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历史论文
  • 姜高琦
  • 蓝天蔚
  • 郭坚
  • 刘英
  • 于廷?
  • 罗俊
  • 汪宝初
  • 陈炳林
  • 贵州明清古建筑民俗特色浓郁
  • 罗佩金
  • 最新热门    
     
    河南荥阳胡村发现晚商贵族墓地

    R> 
        多数墓葬修筑有生土二层台或熟土二层台。有熟土二层台的墓32座,生土二层台的墓17座。仅有2座墓没有二层台,其规模都较小。在有二层台的墓葬中,多数墓都在墓底四周修有二层台。M4东、西、南三面有生土二层台;M49在东、西两面有生土二层台。二层台保存最高的为1.15米,最低的仅0.10米。
          
        大部分墓的底部都带有腰坑,仅M116底部没有腰坑,该墓规模较小,也没有发现二层台和棺木。每座墓葬的腰坑一般都呈长方形,长度多在1米左右,最长的为1.5米,最短的为0.4米;宽度一般在0.4米左右,最宽的为0.6米,最窄的为0.16米;深度一般在0.2~0.3米之间,最深的为0.4米,最浅的仅0.1米。
        
        大部分墓葬都有棺、椁。棺、椁的有无,特别是椁的有无和墓葬规模的大小有密切关系。从总体情况看,面积在3平方米以上的墓葬,一般都有棺有椁,面积在3平方米以下的,一般只有单棺,没有椁。椁有“井”字形和“亚”字形两种形式。边板和堵板均为长方形木板,现存朽痕厚度一般在0.05~0.12米之间。底板为长条形方木或圆木,均为横向铺设,长度一般和椁室的宽度相等,宽度(或直径)不等,一般在0.08~0.1米之间。如M13,椁板痕迹十分清晰。呈南北纵长的“井”字形,现存高度为0.95米。西边板共有5块,每块宽度0.15~0.22米不等,板灰厚度0.1米。边板和堵板采用半榫卯扣合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四角接合处各长出约0.13米。底板东西向,似为方木,共有20根,每根宽度为0.08~0.10米不等。在椁的南北两端堵板外侧正中,还发现各有一根竖向圆木朽痕,置于底板之上,紧贴堵板,直径约0.15米。
     
        椁室的长度一般在2.4~3米,最长的为3.2米,最短的为2.2米。椁室的宽度多数为1~1.5米左右,最宽的为1.8米,最窄的为0.75米。现存深度一般在0.3~0.8米之间,最深的为0.95米,最浅的为0.1米。
     
        棺多为长方形,头端略宽。现存板灰痕迹的厚度一般为0.05米。少数棺顶板和底板有红漆髹棺的迹象。
     
        棺室的长度一般为2~2.5米,最长的为2.76米(M22),最短的为1.8米。棺室的现存深度多在0.2~0.5米之间,最深的为0.8米(M36),最浅的仅0.1米。
     
        凡是有棺有椁的墓葬一般都使用席子。从席纹痕迹、人骨以及棺板朽痕的叠压关系来看,席子应包裹在尸体之外。M36棺椁盖板上也发现有席子痕迹。
     
        M89、M90、M116、M117等几座小型墓内的人骨架保存较好,其余大部分墓葬内的人骨架均已严重腐朽。葬式多为仰身直肢和俯身直肢。人骨下一般都铺撒朱砂,个别墓葬局部甚至厚达2厘米。   
     
        每座墓内基本都有殉狗。殉狗数量和墓葬规模有密切关系,墓葬规模越大,殉狗数量越多。一般一座墓葬1条殉狗,规模较大的墓葬,殉狗数量可达数条。如M38面积7.2平方米,殉狗数量多达7条。
     
        殉狗主要埋放在填土中、二层台上和腰坑内。填土中和二层台上的殉狗,骨架保存较好,腰坑内的殉狗保存较差。狗的头向多数和墓主人的头向相反。一般卷曲状侧卧,有的仰面朝上。M5填土中出有一狗,葬式奇特,背向下,仰面朝上,四肢上伸;M24二层台上出有一狗,四肢聚在一起,似经过绑缚。可见,这些殉狗埋葬时应该是活着的。
     
