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历史论文
  • 『它山之石』英国文化遗产和博物馆管理考察报告
  • 留住历史 留住文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北段的文物保护与考古工作
  • 画信 苏州青少年献给世界遗产大会的特殊礼物
  • 博物馆界保护无形遗产的理论探讨和实践
  • 文化遗产与都市化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建设-----兼谈文化遗产相关学科及博物馆在文化传承和创新中的作用
  • 纵览世界瑰宝 领略伟人风采——国际友谊博物馆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展览选萃
  • 保护与传承世界遗产与青少年教育
  • 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 中国无形文化遗产立法还有多远的路要走
  • 世界遗产的商标保护和开发
  • 最新热门    
     
    博物馆与传统手工艺 活保护

    国很多传统手工艺存在着艺人“老年化”、传人“稀有化”、技艺“衰退化”、发展“迟纯化”、差点去“火化”的困境。后继乏人、濒临失传是其中致命的一点。笔者认为,面对那些极难从社会招收艺徒而又有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博物馆应当及早挺身而出,担负起“传宗接代”的任务。博物馆应派人拜师学艺或者请艺人进馆授徒,把传统手工艺学到手,掌握在“自己人”手中,把这颗艺术的种子留在博物馆内生根发芽、繁衍生息,然后再结合博物馆在相关藏品、历史资料、理论研究等方面的优势,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发展。若能如此,传统手工艺就没有后继无人的后顾之忧了,技艺与艺人的传承就可以确保了。因此,“保根留种”是“活保护”濒临失传传统手工艺的非常有效的办法之一。

    不可否认,博物馆一直以来都在吸收和培养手工艺和艺术工作者。但其涉及的艺术种类和范围比较窄,很多都局限于雕塑等几个种类,且选项的目的又不一定是针对传统手工工艺的传承,有的艺术者培养项目不属于濒临失传,而濒临失传的项目又不一定得到足够的“活保护”等。这也不能怪博物馆,因为全世界对包括传统手工艺在内的无形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5届成员国大会通过了《关于保护传统和民间文化的建议案》,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了《关于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自此,正式将无形文化遗产纳入保护范围。在我国,“现代文明”对传统手工艺产生了日益强烈的冲击,博物馆对它们进行“活保护”的应对工作和措施明显不足和滞后。

    说到“活保护”,我又想起了培养高素质讲解员的问题,可以让讲解员去学习和研究传统手工艺,边学习边研究边讲解。在传统手工艺展览中,其非物质部分的讲解难度最大,外行的讲解员与懂行的讲解员的讲解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前者只能死记硬背、照本宣科,面对观众的提问不知所措。后者由于对有关情况了解,他可以借助事物之间的联系,采用比喻与联想等诱导手法,甚至还可以通过现场操作与演示,把相对抽象的无形文化遗产变为生动具体的事物,使观众易于理解。高素质的讲解员学习了传统手工艺,既为宝贵的无形文化遗产保留了“活种”,又促进了对传统手艺的研究;通过边演示边讲解,增加了展览的可看性和趣味性。其“生产”出来的产品还可以作为纪念品出售,如果成本不高的话,干脆就适量送给现场观众,这既给观众以意外惊喜,又激发他们进馆参观的积极性,让他们拿着赠品到处替博物馆和传统手工艺作宣传也是一件好事。

    选什么人去学艺取决于博物馆对其将来工作要求的定位。若想集艺人、研究者甚至讲解员于一身的,所选之人的学历应当高些,博物馆可以从相关或相似专业(如工艺美术类专业)的大学生中挑选;若仅仅是“传宗接代”与操作表演,艺人与研究员分属二人的话,其学历要求可以低些,只要他们热爱这一行就可以了。至于把濒临失传传统手工艺的老艺人“养”在博物馆内也不失为好办法。但要传统手工艺得以延续,归根结底还是要带出徒弟,培养好接班人来,也就是“活保护”的问题。

    不少传统手工艺都有单人可以完成,工具设备简单、占用空间小的特点。广州著名却日渐式微的传统手工艺如玉雕、木雕、广彩、广绣等当属此类。在博物馆内专设一区,从事有关的生产、研究、演示是可行的。国内外有不少个体的传统手工艺艺术工作者从事着雕刻、刺绣、吹玻璃、烧陶瓷等传统手工艺创作,建立了不少私人作坊和工作室,他们的做法值得博物馆借鉴。

    从单个博物馆来看,其所能拯救的传统手工艺的数量也许有限,个别手工艺也许不适合“引种”,但能拯救多少就拯救多少,能留多少“种”就留多少“种”。从整个地区的全体博物馆看,只要大家相互配合,彼此协调分工,就可以拯救很多传统手工艺了。

    濒临失传的传统手工艺的“传宗接代”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博物馆要做好调查研究和制定相应的计划方案,要积极争取“两会”代表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联手推动各级政府专门立项、专门拨款、专门协调,使之成为政府保护无形文化遗产的战略工程。

    二、做好宣传推广与调研沟通的工作

    从某个角度看,博物馆“保根留种”的措施是迫不得已的选择。让传统手工艺在“现代文明社会”中健康地生存发展,让艺人和技艺得以传承才是对传统手工艺最理想的“活保护”。这就涉及到市民和各级政府、领导对传统手工艺有没有足够的了解和重视,也涉及到传统手工艺与市场有没有结合点的问题。市民了解和热爱传统手工艺,它们就有了生存发展的土壤、水分和阳光。政府、领导了解和重视传统手工艺,它们就有了生存发展的肥料。因此,博物馆要不厌其烦地宣传和推广传统手工艺,要积极推出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社会普及活动,把展览办到学校和社区,宣传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对此,高质量的选题、策划、制作、布展与高素质的讲解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另外,传统手工艺要自我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改进,要贴近市场,贴近生活,贴近大众。博物馆应当从历史研究和社会调查中总结传统手工艺辉煌发展与衰退落后的经验教训,从观众留言中归纳出积极可取的建议,与有关行业建立好沟通的渠道,共同探讨传统手工艺与市场需求的结合点,为传统手工艺的生存发展当好侦察兵与参谋长。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