公司,它们控制着大量的利益、权力和各种资源,如金融、技术、管理者,甚至-家和文化人,是全球化舞台上的主角。

    这个现实已经远远超出了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古典-经济学家为竞争确定的定义:较小的企业或简单的经济主体根本无法对庞大的市场产生影响。穿着自由外衣的新市场主义毫不犹豫地将这些创立经济科学的大师说成是恐龙和不合时代潮流理论的偶像。这些巨型公司控制着市场,扰乱了“自然法则”,给予子公司以补贴,消灭那些不愿加入自己系统的弱小企业,并且超越国界和国家主权,在世界范围投资、设厂、转让技术和进行贸易。建立有关竞争的新理论应当考虑到这些现实。

    但是,资源、权力和利益的过度集中,特别是金融机构和工具的膨胀已降低了它与实际经济的联系。最近10年来不断发生的金融动荡,不仅仅与证券的虚拟价值有关,而且还同生产基础和对货物及劳务的投资有联系。

    到2020年最可能取得蓬勃发展的是亚洲。拿东亚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的腾飞带动了周围国家的经济发展。在世界贸易组织体制下,世界贸易自由化有了进展,这也助长了东亚经济的发展。恐怕可以说,东亚正是处于这样一种良好的经济环境当中。

    但是可以预料,亚洲经济越发展就越产生不得不加以克服的新问题。

    第一,亚洲经济所以持续增长,最重要的因素是世界经济自由化有了进一步发展,世界经济没有趋于保护主义。因此,亚洲经济的蓬勃发展必须考虑避免在贸易和投资问题上发生冲突,以便不给一部分发达国家,特别是不给那些欧洲趋于实施保护主义的国家造成威胁。

    第二,对于亚洲经济增长来说,必须解决成为阻碍因素的环境问题、能源和粮食等资源问题。

    第三,就像一段时间以前以泰国为中心的东盟国家货币不稳所表明的那样,新兴国家的资本和金融市场的基础设施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全球化进程越加快,进一步发展和健全资本和金融市场就越成为当务之急。

    从长远来看全球化将会使世界经济受益匪浅,它将提高市场机制的效率,并将扩大市场机制。

    但另一方面,在全球化发展进程中,也将会产生许多问题和课题。然而,由于美国的主导,全球化已被看成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方向。实现“新的全球时代”无论对发达国家还是对发展中国家,都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5.全球化利大于弊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发表报告说,虽然“全球化”引起了一些经济问题,但是它正在对世界繁荣作出贡献。世界经济前景光明,但是股票市场价格大跌可能在某些国家中使人渐渐丧失信心。

    在发展中国家,1996年经济增长达到6.5%,而亚洲某些地方经济增长稍稍放慢。

    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股市价格下跌说明,如果公司利润达不到预期和新的一轮通货膨胀引起利率大大调高,股市价格有进一步下跌的危险。报告说,股票价格大跌可能在一些国家使人渐渐丧失信心。

    回顾世界经济状况可看出,当前还没有通常在衰退之前出现的紧张和不平衡。抑制了全球通货膨胀,致力于保持合理的价格稳定的努力也许比战后时代的任何时候都强。

    在欧洲联盟的其他国家,失业已达到战后的新高峰,不论预期的增长还是劳动力市场改革的进展,都不能使人们有理由预料在最近的将来失业率会大幅度下降。

    失业率高和经济增长软弱无力可能使欧洲联盟成员国难以达到预算赤字目标,而这种情况可能导致金融市场的混乱。欧洲联盟为货币联盟打下牢固的基础,现在是开始收获果实的时候了。

    全球化不是得失所系的-,一些国家得益,损害其他国家的生活水平和就业。如果世界各市场变得更加一体化和更有竞争力,那么各国应该能更好地发挥它们的相对优势,提高它们的长期增长潜力,分享越来越繁荣的经济。

    最近世界的趋势是投资减少,例如美国和英国,这两个国家近几年来的纯资本投入用在生产上的只有16%,这个比例同六七十年代相比是很小的。据世界银行的材料统计,美国的储蓄率已从1960~1979年的19.9%下降到1990~1993年的15.3%。

