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历史论文
  • 寻访恩师在日本的遗踪
  • 走进博物馆看徽派建筑——安徽省博物馆《徽州古建筑陈列》的文化内涵
  • 城市生活与博物馆—— 中国与世界博物馆观察 论坛综述
  • 浅谈博物馆的档案管理
  • 节日文化空间成焦点 节日与假日体系隔膜被再次提出
  • 域外博览 城市生活与博物馆 案例分析之二
  • 北京私立博物馆十年记
  • 县级博物馆的发展前景
  • 清史补遗 古建首研
  • 悼念吾师郑德坤教授
  • 最新热门    
     
    也谈基层博物馆的出路

    我们全年的门票收入除去人员工资、文物保护、馆舍维修等方面的开支外,已是囊中羞涩、捉襟见肘。既难以完全“自收”,更难以“自支”,或者说是剩下的远远不够“自支”。
      郑州市商城遗址保护管理处马玉鹏在《路在自己脚下》(《中国文物报》2006.9.15第6版)中,建议我们要练好“内功”。不是我们不想练“内功”,而是想尽了各种办法苦练“内功”,就像虢国博物馆刘社刚在《路在脚下,更在天上——也谈博物馆自收自支》(2006.11.10第6版)中所说的那样“佛山博物馆为吸引观众,为增加收入,成立了市场策划部和游客服务公司;长年举办学童开笔礼、黄飞鸿武术表演、醒狮表演、粤剧表演等民俗活动;承接字画装裱复制和文物鉴定业务,甚至为新人操办中式古典婚礼;每年都举办10余个专题展览、专题讲座,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专题活动”,但是辛辛苦苦换来的仍然是入不敷出,我们已尽力了,自收自支的体制在佛山市博物馆已经走到了尽头。所以,我说自收自支的体制不适于佛山市博物馆。
      2、“自收自支”的模式实际上是一种企业管理的运作方式,自收自支的体制是制约佛山市博物馆文博事业发展的“瓶颈”。
      (1)辉煌不再有,文博成“搭头”。在改革开放初期,佛山市博物馆以其灵活的经营方式和借助祖庙的品牌效应,曾经有过一段辉煌时期,正如海南省博物馆张健平在《一路走好——说说<佛山博物馆之现象>》(《中国文物报》2006.10.27第6版)中所说的那样,佛山市博物馆以前在文博界颇有名气。但时过境迁,佛山市博物馆已失去了昔日的辉煌。一是由于当今人们热衷于生态旅游,崇尚亲近大自然,二是由于周边旅游景点的蓬勃兴起,祖庙已失去了昔日的魅力。为解决经费短缺的问题,近几年全馆的主要精力放在了经营创收上,频繁的旅游经营活动,使全体工作人员疲于奔命,文博业务人员无暇顾及文博业务。长此以往,势必会偏离文博轨道,以至于我们的文博水平在珠三角处于滞后的位置。
      (2)门票收入陷于两难。我们的职工、临时工队伍不断壮大,已由几十人发展到现在的150多人。另外,还有50多位离退休职工,如此大的一个摊子,在地级市博物馆中恐怕也是少有的。在有限的门票收入里,顾了文博事业,职工必然怨声载道;顾了职工,文博事业必然萎缩。既要维修古建筑,征集文物,发展文博事业,又要保证全体职工工资福利待遇按时兑现,真可谓两头难兼顾,馆领导也是左右为难,一筹莫展。
      (3)工资打折,节假日缩水,势必难以吸引人才。我们的工资打五六折,虽然只有56%,但有总比没有强,不至于担心明天的早餐在哪里,但这只能解决职工的基本生活问题,如果想买房,恐怕很难。我们的节假日缩水,每个月只有6天休息,其他节假日加班加点,春节还三班倒,等等。
      专业技术人员的匮乏,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学历结构不合理。在编职工108人,其中研究生学历4人,占3.7%,本科学历12人,占11.1%,专科学历29人,占26.8%。二是职称结构不合理。没有高级职称,中级职称16人,占14.8%,初级职称46人,占42.6%,真正从事文博业务的仅20多人,占20%多点。
      过时的体制、打折的工资,缩水的假日,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人才外流和难引进人才是不足为怪的。
      出路二:政府投入是保障。作为硬件的馆舍、展厅、库房等设施的建设和投入,政府责无旁贷。没有了硬件设施,文博事业只能是空中楼阁。
      众所周知,博物馆是现代城市的“名片”,基层博物馆作为一个基层社会发展的缩影,作为传达地方文化、推销地方形象的机构,可展现地方丰富多元性的文化本质,是基层社会更臻进步的象征。
      几年来,我们通过各种形式、各种渠道向政府、人大、政协打报告,请求建馆、转制,起初只闻雷声,不见下雨,后来干脆就没了雷声,更别指望下雨了。
      不知是政府没有资金还是别的什么原因,一次次的报告都泥牛入海,杳无音信。说没资金,一个个国内外的大型活动纷纷登陆佛山,而且在举办大型国际、国内活动之前,政府每次都投入大量资金整顿市容市貌,绿化环境,拓宽街道,修建新景点,新建新道路,以确保各种活动畅行无阻。我并不是反对举办国际、国内大型活动,相反,我是举双手赞成的,起码这有助于提升佛山市的国际、国内影响,提高佛山市的知名度。
