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历史论文
  • 精神家园的守望者——李凤兰
  • 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考察札记
  • 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杭州宣言(二○○六年五月二十四日)
  • 全面推进京杭大运河的保护与申报世界遗产工作
  • 文明是脆弱而坚韧的——中华古籍特藏珍品暨保护成果展巡礼
  • 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创新之道
  • 协调各方利益 动员社会力量保护大遗址访中国文物学会长城研究委员会会长成大林
  • 文化遗产概念发展与社会进步
  • 反思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的发展瓶颈
  • 意大利乡村生态博物馆对云南乡村文化产业的启示
  • 最新热门    
     
    文化空间保护与民俗文化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除物质遗存外的另一种存在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也要求博物馆工作者必须深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条件,将思维方式和工作手段转移到保护和传播更加完整意义上的文化遗产上来,在实践中体现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的理念。传统民俗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存活于广大民众之中,本质上是一种生活文化。对于把保护北京民俗文化作为工作目标的北京民俗博物馆而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必须走一条亲近民众,亲近生活的道路。自2002年以来,北京民俗博物馆摒弃了传统博物馆陈列呆板的形式,采取静态展览与动态活动相结合的民俗文化展示方式,通过举办民俗文化节、传统节日民俗游园会等多种形式,开展“传统民间体育比赛”、“体悟端午习俗”、“传统节日习俗知识竞答”、“包粽子比赛”、“斗百草”以及传统习俗知识讲座等内容丰富的活动,吸引民众广泛地参与进来,体味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民俗文化的教育和熏陶,从而使已经空泛的传统节日重新被民众体验为具有传统价值的活动,北京民俗博物馆也因把宣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落到实处而受到社会各界赞誉。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解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指采取积极措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承传和振兴”,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使之得以现实延续和发展,在人们的文化生活中发扬光大。北京民俗博物馆在坚持宣传、弘扬民俗文化的同时,从2005年起,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引向纵深,开展了民俗文化空间保护工程。首先,北京民俗博物馆组织专业力量,在朝阳区进行了历时一年的文化普查工作,经过深入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