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历史论文
  • 营造浓郁的西部特色——记甘肃省博物馆新馆陈列
  • 红色之旅在庐山——庐山会议旧址陈列展示特色
  • 安徽宿州隋唐大运河遗址首次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成果
  • 湖南发掘大型西汉长沙国王后墓
  • 隋唐大运河遗址宿州段考古成果展举办
  • 精彩,留在格勒诺布尔—— 多彩中华 法国行
  • 营造异域氛围 彰显异国瑰宝——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国际礼品展览设计特色
  • 勿忘 九·一八 ——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史实展览设计综述
  • 虽小道尚可观—— 中国古代娱乐展 展览回顾
  •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
  • 最新热门    
     
    保护与利用我国档案文献遗产的问题与对策

    化遗产。其中文献遗产“是全人类以文献形式保存与收集的记忆,记载了人类社会的重大变革、人类的重大发现和重大成果,是历史赋予全世界的、当代
      
        人和后代的文化资产。”,1978年11月2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通过《关于保护可移动文化遗产的建议》,认为:文化遗产除包括不可移动的文化物体外,还包括文献形态的可移动物品,即作为记录和传递知识、思想的文献遗产,如具有特殊意义的文件、档案、录音录像带、机读记录等,并将文献遗产称为世界记忆。档案文献遗产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立档案文献遗产的概念,将其视为世界文化遗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极大丰富了文化遗产的内涵。
      
        各种类型的档案文献遗产在更深的层面上表现文化的内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文化”定义为:“文化是某个社会或某个社会群体特有的精神与物质、智力与情感方面的不同特点的总和,除文学和艺术外,文化还包括生活方式、共处的方式、价值观体系、传统和信仰。”
      
        档案文献遗产中直接记载着许多文化现象,帮助人们观察和了解文化的价值功能,使价值观的内核,通过各种档案文献的资源利用,得到较为全面的认知。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播迁,许多都是以各种文献为渠道。因此,档案文献遗产真实、完整地长久保存和无障碍地传承,对于人类文明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档案文献遗产与“世界记忆工程”
      

        档案文献遗产是一种不可再生的“集体记忆”,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不可再生性特征,加之其脆弱性,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作用下,相当一部分世界文献遗产已经遭到了破坏或已经消失,使得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与管理十分必要和迫切。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2006~2010年)规划中,提出了当前科学研究的主要任务,要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相互渗透,加大“我国文化遗产及价值”的研究,以确保我国档案文献遗产的原真性,防止和减缓档案文献遗产的损坏。
      
        档案文献遗产已成为世界关注的对象,1992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国际档案理事会(ICA)的共同努力下,开始实施一个国际性的工程——“世界记忆工程”。UNESCO将它定义为世界遗产工程的延续,并建立了《世界记忆名录》,作为《世界遗产名录》项目的延伸。文献遗产主要包括手稿、图书馆和档案馆保存的任何载体的珍贵文献,以及口述历史的记录,它旨在对世界范围内正在逐渐老化、损毁、消失的人类记录进行抢救和保护,从而使人类的记忆更加完整。
      
        “世界记忆工程”有四个目标:保护、利用、产品的销售、认识,它们不仅同等重要,而且互为补充;并建立了“世界记忆工程”三个数据库:“失去的记忆”数据库、濒危的记忆、“目前的活动”数据库。
      
        目前,全世界共有91项文献遗产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在已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文献遗产中,入选最多的是俄罗斯(7项),其次分别是奥地利、德国(6项)。中国有三项文献遗产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分别是:(1)中央音乐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珍藏的传统音乐录音(1997年入选)。(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收藏的24件清代内阁秘本档案中有关17世纪中叶西方传教士在华活动的满文档案(1999年入选)。(3)东巳文化研究所收藏的纳西族东巴古籍(2003年入选)。
      
        我国政府和国家档案局为确定、保护、管理和利用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制订了一系列计划和措施。1996年组织成立了“世界记忆工程”中国委员会,开始对濒临危险的中国档案文献遗产进行调查;2000年正式启动了“遗产工程”,制定出《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总计划》;2001年2月国家档案局成立了“遗产工程”领导小组及所属办公室,统筹规划、组织协调“遗产工程”工作;2001年5月10日至11日召开了“世界记忆工程”暨“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申报工作座谈会,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申报工作;2001年11月成立了由季羡林先生任名誉主任的“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国家咨询委员会;国家档案局于2002年3月8日组织召开了“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国家咨询委员会评审会,评定通过第一批48件组档案文献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2003年10月8日评定公布了第二批共35件/组文献遗产进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我国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83件组档案文献,分别收藏于全国各地的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研究所等文化机构,并从中选择了具有国际级文化价值的档案文献,申报《世界记忆工程》,将更多珍贵的文献列入《世界记忆名录》,从而有利于我国更多珍稀的文献遗产得到更广泛的关注和更好的保护。
      
