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历史论文
  • 营造浓郁的西部特色——记甘肃省博物馆新馆陈列
  • 红色之旅在庐山——庐山会议旧址陈列展示特色
  • 安徽宿州隋唐大运河遗址首次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成果
  • 湖南发掘大型西汉长沙国王后墓
  • 隋唐大运河遗址宿州段考古成果展举办
  • 精彩,留在格勒诺布尔—— 多彩中华 法国行
  • 营造异域氛围 彰显异国瑰宝——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国际礼品展览设计特色
  • 勿忘 九·一八 ——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史实展览设计综述
  • 虽小道尚可观—— 中国古代娱乐展 展览回顾
  • 河南荥阳胡村发现晚商贵族墓地
  • 最新热门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

    R>    二是分布范围广泛。川北、陕南的26个县的幅员5万多平方公里的山山水水之间,都曾留下过红军的石刻标语。
      
        三是内容十分丰富。标语内容既有反映中国-党和中华苏维埃政府的-主张与法律的,又有全面宣传土地革命政策和法规的;既有反映苏区军民拥护马列主义、拥护中国-党的,又有拥护中国工农红军,拥护苏维埃政府,反帝抗日打倒国民党军阀的;既有反映工农专政、实行土地革命的,又有分化和争取白军士兵的,还有发展苏区经济的。
      
        四是形式灵活多样。就其文体种类而言,主要有石刻文献、石刻标语和石刻对联三种;就其使用的石料而言,则是就地取材,或利用悬崖峭壁,或利用墓碑,或利用房屋周围的阶石;有的刻在河岸,有的刻在山崖,有的刻在路旁,凡是人们容易看到的地方,凡是可以利用的石材,都可以看到红军留的标语;就其语言表达方式而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顺口易记,乡土气息浓郁,颇具鼓动性。
      
        五是规模巨大,气势恢弘。其代表作是通江的“赤化全川”和“平分土地”。镌刻与通江县沙溪乡景家塬红云崖上的“赤化全川”,每字高5.5米,宽4.7米,笔画宽0.7米,深0.35米,字间距为7.1米,字迹工整,笔力遒劲,10多里外清晰可见,被称为红军标语之王。“平分土地”位于通江县东南30公里的至城乡佛耳岩,字高5.7米,宽4.6米,笔画宽0.65米。与“赤化全川”属孪生姊妹,同样有红军标语之王的美誉,在所有革命根据地属绝无仅有。
      
        此外,还有相当一批红军石刻文献、标语,字迹苍劲浑厚、章法灵活,具有较高的书法艺术价值。如现藏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的石刻文献《劳动法令(草案)》和《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布告》,用端庄秀丽的楷书字体镌刻,十分精美,已经被确定为国家一级革命文物,收藏于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平昌江口镇上镌刻的“拥护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大型石刻,刚劲有力,立体感很强,不仅是-性极强的革命标语,又实属书法精品。
      
        这些石刻标语是全国苏区革命文化史上熠熠闪光的重要篇章,它经受了血与火的战斗洗礼,是经革命烈火熔铸的艺术瑰宝,是红军和根据地人民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是构建和谐社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广大人民群众和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不可多得的生动教材,已经并正在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

     

    你所不知道的“长征”数字


    钟南昌  钟修声

     

        70多年前,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内的错误领导,导致了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1934年9月,中央苏区仅存瑞金、于都、会昌、宁都、长汀等狭小地区,中央红军已处于十分危急的境地。为了保存革命的有生力量,争取革命的最后胜利,中央红军撤离中央革命根据地,实行战略大转移。从1934年10月初开始,中央红军主力红一、三、五、八、九军团和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组成的野战纵队共8万6千余人,先后从兴国、石城、宁都、长汀、瑞金等地集结于都,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红军在长征路上,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上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到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红军却开动了每个人的两只脚,行程二万五千里,纵横十一个省,终于在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在陕甘地区胜利会师,宣告了长征的胜利结束。
      
        特别是在通往湘西的途中,红军以极为惨重的代价突破敌人的四道封锁线,由出发时的八万多人锐减到三万人。红军指战员在长征中就是凭着一往无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战胜强大的敌人,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一个又一个的伟大奇迹:孤舟强渡大渡河;22勇士飞夺泸定桥;红二、红六军团转战乌蒙山;红四方面军激战嘉陵江;红25军血战独树镇;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抢占腊子口,等等。拒不完成统计,红军长征中,经历了大约120次主要战役、战斗,共歼敌40个团,击溃敌军数百个团,击落敌机4架,缴获长短枪3000多支、轻重机枪330多挺、火炮20多门、骡马约2000多匹。
      
