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历史论文
  • 寻访恩师在日本的遗踪
  • 走进博物馆看徽派建筑——安徽省博物馆《徽州古建筑陈列》的文化内涵
  • 南京抢救经典古城墙
  • 牛群在尉迟寺遗址的 幸福生活
  • 新中国河南考古第一人 ——安金槐先生访谈录
  • 鲁迅与中国共产党人
  • 我所知道的郭宝钧先生
  • 鸿才硕彦 “国宝卫士”
  • 清史补遗 古建首研
  • 悼念吾师郑德坤教授
  • 最新热门    
     
    城市生活与博物馆—— 中国与世界博物馆观察 论坛综述

    ”,8篇论文。第1篇其实是一篇随笔,但作者阿奇博尔德在美国历史学界非常知名,虽然他的叙述看似散漫,但主题明确。他要强调的是“博物馆与社区”的关系。结尾那句话最值得思考——“博物馆是手段,不是目的”,这对于“博物馆目的论者”是当头一棒。国内博物馆界通常面对的“开幕即闭幕”的尴尬,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对“博物馆作为手段”认识不足。第2篇也是讨论博物馆与社区的关系,但与前者不同。这个社区不是地方社区(Local Community),而是全球社区(Global Community)。作者强调博物馆“让丰富多彩的城市文化有助于人类整体发展”。第3篇文章来自加拿大,一个奉行多元文化政策的国度。作者围绕“ethnicity”(族群意识)与公民意识(citizenship)以及“历史”的纠葛,提供了加拿大魁北克省城市博物馆的范例。作者强调博物馆“不仅是作为一个国家过去历史的反映,还将证明我们交错的新身份在共同演进”。
     

        其他几篇文章不一一列举,主要强调城市发展、城市规划、城市生活之中城市博物馆的价值、意义等。
     

         第二专题是“当下的姿态”,7篇论文。主要是欧美地区城市博物馆发展过程的“区域性经验”,对于我们有颇多的借鉴意义。我有兴趣的是第4篇,关于波士顿计划新建博物馆的情况。这个博物馆的名称也可以翻译为“波士顿新都市博物馆”。

         波士顿在改进城市交通状况中,有一项庞大的计划,“Big Dig”(大挖掘工程),贯通城市南北的一个地下大通道,穿过城市中心区(downtown)。工程浩大。北段的入口是在查尔斯河畔,旁边是科学博物馆(science museum)。波士顿是美国的主要工业城市之一,作为一座古老的城市,它和周边城市连接在一起,成为“大波士顿区”(Big Boston),是新英格兰(New England)地区的文化与经济核心区。在美国,这是一个和“大纽约”(Big Apple)、“大洛杉矶”(Big Los Angeles)齐名的城市群。据不完全统计,“大波士顿”地区拥有超过200座的博物馆,其中波士顿美术馆、儿童博物馆、科学博物馆、哈佛大学赛克勒美术馆、肯尼迪中心(图书馆与博物馆)等等,都是全球闻名的博物馆。有必要花费巨资修建新的博物馆吗?这是博物馆建设者必须首先面对的,也是要向市民和捐助者加以说明的。这座博物馆目前在有条不紊地建设着,因为正是“特色博物馆”成为吸引投资和大众支持的关键。其中有几个中心议题值得关注:一是定位,二是宣传、造势,三是资金筹措。
     “城市”的概念在英文中有“city”和“urban”。前者翻译为“城市”,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后者翻译为“都市”,一般指人口、规模、发展水平等均高于一般城市的城市。所以,“urban life”可直接翻译为“都市生活”。都市生活是什么?博物馆与都市生活的关系何在?对此,以往也有比较系统的思考。如世界不少著名都市都有专门的“博物馆街”(Museum mile),这些都市都拥有超过100座的博物馆。但对于都市博物馆发展与都市生活的相互联系的研究却并不系统。因此, 本期《国际博物馆》杂志将主题定为“城市生活与博物馆”,是非常有远见的做法。
     

