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历史论文
  • 临时展览,提升中小博物馆的社会功能
  • 浅析《全国馆藏一级文物总目录》编制规范
  • 中小博物馆要积极探索市场营销
  • 中外蜡像馆展示特点
  • 革命纪念馆陈展策划诸问题探索
  • 发挥考古遗址博物馆的优势拉近考古学与公众的距离
  • 加强民办博物馆管理的思考
  • 激活大型文物展的潜在影响力
  • 特展主题的拟定须以研究为前提
  • 心要让你听见
  • 最新热门    
     
    生态博物馆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具之一

     

       20世纪70年代起,环保与博物馆的概念相结合,使生态博物馆的概念及其实践首先诞生于法国并在欧洲获得迅速发展。此后生态博物馆在亚洲、拉丁美洲和北美洲等许多国家和地区也成为一个重要的博物馆建设模式,产生重大的影响。目前,全世界已建成生态博物馆300多座,主要分布在欧美等地。
      
        生态博物馆寻求以一种永久的方式,在一块特定的土地上,伴随着当地人们的参与,保证遗产保护、研究与展示的功能,强调自然与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以展现其代表的某个区域及传承下来的生活方式。博物馆作为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收藏、研究、保护、展示、传播人类生存及其环境物证的文化机构,是促进文化与社会发展的一种制度工具。生态博物馆概念的提出及其实践,是博物馆发展历史上重要的里程碑,生态博物馆被一些有识之士概括为博物馆学中的新博物馆运动,表明了博物馆界对生态博物馆这一新生事物的高度关注。
      
        我国博物馆界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关注国外生态博物馆的理论与实践,1995年开始在贵州启动生态博物馆建设的试验,截至目前,已经建成的生态博物馆在贵州有8座;在广西有3座;云南有1座,此外还有云南大学主持建设的民族文化生态村6家;内蒙古也已经完成了其第一座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并即将实施扩展计划。新疆、福建、湖南、黑龙江等也已陆续提出建设生态博物馆的任务。
      
        我国生态博物馆的名称五花八门,建设的模式多种多样,除普遍采取政府主导、专家指导、当地民众参与的形式之外,贵州以中外(挪威为主)合作建设为特色,广西以自治区民族博物馆的业务分支“1+10”为模式,中国民族博物馆也开始了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