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历史论文
  • 走中国特色之路——贵州省生态博物馆建设的考察
  • 免票不能解决一切问题
  • 免票后博物馆怎样做好接待工作
  • 产品开发·售后服务——博物馆做好 免票 后的后续服务工作
  • 加强管理,为博物馆免费开放保驾护航——兼评《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免费开放后的难以承受之痛》
  • 现阶段文物部门退出对旧货市场的文物监管不利于文物市场有序发展
  • 运用法律手段综合治理文物非法贩运
  • 保护无形遗产给博物馆注入新活力
  •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
  • 是 无形遗产 还是“非物质遗产”?
  • 最新热门    
     
    欧陆风冲击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德国《明星》画刊在一篇报道中说:“被誉为世界最美丽城市的北京,现在与亚洲其他大城市,如曼谷和雅加达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八车道的环形路,玻璃外墙的办公大楼和饭店使整个城市改变了模样。……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几千个村庄、小镇和大城市的老房子地区被夷为平地,随之消失的是独一无二的历史性建筑和古建筑、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许多证物。……现在中国每一个城市看上去都一个样”。

    特色是城市的灵魂。而形成城市特色的重要因素就是各种类型的建筑,创造和保持具有独特风格特点的建筑,才可能使城市保持独有的魅力。

    2000年记者对广州市副市长陈传誉的采访中,陈副市长关于打造广州名牌城市的一番话给记者留下极深的印象。他说,我们打造广州,就是要使广州在世人眼里,既是发达城市,又是一个文明城市的形象:只有文化地位是永恒的;如果只是经济发达,这个城市就没味了。“来广州的过客、旅游者看啥﹖不仅看商店、高楼、大商店、大楼哪儿都有,也看文化、看历史,看古遗址和那些有文化意味的建筑。名城应是现代文明或古代文明折射出的辉煌”。也就是在该年度,广州市委市政府把“重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弘扬岭南传统文化”作为应办的四件大事之首着力去抓。 在对建筑现代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理解中,还存在不少差异。有人以“新、高”作为现代建筑的唯一尺度。只要是采用了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形式的就是好建筑,就是现代化的,而建筑外观的高大气派则代表了现代时尚,似乎这些就等同于“国际先进水平”,紧跟了国外流行趋势。推而广之,对于高楼林立才是现代化大都市的标准之说也就不足为怪了。其实,建筑现代化不等于功能现代化。建筑的外观、形体、选材应服务于人们的使用功能。当代有些博物馆等一些公用设施的设计者,不从房屋自身的设计中尽量解决功能需求,而是过分依赖技术设施,如不采用自然光,而采用人工光源,这就增加了运营成本,浪费了政府有限的经济投入。还有些建筑甚至脱离中国国情和当地实际情况,造价高昂,使有些建筑自落成之日便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这些风行的国际建筑以国际水平的面孔出现,无民族风格,走到哪里都看不出其所在国家、民族、城市特征,好像来到了同一个国家。在中国的新建建筑中,不仅模仿外国的现代建筑,连欧美古典建筑也被奉为最新时尚踏上了中国大地。在古建园林研讨会上,来自北京的王承沂说,以北京而言,一时间罗马穹顶、希腊柱式、巴洛克装修此起彼伏,外国老古董反而成了中国现代化建筑的标志,一下子破坏了北京的古都风貌。在这种片面地以“大”、“新”为现代建筑标准的影响下,出现喜新厌旧、不顾整体风貌的事就不难理解了。虽然有的城市改造基于老街区的特色,但没有更好地发扬它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而是拆了老古董,造了假古董。有的城市中心区规划为文化中心,定位于国际开放性,交给国外建筑师去完成,它在功能的提高和自由式的形式上也许是成功的,但反映城市历史文化内涵方面却十分贫乏,更谈不上与城市整体风格的融合及地方、民族特色的体现。