        无论如何,“城市”或者“都市”是人类迄今为止最重要的生活场所。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博物馆的存在也是城市生活、城市文明发展的结果。我认为,城市博物馆运动有三个基本的动向:一是城市博物馆的发展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大城市仍然没有停止,而是走向进一步关注自身所在城市的生活。二是由于进入城市生活,因之面临更突出的身份、认同等问题,城市博物馆对此作出全面反映。三是国际博物馆界的合作与交流的进一步加强。城市是独立的但不是孤立的,因此城市博物馆运动与征集委员会才有今天的影响。我国城市博物馆目前还比较缺乏这些意识。

           赫俊红(中国文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整体、展览与社教项目:从三个层次看城市博物馆运作的成功案例
      在当今国际形势下,城市博物馆的功能与社会文化建设、公众教育更显得密切相关。而博物馆的定位、展览及相关活动的策划和运作等是博物馆能否充分发挥其作用的关键所在。也就是说,博物馆不仅要切实关注藏品的收集和本体保护、研究,更要从展览与公众需求、展览与当今文化建设的高度去思考,并利用自身优势最大限度地拓展其职能。基于此,我们可以对《国际博物馆》第231期(中文版第2辑,译林出版社,2006年12月)三篇文章中介绍的情况进行一番案例分析。
      案例之一是美国玛吉·鲁塞尔—恰尔迪(Maggie Russell- Ciardi)写的《城市环境中以地区为基础的教育》。以作者着重讲述的纽约市下东区廉租公寓博物馆为例,从博物馆创立时的目标定位,展览的设计理念,展览主题的选择、凝练与深化,以及社区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实现等几个方面,来分析这家设在移民聚居地的博物馆,如何利用社区资源特色建立与当今文化的连接点,如何开发展览展示的主题及意义,从而较好地获得对公众进行引导和教育的社会职能,以实现其促进社会不同群体间宽容和理解的宗旨。对于我们当前大量涌现的博物馆而言,这家社区博物馆的所思所为颇值得我们有关管理者借鉴和反思。
      案例之二是英国迈克·霍利亨(Mike Houlihan)的《城市博物馆,社会与冲突:贝尔法斯特体验》。作者在文中着力讲述了英国乌尔斯特博物馆在2000年之后举办的两个主题展览: “冲突:战争中的爱尔兰人”“身份的圣像”。我们可以从博物馆策展定位的转变和主题展览中新元素的纳入等方面,来分析乌尔斯特博物馆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如何通过展览选题和展示手段的变化,使城市博物馆的功能得到拓展,即博物馆不仅是历史与现实记忆的场所,也是不同文化对话与互动的空间。
      案例之三是瑞典海伦娜· 弗里曼(Helena Friman)的《没有围墙的博物馆》。作者在文中讲述了她主持的“斯德哥尔摩教育”项目。我们可以从作者对博物馆的独特理解到项目的运作,来分析博物馆人在城市的公众文化建构中的大有可为。在作者看来,斯德哥尔摩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城市本身就是一个鲜活的“大博物馆”。“斯德哥尔摩教育”项目通过对城市街区及其文化财产的展示经营,达到增进人们认知、理解城市历史文化,促进人们融入当今城市发展的最终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斯德哥尔摩教育”正营造着一座独具特色的、没有围墙的城市“大博物馆”。

