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历史论文
  • [转帖]中美顶尖高中生对比令人震撼
  • 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欢迎大家补充,讨论]
  • 怛罗斯战役--华夏文明对伊斯兰扩张势力的斗争!!!
  • 转:一个被忘却的皇帝——建文帝
  • 濮阳--名吃
  • 相互矛盾的记载-- 满清把他们自己干的大屠杀全部栽赃给张献忠(
  • 隋朝与高丽关系的演变
  • 历代服饰简述
  • 半黑社会是什么社会
  • 地图上的疑问——为什么中国不能进入这里
  • 最新热门    
     
    关于明清-体制的客观比较(10%原创)

    力意识的大增的大臣们全体反对。嘉靖的大礼仪事件。万历的国本之争。此时,明朝的皇帝们已经变成了退居幕后的国家最高统治者,但是行政权已经几乎完全的落在了内阁和六部的手里。这也不是皇帝昏庸和懒惰造成的,明朝中期的很多皇帝们都因为要权力和大臣们进行过殊死的斗争。皇帝是权力的来源,他可以给人权力也可以剥夺权力,并且掌握人的生死。这是他唯一可以威胁大臣的地方。但是偏偏明朝的大臣不怕死。而皇帝撤换了一个大臣,会有更多的大臣站出来维护这个集体的权力。所以皇帝也苦于要不回自己作为统治者的行政权力,只能逐渐的退居深宫,做最高的决议人。而所谓廷议这种事情已经不太需要皇帝的参加了。就如同美国人在国会开会,基本上是不需要总统出席的。总统的任务只是决定是否同意国会开会所达成的意见。这是明朝中期以后-体制不同于封建社会任何时期的一个很值得研究的特色。可惜的是我们的研究者们只把目光集中在皇帝上朝了多少次的比较上,来认为这个皇帝的素质是否高明。甚至只会研究皇帝的私生活来给这个皇帝做判断。

      在明朝中期以后做皇帝很难的。如果你对权力表现的多一点兴趣,那结果可能就是嘉靖的大礼仪时间,你会被冠为暴君的称号。如果你认为争取不到权力,干脆对大臣们好一点我自己退居深宫算了,会被人骂懒惰。

      我们来看满清皇帝和明朝皇帝的比较,就知道明朝皇帝在做皇帝这一点上比满清皇帝辛苦多少!明清两朝有很多的情况是相似的。我们首先来看被很多人喜欢的乾隆皇帝,其实在明朝皇帝里,和乾隆最相似的是正德,但是两个人的名声可谓是一天一地的。其实两个人都是好玩好色宠幸奸佞的皇帝。乾隆的南巡次数远大于正德,宠幸的和绅搜刮的钱财远胜于刘谨。而刘瑾是死在了正德的执政期,乾隆不死,和绅都倒不掉!为什么大家都是出来*的,你就是风流而我是下流呢?即便乾隆比正德在执政能力上有高的地方,但是明清的体制不同,正德下面有杨廷和为首的内阁在帮他。治国方面不见得比乾隆差。而乾隆在对中国文化的破坏上实在是罄竹难书!如果这两个人的评价有些微小的差别还可以理解,但是这么相似的两个皇帝,一个是明君,一个昏君,不觉得奇怪吗?

      也许他们的区别仅在于,正德南巡的时候,百官谏止,大臣们以死相逼,搞的朝野上下,声势浩大,区区一件南巡的事件就演变成了皇帝和大臣争权力的-斗争。乾隆会吗?他想南巡的时候百官们想的是怎么样争取做个随从以接近皇上讨皇帝欢心。所以会有舆论将这件南巡的事情拖到皇帝的个人素质上吗?同样的一件事,有人留下的是风流的美名,有人得到的是下流的恶名。如果从这点上还不能引起你的思考,那么那么多史书真是白读了!

      明朝皇帝个人的自由到最后已经是狭小到无以复加了。甚至连立储君这样的事情也没有自由。万历的国本之争对比康熙那么随心所欲的换太子,可知在明朝做皇帝是多么艰难!明末在各项制度上已经接近于早期欧洲的君主立宪,正如欧洲君主国家的储君们被选择出来需要经过内阁的批准。明朝的太子被立出来是也要获得内阁的首肯的。在中国历史上,好象没有哪个朝代的皇帝的自由最后委琐到这么小的范围,连立储君都身不由己。那么现在我们再看看明朝的皇帝们,难道不理朝政是他们的主观愿望吗?他们的早期都曾经试图确立以自己的想法来实施的-制度,但无一例外的被大臣们驳回,退居深宫是他们唯一的选择,除非他们不顾舆论的压力,对大臣进行残酷的屠杀以换取自己的的权力。但是在明朝这样做的可能性很小,嘉靖的开始的屠杀并没有吓倒明朝的大臣,倒最终吓倒了皇帝自己。这些明朝皇帝们,一个个在深宫打发这自己无聊的岁月的时候,其实大部分的人心中,是很无奈的!

