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历史论文
  • 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性观察
  • 高举服务社会的旗帜——探访墨尔本的博物馆
  • 《国际博物馆协会博物馆职业道德》(最新版)
  • 发展中的 遗产经济学
  • 世界遗产原真性和完整性原则及其在实践中的发展完善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标准及保护实践
  • 六枝原则与民族文化保护
  • 出土文献整理请多一些关怀
  • 谈传统工艺抢救和文化遗产保护振兴的宏观决策
  • 翼南画门神
  • 最新热门    
     
    三百年前的两道灵光——为 八大、石涛书画展 而作

    天地开合,日月交替,宇宙生命互动不息。不论是百川争流的浩浩荡荡,或是荒凉大漠的苍苍莽莽,皆是冥冥中万物运转的外露痕迹。广阔浩瀚的自然景象既激发哲学家对人类生命的沉思,亦为无数诗人和画家提供超然脱俗的感悟与启示,他们当中,包括明清美术史上的光芒四射的人物─八大山人、石涛。

      在西方,从感知出发的完形心理学者认为,任何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中被我们知觉到的事物,都能构成是一个知觉场,当人们仰观灿烂星辰,或俯视绝崖深谷时内在产生的敬畏感及悲壮感,都是个体在这个知觉场中相互对照、反应和融入的现象。

      早在一千多年以前,我国古代的画家早已把自然山水视为充满灵性的象征,并对山林川泽表现出无限的向往。

    “峰岫峣嶷,云林森眇,圣贤映于绝代,万趣融其神思。”

      上述文字出自南朝著名画家宗炳撰写的《画山水序》中。他认为高峻壮丽的峰峦、森渺无际的烟云林木,皆永恒地映照着圣贤的高洁情怀及神绪。他在老年时,把自己曾经游历的名山大川一一绘画于居所的墙壁之上,他之所以喜爱山水画,完全出于“畅神”,即与大自然的亲近过程中,深深地感悟到精神超脱的自由与畅快。

      八大山人对山水画亦异常喜爱,他曾在一横幅中写道:“少文(宗炳)凡所游履,图之于室,此志也。”表明他对这位古代大师的认同。

      八大的山水作品疏淡清远,笔墨干爽中兼带滋润,主要来自黄公望、倪瓒等前代大师的艺术营养。然而,画面中所散发出的安静感及脱俗飘逸感却深深打动了每位欣赏者。

    山岭大泽,因被我们感知而成为一个知觉场,同样,当某件艺术品被我们所接触,并感动着我们心灵时,也成为一个独立的知觉场。在这知觉场中,画家借着对各种形状、色彩、线条等元素的安排,使画面空间中各种动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