        保护文献遗产,以体现其价值为重要目标。首先通过这种文明发展的载体,使现代人和后代人通过浏览和观赏遗产,获得-、经济、文化和历史发展的不可缺少的依据。其次研究其价值,并通过合适的渠道,向大众宣传和讲解,达到普遍教育的目的。此外,通过更多的方式与途径,为大众提供方便,使更多的民众和群体了解我国历史进程,激发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
      
        由于档案文献遗产概念提出的时间短,对其内涵和价值研究不深入、不全面,保护与利用中还存在诸多的缺失和空白,使得保护与利用工作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在实施保护过程中,应类同于文化遗产的保护,第一、尽可能保持其历史原貌,避免对文献遗产做重大的改动;第二、防止和减缓文献遗产的自然老化,最大限度地延长其使用寿命;第三,强化文献遗产的保管与利用,慎重进行科学修复与加固的保护处理。

       
    我国档案文献遗产的基本情况
      

        (一)档案文献遗产的特点
      
        目前,在我国公布的两批档案文献遗产具有以下特点:
      
        时间跨度大,周、汉、唐、西夏、元、明、清代及民国时期的档案文献都有,还包括建国后的革命档案。商周或更早时期就有档案文献的使用,如甲骨文、钟鼎铭文、石刻、帛书和简册等。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档案文献中,最早的年代是目前发现的西周最早的一件青铜器——利簋,记载周武王征伐商纣王的事件,为西周铜器断代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还有最早的西汉郡级档案文书——尹湾汉墓简牍。最近的是建国后——周恩来总理修改的中印总理联合声明草案等国家档案。遗产时间跨度达3100多年,纵横我国主要朝代,其中尤以清朝的档案文献为最丰富多彩。
      
        地域分布广,我国东西南北各地都有文献遗产入选名录,几乎包括我国绝大部分区域;民族范围广泛,文献中存有汉文、蒙文、满文及东巴文等多种形式,其内容既有独立成册,也有合并成册的;涉及的领域宽泛,军事、-、经济、宗教、民俗等方面的内容都有入选;选用材料种类丰富多样,种类多样化,既有非纸的早期简牍、金书铁券、竹木牌、绢帛材料、树皮材料等材质的文献,也有各种不同纸类的文献,还有近代出现的录音和照片材料等,当然更多的还是以各种纸张形成的历史文献。
      
        档案文献遗产广泛的地区分布,一方面表明我国文明发展的多区域、多民族共同进步的格局,也说明了中华文明历史本身具有的文化交融、荣辱与共的历史面貌。我国公布的83件/组档案文献遗产,分属于2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使用材料涉及金属类、竹类、木质类、纸质类、照片类、录音类、实物类等7大类;内容涵盖汉、满、藏、纳西、水、彝、蒙古、维吾尔族及早期西域民族等9个主要的民族文化,其中有些是独自形成的遗产,有些是两种文化共存的载体,还有一些是三种以上民族文化融会贯通的例证。
      
        在我国档案文献遗产中区域最为集中的是京畿要害的北京,收藏了档案文献遗产中的约18件/组,占总量的21.7%,这与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北京的都城及首都地位是相符的。在所有档案文献遗产中绝大多数是以多种纸张为载体的档案,它们是遗产的主体,这些种类不同、工艺迥异、特性各异的纸类材料,按件/组的数量,约占总量的80%以上,这也反映出纸张在我国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过程中纸质材料近两千年来的绝对统治地位。
      
        (二)档案文献遗产的典型性在这些极具特色、极富价值的档案文献遗产中,有许多项是我国生产力发展和科技文化进步的表现:有中国最古老的文书档案——“尹湾简牍”,这项填补历史空白的发现,对古代档案学、简帛学和秦汉史研究具有重大意义;距今有1289年历史的《唐代开元年间档案》是我国档案部门现存最古老的纸质公文档案;西夏文佛经《吉祥遍至口合本续》是目前最早的木活字印本实物,它的出现把我国的木活字印刷史提前了将近百年的历史;被誉为象形文字“活化石”的贵州“水书”文献是我国水族的独特文字,是类似甲骨文和金文的一种古老文字符号,记载了水族古代天文、地理、宗教、民俗、伦理、哲学、美学、法学等文化信息。
      