    宋向光(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中国城市博物馆的现状与发展
      21世纪,将会是城市化的世纪。城市不仅影响到人们的生活,也影响到久居其间的博物馆的发展。
      从博物馆发展的历程来看,大多数博物馆就设立在城市中,但很长时间中,人们只是将城市视为博物馆的地理界限,博物馆为城市锦上添花。城市中有形形色色的博物馆。从人文角度看,与城市历史、文化有关的博物馆主要有城市综合博物馆;有城市发展专题馆,如规划馆、遗址馆、专题馆等;有城市人文景观馆,如纪念馆、民俗馆等。这些博物馆与城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发挥着不尽相同的作用。
      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以来,随着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放权,博物馆工作重点悄然发生转变。地方博物馆开始从地域的角度来解读地方的历史文物,博物馆成为城市的窗口,成为浓缩的城市历史。博物馆建设侧重小型化和专题化,一些县的文物管理所转变为博物馆,推动我国博物馆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扩展。
      20世纪90年代,中国城市化进程提速,博物馆成为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标志。上海博物馆选址上海市政府对面,其独特的造型和精致的展览给来上海的中外人士留下了深刻印象,成为新上海的城市名片。一些城市的管理者开始拆旧馆,建新馆,要求新建馆要“国际先进,国内一流”,要成为“地标性”或“标志性”建筑。博物馆在浴血重生的痛苦中融入了城市的发展。
      进入新世纪,城市博物馆成为城市管理者为广大市民提供优质公共文化服务的机构。国家文物局“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提升200所基层博物馆水平的任务,发出了加强地方博物馆建设的信号,博物馆建设重点从大中城市向小城镇延伸。
      中国城市博物馆伴随着中国近现代过程已走过了百年历程,经历了从自发到自觉地参与城市发展的过程。发展早期,举办者将博物馆作为社会变革的工具,使博物馆能将业务活动与所在地社会变革和发展较紧密地结合。但是,当人们将博物馆视为文物保护的主要机构以后,博物馆与所在地社会发展实践的关系逐渐疏远。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博物馆的首要任务是文物保护,主要关心的是文物藏品的安全。博物馆科研的重点多在于与藏品相关的历史、考古、艺术史和文物鉴伪等领域。博物馆承担着沉重的社会教化责任,作为“社会的良导师”。此外,很多城市博物馆多设立在文物建筑和历史建筑中,使民众产生博物馆属于历史的感觉。近年来,博物馆又被赋予区域发展标志的重任,博物馆建筑的先锋设计、内部设施的技术水平,似乎成为所在地城市现代化水平的象征。
     最近,情况发生了积极的变化,许多博物馆对所在地城市发展状态更为关注,对城市的理解有了变化,对博物馆与城市关系的认识不再只是静态的空间关系,而是多层面、多方位的复杂互动关系。城市既是博物馆的工作背景,也是博物馆工作的对象和确定工作目标的重要参数。
      长远来看,城市博物馆的发展前景是乐观的。根据有关部门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将达到54%,据此推算,城市人口将超过7亿。如果按每20万人一所博物馆,我国城市中博物馆将达到3500所。由于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居民生活方式改变,会对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产品造成强烈冲击,新增的城市博物馆更多地将是作为城市人文景观的旧居、遗址、纪念类博物馆,以及反映城市人文活动的民俗、特产、民间工艺类博物馆,这些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城市文化遗产和城市记忆的重要手段。
      博物馆业管理部门要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的变化,从长计议,跟踪城市化进程,适时出台指导博物馆发展的政策和发展规划,特别要根据城市化对人口、经济、文化、文化遗产等与博物馆发展密切相关因素的影响,通过政策、行政、资金、信息、培训等宏观手段引导博物馆积极参与所在地城市的和谐发展。
      城市综合博物馆要适应全球化、信息化、知识经济等宏观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调整工作思路,适应所在地城市发展目标、发展机制和发展动力的调整,及时掌握城市居民构成、素质、生活方式和需求的变化,据此制定博物馆的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
      城市博物馆要将保护、展现和传承城市文化特性作为主要的工作任务,要将城市居住人口的发展需求作为工作导向,要以城市主人的姿态坦诚地就城市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与居民进行对话,为广大市民提供学习和健康娱乐的机会,使城市博物馆成为城市特性的守望者,成为迎接各国和各地朋友的友好使者,成为广大市民的公共活动中心。