    随着中国建筑运作市场化步伐的加快,一些国外建筑事务所进入中国的建筑市场,参与国内重大工程招标、投标。尤其一些新的城市标志性建筑,很多外国建筑师参加竞标。他们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带进中国的时候,也带来了西方的建筑文化和设计理念。结果是大多数标志性建筑与中国设计师无缘,许多大型的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建筑缺少中国特色。作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目前在建和刚刚落成的博物馆建筑中,外方设计的就有近1/3,这是根据目前掌握的材料的一个粗略的估计,可能实际上还会超过这个数字。近日刚刚启动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招标工程,通过资格预审的11家设计单位中,外方单独设计的就有5家,中外合作的设计联合体为5家,中方独立设计的只有一家。

    中国建筑市场这块蛋糕被外国设计师切掉了一大块,对此民族建筑师心态是矛盾的。他们一方面渴望从外国同行那里获得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发展动向,另一方面,他们又感到中国设计师的成长和发展空间受到挑战和限制。这种悖反的心态背后透露的是无奈和信心的不足。

    如果说,看惯了几千年的城市与建筑风景是否要从此更换主题,这恐怕已经不是单纯的建筑风格、城市风貌问题,而是作为我国民族文化重要表现形态的建筑文化能否继续存在下去的问题。这已不是危言耸听。是否要以历史的断裂为代价而把这些所谓的新建筑留给后人呢? 分析我国现代建筑丧失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原因令人心情沉重,它让我们看到了许多我们平时看到了但没有充分意识到的某些东西,它把我们推到了某种类似“集体无意识”的尴尬境地。

    就像开着宝马车,穿着鳄鱼恤,吃着肯德基,玩着芭比娃娃一样,中国人当然也可以住在具有欧陆风格的房子里——全球一体化并不像想像的那样遥远,它已经渗透进生活与文化的方方面面,我们似乎已习以为常了,并把其作为“时尚”的象征。正如夸一个儿童“这孩子长得真像一个洋娃娃”,不仅是说他长得像洋人的孩子或外国的玩偶,还透露着那么一种好看的意味。这种对“洋文化”重吸纳、轻批判的心理在几年里似乎以“集体无意识”的情形在延伸,包括在城市规划、建设上。当我们以历史的眼光回眸时,一种文化的自觉在觉醒。这也是最近几年反思中国建筑文化和洋文化热点背后的真正原因。

    建筑文化往往以经济的形态体现。建筑首先被人看到的是先进的技术和功能理念,而文化往往被视为从属和附加。同时,文化意识又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的特质。国门一旦在文化封闭的状态下打开,有经济实力作后盾的西方文化涌入,其必处于传播强势。反映在建筑创作和城市改造上,则是西方文化跃居主导地位,民族、地域文化被挤到次要地位甚至消亡,造成建筑风格和城市风貌严重西化的后果。如果要是追究起责任,恐怕城市建设规划部门和市长们是难脱其咎的。在我国各城市当前热火朝天开展的拆迁改造过程中,很多领导为了追求所谓的政绩工程,没经过充分论证,就拆除具有文化遗产性质的老街旧宅,而代之以所谓更新更好的建筑。这些不是基于城市整体风貌的一拆一建,最终导致的只能是城市历史风貌的消失殆尽和城市面孔的相似。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不容忽视,那就是建国以来,我们在教育上的失误。不少业内有识人士指出,我国建筑院校教授的教材,基本上都是外国建筑,只有极少数院校讲一点中国建筑史,造成目前相当多的年轻中国建筑师对历史文化、建筑遗产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使近二三十年建造的中国建筑几乎完全失掉了民族建筑的特点而成为外国当代建筑的翻版,使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国传统优秀建筑文化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可能萎缩甚至断层。

    建筑艺术在历史长河中就是一种文化,在延续中就是一个民族的传统。中国传统建筑从产生、发展到成熟,经历了几千年。抛弃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优秀传统建筑文化,跟在外国人的后面,是断然没有出路的。保护传统民族建筑和创造具有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现代建筑,是我们的光荣职责。——集自建筑研讨会上专家们的发言