        此外,一些重要的档案文献遗产是历史的见证,表明了我国历史进程中的-、疆域和文化的交融。其中,元代档案中有关西藏归属问题的档案,确切表明西藏作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域,始终处于中央政府的统辖之下;清代皇帝对鄂尔多斯蒙古王公的诰封等档案文献,反映了中国的多民族统一国家中,各民族与中央朝廷的密切关系。《般若波罗蜜多经八千颂》的经版上梵文、古乌尔都文、藏文顺次排列,三文合璧,对于南亚、我国西藏的社会历史、语言文字、宗教文化的研究具有难以估量的价值,是文化相互共荣的有力例证。
      

        保存与利用档案文献遗产的问题与对策
      

        (一)档案文献遗产的宏观管理方式分析
      
        1、鉴定和评定标准的确定不够完善。目前,对档案文献的鉴定与评审还存在不完善的内容,对评定的项目和内容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标准与规范,在一些特别重要的档案界定上,容易达成共识,形成统一的评定结论,但在一些价值相近、相类同的重要遗产评选中容易产生争议,缺乏操作性强的微观指标和标准,评选的依据和评定的条件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论证,使各项指标细化,明确鉴定和评定的标准并形成统一的科学方法。
      
        2、管理与处置的方案需要与时俱进。文献遗产的保管与处置方案中的技术方法和手段缺乏完善的标准或规范进行指导、约束与规范,对时代久远、破损严重的档案,存在管理与利用的困难;在动态保管状态下存在较多的研究空白和不足,需要制订操作性强、针对性强的管理规范和标准。由于档案文献遗产的特殊社会价值,其利用与保存环境、设备和条件的差别,极易造成材料的破坏和危害。此外,特殊藏库的空调设备、装具和保存条件都是需要与时俱进的研究领域。
      
        3、抢救保护的手段需要进一步完善与改进。档案文献遗产的抢救保护在继承传统与吸收现代技术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由于档案遗产数量多,各地区条件的差异性强,对馆藏档案文献遗产的修复与加固方法,以及档案的修复与抢救中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因素,有些方法中存在一定的负效应,对一些特殊遗产材料的修复与保护处理,还没有有效的方法,需要通过研究来加以解决。
      
        4、提供服务的方式与程序有待于多样化与专业化。档案文献遗产的服务方式过于单一,主要采用传统的模式,未能很好地与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结合,使其价值的体现受到较大限制。将档案文献遗产数字化,并借助于网络技术、光缆通讯技术、数字信息技术,扩大其功能价值和社会意义,是当前需要完成的一项重要工作。与此同时,技术保障已成为关键因素,信息安全保障系统、数字档案的长期可读性、信息再生性修复技术与方法等成为档案文献遗产利用与保护工作的研究内容。这种数字信息的应用,不仅对档案文献遗产有较高的保护要求,更对信息检读设备、信息格式、软硬件环境条件、档案信息形成时期有更多的要求,并使数字式文献信息的安全与保护成为当前遗产保护工作中的新课题。
      
        (二)档案文献遗产保存利用方式分析档案文献遗产主要通过长期稳定的保存来维护,其价值通过利用服务来体现,档案文献遗产的保存过程及利用方式中的损坏是直接影响其长期使用和资源价值发挥的重要因素,目前保存利用档案文献遗产的方式与问题主要有:
      
        1、保存方式分析。由于档案文献遗产的重要价值,因此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我国档案文献遗产(狭义上)主要藏于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研究所等文化机构的库房中,绝大多数环境的条件是比较适宜的。基本情况是,档案文献遗产得到的关注是重在藏、而轻在用,由于其不菲的价值和意义,大多数都被束之高阁,层层保护,处在严密的管理措施之中,保密而不保险。这样的状况能减少一些人为的破坏和损耗,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操作规程和标准,长期不检查利用,导致一些自然和环境因素的积累性效应发生,往往会出现一些变劣情况而不能及时发现,得不到迅速有效的救助和处理;加之我国各地条件与气候条件的极大差异,经济与科技水平的不平衡,采用的传统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造成档案文献遗产在保存与保管过程中的措施不完善,特别是其不同材料的性能、材质本身的损坏、修复与抢救措施的不足等,都需要进行相应的研究,探讨其内在的规律性,确保保存环境的适宜性。
      