          姚安(首都博物馆副馆长):城市飞速发展,博物馆做些什么——从首都博物馆近期活动及展览说起
           近年,首都博物馆也在推陈出新,不仅仅停留在对古代文物的重视上,也开始以记录北京城市发展进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己任,在北京工业遗产调查、北京声音调查与展示、北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方面发挥着一个城市博物馆应有的作用。
          北京工业遗迹调查是城市变迁的需要,是时代发展到一定阶段给我们文物工作者提出的一个新的课题。北京的工业兴起于上个世纪的50年代,仅用了10年时间,就初步形成了东郊棉纺织区、东北郊电子工业区、东南郊机械工业区、化工区城南化工路、宋家庄化工区、西郊冶金、机械重工业区的布局。这些工厂曾经对北京城市的工业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业绩。但随着上世纪90年代北京产业调整以及北京环保和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原有的工业格局要进行重大调整。城区内150家工业企业要退出城市,其中不乏一些有着百年历史的工厂要与这座城市告别。告别,是为了走得更远。但是我们不能忘记这些曾经为北京城市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工业企业和一代又一代的城市劳动者。它们正是我们此次进行工业遗产调查的对象。
          如何认定工业遗产呢?这是我们面临的首要问题。全世界的大烟囱都是相似的,但各民族建筑大烟囱的历史、心态、其中的故事却是各有不同。工业遗产中只有那些在其中看出中国人的奋斗、看出中国人的文化和智慧尤其是能标志着历史过程的阶段性转变的才是值得留存的。现在我们已经重点调查了京西门头沟煤矿(1883年-2000年)、长辛店二·七机车车辆厂(1901年-)、清河毛纺厂和制呢厂(1907年-2006年)、石景山钢铁厂(1919年-)、北京火柴厂(1905年-2006年)、北京焦化厂(1951年-2006年)。除了对工业遗址进行现状拍照和录像、工业文物征集外,对于厂房的再利用、如何改造、如何保留部分有代表性的厂房、机械设备,进行前卫性的、科学的设计和利用也是一个大的课题。
          声音的收集与展示也是目前首都博物馆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和工作方向。首都博物馆特别录制、采集了一些能够代表老北京文化、极具北京特色的声音,并且对这些为人们熟知和喜爱的声音进行了整理和展示。
           走在首都博物馆地下一层的竹林旁,耳边时而传来老北京的吆喝声,有轨电车的汽笛声,大街小巷小贩的吆喝,邻里街坊的寒暄问候,仿佛回到了上个世纪初期。老人们听后倍感亲切,年轻人也有似曾相识之感。这就是目前首都博物馆全新的展览形式——展示声音,展示北京的声音,用声音反映北京城市的变迁和日新月异的精神风貌。声音成为博物馆展览的展出形式,在博物馆界可能是首创。
     而且, 我们还选取了一些声音在民俗展厅中展示,使观众感觉仿佛置身于老北京的大街小巷中,耳边不时传来胡同中的鸽哨、磨剪子的吆喝声、各种货摊的叫卖声,无形中渲染了展厅的气氛。
     首都博物馆拟用3年时间完成展示北京声音的展览计划,陆续把已经收集到的声音按《胡同的一天》《四季的声音》等项目进行展示,在2009年60年国庆时推出“百年声音”作为国庆献礼,使公众到首都博物馆不仅可以看历史还能倾听历史。这是首都博物馆保护声音资源的尝试,也是对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举措。
           随着文化遗产概念的不断扩延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呼声日益高涨,博物馆原有的以“物”为展出内容的理念正在面临挑战。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认同博物馆应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结合起来做工作。首都博物馆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存在优势:首都博物馆注重展览研究,结合本馆藏品,从展览入手,积极发挥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应有的作用。
     我馆的《老北京民俗展》从多层次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截取了老北京人日常生活中的四个片段:洞房花烛、儿子出生、庆祝五秩(父亲的寿礼)、阖家欢度春节。在体现中国家庭习俗和北京特有民俗的同时,也展示了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到逢年过节都要参与庆祝活动的舞狮子头,小到人们日常娱乐的鸽子哨,反映了当时民间技艺的高超和制作的精良,是当时手工技艺的重要载体。
     我馆的“北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科研项目已通过审批,被列为北京市“十一五规划”科研重点项目之一。我们将完成考察报告、论文和数据库等,这些科研成果不仅会进一步深化我们的展览,为北京文化的研究开辟了新的视角,还将为政府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提供决策参考。
     总之,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前世今生,在中国乃至世界,再没有一座城市像北京一样拥有如此丰富的文化意韵,首博的宣传语“首都,我的博物馆”,其实我们可爱的城市不就是博物馆吗?城市记录了我们的昨天,也见证了我们的今天,还会预示我们的明天,城市飞速发展,博物馆应做好准备。

