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历史论文
  • 大型博物馆的现代化管理——法国卢浮宫博物馆馆长卢瓦耶特在故宫博物院的演讲
  • 走访澳大利亚博物馆
  • 《国际博物馆协会博物馆职业道德》(最新版)
  • 发展中的 遗产经济学
  • 世界遗产原真性和完整性原则及其在实践中的发展完善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标准及保护实践
  • 六枝原则与民族文化保护
  • 出土文献整理请多一些关怀
  • 贵州民族文物的地方特点与民族特色
  • 在这里学习记忆——走访731罪证陈列馆
  • 最新热门    
     
    谈传统工艺抢救和文化遗产保护振兴的宏观决策

    工艺,后者如美术陶瓷、细木工、髹漆、扎染、花丝、灯彩,等等。当然,也有许多传统工艺是兼具实用和艺术功能的。
        长期以来,由于观念和体制的原因,制作艺术品的传统工艺亦即通常所说的工艺美术,相对来说是比较受重视的;而生产实用品的手工技艺则非但得不到重视,甚至被看成是该淘汰的或充其量可供博物馆陈列的物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类工艺处于乏人过问、任其泯灭的自为状态,导致许多珍贵技艺在工业化冲击下沦于濒危境地,有些业已湮没失传,失蜡法、阳城犁镜的铁范铸造和宋锦即是这样的典例。
        我在1988年发表过一篇题为《抢救传统工艺刻不容缓》的文章。时隔16年,我又写了一篇文章,题目还是《抢救传统工艺刻不容缓》。我以后不会写这样的文章了,因为传统工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消亡,我们不会再有“容缓”的时间了。
        面对如此严峻的情势,我们认为应采取如下对策:
       (一)切实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抢救作为重中之重,置于保护工程各项工作的首位,认真抓紧抓好。设若失去了对象,保护固无从谈起,更遑论振兴与发扬了。
       (二)充分利用现有学术资源。多年来,一些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学术团体已做了大量工作,对哪些传统工艺具有重大价值、是否需要抢救和该怎样抢救,是心中有数的。抢救工作即可由此出发,再结合普查作波浪式的推进。
       (三)抢救传统工艺要实行行政主管部门,社区、艺人和专家的三结合。行政主管部门须尽领导、统筹及督促之责,社区和艺人是行为的主体,专家则在学术上起指导和把关的作用。
       (四)妥善处理保护和振兴的关系。手艺从来是以社会需要为其存在前提的。抢救以保护为主旨与指归,而振兴则是保护的延伸和发展。传统工艺的振兴具有诸多内涵,其中也包括和市场经济的结合,二者是可以互容互补而非截然对立的。处理好保护和振兴的关系,将为传统工艺带来新的生命力量和发展空间,这样的例证不是个别的。
        无论无形的或是有形的文化遗产,所面临的问题是有共性的。在文化遗产治理工作的千头万绪中,哪些是基础性的和对全局有长远影响的呢?我们认为:
        1、中国作为具有世界影响的文明古国,应将文化遗产保护、振兴置于和人口控制、生态环境保护同样的地位,将其定为基本国策,制订中长期规划,作为政府行为予以实施。
        2、建立高级别的政府职能机构以统管文化遗产保护、振兴的全局,改变政出多门、间有畸轻畸重或疏漏的现状。
        3、完善法制建设,从速完成单一的保护立法,及早将文化遗产的保护、振兴纳入制度化的轨道。
        4、逐年加大财政投入,经过一段时间达到与文化遗产大国地位相称的应有份额。
        5、加强理论研究,健全学术建制。要明确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以及政府,社区、艺人,专家的角色定位与作用。要建立和充实必要的专职研究机构和梯队,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提供可靠的业务保障。
        6、我们的工作重点要放在基层,通过社会力量的广泛动员和协调,使文化遗产保护、振兴真正成为全民的事业。
        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振兴,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我们应努力推进这项全民的事业,以在全球化浪潮中维护自身的文化命脉,保持和发扬自己的民族特性。这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为此,培育良好的文化生存环境、做宏观的科学决策是必要的。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