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历史论文
  • 『它山之石』英国文化遗产和博物馆管理考察报告
  • 留住历史 留住文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北段的文物保护与考古工作
  • 画信 苏州青少年献给世界遗产大会的特殊礼物
  • 博物馆界保护无形遗产的理论探讨和实践
  • 博物馆与传统手工艺 活保护
  • 纵览世界瑰宝 领略伟人风采——国际友谊博物馆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展览选萃
  • 保护与传承世界遗产与青少年教育
  • 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 中国无形文化遗产立法还有多远的路要走
  • 世界遗产的商标保护和开发
  • 最新热门    
     
    无形遗产就是无形遗产

    “A是A”是传统逻辑的基本规律之一,如果不能保持A的同一性,肯定就会出现逻辑混乱。A就是A是防止偷换概念或转移论题的根据。我们在讨论无形遗产的问题时,时不时地就把无形遗产与有形遗产混同起来了,成了A就是AB甚至A是B了。

    2000年11月,国际博协博物馆学委员会上,以“博物馆学与无形遗产”为题展开了讨论。那时国际博物馆学理论界刚刚接触这一课题,众说纷纭。有的学者认为应该欢迎无形遗产进入博物馆,如马约维奇说,无形遗产进入博物馆翻开了博物馆全新的篇章;有的则认为物在博物馆的地位不能动摇,如冯·门施说,无论如何,物仍然在博物馆中保持一种关键作用;马丁·施尔认为无形的东西必须被物质形式表现出来;也有人把A说成了B,安德烈·德斯沃里斯说博物馆不能太依赖物,也不能太依赖精神,需要结合;有的甚至成了B就是A,如加拿大学者马琳达·里斯说博物馆藏品本身就包含物质和精神、有形和无形,博物馆的物就负载着物质和精神;还有的说无形遗产进入博物馆要另建一个平台来保存,等等。又过了几年,理论界的认识肯定会前进了。但从《国际博协通讯》2003年年终号(第4期)的有关论文来看,进展也不大。这期聚焦的主题是“博物馆与无形遗产”,其中扛鼎之作是意大利博物馆国家委员会主席古奥瓦尼·皮那的《无形遗产与博物馆》,他把无形遗产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通过身体表达出的文化或者社区传统的生活方式,第二类是不需要通过身体表现出的个体或集体的表达方式,第三类是物的象征和隐喻。他认为遗产就包括物的自然属性和物的意义。博物馆对物的解释及陈列都赋予物以象征意义并把其意义介绍给广大观众,因此博物馆在这第三类型中起重要作用。实际上皮那先生把博物馆有形遗产的内涵与无形遗产混为一谈了,A成了AB。我国的研究者也出现过这种逻辑问题。如果不把有形遗产与无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