    投资和储蓄的减少,一方面同宏观经济政策有关,另一方面同资本市场僵化有关,因此,加剧了资本从这个国家飞速转向另一个国家的现象,结果导致生产资本减少和投机资本增加。

    在拉美,投资的比例显然很低,70年代中期,地区的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24%(超过世界的平均比例),然而1995年下降到17%,这是由于1994年12月墨西哥的危机,造成对墨西哥和阿根廷的投资急剧下降。

    金融方面的这一切现象,应该同正在出现的一些运作机制和正在实施的宏观经济政策联系起来看。关于出口部门的发展,应该考虑到加强技术革新、金融市场和生产活动的交流,出口应有助于生产的发展,促进更多的投资和充分利用生产力以进一步创造就业。

    目前所做的是,出口是发展了,但却拖住了其他经济项目的后腿,因此,在这一点上,如何使人们能从经济增长和更加均衡发展中受益是重要的,而关键在于要谋求世界贸易的更有力的发展,以及通过宏观经济政策来提高我们的技术参与能力,如加强对教育、基建、技术革新和劳动技能的投资,以及发展长期资本市场等。

    任务很多,因此,走向经济发展的道路漫长而又艰难。这种不同类型的全球化,提出了如何充分利用和指导这种方向的挑战,在这方面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是财政手段,特别是外国的短期资本和国内资本市场的组织问题。应该具有必要的能力在数量和运作上来调节这些资本,一些国家最近几年在这方面取得了积极有效的成果和经验。

    印度的博帕尔惨案

    博帕尔是印度中部的一座中等城市,人口约五十万。在那里,有一家属于美国的联合碳化物公司的大型化工厂。这家工厂生产的大量杀虫剂和其他药物,毒性很大,在生产、储存、运输的各个环节都有很大危险。在美国,设立这样的工厂,要受到严格限制。美国资本家为了达到直接在印度销售杀虫剂,利用当地廉价劳动力和赚取高额利润的目的,在印度设立了这家工厂。工厂建立后,它周围逐渐成为人口稠密的地区。1984年12月3日凌晨1点,人们正像往日一样处于睡梦之中,突然响起了刺耳的-声。这时,化工厂的三个地下储气库,由于化学反应失去控制,安全阀门没有关上,造成大量毒气的外泄。在-拉响时,已经有25吨有毒气体进入工厂上空,形成大块的浓厚毒云。整个工厂笼罩在一片浓雾中,连看东西都很困难。博帕尔全城的居民受到毒气伤害的多达20万人,10万人被送入医院治疗,5万人有失明的危险,几千人受重伤,2500多人死亡,其中包括许多天真浪漫的孩子,成千上万的家庭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博帕尔惨案也震惊了世界,第三世界国家的人民同声谴责美国资本家这种损人利己的做法。

    二、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

    科技进步的福与祸

    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科技的发展一方面造福人类,另一方面也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祸害,它是一把双刃剑。

    生态环境是人类创造物质文明的基础。当人类在运用科技创造物质文明时,也给这一基础造成损害,导致生态环境的危机。这是因为:① 作为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手段的科技,随着它的改造能力的增强,也改变了自然环境的组成与结构,改变了大自然的循环系统。这就必然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例如化学农药的使用,在消灭病虫害的同时,也破坏了与人类关系密切的生物圈。② 科技进步促进了经济增长和工业化以及现代化的实现,同时使对能源和原料的消耗量与污染物的排放量大增。众多的公害事件就是由“三废”(废气、废水、废渣)的排放造成的。③ 科技发展使人口的出生率上升,死亡率下降,造-口的增长。1900年世界人口约有16亿,1999年增至60亿。人口的剧增要大量消耗耕地和其他资源。人们消费的高档化,如使用汽车、冰箱等都给环境带来极大的压力。④ 高科技使战争与社会冲突的破坏性与杀伤力加大了,它们破坏生态环境,给人类生存的地球造成长期的贻害,如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就是这样。

    过去在漫长的传统农耕社会里,虽然有毁林开荒破坏生态的现象,但数量有限,人与自然的关系基本上保持着相对的和谐。进入工业社会后则不然了。从18世纪后期起,第一次技术革命和工业革命使人类征服、驾驭自然的能力空前提高,破坏环境的问题也出现了。1852年,酸雨现象首次发生在曼彻斯特,1873、1880、1891年连续出现伦敦的烟雾污染事件。不过19世纪还只是环境问题的初发期,而20世纪由于第二次技术革命深化与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开始,工业浪潮更扩大了,使环境问题呈现日益严重的趋势。