            蔡琴(浙江省博物馆研究员):城市博物馆的表达方式
      了解一座城市,各有各的路径。有些人喜欢去逛街,用自己的钱包去体会一座城市的发展;有人会选择品尝风味小吃,从排挡吃到星级酒店;有人会去博物馆,想透过那些宝贝,和那里的老祖宗亲近亲近,真正读懂这座城市。其实,高楼大厦到处都有,交通四通八达,各种物品的供应非常雷同。而只有博物馆代表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和文化,特别是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博物馆,集中反映了这个地方的文脉。一些地方也因为富有特色的城市博物馆成为全球文化观光客的重要选择、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地图上眩目的地标。
         城市博物馆应该不是一个空间的概念,如果从收藏、保护、研究、展示的内容来介定,城市博物馆有两种表达方式。一种是综合性的都市博物馆,如首都博物馆、上海历史博物馆等,通过博物馆一贯的方式,成为城市历史物质证据收集、保存、研究和展现的场所。就展示而言,这类博物馆的特点是,在充分尊重城市遗产基础上,承接祖先留下的丰厚的本土的养料,重新赋予展览语境足够的新鲜的文化内涵。因为有文化的创建,会让观众惊喜和颤栗,引领观众到达一个新的境界。同时,对本土的文化思想在全世界的传播和推广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就机制而言,这样的博物馆一般为国家所有,是永久性机构,并且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传播方面有一套较为完善的制度和丰富经验专业人员。当然,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城市的文化遗产一旦放在博物馆中就割断了它们原来与现场的血肉般的联系,失去了它们最初的实际意义。很多城市博物馆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尽可能恢复展品的现实功能,展览的主要特征不再是空间的阐释,而是一种人的活动。并且,对城市的新民俗、现代文物的保护表现出一定的责任意识。
      城市博物馆的另外一种表达方式就是社区博物馆。地域社区的基本特点是:共同的文化或特殊的表现(如宗教信仰、谋生方法、生活方式等);语言(使用同一种习惯的或通常的语言);居住在城市的固定地方或世界的某一地区。因此,社区博物馆就是把这些相关的事实保存下来,展现出来。上世纪70年代,西方包括前苏联就出现了大量各种类型的社区博物馆,摩洛哥阿斯拉斯高地社区博物馆、瑞典乌尔摩市博物馆、乌拉圭文化与艺术数字博物馆等,他们以社区为中心,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博物馆发展的一个新的趋势。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文化传统也会随整个社会的变化而发生着某种特征与功能上的变化。社区博物馆用综合和历史的方法将这些珍贵的包括可移动不可移动的、物质的非物质的遗产尽可能地、原状地保存和保护在其所属的自然环境和社区环境中。社区博物馆的藏品不只是艺术品、出土文物和宗教纪念物,还包括与所属地区有更为复杂联系的物品,涉及原住民生产、生活、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且更多关注以人为本的活的遗产的传承。这些藏品放在社区博物馆与一般的博物馆意义完全不一样,因其与该地某个人物或事件有关,因其原生态保存或阐释,它们的完整性和意义可得到最佳表达和说明,在社会、精神或文化的表述中是可以对这个区域的凝聚力和信仰体系产生重要的影响。除了陈列展览以外,大量的活动通过重大的庆典、节日等方式完成,这些形式都是鲜活的动态的传统的组成部分,甚至是更广阔的环境的组成部分。
     外来的游客在社区博物馆参观这些遗产的同时,还能在其所产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体验到其中的内涵,看到由这些文化流传并发展下来的现在的当地文化。对于原住民,社区博物馆的建立,促使他们对所处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加深理解,并进行自发保护,从而较完整地保留地域社区的自然风貌、生产生活用品、风俗习惯等。
           社区博物馆不是要求人们完全回归传统的农业时代,而是从生长的地方寻求文化的根源,思索如何面对未来,向"现有的高度物质文明,缺乏人性的生活环境挑战"。因此,其根本的立足点是在于保存并提升传统文化,保存并提升传统工艺,改善当地居民环境,而不仅仅是营造旅游点。这正是一种既能保护当地原生态文化,又能提高当地居民生活质量的一种较好的方式。

