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历史论文
  • 历史新课程教学体会和思考
  • 中学历史交互式教学法
  • 钻研教材 钩沉释“新”
  • 关于《中国古代史》教学的若干反思
  • 2005 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湖南卷)历史试题评析及对教学的
  • 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成长
  • 初中历史课改中学习模式和方法的探究
  • 浅谈历史学案教学法
  • “授人以鱼,莫若授人以渔”
  • 如何增强历史教学的互动性
  • 最新热门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唯物辩证法去分析历史事件

    些体会。

        一、引导学生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唯物辩证法认为:  “事物内部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做矛盾。简单地说,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正确对待矛盾,必须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对片面地看问题。”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分析、评价是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历史教学中,我是引导学生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分析历史事件和评价历史人物的,既不全面肯定,亦不全盘否定,而是客观地、实事求是地分析评价,既肯定其进步性,也指出其局限性(落后性);既肯定其历史功绩,又指出其过失。例如:我在讲《中国古代史》“秦的历史"这一章关于“评价秦始皇"这一问题时,我就引导学生运用一分为二的观去分析评价秦始皇。首先,秦始皇是一位对中国历史做出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皇帝。  (1)灭六国,统一全国。秦始皇顺应了当时的历史发展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2)建立了以皇帝为首的中央集权封建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郡县制度,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  (3)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促进了各民族和各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  (4)北击匈奴,夺回河套一带,徙民实边;修筑长城,巩固了祖国的边防。  (5)南攻越族,开凿灵渠,统一珠江流域,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奠定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础。但是,秦始皇又是一个统治残暴的皇帝。  (1)他焚书坑儒,箝制了思想,推残了文化。  (2)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兵役和徭役,严酷的法律,给人民带来了无比的痛苦和极大的灾难,使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终于导致了秦末农民起义的爆发和秦的自身灭亡。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对秦始皇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既知道他有伟大的历史功绩,也了解他的过失。其它,如对唐太宗,隋炀帝、克伦威尔、罗斯福等人的评价都如此。此外,对历史事件的分析我也是引导学生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的。在讲授“郑和下西洋"的动因这一问题时,我这样引导学生分析:一方面,是明朝为了加强海内外各国的联系。另一方面,也有弘扬国威等-动因在内。对其它历史事件的分析评价,如:洋务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戊戌变法、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一战"、  “二战"等都如此。由此可见,在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就能使学生全面、准确地掌握历史事件的全部内容,防止了片面地掌握历史知识的现象。

       

        二、引导学生运用联系、发展的观点去分析历史事件。

        唯物辩证法认为:客观物质世界的一切事物、现象不仅是普遍联系的,而且是变化发展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条基本原则。这两条原则也是我们分析、认识客观事物的根本方法。同样,在历史学科中,各个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都是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每一个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也不是静止不动的,它们都有其产生、发展、结束的过程。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时,要教会他们运用联系、发展的观点去分析,从而把握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内在联系和历史进程的本质;切忌把本来有内在联系的历史现象割裂开来,变成一个孤立的历史事件,把发展、变化的历史现象变成静止不动的历史事件。例如,我在讲《中国近现代史》下册“中国-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这一问题时,我引导学生通过挖掘课本各子目之间的内在联系,用发展的观点分析。  (1)l 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向华北发动了新的进攻,制造了“华北事变"。国民党同日本帝国主义签订了《何梅协定》,华北危机,中华民族危机。  (2)1 935年,中国-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3)  “一二.九,,运动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4)1935年底,中国-党在陕北召开瓦窑堡会议,调整了斗争策略,决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方针。  (5)在全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高潮的影响、推动下,  “西安事变”发生了。在中国-党的努力下,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6)1937年7月7日,日本又发动了侵略中国的“卢沟桥事变"。  (7)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发动“八.一三事变”,国民党被迫抗日。  (8)接着,国共两党达成协议,整编军队。9月公布国共两党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这样,学生就能把握教材上述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把握历史的发展进程和基本规律,正确地理解中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变化发展过程,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学生的思维水平得到了提高。此外还有:分析元的统一和文天祥的抗元;国共两党在不同时期的关系;美国中立法案的推行过程;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从“一战”后到“二战,,中,再到“二战’’后的关系等等,我都是引导学生运用联系、发展的观点分析的。

