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历史论文
  • 京城古玩字画市场赝品热揭秘
  • 神鼓声声震京城
  • 南京抢救经典古城墙
  • 牛群在尉迟寺遗址的 幸福生活
  • 新中国河南考古第一人 ——安金槐先生访谈录
  • 鲁迅与中国共产党人
  • 我所知道的郭宝钧先生
  • 鸿才硕彦 “国宝卫士”
  • 清史补遗 古建首研
  • 悼念吾师郑德坤教授
  • 最新热门    
     
    周口店 是资源,不是负担

    口店在裴文中先生的主持下发掘出土第一个猿人头盖骨,轰动国际学术界。这一发现解决了有关人类起源与演化的长久争论,确立了猿人(现称直立人)这一演化阶段,为人类正确认识自己的由来和历史进程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被誉为我国学术界获得的第一块世界科学的“奥林匹克金牌”。

    1936年11月,周口店的发掘工作在贾兰坡先生的主持下又连续发现三个猿人头盖骨,再次创造科学的奇迹。

    事实上,这只是周口店辉煌历史的一部分。在周口店有系统编号的地点共26个,其中在第1地点(即北京人地点或称猿人洞)发掘出40个个体的直立人阶段的头骨和肢骨化石,在第4地点出土一枚早期智人的牙齿化石,在山顶洞出土代表8个个体的晚期智人头骨和体骨化石。同时在第1、第4、第13、第15、第22地点和山顶洞出土十几万件石器、大量的更新世动物化石和丰富的用火遗迹,在山顶洞还出土目前我国最早的墓葬和装饰品。

    周口店是世界上同时期古人类遗址中材料最丰富、最系统和最有科研价值的一个。它是世界上唯一保存纵贯50万年史前人类活动遗迹的遗址,并保存了人类最早的有控制的用火的证据。同时周口店还是我国北方的一处第四纪标准剖面,在第四纪地层划分和时代对比及动物群演化的研究方面蕴藏着巨大的信息资源。

    最近二十年间由于分子生物学的介入,现代人类的近祖来自非洲的推断呼应者众,在中国发现的远古人类作为东亚人类祖先的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正是因为拥有周口店这样的遗址和丰富的资料,中国的古人类学仍能在国际学术界独树一帜,使人类多源的理论得以建立和发展。可以这样说,周口店是一座中国乃至世界科学发现与研究的丰碑,是一处有关人类演化与发展的科学信息与资源宝库,是一部跨越久远、内容翔实的无字的人类历史传记。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东亚地区,直立人和智人的演化与生存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周口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有关人类起源与演化的学术著述和历史教科书都要对周口店浓墨重抹。一些到访的外国专家、学者可以不去参观长城和故宫,但一定要登周口店龙骨山;可以不去欣赏京剧与杂技表演,但一定要看一眼周口店出土的化石和石器。周口店,实在是崇高而神圣!

    三、周口店:仍然蕴藏巨大的科学资源,前景依然灿烂

    国内外学术界对周口店的青睐和社会各界对周口店的关爱不仅仅是因为她有着辉煌的过去。事实上周口店仍然蕴藏着巨大的科学资源,依然是学术考察的黄金地带,科学发现与研究的前景还会光明而灿烂。

    周口店地处西山山脉与华北平原的交汇地带。这里地形复杂,地貌多变,地质沉积丰富,自然条件优越,适合各种生物的生存、繁衍和演化并将其遗骸保留下来。从19世纪末这里便成为西方科学界关注与考察的地域。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在地下沉寂了数万年、数十万年的第四纪古生物化石和人类遗存不断从洞穴裂隙中、河流阶地上和各种地质埋藏介质内探出脸来,诱导着科学家们去寻找惊人的发现。今天,当曾经喧闹的发掘工地早已沉静下来,科学家们已经转入室内进行悉心的研究时,来自周口店地区的新线索和新材料仍然时断时续跟踪而至,促使科学家们再次抄起地质锤前去探访。说不准哪一次这样的出行又会掀起一场科学的巨澜!

    周口店不是单一考古遗址,而是一组古人类学和古生物学地点群。在出产北京人的第1地点还有近1/3的堆积原地矗立;其它诸多重要地点的发掘工作多是浅尝辄止。1996年法国电力公司(EDF)曾应邀对周口店龙骨山进行物理勘探,证实在石灰岩山体内的诸多洞穴和裂隙中存在丰厚的土状堆积,预示着该地仍然蕴藏着巨大的科学资源和研究潜力。

    我国的学术界对周口店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过。二十世纪50—70年代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曾恢复对周口店的发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二十年间在周口店地区没有进行大规模的考古发掘,这绝非是因为她的资源已经穷尽,而是要将其留给后人,留给科学技术更加发达的明天。这是源于对科学负责、对人类的历史负责,对后人负责的考量。在此期间,小规模的试掘、对剖面的清理和取样,对年代、环境和沉积学的研究一直没有间断,其成果不断深化着对人类这一漫长历史阶段的认识。