    有人认为,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无足轻重,可有可无。其实,建筑文化和语言文化、饮食文化及社会风俗习惯一起,共同构成一个民族和同一地域人们特有的社会心理特点。民族凝聚力就是基于此而生成的。老屋旧宅等同于桑梓也是这个道理。人们把具有民族风格的传统建筑视为民族感情的寄托和家乡、祖国的象征。如前些年提出的“爱我中国,修我长城”使许多海内外炎黄子孙热血沸腾,为保护长城各尽所能。其实,不仅国人高呼保护建筑的传统风貌,出于爱国主义和维护国家民族利益的角度,当前许多国家都注意保护和建设具有完整风貌和统一民族风格的城镇,甚至用法律维护其统一的民族风格。例如也门法律就规定建筑物必须具有表现本民族风格的石膏花饰,德国的不少建筑虽然改用了新结构,但外壳仍用传统材料,而法国广大乡镇仍是法兰西传统民居。这些具有民族风貌和地方特色的都市和小城备受世界人民欢迎。

    中西文化交融是历史的必然,这一点谁都不能否认。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自古就是开放的,但吸收不是模仿,更不是代替。在这一点上,政府部门、建设单位、设计规划部门要思考,社会各个方面都要关心,全社会在基本问题上达成共识才能逐步改变目前的被动局面。首要的是,领导和规划控制者要站在国家人民的利益上为建设规划项目把好关。古建专家罗哲文先生曾在一个保护和发展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研讨会上说过,保护和发展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传统的关键在于领导。现在有些项目搞国际招投标,表明我们的眼光高了,全面了,但在操作中,“眼睛向外”的倾向性时时显露。目前,建设部就招投标事宜正积极制订相关法规,据称凡是国外设计公司、设计事务所参与国内市场竞标,必须与国内设计单位结成设计联合体。这就从法规上保证了中国特色贯彻的前提。同时,舆论宣传的导向性也不容忽视。我们可能都会对前几年在全国大小报刊上炒得沸沸扬扬的一些大型公用建设项目招投标记忆犹新,它唤起的人们对所谓“国际”招投标的片面追捧又有多少实际意义呢?

    梁思成先生强调:“我们必须先研究我国的建筑遗产,掌握了它的规律,熟识了它的许多特征,在创造中加以灵活运用。”当前,我国建筑理论界对传统建筑文化的整理归纳也应作为当务之急。中国建筑界对古建理论要组织力量进行凝练生发,当然不是为了藏之高阁,而是要大大扬播,传之于建筑师和广大民众,提高建筑师的古典建筑文化学养:除注重对外在的建筑传统——如营造法式——的学习外,也要对隐含在建筑表面结构之下的深层文化内涵进行系统的理论整理与研究学习,并在实践中体现中国建筑文化。

    一般来说,建筑中的民族风格体现在三个方面:传统建筑增加现代生活设施;适当地以现代常用材料和构件代替传统的材料和构件,新建仿古建筑;在新型现代建筑中表现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把建筑现代化和风格民族化有机结合起来。我国北京的菊儿胡同四合院小区和南池子新建的四合院小区,设施实现现代化,充分满足现代人生活要求。谁能否认这些建筑是现代建筑?

    诚然,我们也无意否认“方盒子”的历史进步意义,作为工业化的产物,它扎根于新的社会需求,适宜人多地少的中国城市。但以新建筑为旗帜,单纯地对传统进行“解构”是容易的,而如何利用现代科技“重构”传统是费思量的。南京中山陵和中国国家博物馆都是这方面的成功范例,但我们现在去哪里寻找具有民族特色的新的城市坐标呢?

    “现代人温暖的脸孔淹没在冷漠的钢筋水泥的背后”。我们回过头来仔细审视这些年来中国建筑文化走过的并不笔直的道路时,正如一句歌词所唱的那样,“终点又回到起点,直到现在才发现”。当然,这个起点,是经过轮回与涤洗后的新起点,什么是我们的心灵、我们的城市所需求的建筑应该变得越来越明晰了。我们还是珍重地道一声,中国传统建筑,一路走好。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