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历史论文
  • 秦桧终于盼到今天:第一部诋毁岳飞为秦桧平反的电视剧拍摄完成
  • 三国的真相-节义双全论马超[考古贴]
  • 上下五千年:属于老百姓的历史,却只有三个字---活下去(转)
  • 中国各朝国土的平方公里数。〔转〕
  • 韩国!!这条中国身上的蚂蟥!
  • 谈谈满洲人的“中国人认同问题”
  • 彭德怀军事秘书等人揭密毛岸英牺牲真相(组图)
  • 传说网络中最漂亮的中国女孩.帅呆了;组图
  • 民主是什么?欢迎大家来讨论
  • 孙立仁将军在缅甸活埋大量日军,爽!
  • 最新热门    
     
    ★★南北朝社会形态下的书法浅议★★

    应该上溯到晋,因晋时玄风大炽。谈玄论道,风流倜傥为时代之气;在生活处事上倡导“雅量”、“品目”;艺术上追求中和平淡之美。传说,东晋名士王徽之(王羲之之子)住在山阴,在一个大雪之夜,酒酣耳热之际,突然忆起好友戴逵,便连夜乘船赶去,天明时到达戴逵门口,却又掉头命船返回,时人不解,问之。答曰:“吾乘兴而来,兴尽而返”。这便是著名的“雪夜访戴”的故事。那时的名士们仿佛一直生活在那个深邃的“玄意”之中,于是人们把这个时代称为“玄学时代”。加之道教盛行,它们的思想道义的宣传,适合了当时希望过安宁生活的人民大众,特别给下层的僧道和广大写经生们造就了书写经卷的机会,在-上,士族高门由盛转衰,但仍有相当的势力。上台不久的寒门新贵对门阀世族持宽容照顾的态度,装扮博学,颇慕风流,书法几乎成为寒门新贵笼络官僚士族的重要手段,于是书风依旧保持着东晋以来的潇洒飘逸。就士族高门而言,在名士间相互倾轧,自戕中苦不堪言、进退两难,为了弥补心灵的不安,很多人常常通过对书法的狂热追求来慰藉内心的空虚。

      南朝的书法,几乎全部都笼罩在“二王”的影响下,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其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大手笔足以让每一位书法家叹为观止;王献之的章草,笔迹流泽,“骨势不及父,而媚趣过之。”(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其所创“破体”与“一笔书”更是影响深远,深为历代书法家所推崇。至梁代,武帝萧衍以其帝王之尊而雅好书法,力倡王羲之,主张书法创作“疾若惊蛇之失道,迟若渌水之徘徊。缓则鸦行,急者鹊厉,抽如雉啄,点如兔掷。乍驻乍引,任意所为,或粗或细,随态运奇,云集水散,风回电驰。”(萧衍《草书状》)。据说,当时的萧子云书法名声远播海外,百济国使臣特来求书,恰逢子云出任东阳太守,扬帆待发,百济使臣就亲自到江边恭候以求墨宝,于是子云当即停船三日,书三十纸与之,这件事成为当时国际文化交流的佳话。时陈之智永为王羲之第七世子孙,书法造诣炉火纯青,求字者络绎不绝,致使其门槛踏破,后用铁皮置其上,世称“铁门槛”。所谓“窥一斑而见全豹”,由此可见南朝书法的盛行,尤其是梁武帝以其帝王之力推广普及书法,使以书法为突出代表的艺术服务于-,这也在某种程度上适合了当时历史的发展潮流。

      二、古朴雄茂的北朝碑刻

      北朝承赵、燕之后,其书法碑刻主要以北魏为主,自孝文帝迁都洛阳,进一步汉化,进行一系列改革后,经济迅速发展,文化昌盛,加之没有禁碑令,利用碑刻来歌功颂德几乎成了军事地主阶级的迫切需要,同时这种刻碑也复苏了受战乱摧残几尽凋敝的中原文化。一方面继承了秦汉以来以碑刻来弘扬文化艺术的特殊形态,一方面也为隋唐碑刻走向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当时的碑刻数量之多,蔚然壮观也是历史使然。北朝的碑刻在中国的书法史上是一大奇观,也是楷书走向成熟的见证。其书体出于崔悦及卢湛二家,这二人皆传钟繇、卫瓘、索靖的遗法,更兼当地的民风纯朴,而演变出北碑特有的书体,与南朝的风流蕴藉大相径庭,况且当时的佛教盛行,流行造像题记与摩崖石刻,所以传世书迹甚多,这种书体是介于分隶和楷书之间的过渡书体,居汉分至唐楷的枢纽。

       


      从分类的角度上看,一类是遍布北方各地为死者歌颂功德的碑版和墓志;而另一类则是为造像题记和摩崖刻经。它们大致分布在山东和河南一带,这是因为佛教的兴盛而产生的凿刻。大体上说来,丰碑和造像题记大部分方峻棱厉、气象浑穆;墓志铭则蕴藉妍美、劲健清俊、潇洒古淡;至于摩崖书更是雄伟奇绝、惊心动魄,临而观之有如巨石崩临,黄河决堤之险。

      (一)造像和摩崖

      北魏统治者是崇尚佛教的,凿窟造像祈福之风盛行。清乾隆、嘉庆以后,一些金石考古家竞访名山大川,寻碑索拓,一时风靡全国。其中阮元、黄易等不辞辛劳,游历大江南北寻访残碑断碣。黄易最早在洛阳龙门石窟拓碑四品,世称“龙门四品”,后又有人拓十品、二十品多至一千五百品,现流传的《龙门二十品》为北朝时期书法代表作品,是魏碑的精华。而作为《龙门二十品》中的第一珍品《始平公造像》传为北魏孝文帝时朱一章所书,其内容充满了迷信宗教色彩。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评其碑曰:“龙门造像自为一体,意象相近,皆雄俊伟茂,极意发宕,方笔之极轨……”。作为《龙门二十品》的第一珍品,在其气象挥霍、纵横有度的意境中既蕴含着汉晋雍容方正之态,又不乏“铁马秋风”般的北方少数民族强悍粗犷的金石气质。