    20世纪环境生态危机有两个发展阶段。前60年为第一阶段。两次世界大战对生灵屠杀和环境的破坏以及公害事件的产生是这阶段的突出表现。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是:1930年12月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空气污染致人死亡;1948年10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镇的空气受二氧化硫污染;1952年12月伦敦烟雾事件;1954年和1955年美国洛杉矶的汽车废气引起光化学烟雾事件;1955年日本富山神通川污染导致骨痛病;1959年日本九州的水俣病事件;1961年日本四日市的气喘病事件;1968年日本九州、四国的米糠油事件,人与家禽因食用含毒的米糠油及副产品而致病。

    从70年代起,环境生态危机进入第二阶段。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成果投入应用,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增强,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更加强烈。加上原有的环境问题继续在扩大,致使公害事件更是频繁发生。仅70~80年代的10年间,就发生了著名的十大公害事件:1979年3月16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三里岛核电站溢出辐射,致使10万人撤离;1984年12月3日印度博帕尔市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农药厂毒气泄漏,死伤数万,受影响者达20万人;1986年4月26日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导致1.25万人死亡,13万人疏散,辐射扩及欧美各国;1986年11月1日瑞士巴塞尔市发生化工厂仓库失火污染莱茵河事件;80年代后期,还有圭亚那蔗农的硫酸铊中毒事件;巴西戈亚尼亚市核泄漏伤害事件;美国油轮在阿拉斯加触礁导致原油泄漏污染海岸事件;苏联乌拉尔油管-事件;伊朗超级油轮“哈克五号”-起火,大面积海域被污染事件。这十大公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比前八大公害事件要严重得多,说明环境问题已经演变成全球性问题。

    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的表现

    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主要有大气圈、水体圈、地质土壤圈、生物圈。70年代以来,它们都发生危机,产生全球性影响,从而使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受到严重威胁。

    1.大气环境圈的污染:一千多米厚的大气层保护着生物不被炙热的太阳光毁灭,并提供维系生命的氧气。但是每年以5亿吨速度递增的含有一百多种有毒化学气体的排放,给大气层造成污染,导致一系列问题的产生。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0.3°C~0.6°C,近10年的升高幅度最大。这将使海平面升高,威胁诸岛国的生存,干旱地区将更干旱。1985年英国科学家发现了南极臭氧层空洞问题。1989年又发现北极臭氧层遭到严重破坏。这是人造化工制品氟里昂等污染大气的结果。太阳紫外线将会大量辐射地面,导致皮肤癌等疾病的发作。此外,厄尔尼诺现象严重起来,1982~1983年和1997~1998年出现有史以来罕见的两次,赤道东太平洋水温大范围、长时间、不间断地增温,造成气候反常,致使雨林地区持续干旱,北方地区暴雨成灾。

    2.水体环境问题:地球上的水总储量为138.6亿立方米,其中淡水只占2.5%,人类可利用的水则只占1%。然而人口的增加和工农业生产的增长,使得20世纪的用水量增加了10倍,排污量也空前猛增。据世界银行1995年发展报告统计,已有八十多个国家约占世界40%的人口面临水资源不足问题,每年约有2.5亿人因饮不净水而染病。淡水短缺、河海污染、湖泊缩小、地下水位下降成为普遍现象。

    3.地质与土壤环境问题: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和能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80年代初世界石油已探明的储量为957亿吨,1983年世界石油产量257亿吨,按此速度,已探明的储量只能开采37年。其他矿产如氟、银、锰、铁等,从1976年起,多则能开采六十余年,少则开采十多年就要告罄。人类活动的消耗和气候的变迁,导致土壤退化与土地荒漠化。水蚀、风蚀、水土流失和工业污染使土壤贫瘠化。尤其是沙漠化已影响全球环境,据统计,80年代沙漠化的速度为每年600万公顷,每分钟就有10公顷土地被沙化。世界上有2/3的国家面临沙化威胁。1975年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0.32公顷,到2000年将减至0.15公顷。

