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历史论文
  • 『它山之石』英国文化遗产和博物馆管理考察报告
  • 留住历史 留住文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北段的文物保护与考古工作
  • 画信 苏州青少年献给世界遗产大会的特殊礼物
  • 博物馆界保护无形遗产的理论探讨和实践
  • 博物馆与传统手工艺 活保护
  • 无形遗产就是无形遗产
  • 博物馆文化形态的新理念——全球化形势下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哲学思考
  • 保护无形遗产给博物馆注入新活力
  •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
  • 是 无形遗产 还是“非物质遗产”?
  • 最新热门    
     
    开放包容·挖掘特色——法英博物馆考察散记

    对展品的充分宣传讲解,使观众了解它的珍贵之处。而观众自身的素质则是整个社会文化、道德水平的直接体现。素质来自于后天的培养与提高,博物馆自身的氛围营造,是对观众一种无形的培养和约束;平时的宣传教育,也是一种培养。很难想像,没有高素质的观众,抬手可触的维纳斯雕像是否还会白璧无瑕?残缺美是否会更加残缺最终缺少了美?在我们国内,许多博物馆(特别是一些著名博物馆、著名展品观众流量极大)出于对文物保护的考虑,对开放式陈列存有许多顾忌也属、正常。但在故宫,不能亲临太和殿,只能隔窗相望,对观众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我们不妨也反问一下:观众群体,我们培养了吗? 开放的库房

    伦敦博物馆是伦敦市的地志博物馆,1878年由基尔特博物馆和原伦敦博物馆合并而成,以反映伦敦市的历史沿革及风物为主要展陈内容,展品从石器时代直至20世纪20年代,包括古罗马贵妇人的宝石饰物,维多利亚女王的玩具和嫁妆,17世纪的服装、餐具、佩剑以及皇家使用过的马车、复原的旧伦敦街巷等。由于伦敦博物馆位于伦敦市中心区(伦敦城的巴尔比坎小区),土地费用昂贵,所以展馆场地有限,于是在近邻租用了废旧的工厂厂房,改造成了库房。为了进行更广泛的交流,博物馆整体文物库房的负责人海伦女士热情邀我们驱车前往库房进行参观。

    在国内,博物馆库房可谓是一个馆安全管理的重点。别说是对外开放,即便是除保管员以外的本馆人员入内,也要办理多种手续,这本无可厚非。但库房的价值就仅仅是保存文物或藏品吗?能否再发挥更多的功能?安全与开放是否真的是完全相互排斥的对立面?参观中,伦敦博物馆的做法,给我们提供了另一种答案和思考。

    这里的库房也和我们国内博物馆一样,有着严格的安保措施,来访者必须登记,然而来访者中,不仅是英国博物馆的专业人员、研究人员或我们这样的国外同行,更多的是参观者。这里的文物库房每周都要向社会开放,一方面通过媒体向社会宣传,一方面博物馆自己组织观众。参观文物库房,所得到的感受与参观博物馆有很大不同,眼界要开阔得多,可选择性更大;与文物藏品真正实现了零距离接触,是许多对博物馆感兴趣的观众所向往的。为了吸引孩子们对不同藏品的注意,伦敦博物馆人员在不同器物贮架上,摆放了许多小玩具或学习用具,吸引孩子们做游戏去找寻,找到了作为奖励,同时会使他注意到周围文物藏品,从而产生较深刻印象。在组织来的观众中,常以家庭为单位,满足了一家人工作之余全家出游休闲的要求。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所开放的库房不是特别珍贵或易碎物的库。

    博物馆,你为孩子准备了什么?

    儿童和青少年群体是英、法博物馆最大的参观群体之一,为他们服务是各馆必不可少的服务。位于巴黎东北部的维莱特工业科学城,是欧洲目前最大的科学中心,整个科学城中有地球馆、宇宙馆、分子馆、机器人馆等,它帮助人们了解最新的科学技术。而其中的儿童乐园则是孩子们最喜爱的参观项目,小到几岁,大到十几岁,孩子在这里都可找到可以动手操作的科技项目,即便是蹒跚学步的稚童,也有游戏的角落。在蓬皮杜国家文化艺术中心,有两个儿童乐园,一个是藏有两万册儿童书画的“儿童图书馆”,另一个是“儿童工作室”,4-12岁的孩子都可以在这里学习绘画、舞蹈、表演、手工艺等。在以收集十九世纪后半叶艺术品著称的奥赛艺术博物馆(法国1848年以前的艺术品多存卢浮宫,1914年以后的艺术品多存蓬皮杜国家文化艺术中心),我们见到成班的小学生在听老师讲解艺术作品、绘画技巧。在牛津大学科学历史博物馆,我们见到孩子们在做手工和填图。从一定意义上说,缺少了为儿童和青少年服务的博物馆,服务是不完整的。在教育的方式上,我们和国外或许有许多不同之处,博物馆功能在教育过程中的充分利用和发挥也不尽相同,但无论怎样,绝不能忽视了儿童、青少年这样一个群体,想他们所想,了解他们的心理和思维方式,应成为博物馆工作研究的主要内容。

    现代文物征集什么?

