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历史论文
  • 营造浓郁的西部特色——记甘肃省博物馆新馆陈列
  • 红色之旅在庐山——庐山会议旧址陈列展示特色
  • 郭坚
  • 刘英
  • 于廷?
  • 罗俊
  • 汪宝初
  • 陈炳林
  • 贵州明清古建筑民俗特色浓郁
  • 河南荥阳胡村发现晚商贵族墓地
  • 最新热门    
     
    安徽宿州隋唐大运河遗址首次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成果

     

    出土文物种类多、数量大,瓷器占85%,涉及唐宋时期二十余个窑系 


        隋唐大运河是受国家保护的重要大遗址,宿州西关商业步行街C区位于安徽省宿州市西关大街东端北侧,北邻胜利路,东倚护城河,恰在隋唐大运河通济渠遗址上。为贯彻《文物保护法》,保护地下文物,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及宿州市文物管理所受省文物局委派,进行了考古勘探和抢救性考古发掘。2006年4月进入发掘现场。考古队克服工作量大、时值夏季降雨频繁,探方塌方等诸多不利因素,至2006年8月完成了预期考古发掘工作目标,取得重要考古成果。
      
        隋唐大运河通济渠开凿于隋大业元年(605年),其自板渚引黄河水,经荥泽入东汉汴渠,至开封后,与古汴渠分道折向东南,流经商丘、永城、濉溪县(柳孜)、宿州、灵璧、泗县、古泗州入淮,成为贯通黄河与淮河,长江水系的重要通道。通济渠广四十步,渠旁筑御道,植柳,名谓隋堤(汴堤)。通济渠隋、唐、宋三代一直沿用,唐宋时期称为汴河,疏浚工程不断,入南宋后十余年由于战乱频仍、黄水泛滥、疏于维护等原因而荒废。通济渠全长650公里,新开河道400公里,通漕约500年。安徽省境内遗址长约180多公里,宿州市境内130多公里。
      <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