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教案试题 >> 教案资料 >> 正文
探究: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探究:中国近代外国租借
探究:戊戌变法失败的原
探究三国时期的分裂 把
探究原始农耕生活 关注
课外探究:群星灿烂 光
《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
浅谈探究性问题在历史教
初三历史创新与探究能力
历史教学设计探究:结题
最新热门    
 
探究:江南地区的开发与经济重心的南移

时间:2016-02-18 22:56:20  来源:人教网(www.pep.com.cn)
去杂草、灌水种稻的简单的耕作方式。司马迁又分析说,江南地区的自然资源条件有优越之处,野生植物和水产可以方便地采获,有“地势饶食”之称,因而没有饥馑的忧患。然而在“无冻饿之人”的另一面,也没有相对富足的“千金之家”。直到西汉末年,长江中下游许多地区,渔猎采集在经济生活中仍然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其经济形式与中原先进农耕区相比,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东汉时期,江南地区已有了一定的发展。庐江太守王景教人们牛耕之法,从此“垦辟倍多,境内丰给”。中原的水利灌溉事业也推广到江南,王景在庐江整治芍陂,溉田万顷;会稽太守马经营镜湖,周围310里,“溉田九千余顷”。此期间,江南人口也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东汉时,荆、扬二州人口从西汉的679万余增至1053万余。汉安帝永初初年,因水旱灾异连年,郡国多被饥困,曾经有在“荆、扬熟郡”安置灾民的政策(《后汉书·樊准传》)。《后汉书·安帝纪》又有永初元年(107年)和永初七年(113年)以江南租米北调江北的明确记载。可见,江南地区农耕业的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与江北许多地区相比,已经逐渐居于优势地位。

汉末中原大乱,北方人民由于各种原因南下的更多,据不完全统计,即达154万口之多。他们不仅给江南增加了劳动力,还带来了先进工具和先进技术[注: 先进技术正文  代表一个历史时期较高水平的和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领先作用的技术。这是一个时代的和相对的概念。在前一个时期被视为先进技术的东西,以后会被更先进的技术所淘汰,而成为落后技术。],这些均为吴的立国、江南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在当时,从全国总的经济发展[注: 概念 一个国家摆脱贫困落后状态,走向经济和社会生活现代化的过程即称为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不仅意味着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更意味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素质的提高。]看,江南的发展仍远远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其开发地区仅限于平川和交通发达之地,半数以上人口是山越和蛮夷,刀耕火种,氏族组织,仍是其生产和生活的主要方式。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