    4.生物环境圈问题:在地球生物圈中,森林有着重要的环境保护功能,它能净化大气、保护水土、防风固沙、美化环境。地球曾有2/3的表面覆盖着森林,但由于过度采伐及各种灾害的作用,林木逐年减少,到1960年覆盖面仅1/4,世纪末又减少为1/6。热带雨林的消失速度最快,联合国粮农组织在90年代初推测,每年要减少1130万公顷。与此同时,草原在退化,物种加速灭绝。地球上现存的500万~1 000万种动植物与人类相依为命,它们构成一个食物链,维持着生态平衡。但是环境的污染,人类的过度捕杀和消费,致使从80年代后期起平均每天有一种生物灭绝。专家估计,目前约有5400种动物、400种植物面临绝种危险。预计到2050年,将有25%的物种灭绝,总数约达60万~186万种。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已危及人类的生存。

    环保意识的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恩格斯早在19世纪就警告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他强调要“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83~384页。然而人类真正认识到这一点,树立起环保意识,则是很多年后的事了。1954年美国成立“环境科学学会”,出版杂志,标志这门学科的建立。1962年美国女作家雷希尔·卡逊出版预言性著作《寂静的春天》,具体描述环境污染使明媚的春天变成“死一般的寂静”。该书的出版和引发的讨论被公认是环保史上划时代的事件。人们由此开始对生活质量问题给予更多关注。罗伯特·戈特利布:《改变春天:美国环保运动的演变》,华盛顿,1993年,第81页。1972年罗马俱乐部组织出版题为《增长的极限》的报告,批评人口和经济的增长及纵欲式消费对环境的危害,它对世界前途的估计令人心悸。1972年7月,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举行首届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人类环境宣言》,这是标志人类环保意识提高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但是,当时的环保认识常常是把环保与经济增长对立起来,主张在经济和人口“零增长”的条件下实现环境保护。经过一番争论与研究。1983年联合国成立了以挪威首相G.H.布伦特兰夫人为首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1987年该委员会发表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概念。其含义是既要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又不超越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也要考虑后几代的需要。199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大规模的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等5个文件,进一步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文件指出,为有利于保护全球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要求发达国家承担更多的义务,同时也照顾到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情况和利益。会议强调环境、经济、社会要协调发展,既要保护环境,又要繁荣经济、消除贫困。这是人类环境意识的又一次飞跃。可持续发展战略在21世纪的实施,将给人类以美好的希望。

    图瓦卢将成为全球第一个因海平面上升而全民迁移的国家

    看过电影《大撒把》的人,恐怕都会对男主角葛优的一句台词印象深刻:“在浩瀚的太平洋上,散落着一串璀璨的明珠。”的确,在美丽的南太平洋上镶嵌着许多风景绮丽的岛国。在这串珍珠之中,位于斐济以北的图瓦卢便是其中亮丽的一颗。然而,就在2001年11月15日,图瓦卢领导人在一份声明中说,他们对抗海平面上升的努力已告失败,并宣布他们将放弃自己的家园,举国移民新西兰。图瓦卢将由此成为全球第一个因海平面上升而进行全民迁移的国家。大约在50年以后,这个美丽的岛国将沉没于大洋之中,在世界地图上人们再也找不到这个国家的位置。

    图瓦卢总面积只有26平方千米,总人口1.1万人,属于热带海洋性气候,一年四季风景如画。人们将构成这个国家的九个环状珊瑚小岛称为太平洋上的“九颗闪亮明珠”并不过分,因为在很多人眼里,图瓦卢真的像一个世外桃源。

    然而,2001年11月15日,美国权威的华盛顿地球政策研究所发表了一份不仅令图瓦卢人民,也令所有关心人类命运的人闻之心焦的“讣告”:由于人类不注意保护地球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由此造成的温室效应导致海平面上升,太平洋岛国图瓦卢的1.1万国民将面临灭顶之灾。惟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全国大搬迁,永远离开这块他们世世代代居住、生活的土地。据悉,移民将从2002年起正式启动。

    2000年2月18日,生养图瓦卢人民的大海已经给了他们一次可怕的预演。在那一天,该国的大部分地区被海水淹没,首都的机场及部分房屋都泡在了汪洋大海之中。该国的海平面于2月19日下午5时左右上升至3.2米,2月20日下午5时44分海潮才缓慢退却。由于这个由9个环形小珊瑚岛组成的国家最高海拔也不过4.5米,所以低洼地方的房屋全部没顶。