        另外,在M8西侧二层台上和M21墓室填土中发现有牛的腿骨和肩胛骨。
     
        随葬品的放置较有规律。多数放置于棺内。礼器放置于墓主足端,兵器放置于墓主肩部。玉器和海贝为墓主贴身佩戴或口含。小型玉器(戈、鸟)出土时多位于墓主头骨朽痕范围以内。如M90骨骼保存较好,墓主口内含有1件小型玉戈。由此可见,这类小型玉戈、鸟等当为口口含。个别规模较大的墓葬棺盖板上放置有铜兵器。填土中殉狗的颈部发现有铜铃。
     
        在58座墓葬中,出土随葬器物的墓葬有35座。共出土遗物405件。主要为铜器、玉石器、海贝等,罕见陶器。
     
        铜器155件。其中礼器49件,有鼎、簋、觚、爵、卣等。兵器54件,有戚、戈、矛、镞等。车马器3件,有车辖、盖弓帽、策柄等。工具27件,有刀、锛、凿等。另外还有铜铃12件,弓形器4件,器物残片6片。礼器组合有鼎、簋、觚、爵;鼎、卣、觚、爵;鼎、觚、爵;觚、爵;觚;爵等6种形式。由此可见,觚和爵是礼器组合的核心,这是晚商铜器墓器物组合的一般特点。
         
        玉石器45件。种类有钺、圭、璧、琮、璜、柄形器、戈、簪及各种动物造型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M13二层台上出土了1件特磬。根据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特磬和鼍鼓不是一般的乐器,而是自龙山时代至东周时期王室和方国(或诸侯)专用的大型礼乐器。殷墟武官村大墓出土的虎纹石磬、小屯宫殿区采集到的龙纹石磬以及山东滕州前掌大、山西灵石旌介村等方国首领墓出土的特磬,都是极有力的证明材料。M13出土特磬,表明墓主人身份非同一般。
         
        海贝202枚,集中出土于M3、M33、M52等几座墓葬中。其中M33墓主口内出土海贝9枚,左、右手腕处各有8枚,呈环状分布,应是墓主人所带的串饰。M52内的海贝出土于墓主胸前,应是和其下压的1件玉璧组成1套项饰。
        
        陶器共3件。1件为陶簋,出土于M36南端二层台上。另2件为彩绘圆陶片,出土于M3盗洞中。晚商墓葬不论规模大小,一般都会有随葬陶器,而这个墓地却较为奇特,罕见陶器。墓葬中要么随葬铜器和玉器,要么就不放置随葬品。
     
        从墓葬形制、葬俗及器物特征看,这批墓葬的年代比较集中,大致相当于殷墟三、四期,个别墓葬的年代可能早到殷墟二期晚段。
     
        目前,在随葬铜器上共发现不同的铭文单字4个。其中有一个字出现的频率最高,共在鼎、卣、觚、爵、戈等20多件器物上出现。可隶定为“舌”字。另外3字仅在1件或2件器物上出现,而且都和“舌”字同墓共出。据此,我们认为“舌”当为氏族名,该墓地应为“舌”氏家族墓地。关于“舌”族及其与商王室的关系等相关问题尚需进一步研究。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该墓地在墓葬形制、葬俗、族徽等方面都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无疑,这里应是一处晚商时代“舌”族的族墓地,其墓主的身份多为中小型贵族。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这58座商墓虽然同在一个族墓地,但在空间上有一些墓葬又簇聚成更小的墓葬群,可以区分为一些墓组,这些墓组可能是族墓地中的家族“私地域”。各个墓组之间的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胡村晚商墓地是郑州地区继郑州商城、小双桥遗址之后的又一重要考古发现,该墓地的发掘不仅丰富了该地区的商-古学文化序列,而且为寻找郑州地区的晚商遗址提供了重要线索,特别是“舌”族铜器的出土对研究晚商丧葬习俗、社会组织形式及相关历史问题等都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另外,该墓地还发掘西周墓葬2座,战国墓葬62座,宋代龟镇2座,清代墓葬36座。共出土陶、瓷、铜、铁、银等各类遗物356件。为复原该地区的历史文化面貌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2007年1月5日5版)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