    国际学术界一直将研究的目光瞄准周口店。自改革开放以来,许多西方的学者和研究机构表达出与我国的学术机构合作研究、重开周口店发掘的强烈愿望。因为中国政府和学术界对遗址采取保护第一的态度,西方学者在望山兴叹之余便打擦边球,利用访问与交流之机取得有限的资料和样品,然后在有影响的学术刊物上推出有关周口店的最新发现和成果,每每产生轰动的效应。在这样的零敲碎打中一些学者对诸如北京人对洞穴的占有与使用、有控制的用火证据的真伪、北京人狩猎行为的真实性等提出质疑,涉及到直立人演化、生存模式和行为方式的主要方面。这些对周口店不断提出的学术质疑和不断产生的新的困惑,非但不能降低周口店的价值,反而说明她仍然站在国际科学研究的前沿,仍然能源源不断地为古人类学、旧石器时-古学和第四纪地质学提供发展的契机和学科增长点,仍然埋藏着破解古人类演化过程与适应生存方略的密码。

    周口店的主要发掘工作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完成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研究的深入,过去的工作和材料积累已不能满足新的和更高层次的研究的需要(更不用说许多珍贵的标本和原始记录已在战乱和动乱中丢失),并遗留下若干学术问题悬而未决,例如各地点的关系(尤其是第1、4和15地点)和人类对不同地点的利用方式、各地点的埋藏状况、古人类在该地区活动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及其体质与文化的发展变化、古人类与古环境的协同演化等。要对古人类生产、生存和演化行为的细微过程做观察和阐释,并确凿地证实人类在该遗址实现了有控制地用火并成功地进行过狩猎,不仅要有实物资料,还必须对遗物与遗迹的空间分布关系进行详细的记录,并在原生层位取得各种样品进行分析和测试,这些只能在新的发掘中实现。因此,保护好周口店这一科学信息宝库,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开发采集和获取以前遗失而现在又很紧缺的资料和信息,并在此基础上针对目前的国际学术热点开展人类体质演化、石器技术发展与人类行为变异、人与环境的耦合关系、以及埋藏学、动物考古学和年代学的专题研究,定将使周口店焕发出科学研究的新的生命,为人类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历史,普及科学知识,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保护周口店:全社会的责任

    周口店如此重要,如此具有科学的价值与潜力,那么谁应该来保护她呢?

    众所周知,周口店在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这说明周口店是全世界的财富,是全人类的财富。对于这样一笔珍贵的人类遗产,地球村中的每一位村民、每一个政府机构和社会组织都有对她爱护的义务和保护的责任。

    周口店既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她既然落户中国,中国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其保护便责无旁贷。类似周口店这样的被联合国钦定的全人类遗产,国际组织会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但主要的保护与维修费用要由所在国、所在地政府承担。北京市政府曾投入大量资金关、停、并、转了周口店附近的一些采石场、石灰厂等对遗址造成严重污染和破坏的企业,但遗址周围的环境未能得到根本的改善。而对遗址内部的保护和维修各级政府鲜有投入。国家用于遗址与文物保护的经费在文物系统内拨放,只因周口店的管理单位隶属科学院,而非文博系统,周口店便无缘沐其恩泽。

    周口店的管理单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因对遗址保护不力倍受媒体的指责。该单位作为遗址的发现、发掘、研究和管理者,其本身又是在周口店的工作中孕育和建立的,于情于理,对遗址的管理、维持与保护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对日常管理、维护不善,该单位有深刻的自责和反思,并将出台具体的措施;但对“谁使用,谁修缮”这样的说法,他们有着难言的苦衷。严格地说,该所并非周口店的使用单位,他们不在那儿设址办公,也不利用那一方土地开展产业活动。该单位在周口店设有管理处和博物馆,负责遗址的日常管理及接待参观者和游人,并保障周口店作为北京市青少年教育基地和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而该所在周口店从事的活动全部为科研、科普和教育的社会公益事业,将如此大规模的遗址保护的重担完全压在这样一个小小的学术单位的肩上,实在是勉为其难。

    毫无疑问,体制不顺、责任不明、责任心不强严重影响了对周口店这一珍贵文化遗产的管理和保护。应该认真地检讨,停止扯皮,分工协作,共同制定方案,彻底解决周口店的保护问题。那么我们个人呢?对于这样一处埋藏着人类之根、民族之根的圣地,我们应做怎样的思考,做怎样的动作?当我们在豪华的餐桌上一掷千金,我们可曾想到我们祖先的家园正因缺少保护经费而面临危境?当各种名目的彩票摇奖的转轮眩目地飞转的时候,有谁可曾想过对周口店的保护做一份捐献,建一个基金?当各种游艺场中人头攒动,而周口店却常常是门可罗雀的时候,我们是否意识到我们可能在沦落为一个脱根忘祖的群体?

    让全社会都来关心周口店、保护周口店吧!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