    2001年初,气候变化国家小组公开了一份由以3000名科学家的调查为基础撰写的报告,预言2010年,海平面将在现有基础上上升18厘米到80厘米。在过去10年里,海水已经侵蚀了图瓦卢1%的土地。专家预言,如果地球环境继续恶化,在50年之内,图瓦卢的九个小岛将全部没入海中,在世界地图上将永远消失。而且,它变得无法居住的时间还会大大提前。

    其实这只不过是这个太平洋岛国不得不面对的灾难的开始。自20世纪海平面上升以来,图瓦卢的生存便受到了极大的威胁。数年前,该国前总理佩鲁曾声称图瓦卢最终将永远被汪洋吞噬。他在当时已开始呼吁图瓦卢人另觅容身之所。当时他说,这样的情况是“最坏的打算”。但没有想到,此话余音未了,图瓦卢人民已不得不准备他们的搬家行李了,成为了名符其实的“环境难民”。

    事实上,图瓦卢政府早在2001年7月便向全世界发出了“SOS”紧急求救信号:他们国家面临灭顶之灾,哪个国家愿意伸出手来,拉图瓦卢人民上岸!当时,全世界180个国家的政府代表正在德国就与人类前途、命运休戚相关的气候变化协议的签署问题吵得不可开交。

    图瓦卢政府曾考虑在邻近国家购买土地,建立国中之国,但图瓦卢太穷,拿不出太多的钱置地,最好的办法就是举国移民。于是图瓦卢政府将目光转向了和他们国家一衣带水、而且地广人稀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当图瓦卢提出移民请求后,澳大利亚觉着进退两难:同意接纳图瓦卢人,这就意味着承认气候在变暖;如果不接纳,又将使自己处于万夫所指的尴尬境地。权衡再三,澳大利亚政府终于给了一个让图瓦卢人民闻之心寒的说法。移民部长菲利普·鲁多克在接受“澳大利亚电台”采访时竟然将“环境难民”和正常移民混为一谈,他表示,澳大利亚拥有完备的移民政策和移民计划。与此对照,他觉着图瓦卢人民移居澳大利亚的条件尚不具备!鲁多克说:“事实上,在过去20年里,我们一直在谈论这个问题,如果将来有一天,图瓦卢真的被海水吞没了,那么,澳大利亚决不会见死不救。但现在看来,他们并未面临真正的危险。”

    图瓦卢副外交部长普西尼利·拉亚法同样在接受这家电台采访时却是另一种看法:“图瓦卢的人口越来越密集,被海水侵吞的土地越来越多,这真的让人非常忧虑。”他同时透露,他万万没有想到,地广人稀的澳大利亚竟然对图瓦卢人民的要求如此无动于衷。

    澳大利亚不但不想接纳图瓦卢“环境难民”,还强烈反对签署《京都议定书》,其理由是,只要美国不签字,这份协议就是一纸空文。所以,当“太平洋岛国论坛”于8月16日在瑙鲁拉开帷幕后,澳大利亚立即成为与会国家指责的对象。包括图瓦卢和贝劳在内的这些国家认为,在控制全球温室效应、防止海平面上升这个问题上,澳大利亚奉行的是孤立主义。

    贝劳官员戴维·皮伦在接受澳大利亚媒体采访时更是直言不讳:一些岛国已经不得不进口粮食了,因为原来很好的耕地被海水侵蚀。而地大物博的澳大利亚对此视而不见。密克罗尼西亚总统法尔卡姆在论坛上指出,温室效应,导致风暴增多,淡水遭到破坏,海水入侵,太平洋岛国人民赖以生存的庄稼、椰子大片大片地死亡,这无异于患了“慢死病”。

    事实上,最近三五年里,图瓦卢人民已经开始陆陆续续地告别自己的国家,有的去了美国,一些人悄悄地迁往新西兰,因为新西兰的移民政策相对宽松一些,对图瓦卢人民也非常同情。据新西兰方面透露的数字,迄今,已有五千多名图瓦卢人在新西兰安了家。