         结  语
         中国博物馆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博物馆》主编马自树,译林出版社总编刘锋,安阳殷墟博物馆馆长唐际根等先生也先后在论坛上发言,论坛主持者、中国文物报社副总编辑曹兵武在论坛议程进行中对专家发言和论坛的有关内容进行了点评。
     他指出,潘守永教授的发言既是对最近一期《国际博物馆》杂志主要内容的导读,也是对国际城市博物馆当下趋势、当下姿态的一个散点式的捕捉,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把握当今城市博物馆发展的“主题词”或者“关键词”,并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记忆”、“组群认同”、“组群互动”、“自我认识”等等博物馆与意识形态、与人类文化的过去现在及未来的深切关系——博物馆已经深深地介入到城市生活和人类发展的前沿问题。
           赫俊红博士的案例剖析分博物馆整体、博物馆展览、博物馆活动项目几个层面,让我们接触到城市博物馆运行的细微之处。美国纽约市下东区廉租公寓博物馆从社区资源、社会关系特色等方面出发,因地制宜地进行整体策划定位,并成功开发和实施了体现自己特色的展览展示和教育项目,成功地起到弥合一个移民国家新老移民社会关系的作用;北爱尔兰的乌尔斯特博物馆在一个冲突地区办展,不仅是让冲突各方都能接受,而且通过对历史记忆的深刻诠释,直面前沿并成为一个不同观念、意识形态交流对话的场所;瑞典斯德哥尔摩市博物馆的“斯德哥尔摩教育”项目,则向人们展示了一个没有围墙的大斯德哥尔摩博物馆的雄心以及博物馆人在城市的公众文化建构和形象提升中大有可为的前景。
            宋向光老师的发言实际上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从城市与博物馆的角度对整个中国的博物馆史进行了一次检讨。从中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博物馆与城市生活越来越贴近的脉搏,而且可以看到虽然大多数的博物馆都是在城市里边,但是博物馆人对博物馆和城市关系的认识则不断变化着,博物馆自觉地将自己定义为城市元素则是比较晚近的事情。宋教授根据中国社会发展、城市化的前景等对中国城市博物馆未来发展的预测相当激动人心。
         首都博物馆新馆建设被誉为中国城市博物馆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姚安副馆长的发言不仅引导我们游览了首博展示古都北京风貌的现有的主要陈列展览,而且让我们提前知道了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首博正在通过对北京文化遗产的调查而筹划诸如“北京声音”“北京的工业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引人入胜的未来展示课题,从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博物馆独特的眼光和手段——尽管上述问题是许多学科与行业共同关注的话题,但是博物馆不仅在对其资料的收集、记录、研究方面具有独到的眼光和手段,更可以将这些人类生存及其环境物证和保存、展示传播密切地结合起来,博物馆在这些遗产传承与保护方面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会上,《国际博物馆》、《中国博物馆》、《中国文物报·博物馆版》的编辑也介绍了自己的编辑思路和最近的重点采编工作,与业界进行了交流。
             曹兵武指出,中国博物馆已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博物馆数量迅速增加,博物馆的展示与社会服务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博物馆相关媒体担负着行业内外相互沟通的神圣使命,希望大家在关注博物馆事业的同时也更多地关心博物馆媒体的发展。
            尽管博物馆事业迅速发展,但是博物馆与城市生活与社会发展之间、与博物馆人的期望之间总是存在着差距。希望这样的比较研究和相互交流,使我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省视自身,从而使博物馆能够具有更多的自我意识,博物馆的征集、保护、研究、展示、传播工作能够具有更多的自觉性,最终使博物馆的状态更加接近博物馆人的理想与公众的期望。论坛主办方面希望论坛不仅成为博物馆相关媒体与读者作者乃至大众交流的一个平台,更希望论坛能逐步发展成为我们深入了解国际文博发展情况和趋势的窗口,成为国内博物馆行业乃至全国文化遗产保护界一个学术、思想、信息、资源等交流和共享的综合性平台,对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2007.2.23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