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历史论文
  • 首都博物馆的建筑设计——法国建筑师杜地阳访谈
  • 作为视觉空间的博物馆
  • 浅析《全国馆藏一级文物总目录》编制规范
  • 借助绘图软件进行藏品绘图
  • 情感因素在藏品保管工作中的作用
  • 国有馆藏文物如何合理流动调拨?交换?借用?
  • 精心的力作 无声的史诗——浅析中国国家博物馆革命历史题材美术藏品的艺术特色
  • 谈古建筑与现代陈列的融合——以岭南仿故宫 文华殿 古建筑内《海贸遗珍》展为例
  • 博物馆开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 田野调查的三个层次
  • 博物馆如何选购导览设备
  • 最新热门    
     
    保护 展示 传承 创新

    氛围及收藏近30万片古代雕版版片的优势,批复同意在扬州筹建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在筹建过程中,我们从与雕版印刷技艺有关的人、物着眼,全方位地对其进行保护,并把保护与展示及传承统筹考虑,做到全面保护、立体展示、长久传承、力求创新。通过两年多时间的建设,展厅面积达四千平方米,综合反映雕版印刷技艺的博物馆建成并对外开放。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第一要务,笔者认为是“人”的保护。在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陈列文本编写时,首先就把“人”作为保护展示的第一考虑。我们不仅要让观众了解雕版印刷起源所必备的物质基础——文字、笔、墨、纸及相关技艺,静态地感知备料、写样、校对、上纸、雕刻、印刷、装订等雕版印刷工艺流程,理性地知道从隋唐发轫并于各朝不断完善的雕版印刷技艺及在世界传播后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巨大推动作用,我们更想让观众现场体验、零距离接触雕版印刷技艺,而且现场演示是展览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的设计理念,要求我们必须花一定经费长年聘请雕版印刷技艺大师现场操作。于是,作为雕版印刷必备的物质基础造纸工艺出现在了展厅,能写多种古版字体的书法家坐在了展区,四代单传的雕版雕刻印刷艺人被请来现场操刀,有几十年印刷、装订从艺经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都加入了博物馆展示的行列。其效果怎样呢?据抽样调查,扬州双博馆(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扬州博物馆)内最吸引人、最受欢迎的地方就是雕版印刷技艺的现场演示区。中央-局常委贾庆林同志饶有兴趣地驻足良久,一道一道工序地了解、欣赏;前中央-局常委李岚清同志更是既挽袖操纸,又执笔写样;前香港特首董建华的夫人亦兴趣极大地亲手造了两张纸,当然雕版印刷技艺演示现场无疑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地方。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离不开一方水土的保护、一块成长的土壤、一代代薪火相传。雕版印刷有着特有的旺盛生命力,在活字印刷、现代印刷技术不断更新的今天,其仍然充满活力,它独特的民族性、艺术性为大众所接受,就像中国书法、对联等艺术一样,深深扎根于民族的土壤。基于这个认识,我们还拟在学生假期举办雕版印刷技艺培训班,既在保护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做些工作,又能更有效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功能;既增加青少年对祖国传统技艺的了解,也为传承传统技艺并发扬光大种下种子,更为其发展成一门独特的艺术门类搭建了平台。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同样是民族民间文化的灵魂,任何一个项目的传承沿革都是与其生机紧密相连的,任何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活态的,这就意味着它必然要发生变化,要“与时俱进”,我们的任务(工作),不仅在保护、展示、传承,更重要的是让它永葆活力,雕版印刷的发展方向应是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精神文化生活的一个独特艺术门类,这就需要从雕版印刷技艺的各道工艺流程到题材内容的选择上,紧跟时代发展的需求,不断创造出当代人喜闻乐见的印刷艺术品。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综合工程,如何做好这项工作,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地方博物馆要高度重视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如同对近现代文物、民俗文物的保护一样,把其纳入正常业务工作范围,要有专人负责,长期从事这项工作。
      二、相当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可以在博物馆采取适当的方法,把保护、展示、传承与创新结合起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通过口、手相传的。我们对相关的人要作为“财富”来看待,做好登记、保护工作。同时从价值导向等社会大的环境上营造年轻人从业的吸引力,在坚持保护为主的前提下,更多地使其永续传承,并为不断创新提供可能,使之成为观众参观博物馆的兴奋点和博物馆的亮点。
      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客观地进行排队思考,有些项目具有延续的生命力,有社会认同并有向更高层次演变的可能,而有一些项目已然失去现实存在的价值,应尽量全面地收集资料,完整地请进博物馆,作永久保存。
      四、目前各省陆续编制出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在此基础上,可以着手编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这对于我国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无疑是一个“福音”,也必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2006.12.22第六版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