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历史论文
  • 历史新课程教学体会和思考
  • 中学历史交互式教学法
  • 钻研教材 钩沉释“新”
  • 关于《中国古代史》教学的若干反思
  • 2005 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湖南卷)历史试题评析及对教学的
  • 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成长
  • 初中历史课改中学习模式和方法的探究
  • 浅谈历史学案教学法
  • 开学寄语
  • 如何增强历史教学的互动性
  • 最新热门    
     
    “授人以鱼,莫若授人以渔”

     

      

    “授人以鱼,莫若授人以渔”,这种观点对我们的教学有很大的借鉴。它涉及到教师在教学中教“书”(传授知识)和教“学”(传授科学的思维方法)的问题。使学生“能独立读书并能自为研究,自求解决一些问题”是历史新课改教学中的突出目的。把教学实践从原来只重视研究“教”转变为同时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从原来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重视智力、能力的培养。对此,我的做法是: 
    一、挖掘教材的深度是培养能力的前提。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阵地,钻研教材,优化教学方案则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研究教材中内在的因果并列关系和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把学生引入深层思维的前提。 
    如:我在讲述《西安事变》这一史实时,设计了如下一些具体设问: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来日本帝国主义是如何下一步步侵略中国的?当时的国民政府又是怎样做的?面对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中国*党是如何应对这种严峻形势的?一二九运动以后,中华民族的抗日运动掀起了全国抗日新高潮,引起了一个什么事件?我们如何分析在事变发生后中国历史前途?各方(中共、亲英美派、亲日派、英美、日本、中国广大人民、东北军)表现出什么态度?最终是如何解决的?对这个事件的解决给我们怎样的启示?之后,中国历史如何发展?从所学知识来看,中共是否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政党?这样安排教学,既保持了学生思维的深入,加强了学生对20世纪30年代中期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及错综复杂的社会形势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深层思维的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利用图表活跃学生思维,加深对史实的理解。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