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历史论文
  • 寻访恩师在日本的遗踪
  • 走进博物馆看徽派建筑——安徽省博物馆《徽州古建筑陈列》的文化内涵
  • 城市生活与博物馆—— 中国与世界博物馆观察 论坛综述
  • 浅谈博物馆的档案管理
  • 新中国河南考古第一人 ——安金槐先生访谈录
  • 鲁迅与中国共产党人
  • 我所知道的郭宝钧先生
  • 鸿才硕彦 “国宝卫士”
  • 清史补遗 古建首研
  • 悼念吾师郑德坤教授
  • 最新热门    
     
    节日文化空间成焦点 节日与假日体系隔膜被再次提出

    关注与探索,北京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实践。例如前面所说的高碑店民俗文化村和东岳庙的建设就是北京民俗博物馆紧密结合自身特色的有益尝试,无论是对高碑店的民俗普查、春节文化庙会的举办还是东岳庙民俗事象的恢复与更新,都体现了博物馆人与社区结合,保护传统文化空间的努力。
      对传统节日的文化空间进行保护是保护传统节日文化遗产和文化空间的重要方面。因为传统节日民俗的传承需要文化空间,节日假日化后也需要公共的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粹部分很多都能在节日找到出口,而节日本身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节日的文化空间是民俗的释放地,是民俗信仰的参拜所。在文化观念不断嬗变的中国现代社会,如何过好年,怎样的假日安排能够更加充满文化意味,从传统中吸收精粹、获得助力,似乎已经超越了官方的层面,越来越多的个人(不只包括老年人,也包括不少青年人)已开始了对传统的皈依。从政府层面说,如果在拉动经济的同时,利用传统节日来拓展人们的生活空间,使很多人从内心获得实在的满足感、幸福感、对民族的归属感甚至生活的安全感,是不是比单纯的经济拉动更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呢?
      目前的现实情况是,在政府的假日体系中,有春节的位置,但对于中秋、端午、清明等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没有应有的位置,这是很多从事文化遗产保护人士心中的郁结。很多学者一再建议,应将春节假期提前两天,以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习惯;对于中秋、端午、清明等重要节日,在假日体系里也应该有他们的位置。
      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曾说过:“民俗文化是先进文化生长的根,先进文化是民俗文化发展的舵”,愿我们的民俗节日之根永生,在它的上面开出绚烂的现代文化之花。(崔  波)
        你还没注册?或者没有登录?

        如果你还没注册,请赶紧点此注册吧!

        如果你已经注册但还没登录,请赶紧点此登录吧!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