       


      我们看待明清两个朝代的皇帝,应该更多的将目光放在研究这两个朝代的-体制上,有了结论之后再来说话。皇帝本不是什么最根本的问题所在。英女王每天的活动是到处参观剪彩,实际等同游玩。为什么没有人说她是一个懒惰的昏君呢?因为我们都知道事实上她没有实际的行政权力。重要的是,什么样的环境决定了这个皇帝能做什么样的事情!明朝的体制决定了皇帝交出行政权力对这个国家的运作更加的有利。所以皇帝们不得不无奈的退居深宫。初读明史的时候,我也和许多人一样,觉得明朝的皇帝大多数不怎么样,只有崇祯还好,可是时代不属于他。但是后来发现,并不存在什么明实亡于万历的话。明就是亡于崇祯。魏忠贤的出现打乱了明朝的文官治国体系,在他疯狂的屠杀迫害之后,行政权力转移到宦官,大臣的权力被剥夺。而崇祯在杀了宦官们之后,顺理成章的夺回了行政权力。所以崇祯才会有那么勤政的机会。而我们现在看崇祯时代的内阁,其实就是整个明朝权力最小的内阁之一。崇祯的掌权,加上个人实际-能力的不足,破坏了明朝整个-体系的平衡运作(魏忠贤也和他同样起了这个效果),他对一直以来国家的运转,官员的调配进行了很不适当的干涉,导致了明朝国家运行体制的崩溃,最后因为战争亡了国。我们一直就存在这样一种误区,好象皇帝勤政国家就管理的好,皇帝懒惰国家就一定民不聊生。我们熟知的江南四大才子的风流故事发生在懒惰的正德皇帝时期,那个时候国民的生活比之所谓康乾盛世如何?崇祯的勤政只是一种假像,有些人努力但总是做错事是不值得赞扬的。

      鲁迅写清末阿Q看见革命军进城,老百姓以为他们的白色军装是给崇祯皇帝戴的孝,足以发现那个时代人的一些心理。简直无法理解的是为什么到了近代以后,关于明朝的历史,负面的说法比较多。整个学术界有种扬清抑明的风气。说到盛世,人必称康乾,可是和明朝的永宣盛世比起来,除了年代久远一点,人口大-。没有任何更高的地方。但是人人都知道康乾,问问我们身边的人,有几个知道永乐,洪熙和宣德这个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外交鼎盛的强国盛世?

      还有就是黑暗统治,其实除了明末,整个明朝中期的国家状况也不比康乾差多少。明朝的长期稳定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里所罕见的。而经过明初的大力强化统治和稳定期后,到了天顺以后,民间学术风气开始盛行,整个明朝中后期在学术和文化上的繁荣,除了宋的鼎盛期,也是历史上罕见的。我们研究一下那个时代里,平民的生活并没有受到丝毫的所谓黑暗特务统治的影响。否则哪有我们所津津乐道的什么四大才子的风流故事。明朝的管制大部分是针对上层的,对官员监督的很严,防止他们夺权。而明朝的弹劾风气很重,官员间经常互相弹劾,甚至有专门负责监督官员甚至劝谏皇帝的言官。被弹劾的大臣,皇帝觉得弹劾的有理,才会交到锦衣卫去审查。所谓特务统治,并没有电视上表现的那么夸张。当然,这是指大多数时期,如魏忠贤时代以为排斥异己,所以朝野的特务气氛很浓。但是对民众,明朝的管制是相当松的。

      还有闭关锁国,这是清国的特点,不知道为什么也加到明朝里去了,成了明朝的责任。明朝并不闭关锁国,相反贸易十分发达。明朝政府是不鼓励海上贸易的。在朱元璋时代甚至是禁止的,因为朱元璋对海外贸易反感,而国家又不稳定。到了朱棣,因为此人喜欢宣扬国威,海禁在他那里基本上已经被废除了。到了明朝中后期,因为民间活动开始频繁,海禁成为一纸空文。很多人出海贸易甚至移民东南亚。如果明朝闭关锁国,那么请问一直困扰明朝多年的倭寇是哪里来的呢?难道明朝只对倭寇开放?那么福建南安郑芝龙郑成功的家族在明后又是怎么发家的呢?整个明朝政府不鼓励海上贸易,但即便禁止也是口头说说,实际明朝的海上贸易相当发达。除了海上,明朝和西北部的贸易也很频繁,如蒙古著名的三娘子事件。

      但这些东西到现在却被人所遗忘,个别无良无知的汉奸们甚至说幸亏明朝灭亡了,否则中国落后的更多,他举的例子是明前中国领先世界,明后落后世界。明亡时

         

    国真的落后世界吗?不错,英国在明亡44年后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但是是不是革命就意味着到了资产阶级社会?欧洲的真正的兴起是工业革命开始,引领了欧洲经济的大发展。在此之前,所谓资产阶级革命只是给欧洲带来了发展的机会,而欧洲经济和实力的并不见得领先中国。同时,明末在引进西方科学上也是中国历史上最积极的,随着交流的深入,当西方的制度体现出优越性时,明朝难道不会引进西方的制度?西方和中国都有交流的试探动作。郑成功能够在登陆战中打败当时的欧洲强国荷兰人,中国真的落后世界吗?为什么仅仅200年后,清国统治下的中国就被欧洲国家在他们登陆的战争中打的一败涂地!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