    7月20日,图瓦卢人民终于听到了让他们眼眶发热的好消息。新西兰首相海伦·克拉克夫人的发言人证实,克拉克夫人对图瓦卢遇到的问题非常关心,虽然大规模移民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牵扯到两个国家的生活水平、人口压力等敏感问题,但她还是决定接纳更多的图瓦卢“环境难民”。

    在过去的一百年里,全世界海平面一共上升了18厘米。目前全球科研机构都认为,地球已进入了海平面“加倍上升期”。导致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地质原因,另一个是气候原因。近百年来,气候因素成为了造成海平面上升的最主要原因。而气候的变化主要是要归结于人类社会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而造成的温室效应。

    发达工业化国家对这一问题更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比如,据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大气研究所提供的报告说,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已成为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5个国家之一。《澳大利亚人报》上曾经刊发了这样一幅漫画:几个岛国的领导人围坐一圈,头上是滚滚而来的海水,他们都紧张地抬头看着。而澳大利亚霍华德总理则在一旁大吼:“凭什么让我们减少排气?”作为世界头号工业国的美国更是拒绝在全球控制废气排放量的《京都议定书》上签字。

    密克罗尼西亚总统法尔卡姆在论坛上曾演讲:“在美国国务卿鲍威尔仅仅认为全球变暖对美国的安全来说是个‘挑战’。他说:‘美国并没有变小。’可是,在这里,我必须向全世界指出,全球变暖决不仅仅是一个‘挑战’,它是一个‘末日威胁’!而且这个威胁决不是我们太平洋岛国制造的!必须认识到,岛国要求对气候变化采取措施,决不是只为自己考虑。岛国数千年文化的失落是可以被这个世界容忍的;成千上万的岛国人民被迫背井离乡,也是可以容忍的。但从长远看,这个世界的其他地方也会面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当然,发达国家不采取具体可行的措施,我向全世界发出的这个警告将毫无意义。”

    据悉,基里巴斯、库克群岛、瑙鲁和西萨摩亚等低地岛国也面临着同图瓦卢一样的威胁。这些由珊瑚礁形成的海岛普遍地势极低。当地居民都能亲身感受到海水的缓慢上涨已逼近家园。

    在斐济维提岛,海边水极浅,捕鱼人走出数百米远还深不及腰。原来这些浅海水区过去都是陆地的一部分。有预测说,未来40年之内八万多基里巴斯居民将面临丧失家园的厄运。而在马绍尔群岛的一些地段,上侵的海水已将那些原本长在岸边的椰子树下的土壤掏空,树干抱着那几乎已全裸的球形根部站在海水里摇摇欲坠。

    2001年8月17日,在“小岛国峰会”上,其主席、瑙鲁总统勒内·哈里斯表示,6个小岛国的领导人想“组团”去联合国总部,向人们表达这样的信息:全球气候变暖使海平面上升,使处在茫茫大洋之中的小岛国深受其害。哈里斯说:“我们想让布什总统和其他人知道,海平面上升的后果十分严重,这绝对值得国际社会采取措施进行补救。如果到现在还不重视这个问题,大洋之中地势较低的岛国将面临灭顶之灾。”面对着大国对他们国土安危的漠视,他们除了表示愤怒,别无他法。基里巴斯总统塞布罗罗·斯托近乎绝望地说:“作为基督徒,我只好将这一切交付到上帝的手里了。因为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事态发展,却无法造出一艘诺亚方舟来。”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副研究员孙晖明说:“这些小岛国由于国家过小,在国际舞台上不会有什么大的影响力,即使图瓦卢整个国家土地的消失也不会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但这件事必然会造成其周边岛国的恐慌,因此它们会更加联合起来,要国际社会关注它们,帮助它们。”

    如果形势得不到改观,图瓦卢注定会成为第一个因海平面上升被迫撤离家园的国家,然而,更加不幸的是,它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个。那么,下一个会轮到谁呢?