      摩崖一般是指刻有文字的山崖和石壁,由于摩崖是在崇山峻岭、峭峰断崖之上,一般很少会受到人为的破坏,但是却难免因陵谷变迁,风雨剥蚀。北魏水平二年(公元509年)的《石门铭》是其不朽的代表作,其书体柔和多味、飘逸致趣、风姿翩翩。清代康有为评其:“《石门铭》飞逸奇浑、分行疏宕、翩翩欲仙,若琼岛散仙、骖鹤跨鸾”。另一不朽的传世之作是《郑文公碑》,北魏宣武帝永平四年(公元511年)郑道昭为纪念其父所刻。用笔有方有圆,或以侧得妍媚,或以正取其险绝,混合篆势、分韵、草情融于一体。郑道昭写出了充满自信和生命节奏的笔画,如篆如隶,更有行草的潇洒奔放,书法艺术的难度也正在于此。

      (二)碑版和墓志

      在众多碑版石刻中,当首推《张猛龙碑》,全称《魏郡太守张府君清颂碑》。该碑立于北魏孝明帝元诩正光三年(公元522年),碑高八尺四寸,碑宽三尺七寸,原石现在山东曲阜孔庙,碑正面共刻文字二十四行,每行四十六字,主要记叙张猛龙任鲁郡太守的政绩。《张猛龙碑》在书法由隶转楷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该碑文字较少隶书痕迹,而开楷书先河,用笔刚柔相济、劲健清朗、潇洒古朴、以方笔为主,同时注重圆笔的运用;在结体方面以疏朗夸张见长,给人以错落有致、变态万千之美,更能于平中寓险、巧中藏拙,于刀法中见笔墨情趣。清金石家杨守敬评其“整炼方折,碑阴流宕奇特”,又评“书法古淡奇正相生,六代所以高出唐人者以此。”

      墓志是一种记有死者姓名、籍贯和生平放置墓中的石刻,与碑最大的不同是:墓志是深埋在地下的。在墓志中最有影响的当数《张玄墓志》,该碑立于北魏晋泰元年(公元531年),原石已佚。清何绍基于道光五年时偶然购得旧拓本,经其剪表复制而仅存367字,今藏上海博物馆,行款已失,当时为了避康熙的名讳(玄烨)而称为《张黑女墓志》,据说,何绍基书风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张黑女墓志》。细品此碑,一股挺劲温婉,质朴灵秀之气似“春风潜入夜”般无声无息的在你心底流动,康有为称之为“质峻偏宕之宗”,列为“精品”。其笔画由方趋圆、锋藏势劲、俊逸之中温婉可人,遒丽与雄强并茂实是北碑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三、南北朝书法“十美”论

      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中关于“十美”论曰:“古今之中,唯南碑与魏可宗。可宗为何?曰有十美:一曰魄力雄强,二曰气象浑穆,三曰笔法跳跃,四曰点画俊厚,五曰意态奇异,六曰精神飞动,七曰兴趣酣足,八曰骨法洞达,九曰结构天成,十曰骨肉丰美,具十美者唯魏碑南碑有之”。

      从用笔特点来看,南北朝碑志大多都离不开一个“朴”字,很多还要加个“拙”字方才恰当。若多用藏锋笔法则少灵秀姿媚,而多质朴浑厚,结体不取圆润便多朴拙。其实就某一碑来说,并非兼有“十美”,碑学崇尚“壮美”,所倡导的是“存金石气”,其思想渊源是儒家的仁美、大美、充实之美。而南朝帖学注重萧散淡雅的书卷气,其形成发展是魏晋玄学盛行下的产物,而其根源便是老庄之道,追求空灵、跌宕、萧散、遒媚、洒脱等。

      就其南北碑的风格而言,有的古朴自然,有的灵秀俊逸,然其同风格兼有的“美”还是有一定的差异的。比如:《中岳嵩高灵庙碑》、《高贞碑》都属于雄强茂美的,但是《中岳嵩高灵庙碑》又兼具跌宕俊迈、古拙奇趣的风貌;而《高贞碑》则另兼有劲炼雅健、结构端整的特点。又如《张猛龙碑》与《大代华岳碑》都属于恣肆雄奇一类,但《张猛龙碑》又兼有挺拔劲健、严谨匀整之异;而《大代华岳碑》则同时兼具严谨古朴之趣等,以其用笔来划分,有以圆笔为主的如《郑文公碑》、《石门铭》等;有以方笔为主的如《始平公造像》等;有方圆兼用的如《张玄墓志》、《张猛龙碑》、《崔敬邕墓志》等。

         


      四、结语

      苏东坡在其《论书》中说“书必有神、气、骨、血、肉,五者缺一不为成书也。”不论当时的书风如何变化,用笔如何巧妙,但必是同时具备“神、气、骨、血、肉”此物境、情境、意境相融,书若神助也!

      



    ------------------
    借我三千虎贲、复我浩荡中华,剑指天山西、马踏黑海北;贝加尔湖面张弓、库页岛上赏雪;中南半岛访古、东京废墟祭祖,汉旗指处、望尘逃遁,敢犯中华天威者、虽远必诛!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