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教案资料 >> 正文
现代教学设计是新课程的
最新热门    
 
疲秦计是馊主意 郑国渠成秦更强

时间:2011-08-30 13:30:30  来源:人教网(www.pep.com.cn)
慧和技术,是多么高超,多么卓越。

 

引泾灌溉渠比都江堰引水干渠长一倍多,是魏国西门豹[注: 西门豹正文  中国战国时期魏国人。生卒年不详。魏文侯(公元前446~前396年在位)时任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令。邺地临近漳水,常遭洪水为害。]主持修建的鄴渠的十五倍。这是前所未有的大型水利工程。郑国经过周密勘察,精心设计,很快完成了全部工程设计方案。他把方案报告朝廷,秦王立即审核,迅速批准。不久,这项重大水利工程全线开工了。

 

这样一条一百五十余公里的渠道,需要有定量的进水,引水系统是关键工程,而引水口的选泽则是关键中的关键。泾水自甘肃[注: 甘肃省-甘肃省位于中国中部偏北。简称甘,又简称陇。介于北纬32°36′~42°47′,东经92°10′~108°43′。]流入陕西,斗转蛇行,流经彬县、永寿、淳化、礼泉一带的崇山峻岭之中,咆哮奔腾到泾阳,直奔关中平原。相传,郑国到泾阳一带勘察。当他来到仲山西边的瓠口,立刻被这里的天然地形吸引住了。这是一条狭长的河谷,两头宽阔,中间狭窄,很像一个倒放着的葫芦。这样的地形可以引入大量水,而且容易控制,郑国决定把渠首设在瓠口。

 

瓠口的地貌很特殊,河床中柱石林立。这些柱石是被激流长期冲击而形成的中流砥柱,它们稳固地屹立在峡谷中。郑国望着这些柱石,心情无比激动,默默地感谢上苍,赐给他修建拦水堰最理想的“骨架”。另外,瓠口一带是石质河床,河床遍地都是零碎的石块,筑堰所需要的材料可以就地解决,这再好不过了。

 

郑国指挥民工用柳枝荆条编成圆形大筐,就地拣石块装满大筐,古人称之为“石囷”。然后按郑国设计的线路,把石囷推到河中排列成行,每行用石囷一百多个,一层层堆砌起来,总共立石囷一百二十多行,这样,一个立体长梯形的拦水堰就筑成了。由于河中有柱石作骨架,堰体非常坚固结实。拦水堰修成的方向是从西北向东南,跟泾水流向构成适当的夹角,这样相对减小了水流对堰坝的压力,同时又加大了进水量。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