    中国温室气体排放减少

    《科学》杂志刊登的一篇论文说,中国在近几年排放的二氧化碳和甲烷量下降了。排放量减少的部分原因是中国煤炭和能源工业的改革,而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可能对此也有影响。作者们利用近期能源以及其他方面的统计资料,对中国温室气体排放在1990~2000年间的变化趋势做了估算。他们得出,在这个阶段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了7.3%,甲烷排放量减少了2.2%。中国在能源利用方面的变化涉及到几个方面,包括提高能源最终利用的效率,提高煤炭的品质,把许多住宅燃料从煤转变为天然气和电力,能源集约方面的技术改进以及开放煤炭和电力市场等。

    做保护环境的有心人

    北京市西城区青少年科技馆高级教师周又红常说,我们的环境科研项目能够获得各种奖励和荣誉,说明我们的环境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获奖并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目的在于为环保多做一些实事,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996年底,北京市下了一场大雪。周又红看到报上有一条消息说,市里在主要马路上洒了4000吨盐水,以融化路上的积雪。她忽然想起,人们经常把积雪堆入路边的树坑内,那么,这些盐溶雪水不是会对树木造成很大的危害吗?她觉得这是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开展环境科研的好机会。于是,她便带领几个中学生对树坑的盐分进行了一年的监测,证实这些树坑里土壤中的盐分大大高于未堆过盐溶雪的树坑,已经影响到了树木的生长。她又带领学生写出了科研论文,并于1997年12月在《北京晚报》上发表。其他十几家媒体也相继作了报道。此事引起了北京市政府的注意。1998年1月14日,市政府特意发布了一条“不准将‘盐溶雪’堆进树坑”的2号令。2001年春,在全国政协会议上,还出台了关于盐溶雪问题的专项方案。

    周又红认为,要培养学生为环保多做实事的意识,还不能仅仅停留在给学生指定环境科研课题上,最好能够启发他们逐步树立起环保意识,并能自选环保课题。有一次,她和学生小高一起讨论、选择环保科研课题,小高很为找不到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题目作难。谈话间,周又红发现小高嘴里正在嚼口香糖,她心里一动:“这不就是一个有关污染环境的问题吗?”但是她并没有立刻向小高挑明,而是启发她道:“环境问题并不一定都像你想像的那么大,有时它很小,小到一块糖、一粒米、一张纸……”“糖?”小高猛然想起了什么,继续说:“老师,我这里有口香糖,您吃吗?”周又红一下转入正题:“你吃完口香糖后怎样处理残胶。”“吐掉。”小高脱口而出,接着又说:“对了,我好像看到外面地上到处都是口香糖残胶。”这时,周又红才向小高挑明:“你说这是不是个环境问题呢?”小高恍然大悟:“对了,对了,这不是一个很好的题目吗?”周又红当即鼓励她:“好,好,你这不是自己也能想出环境问题的选题了吗?”小高高兴得几乎跳了起来。有了自己感兴趣的选题,她情绪特别高涨。在周老师的指导下,她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查阅了许多资料,懂得了口香糖残胶在环境中难以降解,世界各地的人们吐掉的口香糖残胶一年就有一艘万吨巨轮的体积那么大呢。在周老师的细心辅导下,她完成了一篇很有分量的环境科研论文。文章在《北京晚报》、《中学生报》、《北京青年报》等报纸发表后,一时间,如何处理口香糖残胶成了人们议论的话题。连外国的一些媒体也对小高的科研论文作了报道。

    为了真正解决一些迟迟得不到解决的实际问题,周又红还常常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调查报告和建议直接呈送给有关领导机关或主要领导人。在科技馆环保小组里有一个小学生小靳,他通过学习懂得了北京市是一个十分缺水的城市,便经常怀着一种很强的节水意识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环境问题。一天,他发现路边的洗车行每天都用高压水枪冲洗汽车,大量的自来水就这样白白地浪费掉了。他感到非常可惜,便沿街走访调查了许多洗车店,并走访了工商管理部门,最后写出了一篇调查报告,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周又红想:怎样才能将小靳的调查报告和建议转交给市领导呢?在一次全市环保科技活动总结大会上,周又红推荐小靳作为学生代表发言,取得了一个能够见到副市长的机会。开会前一天,周又红特意叮嘱小靳:不要只顾在会上念念稿子,而要勇敢、自信地将自己的调查报告和建议交给副市长。第二天,小靳发完言,举止大方地将报告呈递上去。副市长说:“这是我第一次接到小朋友的研究报告,我愿意与大家共同努力解决这个问题。”不久,在副市长的部署下,全市节水办公室把制止洗车浪费自来水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同时向全市发出了节约用水的号召。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世界历史》第二册教参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