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历史论文
  • 『它山之石』英国文化遗产和博物馆管理考察报告
  • 留住历史 留住文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北段的文物保护与考古工作
  • 画信 苏州青少年献给世界遗产大会的特殊礼物
  • 唐长安城毁灭一千一百年祭
  • 文化遗产与都市化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建设-----兼谈文化遗产相关学科及博物馆在文化传承和创新中的作用
  • 纵览世界瑰宝 领略伟人风采——国际友谊博物馆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展览选萃
  • 保护与传承世界遗产与青少年教育
  • 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 中国无形文化遗产立法还有多远的路要走
  • 世界遗产的商标保护和开发
  • 最新热门    
     
    博物馆界保护无形遗产的理论探讨和实践

    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al Expressions WIPO/GRTKF/IC/3/10),2003年通过了《工作草案》(Draft Toolkit WIPO/GRTKF/IC/4/5)。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1994年通过了保护古迹遗产的《奈良真实性文件》(Nara Document on Authenticity)。

    世界贸易组织WTO1994年通过了《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Agreement on Trade-Related Aspec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简称TRIPS),此公约可以说是当前世界范围内知识产权保护领域中涉及面广、保护水平高、保护力度大、制约力强的一个国际公约。

    国际博物馆协会作为博物馆的世界性组织也在保护无形遗产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国际博协领导层和学术界越来越多地关注无形遗产保护。2002年10月,国际博协亚太地区上海会议通过了博物馆保护无形遗产的纲领性文件——《上海宪章》。国际博协将2004年10月在汉城举行的国际博物馆协会代表大会的主题确定为“博物馆和无形遗产”,同时将2004年5月18日的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也确定为“博物馆和无形遗产”。

    2、国际博协对无形遗产的理论探讨和研究

    设法把握“无形遗产”的概念已经成为博物馆领导层、学术界和专家们面对的主要课题。虽然遗产概念主要是指有形具体的,但无形遗产也是每一种文明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以往博物馆的工作重点都是针对具体有形文物的,博物馆专家们明白传说、语言、歌曲、音乐、传统手工艺、传统学问的重要性,但在博物馆的征集、保护和展示文物过程中,无形遗产的保护问题很少作为关键因素来考虑对待。博物馆——作为主要的有形遗产管理者,在面对无形遗产对博物馆的挑战中,将怎样在收藏、保护、展示、阐释无形遗产中起到应有的作用呢?

    在2001年3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采用的临时性无形文化遗产定义是:人们伴随着学识、技能和创造性的传承和发展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学术过程),是人们创造的产品,涉及人们维持生存必需的资源、生活空间以及社会和自然的所有方面;此知识体系(学术过程)是社区群体通过感官代代相传,并具有重要文化特性,保存着人类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

    基于这一定义, 国际博协执行委员会成员、意大利博物馆协会主席古奥瓦尼·皮那(Giovanni Pinna)将无形遗产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基于物质形式表现的,例如某一社区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传统生活方式、宗教仪式、传统社会模式、民间传说等。例如昆曲艺术、西西里岛提线木偶戏、摩洛哥加马俄夫纳文化广场就属于这一类。他们保持着属于他们社区(会)的文化或社会传统价值,并充满着生命活力。

    第二类不需要以物质形式表现,例如:语言、记忆、口头传统(表演)、歌曲和非曲谱传统音乐等。例如厄瓜多尔和秘鲁的扎帕拉语言和格鲁吉亚的复调歌唱法。

    他指出:博物馆能够在保护此两类遗产中通过音像记录和文字记载发挥其重要作用,将无形遗产转变成有形遗产保护其历史和文化实证。但是,在这种情形下,活着的文化表现行为通过外部的人工保存已经变成了冻结时间和空间的化石;他们失去了和他们社区群体渊源相关的支点,他们不能再被传授和继承。这将引导我们对确认和保护“世界无形遗产”的价值的认真思考,就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努力去做的那样。

    第三类无形遗产包括在构成有形遗产的文物之中,即文物所表达的象征和内涵意义。任何文物都有两维性质:它的物理外观,比如它的尺寸和形状,以及它的内涵意义,它是历史衍生的,衍生于我们从他人手中收到它时的阐释,衍生于它与过去和现在的联系,等等。他强调指出:博物馆可以在尊重和保护这一类无形遗产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应当将保护此类无形遗产落实于博物馆的各项工作中,在征集和保护文物工作中,在阐释历史和自然文物中,在布置展览过程中等。博物馆通过展出过程阐释和创作了文物的文化含义,帮助塑造了与文化遗产相关的知识体系,并把它们传达给广大观众。

    他同时指出,从本质上来说三种类型的无形遗产和有形遗产有着很大的差异,每一类无形文化遗产不可避免地会随时间而改变,例如语言就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的。这就是说无形文化遗产是有生命活力的。每一种试图阻止变化的设想行为都会产生僵死的东西,它们和真实的有生命的无形遗产,无论是群体的还是个体的,没有任何共同之处。也就是说,怎样保护有生命的无形遗产,仍然是一个需要进行进一步探索的课题。

    3、博物馆界保护无形遗产的实践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解释,所谓“保护无形遗产”,就是指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无形遗产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承传(主要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确保无形遗产的生命力,使之在人们的文化生活中发扬光大。

    国际博协亚太地区主席阿马·加拉(Amar Galla)对于国际博协2004年代表大会主题是:“博物馆和无形遗产”,为什么省略了“文化”进行了说明。他指出:无形遗产包括自然和文化遗产,国际博协的很多成员都工作在科学和自然历史领域。例如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珍贵的属于自然遗产的无形遗产,自然博物馆已经在此领域的无形遗产保护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随后,他用实例介绍了博物馆保护无形遗产的其他范例:

    美国辛辛那提(Cincinnati )国家地铁自由中心是一个独特的博物馆,它整体展示了相关有形遗产和无形遗产,集中了藏品、文件、艺术、历史居室、建筑遗产、文化发展进程展示、景观、周边环境、社会群体以及声音为一体,表现了美国奴隶制度历史和废奴运动。他以此说明:无形遗产涉及所有形式的遗产,涉及可移动的或不可移动的,创造性的或是发展着的。无形遗产保护要求各学科协作。

    他指出:博物馆面对着与过去不可分割的文物,展出时应当与当今现实相适应。例如荷兰莱顿的国家民族学博物馆,以无形遗产思维贯穿陈列形式,从荷兰殖民地历史到现在多元民族文化的藏品展示,反映了外来移民和殖民主义的后果。

    中国博物馆学会也在保护无形遗产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十分显著的成绩。中国博物馆学会组织了2002年国际博协亚太地区上海会议,并在此会议上通过了博物馆保护无形遗产的纲领性文件——《上海宪章》。中国博物馆学会的苏东海先生积极寻求国外合作,在挪威政府赠款的帮助下,在贵州省建立了四个生态博物馆群。此博物馆群可以说是无形遗产和有形遗产整体保护的典范。按照苏先生的话说:生态博物馆是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有形遗产、无形遗产进行整体保护、原地保护、动态保护和居民自己保护,从而使人与物、人与环境处于固有的生态关系中,并和谐向前发展的一种遗产保护新理念。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