        2、利用档案文献遗产的展览展示。在保存好档案文献遗产的条件下,进行展览展示是体现价值的重要途径。主要方式有二:(1)在档案馆(库)内部设置的小规模陈列室展示,主要供历史、档案专业的专家、研究人员及业内人士进行参观学习和考察。由于不对社会开放,管理条件和使用人员素养都比较高,是一种具有较好的保护与管理水平的利用途径。(2)档案文献遗产面向大众和社会的交流与展览,这种形式能够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和利用价值,使更多的民众了解我国文献遗产的内容和价值。由于文献遗产在专门的展览厅进行较长时间的展出,加之与环境、人员和自然状态的空气接触较密切,对保管条件与保护方法的要求很高,对各项指标的控制与调节必须符合技术标准,这种利用方式中保护是非常重要和迫切的。
      
        3、文献遗产的跨地区间交流。在运输与包装过程中的条件控制,以及不同区域气候与环境条件的差异,是其利用中需要保护的重要途径,由于其间的环境变化频繁,地理区域跨度明显,气候条件差异突出,使得在此过程中的温湿度、空气状况、气候特征、光线和辐射等相关条件成为很难控制的因素,这是造成档案文献遗产损坏和材料变化的因素之一。
      
        4、扩大文献遗产的知识传播途径。将其拍摄成相关的照片和资料,形成印刷体的出版物来扩大读者群,举办文献遗产的图片展、新闻媒体信息发布等,拓宽利用的途径,使信息大众化。在此过程中的强烈光照作用和人为利用损坏难以避免,成为档案文献遗产破坏的潜在隐患。此外,一些特殊要求或目的指导下的利用,如举办文献遗产的专题讲座,专门的知识和保护技能培训,寓含遗产内容与信息的电视剧和专题片播放等,也是文献遗产价值体现和功能发挥的重要利用途径。
      
        5、通过信息与内容的转换,改变利用途径的方式。借助现代数字技术的应用,形成档案文献遗产的数字信息形式主要有:(1)通过特定载体来进行信息共享与知识传播;(2)利用互联网环境,使大众通过网络(页)认识和了解档案文献遗产的内涵;(3)在特定的局域网和范围内,开办虚拟的展览厅和扩大支持平台,建立专业级的文献遗产数据库,满足专业研究和知识服务的高层次需要。进行数字化过程中的损坏和数字信息的原真性保障成为关注的目标。
      
        (三)保存与利用我国档案文献遗产的对策1、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战略研究,构建我国特色的档案文献遗产保护体系
      
        结合我国国情调查,实施遗产保护优先发展策略,解决遗产保护中重点地区和项目的瓶颈问题、遗产损害问题,采用多学科交叉与综合的学科群方式,建立遗产保护规划、修复作业、科学利用等制度;建成由遗产保护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等构成的标准化体系,确保档案文献遗产安全无损,实现文化遗产保护跨越式发展。
      
        2、构建遗产保护的人才培养体系,建成与充实遗产保护的人才信息库
      
        充实与建设遗产保护的专家、人才信息库,加强遗产保护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强化遗产保护知识与能力的教育培训,通过构建遗产保护的人才培养体系,从基本框架、培养模式与运行机制方面完善功能,加强遗产保护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支思想好、业务精、作风正的高水平高素质的专业队伍。
      
        3、加强文献遗产的综合性保护,维护其真实性与完整性研究文化遗产的开发功能,加强文化遗产的一体化管理与保护,维护文化遗产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加强国家的综合性保护,建立健全相关政策与法规制度,加强对文化遗产资源的监测,为文化遗产有效保护提供科学的管理依据。
      
        4、加强档案文献遗产的技术保护,减少遗产的损耗加强档案文献遗产的科学研究,探索档案文献遗产多元化的载体材料及其变化规律,认识遗产载体损坏的环境制约因素,强化相关抢救与文物修复的措施,制订档案文献遗产利用与保护的技术规范与标准,健全相关性管理规定,吸收相关学科知识、采用高新技术完善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工作。
      
        5、加强档案文献遗产的减灾工作近年来国际档案界兴起对档案馆灾害的防止与控制技术的研究,保护技术研究的内容进一步扩展到国际性遗产的保护和抢救中。充分发挥国际间合作,探讨档案文献遗产在此特殊领域和环境中的运行规律,研究档案科学管理方法和最佳保护措施,在制订日常档案保护方案的同时,着力研究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下的保护,减少和防止非常规状态下各因素对档案文献遗产的破坏,做好减灾工作,加强档案文献遗产的有效管理与使用。
       
        档案文献遗产作为一种人类社会的信息资源与知识载体,是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历史记录。这些珍贵档案文献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是华夏文明的历史见证,具有文化遗产的价值与内涵。由于当前对档案文献遗产意义和价值研究不深入、不透彻,对其保护与利用存在技术、管理及工作上的缺失和遗漏,加上环境、社会和经济发展诸因素的制约,影响其原生状态的保护与利用。

    (2006年9月22日5版)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