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历史论文
  • 女记者范春歌先辈的和平遗产让我深感自豪
  • 中国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
  • 探索革命历史类博物馆的展示理念与手法
  • 2005年《世界遗产名录》新增项目
  • 作为表达的无形文化遗产及其保护
  • 遗产地市场化管理的走势及对策
  • 南海1号 发掘、保护与研究
  • 广西三江侗族民族文化的保护模式
  • 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亟待保护
  • 漂泊异乡一百年大沽铁钟回归记
  • 最新热门    
     
    中国文化语境中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 界定

    不管“非物质文化遗产”(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一词目前在中国文化界、学术界怎样使用和流通,它在中国汉语文化语境中还是属于另类。据笔者近三年来对25个省市自治区的学术界、文化界所做的初步抽样调查结果,可以认定大约有85%左右的学者和90%左右的各级文化工作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字面词义及其概念“不懂”或“难以理解”,10%-15%的中青年学者和中青年专业文化工作者虽能从外文词语上做出一些近似的中文解释,但也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再加上到目前为止,中国所有正式文件中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依然停留在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官方文件表述的直接翻译的层面,因此,怎样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概念更加贴近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形态的实际,怎样才能使其在中国文化语境中取得全民的认同和共识,应当说是当务之急。

        “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词在中国文化语境中寻求认同的关键有以下三点:

        第一个关键不在于人们对“文化遗产”的理解,而在于对“非物质”概念的不理解。实际上,对“非物质”的认知可以在实践中获得。比如,老艺人做出了精美的木雕艺术作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但是,那位老艺人身怀绝技的手艺,从他口传心授的传承,到艺术构思和操作的手法技巧,雕刻过程中的行业规矩、信仰禁忌等等,都是人们难以看到和难以触摸到的,这就是“无形的”、“非物质的”文化遗产。精雕细刻的物质作品是老艺人绝技、绝艺的载体,而这技艺正是亟待加以抢救和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一旦老艺人离去,他身上承载的非物质遗产就会随之消亡。因此,必须牢牢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这个概念,才能瞄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