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历史论文
  • 精神家园的守望者——李凤兰
  • 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考察札记
  • 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杭州宣言(二○○六年五月二十四日)
  • 全面推进京杭大运河的保护与申报世界遗产工作
  • 文明是脆弱而坚韧的——中华古籍特藏珍品暨保护成果展巡礼
  • 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创新之道
  • 文化空间保护与民俗文化传承
  • 抓住时代机遇,加快博物馆建设《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出台
  • 中国世界遗产保护大事记
  • 意大利乡村生态博物馆对云南乡村文化产业的启示
  • 最新热门    
     
    中国遗产搭上世界列车

       
    民族与世界的对接

     
        中国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下简称《保护公约》)缘于一份政协提案。
     
        1985年,在全国政协六届十三次会议上,我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起草了《建议我国政府尽早参加<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提案》,并联合中国科学院院士阳含熙,古建专家郑孝燮、罗哲文共同签名。在联合提案的推动下,中国于当年年底申请加入了《保护公约》。1987年,故宫、长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敦煌莫高窟、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泰山等六处名胜古迹首批进入《世界遗产名录》。去年年底,为纪念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会同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建设部、国家文物局、人民政协报社共同举办了“中国保护世界遗产走过二十周年座谈会”。侯仁之、阳含熙,郑孝燮、罗哲文四位“世遗功臣”被授予政协会徽纪念牌。
       
        加入《保护公约》,使中国在遗产保护领域实现了与世界的对接。
     
        世界遗产的概念和保护准则体现了当今世界关于遗产及遗产保护最高水平的共识,不但为人们看待传统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还使遗产保护工作方法发生了新的变化。二十余年来,“遗产”的内涵处于不断演变和丰富的过程中。从自然、文化遗产到文化景观再到文化线路,从物质文化遗产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遗产领域各个时期的新理念在中国留下了鲜明印记。同时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