    什么是近现代文物?只要涉及到“文物”二字,对博物馆业内人士来说常常特别慎重。近年,征集、保存近现代文物的呼声越来越高,各馆也都开始重视,但征集范围有多大,征集哪些东西,意见并不一致。在英国伦敦博物馆库房,我们看到,大到电话交换台,中至冰箱、收音机,小到一个易拉罐、火柴盒、笔记本,都有收藏。我们曾问管理者:你们收集的标准是什么?通过什么渠道?答案并不复杂,大到反映时代的变迁,小至体现当时社会生活的细节,都列入征集范围之内。因为作为博物馆,特别是反映社会历史发展的博物馆,当描述一个历史时期,表述其时代特征的时候,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藏品,都是最好的物证。这也使我们感到,国内许多馆深感藏品匮乏,极力追求镇馆之宝,但镇馆之宝毕竟少而又少,不能替代历史的全部,更何况还有资金的限制。卢浮宫之所以成为世界著名三大博物馆之一,所收藏的不仅是“维纳斯”、“胜利女神”和“蒙娜丽莎”。他们征集藏品的渠道主要是社会各界人士的捐赠,并通过宣传为社会普遍接受,大家就会把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东西送到博物馆。当然,这其中也有鉴定与甄别,但绝不是生硬地拒绝,而是宽容地接纳。毕竟,大多数捐赠人并不是专家,只是热情的关心者,充满善意。法国集美博物馆则每年两次发布文物征集公告,使社会了解博物馆的需要,加大了与社会的交流。

    博物馆与文化经营

    在法、英两国,国立的博物馆资金大部分要靠政府下拨,如蓬皮杜国家文化艺术中心,法国文化部每年拨款约1亿欧元(约相当于10亿元人民币),占到该馆总经费的80%。以收集亚洲艺术品著称的法国集美博物馆,国家拨款占到总经费的90%。这固然解决了博物馆基本生存,但每个馆仍在努力做着力所能及的文化活动和经营,以弥补资金的不足,同时也在扩大着社会影响。卢浮宫原没有临时展览,但在意识到临展能产生巨大影响和经济收入后,特辟出2000平方米临时展厅,每年举办十二、三个和卢浮宫相关或可相提并论的展览。以收集艺术品著称的英国维多利亚和艾伯特博物馆,在我们参观、座谈的两天晚上,都在利用中央大厅举办商务酒会(其中一个是现代灯光艺术展的开幕式)。据他们负责人讲,这样的酒会每周、每月都要举办多次。伦敦博物馆就在展厅不足500平方米的中央区,每周也有小型商务聚会。博物馆高雅的环境,能够提升企业的形象和文化档次,用通俗说法是博物馆和企业“双赢”。伦敦博物馆同行还问我们,中国博物馆是否也这样,如不搞这些活动,你们怎么争取经济上的收益并扩大影响,显然,类似活动已成为法、英博物馆文化的一部分。 在纪念品商品经营上,英、法每个馆特色都很突出,规模较大的馆经营场地也较大,如卢浮宫、阿拉伯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维多利亚博物馆,经营面积都在上千平方米;小些的馆也有具有本馆特色的经营角落,如牛津大学科学历史博物馆、法国维莱特科学城中的音乐博物馆,所出售的纪念品、商品是各具特色,绝不雷同,其中图书经营占很大份额,这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参观者。仔细探询,博物馆纪念品、商品开发绝不是一般商品的引进,而是在分析本馆优势上的专业开发。博物馆纪念品缺少了专业性的开发,肯定会相同于一般古玩或小商品市场,销售也自然不会乐观。

    信息技术在英、法博物馆的应用

    当今时代是个信息技术的时代,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法、英博物馆起步较早,如英国维多利亚和艾伯特博物馆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就开始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藏品管理中。目前大部分博物馆均已实现了藏品、资料的计算机管理查询。维多利亚博物馆与一家英国公司共同开发的“博物馆信息管理系统”具备了录入、查询、图像、打印等功能。查询具有强大的模糊检索功能,同时可以通过图像查询任意一件库内的藏品。系统内每一件藏品约有200多种资料信息,这些内容的输入是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的。这套系统是一个以藏品为基础的开放的管理平台,所有博物馆的部门都可以登陆该系统,查询所需要的数据内容。博物馆的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可以对这个系统的藏品添加内容,对于某件藏品有什么新的资料或研究心得都可以加入到数据库中,但这种加入是单向的,你只能添加而不能修改或删除。数据库的管理权利在档案部,该部门专门负责这个信息系统的管理,只有这里的专业人员可以对数据库进行修改。目前数据库已经有1万件藏品,可以通过不同的权限进行查询访问。这套系统在设计上有很多人性化的设计,例如在界面的设定上,不同功能的界面采用不同的颜色,使查询者很明白地知道某件藏品的某种信息。

    蓬皮杜国家文化艺术中心、伦敦博物馆等都建有自己的网络中心和网站。对于网站的使用,一些博物馆,以阿尔贝肯恩博物馆为代表,还存有一些疑义,因为该馆以照片收藏为主要特征,当照片上网后,版权保护就成为引人注目的焦点。没有特别措施,很难保证版权不受侵犯,因此该馆目前很少有照片资料上网,但大部分博物馆还是把藏品资料公诸网上。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