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历史论文
  • 深切怀念张光直先生
  • 国宝能回家吗?
  • 宿白先生与克孜尔石窟研究
  • 古建维修的精品工程——山西大同上华严寺大雄宝殿维修纪实
  • 杨鲁安和以他名字命名的藏珍馆
  • 美国之行答问——关于 夏商周断代工程
  • 关注里耶—— 湘西里耶秦简学术研讨会 扫描
  • 2001年全国文博考古最佳图书评选参评书目
  • 五十年开拓进取 新世纪再创辉煌庆祝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建所五十周年
  • 两涂轩 书画“回家”记
  • 最新热门    
     
    感受契丹

    丝网络葬衣,脸覆金面具,而且头枕金花,脚穿金花银靴,胸佩琥珀璎珞;公主腰系金丝带,驸马腰束金银蹀躞带,头部各放置一件鎏金银冠,真实地展示了契丹皇室贵族特殊的葬俗。当然,对于这种戴面具、穿网络的习俗,有的学者认为其源于萨满教的信仰,有的认为是受佛教影响,有的认为是契丹人在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的汉礼汉法过程中,吸收了其中的一些精华,结合契丹故俗而创制出了网络葬衣和面具。这种认识的分歧,也恰恰说明了契丹族这种葬俗的独特性。

    游牧经济

    契丹族早期以游牧经济为主,辽圣宗以后,尽管契丹社会基本完成封建化进程,逐渐汉化,结束了转徙随时、车马为家的游猎生活,但是仍然保持着本民族传统的游猎生活习俗。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游猎出行,马是契丹族的主要交通工具。所以契丹族对马具的制作非常重视,而且特别讲究,其高超的装饰艺术深受中原汉人喜爱。

    正如五代后汉许敬迁在其《请禁断契丹样装服》奏曰:“天下鞍辔、器械,并取契丹样装饰以为美好。”奏请“明诏毁弃”。后汉高祖刘知远即行下令“逐处禁断”。事实上,精湛的少数民族手工业技术一旦进入中原,所谓“禁断”,谈何容易。《辽史拾遗》卷二二引《袖中锦》曰:“契丹鞍,夏国剑……皆为天下第一,他处虽效之,终不及。”表明宋以后,中原地区还在仿造契丹样马具装饰。当时的辽朝皇帝还常以制作精美的马具、良好的马匹馈赠宋朝皇帝和邻邦诸国。契丹皇帝在贺宋朝皇帝生辰礼物以及贺宋正旦中就有“涂金、银龙凤鞍勒”、“白楮皮黑银鞍勒”、“鞍勒马二匹”等。在已发掘的辽墓中,最常见的随葬品也以马具为多。辽陈国公主墓和辽驸马赠卫国王墓出土的成套马具和猎具,就真实地反映了契丹族的游牧习俗。

    精美服饰

    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根据其生活习尚,习惯在腰带上佩挂弓、箭、刀等游猎用具以及日常生活中随时备用的刀子、解锥、针筒、磨石等生活用具。据研究,辽朝立国后,契丹贵族所戴蹀躞带饰,相应出现了若干等差,以玉带、金带为上,银带次之,铜带又次。陈国公主墓出土的蹀躞带真实再现了北方游牧民族的这一传统习俗,为研究契丹族建国后蹀躞带的佩用纳入礼制轨道提供了实物依据。契丹贵族还喜欢佩戴各种精美佩饰,其原料多通过进贡或通过商业贸易,来自西域诸小国和邻近各民族,反映出契丹与西域诸国及邻近民族相互交往的亲密关系,是研究中西文化交流史的重要资料。

    多元文化

    自辽代开始,大量的汉人移入了北方和东北地区,他们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方式,对这些地区的农业开发以及手工业生产的发展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辽、宋之间,初期虽也发生过战争、民族关系比较紧张,但从澶渊之盟后,长期互派使节,并在边境互市。根据《宋史·食货志》记载,在通好以前,北宋只许辇运香药、犀象、苏木和草茶等赴边地贸易,澶渊结盟后,又增添了缯帛、漆器、粳糯和九经书疏;从榷场换回的辽朝商品,则有银钱、羊马和橐驼等品。散见于一般文献中的,输入品还有珠玉和银两,输出品还可见到铜锡、铜钱、姜和麻布等。当然这些商品还不能概括贸易的全部内容。根据《辽史》所记,就在辽太祖称帝的前一年,高丽就派遣使者进贡方物和宝剑。以后波斯、大食、日本、高丽等国与辽朝的往来日益频繁。正是由于大量汉人北迁,带去了先进的中原文化,加上辽与周边民族及西方诸国的经济文化的密切交往,契丹贵族使用的金银器、瓷器和玻璃器上才蕴涵着多种文化的影响。

    佛教兴盛

    辽朝自太祖起世代崇信佛教,对佛教都采取支持、保护政策,使佛教文化获得蓬勃的发展。辽庆州释迦佛舍利塔建于辽兴宗重熙年间,正是佛教在辽朝极盛之时。该塔出土了大批辽代佛教文物,其中以100余件内藏“枨竿陀罗尼经”的小型法舍利塔最具特色,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此外,还有造像、佛经、金银器、瓷器、漆器及保存完好的丝织品等。这批辽佛教遗物,是辽-古的重大发现,为研究辽庆州释迦佛舍利塔的建造历史和辽代佛教文化的流传、信仰、仪轨等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