      说领导对文博事业不重视,可是去年祖庙百年大修的申请、广东粤剧博物馆改造工程的申请,很快就批了下来,而且资金也很快到位。说领导重视文博事业,可是佛山市博物馆的转制、建馆的申请,迟迟没有下文。
      祖庙是佛山人乃至珠三角地区的民间信仰中心,在人们心目中北帝是最高的神,祖庙是没有别的建筑物能够替代的。每年春节,人们热情很高,纷纷慷慨解囊捐赠。有个老太太,日子也不是很宽裕,可她每年春节都来祖庙,代表全家捐赠1万多元,然后又与全家人一起省吃俭用,准备来年的捐赠,很多市民都是这样的。从过去到现在为止,祖庙的捐赠收入已超过1000多万元,现已作为去年祖庙百年大修的先期资金投入第一期工程,再穷我们也没敢动一分钱,一是我们设立了专门的捐赠账户,接受广大市民特别是捐赠人的监督,他们可以上网查询有关信息。二是佛山人对北帝的敬畏,怕遭“报应”。去年祖庙百年大修的申请的批示,资金的到位,除了政府的重视,恐怕也与人们心目中的祖庙情结、北帝崇拜是分不开的。
      广东粤剧博物馆自从2003年6月21日建成开放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粤剧名伶、粤剧发烧友的追捧,又因为它是珠三角地区唯一的一家粤剧博物馆,在珠三角一带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很高的。现在,它的影响已经扩大到港澳、东南亚乃至欧美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国际影响。去年整改工程申请的批示,资金的到位,除了政府的重视外,恐怕与它的国际影响也是分不开的。
      祖庙的北帝崇拜、粤剧的国际影响,促成了去年祖庙百年大修、粤剧博物馆整改工程的顺利推进,“馆庙合一”导致政府对博物馆建馆的漠视或者说重庙轻馆。
      在《敢》文中我已谈到,佛山市博物馆没有自己的馆舍,它“附设在祖庙内,是以祖庙为载体,或者说是以祖庙为展示自己的平台。”导致的后果是“馆藏库房存放文物的密度超过规范密度的三、四倍,一些大件的文物只能露天或另租地方存放,大件而珍贵的文物则根本无法入馆收藏,严重地威胁着对文物的有效保护。”“大量的书画文物需要在恒温、恒湿、安防措施好的展览厅展出。由于空间狭小,缺乏正规的展览场地,大批文物只能长睡防空洞。”
      说起这个防空洞,我的眼泪都下来了。1986年租用外单位的防空洞作为临时仓库,将馆内近6000件定级的文物堆放在里面,安防设施差,也完全不具备恒温、恒湿条件,这一“临时”到现在就是20年。20年之中,我们的政府兴修了多少建筑,多少公共设施,多少配套工程,恐怕一下子数也数不过来。图书馆、科技馆早已建成,建筑高大而且颇具规模。看看它们,再看看我们狭小的祖庙,好像我们博物馆是后娘生的。
      2002年初,省文化厅、省公安厅根据上级指示精神,联合下文,要求各地博物馆认真做好文物库房地安全风险达标;如果没有达标,就将定级文物调到达标单位存放。如果真的将佛山市博物馆的文物调到别的达标单位存放,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佛山市博物馆及博物馆人的悲哀,我认为这也是佛山市的悲哀,是佛山市人民的悲哀,更是佛山市政府的悲哀。这种种的悲哀在拷问我们的政府,这一切究竟是为什么?
      最后,我再就部分专家、同仁的高招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曹爱生在《路在脚下——也说“佛山市博物馆现象”》(《中国文物报》2006.9.29第6版)中说到,“馆庙不分”,能不能分开?即使暂无条件彻底分开,一刀两断(博物馆搬出),也可以内部隔开。因为一是“馆”与“庙”分属不同类别,“馆”自不必说,“庙”应属于旅游景点范畴。二是有先例,一些大的景点就有点中之点。三是有好处。好处之一可以不必免票(单为参观博物馆除外),旅游景点不免票是全国惯例。好处之二,可以形成互动互补,以参观博物馆的人带“祖庙”,以“朝拜”祖庙的人带博物馆。做到以“庙”养“馆”,以“馆”促“庙”,形成良性循环。对于这个提议,我们以前也想过,馆庙分开后,内部隔开,就变成了两个天地,就变成了祖庙及祖庙人养活博物馆及博物馆人,弄不好祖庙要闹独立,要甩掉博物馆这个大包袱,到那时博物馆可就彻底地断了“奶水”,彻底“玩完了”。
      还有其他几位同仁也指了很好的出路,我认为,在体制和馆舍没有解决之前,这些建议只能说暂时还没有可实现的平台。
      欣闻《佛山市“十一五”期间城市规划》中,佛山市博物馆等一批公共设施名列其中,但愿我们的博物馆建设这次不再只停留于字面上,但愿我们的政府这次真正下一场“雨”,以滋润我们博物馆人干涸的心田,虽然只是建馆,没有提到转制,但我们还是非常高兴,我们在翘首以待。

    2007.2.9第六版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