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a/iamg/tb1.gif) |
由高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课想到的 |
![](/aa/iamg/tb2.gif) |
|
|
不久前,在《中国文化报》上读到一则消息,说是江西理工大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纳入课堂教学,选修合格可拿学分。这看似不足三百字的消息,阅后却令人感触很深。 一般人们说到“素质教育”,似乎指的是中学里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的那种教育方式,其实这种理 解是偏颇的。实事求是地讲,目前的教育现实不可能让中学生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考试科目以外的知识,应该说这是中学阶段的一个缺憾。但是到了大学阶段,完全有理由接触更多的东西,综合素质完全可以得到更大的提高。现实情况却又不尽人意,据媒体报道,有大学毕业生求职时递上的履历材料是打印得漂漂亮亮的册子,然而,只要一旦让其坐下来书写履历,那么便会漏洞百出,要么字写得歪歪斜斜,要么错字连篇;学文科的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知之甚少的不在少数,学理科的不了解传统文化的大有人在,这是中学阶段闭门读书的结果。如果到了大学以后,培养出来的都是此类学生的话,那么,我们岂不是偏离了教育的初衷?一个人的能力大小是其综合素质的体现,对于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谁都认识到了,但谁都改变不了这种状况,其原因何在,恐怕大家也是心知肚明的。 国务院在《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中指出,教育部门要将优秀文化遗产内容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编入教材,组织参观学习活动,激发青少年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这并不仅是对中学的要求,而是对教育界的要求。据笔者所知,有一些学校此前已把传
< 1 > < 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