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历史论文
  • 『它山之石』英国文化遗产和博物馆管理考察报告
  • 留住历史 留住文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北段的文物保护与考古工作
  • 画信 苏州青少年献给世界遗产大会的特殊礼物
  • 博物馆界保护无形遗产的理论探讨和实践
  • 博物馆与传统手工艺 活保护
  • 无形遗产就是无形遗产
  • 博物馆文化形态的新理念——全球化形势下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哲学思考
  • 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 中国无形文化遗产立法还有多远的路要走
  • 世界遗产的商标保护和开发
  • 最新热门    
     
    保护无形遗产给博物馆注入新活力

    会的脉动同步的做法,必然给博物馆带来勃勃生机。因为融入社会的过程也是向社区群众、媒体宣传无形遗产的重要意义,推动无形遗产教育的过程。

    2.给博物馆的诠释带来新的视觉和生动的内容。博物馆的诠释包括展示、教育和研究。无形遗产概念引发的新视觉会给诠释工作输入新的理念和创新的启迪。这里所说的新视觉至少有四个方面:第一,由于所有的有形遗产都与无形遗产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在展出、研究、向观众普及有关“物”的知识时与人的活动联系起来,必然会引起观众心灵上的共鸣,这就为博物馆工作由“以物为本”走向“以人为本”架设了一条新的桥梁。第二,把“物”与人结合起来,将使博物馆在诠释无形遗产时,必须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为诠释增加了一双慧眼。第三,必须把保护、抢救无形遗产与世界面临的经济与科技的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挑战联系起来。当前以美国文化为主流的西方文化正在逐步侵蚀经过长期孕育的能维系某一地域或族群文化认同的无形遗产,一旦它们消失,就会使社会失去文化上的凝聚力,必然引发诸多的社会问题。第四,保护传统的无形遗产也是为了在继承中发展,并吸收当前流行文化的精华,使无形遗产能不断从社会的需求中创新、传承。视野扩大了,展出的内容和形式也必然会体现出文化的多元现象,如自然博物馆在展出生物的多样性的同时也可以配合标本展出原始宗教中图腾崇拜多种生物的现象。云南纳西族就有人类与大自然是兄弟,但人类破坏了自然环境而遭到大自然之神报复的神话。至今他们还传承着保护生态平衡的优良传统。博物馆在展示有形遗产时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新的博物馆诠释理念,提倡戏剧化的展演,因为它能更有效力地达到教育的目的。但要切记不能有商业化媚俗的表演,更不能把严肃的保护无形遗产作为旅游业赚钱的工具。

    3、深入而具体地思考无形遗产的概念与内涵将会全面提高博物馆的工作水平。虽然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已提出了“无形文化财”的概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70年代开始已经提出遗产有无形与有形之分,但我国文博界关注这一问题的概念与话语只是最近三四年的事,其他国家也大致如此。例如《国际博物馆通讯》今年第1期上在讨论无形遗产与博物馆的关系时,就有人使用“无形遗产”或“无形文化遗产”,也有人提出为什么应把“文化”两字省略。过去和现在都有人主张自然遗产中也有无形遗产。这说明对无形遗产的概念和语话还要人们深入思考,因为关系到无形遗产的内容以及工作实践。这使我想到在自然博物馆中也有技术人员在标本采集、修复、复原、制作上有绝招。有的是传承下来的手工艺技术。比如我国鸟兽标本剥制工作的传统技术就有南唐北刘之说,这两个家族是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分别向来华的外国传教士或科学家学的手工操作技术并世代传承。1982年贾兰坡院士和我曾在天津科技出版社出版过一本名为《千里追踪猎化石》的书,关于恐龙的采集、修复、复原与装架的绝招就是记录了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已故的恐龙采集专家王存义先生的经验。现在我国各类博物馆中都有一些这样的专家,把他们的传统技艺记录、整理、传承下来并与新建的高科技实验室相配合,必将提高我国遗产的保存与修复技术的水平。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