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历史论文
  • 临时展览,提升中小博物馆的社会功能
  • 浅析《全国馆藏一级文物总目录》编制规范
  • 中小博物馆要积极探索市场营销
  • 中外蜡像馆展示特点
  • 历尽劫波英姿在
  • 文化的创新与影响《走向盛唐展》的启示
  • 博物馆与大众传媒合作应处理好几个关键性问题
  • 激活大型文物展的潜在影响力
  • 特展主题的拟定须以研究为前提
  • 心要让你听见
  • 最新热门    
     
    革命纪念馆陈展策划诸问题探索

    划人,观众不再仅仅是展览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展览存在和追求的意义,他们的意愿应当为我们所重视和了解,这样才能办好展览,推动展览取得更为广泛的社会影响。
      
    二、项目比例
      革命纪念馆与一般意义的博物馆一样,展示项目由三部分组成,即基本陈展要素(如照片、文献、实物、格言等)、艺术作品和多媒体展示。以我的亲历所得,以上这三者在革命纪念馆陈展中应该是有比例的。当然这种比例并不能用严格意义上的百分比机械地划分,而是指展线长短、经费投入和展示效果的概况。


      革命纪念馆,亦为纪念性博物馆,其陈列展示的展品,当以文物和具有文物意义的展品为主,如果将整个陈列展示项目的基数定为“5”,照片、文献、实物和格言等应占“3”,作为辅助展品的艺术品和多媒体展示应各占“1”,三者大致为3:1:1的比例关系。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是历史本身的实践产物,具有强劲雄厚的说服力。它能使观众直接地感受历史气息,从而产生如惊喜、感慨、激动、亢奋等诸多心理波动和情绪。如果忽略了这一点,革命纪念馆就不是纪念性博物馆,展示效果就会滑向其他类型的展馆和场所。但我们同时也必须认识到,文物本身的表现力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单件文物也好,组合文物也好,其表现方式都囿于静态,不能将陈列所要表达的主题和历史过程全面地、生动地展现出来。所以,现代展示中又添加了艺术品和多媒体展示作为补充,而这种补充的关键是一种限度,过了合适的限度便会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反而会影响到革命纪念馆作为博物馆的根本性质。


      对于3:1:1这一陈展比例,我进行了不少实践工作和反省思考。1997年5月,龙华烈士纪念馆历经三年的筹备和建设工作后对外开放。龙华烈士纪念馆的基本陈列在当时来说,应该是革命纪念馆群体中“既有几分满意,又有稍许遗憾的‘答卷’”。这“几分满意”的取得是党和政府极大的重视和关怀所致,是全国数以百计的专家共同设计论证和上海数以千计各界劳动者心血和努力的结晶;这“稍许的遗憾”,原因颇多,从总结经验的角度来分析,其中也有展示项目比例失当的问题。这个比例失当不排斥文物量不足的客观原因,也存在策划者拿捏展示项目比例的有失偏颇。当年龙华烈士纪念馆基本陈列的设计思路是基本陈展要素、艺术作品和多媒体展示并举,以引用多媒体展示为核心。站在今天客观的角度再来回顾这一展陈思路,这种1:1:1的并举固然是一种创新,却也是一种不怎么成功的尝试,是一个值得总结的历史教训。展示项目比例比较得当的是抚顺雷锋纪念馆和河北西柏坡纪念馆。展示项目比例得当是具有现代意义的、有独立主题、独有展品的革命纪念馆展陈的重要标志。
      
    三、亮点创意
      “形成符合陈列内容大纲的‘经典’亮点创意”也应作为纪念性博物馆陈展中的一条重要理念。笔者在参与纪念性博物馆策划中,留下最深印象的亮点策划是西柏坡纪念馆的电报廊。应该强调的是,成功的展示亮点其基点内容必须是“经典”的,换言之就是该馆的重点展示部分。记得是在一次中共河北省委召开的西柏坡陈展工作专题研究会上,有同志提出在展厅中建一条英烈廊,以纪念在三大战役中牺牲的英烈。而笔者根据陈展大纲,提出建电报廊的策划意见,因我当时仔细翻阅西柏坡纪念馆新馆陈展大纲后,发现有这样的内容:“在大决战的日子里,从中央军委作战室中共发出197封电报,胜利指挥前线军民作战。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代总参谋长的周恩来曾风趣地说:‘西柏坡不发枪,不发粮,就是发电报’”。于是就有了目前的电报廊,全长56米,展出电报手迹放大稿37份,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党中央毛主席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创建新中国建立的丰功伟绩,是一个内容与形式双赢、深受观众喜爱的展示项目。


      应该指出的是,形成亮点效果不等于一定要花大钱,也不等于只能营造辅助展品,文物的成功组合同样可以形成亮点。另举一例,在陈云故居暨纪念馆基本陈列中,策划方案重点突出了这样一个亮点:在第三展厅中复原出一间陈云在京居住和工作的旧址之一——北长街71号住所。复原旧址为办公室一角,才十几个平方米。室内所有的陈设,包括办公桌椅、书橱、沙发、茶几等,特别还有一台老式的录音机和两个置放录音带的箱子,这一切都是伴随了陈云解放后几十年的革命生涯的原物。陈设那么陈旧,有的家具表面上还有斑斑点点,但观众一定会想到这位伟人当年是怎样在灯光下伏案工作的。这一复原旧址生动地展现了日常生活中的陈云,让观众切实感受到陈云在中共第一代、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员的身份之外,又是一位过着家常生活的普通人。


      博物馆陈展的三大部分,即照片、文献、实物、格言,艺术作品和多媒体展示项目,不能排流水账般地平铺直叙,要求峰峦递进、效果迭出,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形成展示亮点,让观众在不断的惊喜、激动、感慨的情绪中,驻足留连,对陈展形成深刻的印象。
      
