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开学寄语 |
|
|
|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历史这门学问渺茫而遥远。在上个世纪初,曾有人对北京大学的洪业教授说:“历史”这个词听起来有点像“立死”,是一种要死的学问。这看法在今天也算普遍吧,比如在大学生选择专业时就看得出来。进了历史专业的同学,大多没把历史当做第一志愿。 昨天在路上走,看到一个西装革履,手提公文包从对面快步走来的人,非常清洁非常正式。捏了一下自己脏兮兮的衣角,我远远地看着他,羡慕他的体面。体面总是好的。然后我们就相对而行,终于到了面对面的距离。这时候才发现,他原来一边走一边念念有词,嘴里做着雄辩的动作,眼睛闪着迷离的光。他是幸福的。我想起未名湖畔的那年夏天,有个孩子一遍一遍地沿着湖边小路走过来走过去,一边走一边唱“把世界给了你”。他是不幸的。然而在他们更年轻的时候,在他们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除了因为尊敬而听到的教诲或者建议,他们都一样的兴致勃勃吧? 史学家总想为自己的职业辩护的,申说它如何“有用”。这方面说法很多了,不劳我来重复。我个人也以为“史学无用论”不怎么全面,不过却乐于承认,由于社会变迁,历史经验不再像古代那样,能长久地保持实用性了。所谓“用”往往意味着“实用”。在这一角度论证史学对现实有用,确实不太容易。在求职时你夸耀自己的史学素养,对方信不信服可是没准儿的事情。我想还是持诚实态度,承认史学跟实用技术不同,比如说,它不能够当下就创造出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假如着眼于求职就业
< 1 > < 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