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历史论文
  • 顺势而为 打造地方特色博物馆
  • 浅析《全国馆藏一级文物总目录》编制规范
  • 中小博物馆要积极探索市场营销
  • 中外蜡像馆展示特点
  • 革命纪念馆陈展策划诸问题探索
  • 发挥考古遗址博物馆的优势拉近考古学与公众的距离
  • 加强民办博物馆管理的思考
  • 生态博物馆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具之一
  • 博物馆也要为盲人服务
  • 面对盲人观众博物馆不能无动于衷
  • 最新热门    
     
    话题之外的话题

      我跟很多同行一样,都是《中国文物报》的热心读者。每当文物报到手,我基本上都一气看完。申小红的《敢问路在何方》一文,我是早已读到,该文给了我很大的震动。以后的几篇讨论文章,我都反复拜读,仔细分析,最后自己也按捺不住,形成拙文《一路走好》。但还感言犹未尽,总想再发表一点意见。
     文先国先生近年来在文物报上时有大作面世,且不乏精品,但文先生的《博物馆不要念生意经》,其观点笔者实在不敢苟同。
      我为什么这样认为呢?文先生说:“佛山的做法被看作是新颖的东西去推广,势必要加剧博物馆人的生意经思想。”这与文物报开展这场讨论的目的,是否有点南辕北辙?我是非常支持这种讨论的,这是文博界内的优良传统,“一家有难,八方支援”,大家来为佛山馆寻找出路,应该是一件好事,我想对佛山馆也是有益的。文先生文中认为佛山博物馆在念“生意经”,并且下结论,“如果都让佛山市博物馆现象得以推广,99%的中小博物馆要在一年内关门”。我很钦佩文先生对文博工作的热情和“不为五斗米折腰”、“独善其身”的清高与傲骨,但我希望文先生以及文先生观点的支持者,能否客观地对待佛山博物馆现象。
          我们不应该脱离历史背景来横加指责一个当年的改革者、先驱者。申小红在文中并没交代清楚“两个选择”的时间,但笔者推断,应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或九十年代初的事情。在那个特定的历史环境里,何种选择都有它的道理和注释。众所周知,当年很多行业都在摸着石头过河,探求改革发展之路,博物馆也不例外,虽然博物馆的改革动静不大,佛山博物馆能够打破铁饭碗,走自收自支的道路,当年真有独步天下的感觉,其精神是可嘉的,其做法至今也不应该受到指责。王安在《股爷请上座》一书中写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要么死亡,要么免费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