    四、主题架构
      在实践中,笔者越发感到“解读主题架构”也是策划中必须考虑的问题。不论是事件类的展馆,还是人物类的展馆,为什么其中有些展馆的内容涵盖度很广很丰富,而做出的基本陈列却提不起精气神,让观众感觉颇为平淡?我认为可能是对该馆的主题架构解读不够。


      纪念性博物馆从主题架构上分,可以划分为“十”字型架构和“二”字型架构。“十”字型架构中的“一”横即指历史过程,“一”竖即指理论和精神层面,二者应视为同等重要,不可厚此薄彼。以延安革命纪念馆为例,延安革命纪念馆的陈展当以中共中央在陕北领导中国革命十三年的实践活动为主线,但同时需要突出毛泽东思想和延安思想。如果有所偏颇,如果延安革命纪念馆的陈展给观众的印象仅仅为圣地延安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新民主主义的模范试验区和夺取全国胜利的出发点;而对抗日战争的-指导中心、延安精神的发祥地和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定印象淡薄,这样的展览肯定是不够成功和全面的。


      而与之不同的“二”字型架构中,反映理论和精神层面的“一”横较短,反映历史过程和生平业绩的“一”横较长。如山西刘胡兰纪念馆,刘胡兰1932年出生,1947年英勇牺牲,其基本陈列应该用较大的篇幅介绍刘胡兰七岁入抗日小学,先后担任村妇救会秘书、区妇救会干事,十四岁入党,直至1947年1月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这样的陈展主题架构是非常典型的“二”字型,刘胡兰入党、牺牲时确实具有崇高理想,有要当一个“公家人”的思想境界;但刘胡兰并不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展览也没有刘胡兰学习、研究和宣传革命理论的内容,所以该馆当以刘胡兰生平业绩为主线,重点勾勒其架构中长的“一”横,而不应把展示力度均匀分散到理论、历史并重的两部分上,这就是“十”字型架构和“二”字型架构的不同之处。


      深入地去解读主题架构,能使展览策划人站得更高,看得更全更深;特别是面对主题为“十”字型架构的纪念性博物馆,会在策划设计时由衷地运用各种展示手段突出理论和精神层面的阐述宣传,可以凸显纪念对象的理想追求和精神世界,显示展馆主题的理论高度,营建精神层面对观众的感染力度。
      
    五、质量控制
      毋庸置质疑,每个革命纪念馆从领导陈展的策划人,到每位参与的人员,无不期望得到四个一流的建设成果,即一流的规划、一流的创意、一流的设计、一流的施工,而一流的质量监督是取得成功的保障。陈展的质量监督事关重大,容不得半点马虎和懈怠。真正意义上的质量监督主要是抓住几个关键要点,即展陈基本要素要搞试样,艺术作品制作要全程跟踪,多媒体展示运用要延请专家会商监理、多横向比较、审看演示效果。


      按照陈列展示的工作流程,设计方绘制的陈列艺术总体效果图和具体设计图,凝结了设计人员的心血,应该予以重视。但必须指出的是,图纸毕竟是图纸,它离真实的展示效果往往会有不小的距离。所以,在图纸正式交付制作之前,应该有试样的阶段。试样就是选择带有普遍意义的展版设计图纸,请制作方将其试做出来。样版的长度约为3至5米,上部安置灯光,展版中端置放照片、文献、实物、格言各有若干件,下端摆放展柜,直至平台等,一并均按标准制作。此举固然会耗费时间和费用,但其效果肯定是事半功倍。如在试样中发现图纸有种种问题,可以及时修正,避免日后大面积的损失;更何况试样成功的话,这段展版也可以投入正式使用。


      艺术作品的成败关键是重视草稿、正稿的审定和制作大样的全程跟踪。在艺术作品的掌控中,一定要排除“名家一定出好作品”的观念误区。从经验与教训的角度来看,我认为应该这样总结:只有创作者的全情参与、-思考、感情投入才能出好作品,无论名家与否。馆方追求的应该是符合陈展主题的好作品,而不是要贴一张名家的名气标签。一件优秀的符合革命纪念馆陈展主题的艺术作品,需要馆方的全程跟踪,需要馆方领导、业务专家和艺术创作者的密切切磋。大凡一味沉迷于名家的声望、放任自流者,其作品成功的可能性很小。


      多媒体展示技术的质量控制,除了在操作中要强调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不选用太过尖端或正处于试制阶段的技术外,还要强调专家咨询与监理。按目前国内各革命纪念馆的人员组成结构,各馆很少配备有高水平的多媒体展示技术专家。鉴于这种现状,我认为建立多媒体展示技术专家咨询与监理是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以龙华烈士纪念馆基本陈列运作为例,设计方提供的多套多媒体展示技术项目方案,如幻影成像、双屏演示、虚拟展厅、多画面切换组合等,让馆方的筹展组满头雾水、一时不知如何招架。为此,馆方特意聘请了无商业背景的专家作为咨询监理,如上海技术监督局的多媒体技术专家等。这些专家走在多媒体展示技术研究的前沿,对设计方各个项目技术含量的多寡、技术起用年限的长短、技术价格的高低都能给出比较正确的、不带商业色彩的意见,实现了客观公正的监理效果。多媒体展示技术的项目动辄几十万人民币,上百万的也不在少数,在一般情况下,针对如此巨额的投入,馆方应该要求设计制作方做出详细的技术方案,同时提供其已完成的同类项目用以参考和比较;有需要的话还应试做仿真三维动画,决不能盲目地拍板和投入制作。

    2006.12.1第六版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