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历史论文
  • 浅谈油印件文物的复制工艺
  • 走进博物馆看徽派建筑——安徽省博物馆《徽州古建筑陈列》的文化内涵
  • 城市生活与博物馆—— 中国与世界博物馆观察 论坛综述
  • 浅谈博物馆的档案管理
  • 节日文化空间成焦点 节日与假日体系隔膜被再次提出
  • 域外博览 城市生活与博物馆 案例分析之二
  • 北京私立博物馆十年记
  • 县级博物馆的发展前景
  • 也谈基层博物馆的出路
  • 从颓垣败瓦中再生《庞贝末日》展品在中华世纪坛点交
  • 最新热门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展览设计

    前夕,拟对“南海1号”沉船博物馆的陈列展览设计提出个人的拙见。
       “南海1号”是千年难遇的珍贵文化遗产,实施了整体打捞海洋工程,沉船船体及丰富的船载文物移至“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水晶宫)内,对沉船蕴涵的丰富文化探密工作才在馆内逐步开展。作为世界范围唯一以水下考古发掘现场与允许观众互动参与为主要特色展示内容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其陈列展览将包括沉船船体保护、船载文物发掘清理的水下考古(现场)发掘、出水文物保护等全面科学探索过程。其中,“水晶宫”内进行的沉船水下考古发掘现场是观众参观的最主要内容,设计有多层围廊和可视窗口,观众可以选择多种方式和多角度参与现场水下考古工作,伴随着水下考古发掘工作进程和沉船丰富文化信息探索不断发现,展示内容始终处于发展变化中,既切实增强了展览的生动直观性,也提高了观众的互动参与积极性。
      一、以打造“世界级”专题博物馆标准,规划“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内部展览设计
      国外和港澳博物馆陈列展览的成功经验显示:提前启动前期展览设计规划程序,组织国际(内)公开招(投)标,优选陈展整体效果方案,紧密围绕展览主题,研究制定符合博物馆自身特点的陈列展览目标,挑选具有相关丰富设计经验和设计实力的知名规划设计公司,充分调动和发挥专业设计专家的创造性思维,整体构思陈展设计方案。从突出展览主题的表现目标出发,在平面设计安排、文物实物及历史图片选调、制作模拟历史场景以及“声、光、电”的运用,营造展览整体环境氛围。经专家评审筛选出中标方案,中标单位既负责规划设计方案,也负责实施完成总体设计方案,采用和实施“整体规划、设计”理念,是确保陈展具有相对可靠性效果的重要保证。
      目前,“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主体建筑基本完成,大部分细化设计及规划内部展览设计工作必须同期进行。从打造世界性和现代性高水平专题博物馆的要求出发,以“南海1号”发掘、保护和展示为主体,将国内外与“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文物,列入陈列展览范围。采用组织国内公开招(投)标方式,通过合理运用“复原场景”手段、电子计算机模拟三维图像技术、“数字博物馆”等现代化陈展技术,在强调方便观众参观、互动等方面,突出营造海洋历史文化和蓝色文明氛围。
      二、以创新精神,突出人性化关怀和服务意识,立足实际准确把握观众群的定位
      创新是现代博物馆的灵魂。博物馆的知识传播已不再是教育者向被教育者的单向传递,而变成双向交流。博物馆教育的目的已经不再是“教”,而是帮助观众“学”。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陈列展览由于集保护、发掘、展览于一体,采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模拟沉船水下环境,开放水下考古工作现场等展览方式在世界博物馆建设中均属先例。
      国外、港澳博物馆的成功之处还在于:把准观众群体定位,面向社会普通市民观众群而仅非小范围研究专家观众,由此,在布置展览设计和表现手段的选用方面,将直观、通俗、生动及互动参与等人性化关怀与服务意识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外及香港、澳门的博物馆内,几乎都建设了便利残障人士通行的无障碍通道;展厅内随处设置了观众休息的座椅;在各个展览展柜、模拟场景前,便于各国观众使用的多语种语音讲解、触屏电脑等现代化服务设施处处可见,充分显示了香港、澳门博物馆在人性化关怀和热情服务方面所做的周密细致的努力。
      展示的展品如何与观众拉近距离,物化的展品如何跟观众交流,努力营造符合大部分观众需要和接受的陈列展览。文物精品陈列展示的氛围、色调、展柜、板面、声光电的效果等展览手法的应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众的认可程度。在规划“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内部设计中,将以最普通的人们为观众群体定位。对陈列形式和实物展品氛围的营造,将有效利用丰富的实物展品资源,不断保持更新,即随着“南海1号”室内调查、发掘的不断进行,经常更新实物展品以长期保持博物馆对大批观众的吸引力。同时,避免重入“摆放文物加说明”的传统表现模式,大胆运用复原历史场景,正如《香港的故事》复原客家民居“四合院”及婚娶场景、海边渔家民俗生活场景;澳门博物馆的“咸鱼铺”、“香火店”等表现形式,将船载文物实物展品——精品文物融入特定的历史场景中,充分调动和发挥了观众的兴趣和想像力,有机结合现代化“声、光、电”陈展技术,营造出逼真的历史现场效果,便于观众“看懂”展览,自然地“接受”展览,乐意接受展览传递的历史文化信息。
      三、突出“南海1号”珍贵文化遗产主题,打造水下考古现场发掘为主要展示内容的世界级遗址类专题博物馆
      笔者所考察的国外及港澳博物馆陈列展览,突出主题以及围绕主题进行展览设计、选材,例如:香港历史博物馆之《香港的故事》展览,从香港的地质造山运动始,直至1997年回归,时间跨度数万年,内容应该是极其广泛繁杂,但展览始终紧绕“香港的历史”这根主线:循“发展”做文章,将香港的海岛环境、渔家生产、生活、客家民俗、与祖国大陆血脉联系、殖民统治等分专题设计,特点清晰,繁而不杂。参观展览的过程,自然就潜移默化地接受了展览所希望达到的历史知识传播目的,实现了博物馆的展览设计思路。
      与国外及港、澳各博物馆相比较,“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将紧紧抓住海洋文化特色,设计新颖的馆址建筑,围绕载入“吉尼斯”记录的亚洲最长的海滩“十里银滩”潮湿、咸涩的海洋环境中,共同营造了全新的海洋文化遗址类博物馆。博物馆以“南海1号”沉船考古、发掘、展示为主线,结合古代造船技术研究,水下考古各海域工作成果,沿海各港口考古研究资料,沿海主要外销瓷窑口考古发掘等相关课题研究,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地区相关考古资料,航海技术及科技史,广东及中国沿海海洋渔家(疍家)民俗文化研究等整个“海上丝绸之路”相关文化研究成果汇集、展示为研究方向,在陈列展览特色和研究、展示内容等方面均有突出的特色和优势。

    2007.2.2第六版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