        在长征途中,红军不仅要与围追堵截的数百万敌军殊死搏斗,还要与沿途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搏斗。一路上所遇到的艰难险阻,是令人难以想像的:红一方面军长征历时1年,共翻越山脉18座,其中5座终年覆盖冰雪,跨过大河24条,占领大小城市62座,纵横11个省,长驱25000里,平均每天行军35公里;红二方面长征历时1年,转战10省92县,沿途攻战县城92座,行程2万余里;红军四方面军长征历时19个月,曲折转战4个省,曾三过纵深近1000里的水草地,行程10000里;红军25军长征历时10个月,途经四省,转战近万里。

     

    长征纪念二篇

    本报记者 崔波

     

        召开纪念长征胜利学术研讨会在全国各地隆重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高潮中,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借举办红军长征胜利展览之际,与长征沿途纪念馆联合召开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学术研讨会,共同探讨、研究长征历史和长征精神。
      
        此次研讨会共收到论文41篇,其中长征沿途纪念馆和中央、军队研究单位论文18篇,军事博物馆提交论文23篇。论文涉及长征研究的诸多方面,有宏观上对长征史和长征精神的探讨,有微观上对四渡赤水、百丈关战役、石板河阻击战、“短促突击”战术等具体战役战斗和战术的深入研究;有对长征时期人物的研究,如朱德、任弼时、德籍军事顾问李德等;有对长征时期重要会议的研究,如对黎平会议、遵义会议、扎西会议、榜罗镇会议等;有对长征中党的有关政策的研究,如党的少数民族政策、统一战线政策;有对长征中党的有关工作的研究,如-工作、宣传工作等;还有的论文对长征中的热点问题、-国际与中央红军长征决策的关系、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精神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长征”展馆内外涌动千人热潮十月底的北京已是寒风朔朔,可是在军事博物馆庭院内却涌动着千人排长龙进馆观看“伟大壮举、光辉历程——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展览”,这也是该馆近十几年以来承办的最大的主题性展览。据记者目测,馆内广场上的“大客车”就有20辆之多,要不是军博的场地大,这些车还真不知道停放在哪。这不,一大早,才8点多,交通警察已经在军博院内协助指挥交通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上午时分,除院外停车场也停满了20多辆大客和中型车外,长安街军博门前的右转车道虽有交通警疏导,无奈车太多,还是有些拥堵不畅。
      
        据记者观察,很多观众是有组织地前来参观的。一些街道办事处、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组织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前来观看,周末则学生和家庭观众增多。此外,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的“英雄的史诗——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和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举办的“伟大的长征——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中国书法美术大展”也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参观也十分踊跃。

     

    走进金沙江皎平渡

    张廷斌 唐国亮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为追忆历史、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千秋伟业,我们沿着当年红军长征走过的路线,踏着革命先辈们的足迹,走向金沙江皎平渡,感悟曾经波澜壮阔的渡江场面。
      
        涛涛金沙水,巍巍乌蒙山,这一滇川两省自然分界的天然屏障,任凭江涛的怒吼和拍打,光阴的流逝,都默默地记载着71年前发生在这里的一切。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经过著名的四渡赤水、南渡乌江、佯攻贵阳等一系列军事行动,调出了滇军主力,中央红军于2月进入云南,在扎西召开了重要的-军事会议,作出了军事“威逼昆明,巧渡金沙,继续北上,在川西建立根据地”的决定,并于4月29日在寻甸鲁口哨发布渡江命令。指出:“金沙江两岸空虚,中央过去决定野战军转入川西创立苏维埃根据地的根本方针,现在已有实现的可能了。”同时还指出:“我野战军应利用目前有利时机,争取迅速渡过金沙江,转入川西,消灭敌人,建立起苏区根据地。”为了迷惑敌人,红军在昆明城附近虚晃一枪后,便分兵三路直插金沙江沿岸。同日晚,左路红一军团在军团长林彪和政委聂荣臻的率领下,经富民县的款庄到达禄劝境内的崇德,一路攻克禄劝、武定、元谋等县城,于5月4日到达元谋龙街渡口。后因龙街渡口江面宽阔,不利隐蔽,加之渡船被敌人破坏等原因,不能渡江,便在江岸修架浮桥,作出佯攻之势,以引诱敌人。完成诱敌任务后,红一军团奉命顺江而下,于7日赶赴皎平渡渡过金沙江。与此同时,右路红三军团在军团长彭德怀和政委杨尚昆的率领下,由寻旬鸡街进入禄劝九龙,从木克涉普渡河经中屏、撒营盘、马鹿、大松树抢占洪门厂渡口。但因洪门厂渡口水流湍急,仅有一只木船等困难,除13团艰难由此渡江外,其余大部仍奉命溯江而上,于6日赶至皎平渡渡过金沙江。中路以中央军委及干部团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的率领下,以红五军团作后卫阻击,一路经禄劝翠华、团街、双化、皎西直逼金沙江皎平渡。先遣团先遣支队夺船小分队一行5人以肖应棠三连作尾随掩护,在队长张明远的带领下于4月30日凌晨从团街出发,沿途避开村庄民团的盘查,5月3日晚赶到皎平渡,顺利夺取渡口。从5月3日到9日,红一方面军主力三万余人(九军团在滇东北一带作掩护活动后经东川树桔渡过江及红三军团一个团从洪门渡过江)在海拔940米的金沙江皎平渡峡谷,顶着5月的骄阳,冒着深山河谷的热浪酷暑,仅靠7条木船(有一条是坏的,只是最后一天用于一趟摆渡),在当地群众的积极支持和37位船工歇人不歇船,日夜轮换的奋力摆渡下,不废一枪一弹,不失一兵一卒,全部胜利渡过金沙江。红军渡江后,刘伯承下令:“把船全部烧掉!让蒋介石望江兴叹吧。”第二天,当敌军大部队赶来时,江水浩淼,连红军的影子也没看见。渡江以后,刘伯承任司令,带领红军主力顺利通过彝民区,留下了和彝人首领小叶丹彝海结盟的佳话。
      