        三、引导学生用必然性和偶然性去分析历史事件。

        唯物辩证法认为:必然性是客观事物的联系和发展中合乎规律的确定不移的,不可避免的趋势,偶然性是事物的联系和发展中不确定的,并非必定如此的因素。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范畴。它们是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固有的两种不同的联系。它们之间既区别,又互相联系。必然性总要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偶然性本身包含着必然性。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是合乎规律地向前发展的,有它的必然性,但必然性被历史的偶然性包含着,历史的必然性要通过历史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就要引导学生运用必然性和偶然性去分析历史事件。例如,我在讲《中国古代史》第五章第一节“秦的统一"这一问题时,我首先给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统一中国的人是秦赢政而不是别人?假如没有秦赢政这个人,中国会统一吗?”让学生阅读思考后,我这样引导学生分析这个问题。  (1)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为全国统一准备了物质条件。  (2)春秋战国连年混战,人民饱受战乱之苦,世人厌战,人心思治,统一已成为人心所向的历史趋势。  (3)战国以来,各族人民的初步融合,为统一提供了有利的历史条件。  (4)战国初期以来,各国经过改革和变法,废除了奴隶主的世卿世禄制和分封制,逐步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和郡县制,奠定了统一的-基础。  (5)思想领域中,  “百家争鸣”的韩非子的专制集权理论为统一提供了思想条件。接着,我提问学生:  “假如没有秦赢政,中国会统一吗?”学生回答:  “一定统一。’’我接着问:  “为什么?"学生回答:  “通过以上五点分析,说明了全国从分裂走向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必然性)。"接着我又问:“为什么统一的任务落到秦赢政的肩上呢?"学生回答:  “因为,  (1)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事力量加强,秦国成为七个诸侯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  (2)秦王赢政当政后,善于用人,经过十年的兼并战争,先后灭了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接着我再问:  “秦赢政统一全国这点是偶然性还是必然性?为什么?"学生回答:  “是偶然性,因为,秦赢政于公元前22 1年完成统一,加速了历史发展的进程,如果没有他的出现,统一也会有人完成,时间可能会推迟些。,’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除了掌握秦统一中国的原因之外,还能正确处理杰出人物在历史中所起作用这个问题,找出了历史的发展规律——分久必合,明确了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掌握了用唯物辩证法分析历史现象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属于此类的还有:如分析隋的统一;孙中山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领袖;  “一战"的爆发等等。

         

        四、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抓住历史发展的主要矛盾。

        毛泽东同志指出:  “在复杂的事物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矛盾论》、  《毛泽东选集》第295页)。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如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反动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等等。那么,应该怎样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历史上这些矛盾呢?

        首先,要在各种各样的矛盾中找出起决定作用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些就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625页至626页),这两个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构成了整个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决定了中国近代史上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当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列强向我国发动侵略战争时,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各阶级之间的一切矛盾在内部暂降到次要矛盾,这时国内各阶级(除一些叛国分子外),都能暂时团结起来,反对帝国主义。其中,1840年发动的鸦片战争,1894年发动的中日甲午战争,1900年发动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37年爆发的抗日战争和中华民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都是由于中华民族和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国内各阶级之间的矛盾下降到次要地位并从于这一主要矛盾所造成的。

        其次,还要引导学生注意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在近代中国,当帝国主义不再用战争方式,而是用-控制、经济侵略、文化渗透等比较温和的方式进行侵略时,国内反动统治阶级就会向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妥协,投降,勾结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共同镇压人民群众,这时国内阶级矛盾即人民大众同封建主义的矛盾就会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大众往往采取国内革命战争的方式去反对国内反动统治(包括帝国主义),但斗争矛头主要指向本国反动统治。其中,1 85 1年发动的太平天国运动;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1926年的北伐战争和1927年开始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1945年发动的解放战争都属此种情形。在引导学生运用唯物辩证法这一原理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也就能抓住历史发展的重点和线索。

         

        五、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内因与外因。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发生和发展都有内因与外因。一切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发展的原因,从范围着手分析,也可分为内因与外因。在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原因时,要着重从它的内因与外因这两方面分析,这样可以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例如在讲《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一章第一节“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这一问题时,我引导学生从内因与外因两方面分析。

        内因(根本原因):在于清政府的腐败。  (1)清朝后期,社会-腐败。  (2)军队腐败,指挥无能。  (3)经济技术落后,武器装备陈旧。

        外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军事力量增强,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对外推行侵略扩张政策。

        小结:由于清王朝-腐败,军事和经济落后,导致了在鸦片战争中的失败。

        通过引导学生这样分析,可以帮助他们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属于此种情况的还有:岳飞抗金受到人民尊敬的原因;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义和团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等等。可见,只要引导学生运用唯物辩证法去分析历史事件,学生就能深入理解历史发展原因、过程、重点和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懂得历史的真谛,学生就能用历史知识理解、判别今天发生的事。

    2004年3月1日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