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历史论文
  • 在制度中保护传统节日在生活中传承文化遗产保护传统节日文化上海宣言
  • 抗日民族英雄赵尚志外甥李龙供本报专稿 赵尚志头颅发现鉴定记
  • 探索革命历史类博物馆的展示理念与手法
  • 2005年《世界遗产名录》新增项目
  • 作为表达的无形文化遗产及其保护
  • 遗产地市场化管理的走势及对策
  • 南海1号 发掘、保护与研究
  •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西安大会
  • 承德对《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的理解和应用
  • 博物馆为何缺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
  • 最新热门    
     
    广西三江侗族民族文化的保护模式

    楼房向砖房转化,每个侗寨都有不同程度的砖房存在,少则占整个寨子的10%左右,多则占45%以上,使侗寨整体逐渐丧失原味;在鼓楼、戏楼、风雨桥、凉亭等方面,也不同程度地丧失自己特有的功能,有50%以上侗寨的鼓楼、80%以上的戏楼、70%以上的风雨桥、凉亭被闲置,同时,绝大部分的侗族建筑物都是木质结构,由于年长月久,而使这些建筑物逐渐腐化,急需进行抢救、维修;在侗族服装方面,穿民族服装的侗家人,一般在50岁以上,所占的比例仅占侗族人口的10%左右,而且绝大部分为妇女,45岁以下侗族男女的服装全部汉化;在侗族歌舞方面,能会唱多耶、侗族大歌、琵琶歌、山歌、拦路歌、礼俗歌、踩堂歌、酒歌、情歌等侗歌的侗家人,一般都在50岁以上,而45岁以下的仅占15%左右,有85%的侗族男女只会现代流行歌曲,基本上不会唱侗歌,会跳芦笙舞、多耶舞、踩堂舞等侗族舞蹈的侗家人,仅占侗族人口的13%左右;在侗族节日方面,有许多民族节日被淡化,如坡会、庙会等节日,侗家人基本不过,而有些侗族节日即使过了也是冷冷清清,流于形式,没有保持隆重的民族节日气氛;在侗族婚俗方面,真正按照行歌坐夜、跨扁担、穿草鞋、挑金水等婚俗的侗家人则很少,仅占侗族人口的0.1%左右;在民族工艺品方面,虽然侗锦、侗布、挑花、刺绣、纺织、编织、印染、雕刻、制陶以及银饰等这些民族工艺品尚存,但由于保守意识等原因的影响,阻碍了民族工艺品行业的发展,真正懂得制作民族工艺品的侗家人为数不多,仅占侗族人口的5%左右。
     
        为了拯救、保存以及传承侗民族文化遗产,根据有关专家考察结果并结合三江侗族自治县的客观实际,2004年底建立了侗族生态博物馆。确立了以三江县城侗族博物馆为“展示中心”,以孟江流域的独峒乡座龙、八协、平流、华练、岜团、独峒、牙寨、高定、林略等沿途15公里的9个村寨为辐射面,集侗族的寨门、民居、鼓楼、风雨桥、民风民俗及田园风光为一体,采取“馆村结合、馆村互动”形式进行建设,从保护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而言,都有自己独特之处。

    一种民族文化的保护模式


        生态博物馆在三江侗族自治县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市场经济下的社会真实需要,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必然受到社会历史、文化、伦理道德以及民情民俗等方面的影响。博物馆所在地群众是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主体,他们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认识直接影响着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深入调查研究,把保护模式办出特色。我国侗族人口绝大多数都分布在湖南、广西、贵州三省交界的地方。在这个“侗族大文化圈”中,三江侗族的民族文化与贵州、湖南两省周边的侗族文化既有极大的共同点,同时又有自己本土的文化特色。为了找出自己的建设特色,我们在建馆初期,专门组织有项目各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参加的考察组到周边的贵州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等地进行专题考察,同时又深入到沿途共有3445户,19458人的9个侗寨进行详细的了解。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于1992年虽然成立了县博物馆,建筑面积1550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800多平方米。但长期以来由于经费等方面的原因,博物馆的展览规模、展览档次、文物征集及文物保管、办公条件等并不尽如人意,这严重阻碍了博物馆向广大群众展示侗族优秀民族文化、宣传侗族的民族文化传统。县博物馆对外开放的展览包括“三江民族民俗展”、“鼓楼风雨桥模型展”、“三江历史文物展”及“三江民俗摄影展”,馆藏文物不到一千件。将其改造后作为生态博物馆的“展示中心”是可行的。要建设好侗族生态博物馆,就必须对原有的建筑结构、内部装修及展览规模、办公条件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改造,把它改造成为侗族民族文物、侗族无形文化遗产聚集的中心、研究的中心。
     
        县城的侗族博物馆“展示中心”建成后,加大了对各种民族文物的收藏、陈列工作力度。目前,收集、陈列各种民族文物近2000种,其中,民族建筑物工艺品模型150多件,民族工艺品1000余件,使其成为宣传侗族民族文化最好的窗口。
     
        在侗寨的保护方面,我们采取了“馆村结合、馆村互动”的保护管理形式,做好保护各种民族文化遗产的宣传工作,最大可能把人民群众对自己文化保护的认同感、使命感和自豪感调动起来;在每个侗寨中选出了“民族文化保护联络员”,对其进行培训,平时注意互通信息,组成“民族文化保护小组”对侗寨进行整体性、有计划性的开发建设。通过这一管理形式,使各侗寨得到有效的保护。
     
        与此同时,我们成立了以当地老人协会为主体的群众性生态文物保护组织,形成县、乡、村民族生态文物保护网络,并根据保护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合理聘请专职管理人员,层层落实责任,管理人员坚持值班制度,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使文物的保护工作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
     
        县人民政府结合侗族生态博物馆建设的需要,在扶贫资金、扶贫项目上对这一地区实行政策性倾斜,重点投入交通、沼气池建设,使村容村貌、环境卫生得到明显的改观。在扶贫过程中,我们一方面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另一方面注意弘扬侗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的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放射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以民族节日为载体,有效保护无形文化遗产。我们不仅重视对有形文化遗产的保护,而且十分重视对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挖掘。根据本地区侗族传统节日习俗浓厚的特点,我们重点引导民间节日诸如芦笙节、斗牛节、冬节、月堆瓦、月也、坡会、庙会节活动,以这些节庆活动为载体,使侗族传统的讲款、拦路歌、侗戏、多耶、木叶歌、琵琶歌以及行歌坐夜等民间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和风土人情在新的形势下得以充分展现,从而使侗民族的优秀传统无形文化在青少年中产生重大的影响,并一代一代地得以承传。
       
        成立村寨“文化示范户”。我们根据对各种民族文物保护工作的客观需要成立了村寨“文化示范户”,以便起到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我们有意识地将保护范围内的村寨民间收藏的有价值的文物分门别类,造册登记放在8户农民家中展示。这些生态文物包括侗民族生产生活用具、民族服饰、民族工艺品制作流程、民族器乐、农民画等等。将本来分散的文物集中存列在农户家中,更能形象和直观地体现出侗民族各种传统的风俗习惯和悠久的文化传统,为今后进一步研究侗民族的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
      
        现在,当地侗家人民保护民族文化的意识得到明显提高,各种民间的宣传队相继出现,鼓楼、戏台等恢复了自己特有的功能。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