        皎平渡,一个千百年来的自然古渡口,一个不曾被世人特别记忆的地方。正是因为1935年红一方面军为摆脱国民党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彻底粉碎了蒋介石妄图把红军消灭在金沙江边,成为石达开第二的计划,实现北上抗日,从这里胜利渡江而名誉四海,永载史册。
      
        为纪念红军长征渡江的这段历史,永志后人,1976年云南省、昆明市人民政府投资7万元,当地老百姓投工投劳,在各方面条件极其艰苦困难的情况下,边地人民发扬当年红军长征的艰苦奋斗精神,从皎西开始,50多公里的路程,靠人背马驼运送建筑材料,建盖了皎平渡接待站,设专人看守渡口和接待来访参观人员。1983年“金沙江皎平渡口”由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连接滇川两省的皎平公路斜拉式大桥建成,它一头牵着滇山,另一头枕于蜀地,实现了毛主席所期盼的“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夙愿。同年省、市政府又在接待站东面,离桥面10余米高处修建了大型铜雕塑纪念碑。雕塑铜像总重量5.18吨,人像高5.2米,手长6.4米,船桨长9.7米。雕塑整体高18.85米,宽24米,呈金字塔形。座基拔地而起,红军战士铜像巨手高举,象征中国工农红军是代表各族人民利益的正义之举,其势不可挡。碑体上端红色的倒梯状块面似船头,突出了红军渡江这一主体,倒梯状块面正面镌刻着陈云同志题写的“红军渡江纪念碑”的金色碑名,碑体的最上端是上身赤膊,手举船桨的红军战士铜像,展示了红军无往而不胜的英雄形象。碑中部是一组红军渡江和军民情深的浮雕,再现了红军渡江的历史场面,供人们瞻仰。也就在同年,在雕塑后10米处,又修建了皎平渡文物陈列室。整个工程于1993年10月竣工。
      
        在新的历史时期,为适应新的发展需要,2002年4月禄劝自治县委、县人民政府决定在渡口新建皎平渡集镇。根据规划,拆除原接待站和文物陈列室,在陈列室原址基础上向后移5米以拓宽街道,重新建皎平渡“红军长征渡江纪念馆”。新馆的建设仍以大桥、雕塑的中轴线为基础,成左右对称,并于同年10月竣工。
      
        1992年在昆明地区开展“两史一情”——即红军长征12个点一条线的教育活动中,“金沙江皎平渡口”被昆明市委宣传部等六单位列为昆明地区“两史一情”教育基地,1997年被云南省委宣传部等六部门命名公布为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皎平渡接待站自成立以来,在陈列室、红军长征渡江纪念馆的使用过程中,接待了不少省内外的团队和个人,其中不乏有老红军及其后裔、学者、大、中专学生等,皎平渡对外知名度已日益剧增,在促进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今,雄伟壮观的大型雕塑,宽敞的活动广场,庄严的“红军长征渡江纪念馆”,挺立在岸边的将军石,江北岸阴暗潮湿的当年毛泽东、朱德、周恩来指挥渡江住过的窑洞,不远处此起彼伏的开山炮声和来来往往车辆的轰鸣声把历史和现实连接在了一起。当年仅有一户人家的皎平渡,现在已建设成为融旅游、爱国主义教育、商业网点、工矿企业为一体的新兴集镇。
      
        皎平渡,一个曾不为人们熟知的地方,71年前,中央红军从这里经过,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今天,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的日子里,我们走进皎平渡,追忆的是历史,看到的是史迹遗存和边地的发展变化的有机融合,悟到的是伟大精神——长征精神。
      
        继承红军传统,发扬长征精神是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
      
        长征精神永放光芒。

    (2006年10月27日5版)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