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历史论文
  • 如何开展博物馆前期建设
  • 话题之外的话题
  • 路在脚下,更在天上——也谈博物馆自收自支
  • 博物馆能否不奏出与社会不和谐的音符?
  • 博物馆与青少年学术论坛暨创新展示 综述
  • 乡情·友情——纪念安徽省博物馆建馆五十周年
  • 和谐社会的不和谐音符——也谈大博物馆应把 人文关怀 惠及大众
  • 正确对待观众诉怨的几点思考
  • 守望精神家园博物馆的 三大情怀 ——纪念上海博物馆新馆开馆十周年
  • 展示伟大壮举 回顾光辉历程——军事博物馆馆长郭得河谈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展览
  • 最新热门    
     
    博物馆社区化乡村化浅议

    渗透到本地区社区、乡村的文化活动中去,使博物馆能够立足城市、辐射乡村,变被动为主动,促进博物馆事业和博物馆文化的同步发展。

        三、博物馆应迈好与时俱进的脚步
        如何改变博物馆藏宝不露、等客上门的老套路?笔者认为:通过博物馆社区、乡村化的途径,及时对群众的意见、要求做出反应,并把为社区提供服务联系起来,才能取得社会公众的合作与支持。
     收集信息,科学组织,开展特色服务。首先,把博物馆在各个社区、乡村所能服务的“目标群”搞清楚。将不同目标群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对文物的兴趣和理解程度等情况作前端性评估,并根据调查所获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其次,以各个社区、乡村公众关心的文化热点为主题,以社区、乡村的文化中心或学校为阵营,举办一些突出当地特点的不同类型的专题讲座或小型展览。以焦作市为例,太极拳、怀梆(地方剧种)、唢呐、董永传说共四项入选2006年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根据这一文化热点,博物馆就可以与当地社区或乡村(镇)组织举办诸如太极拳发展渊源、怀梆发展演变史、地方历史名人与传说、地方手工艺的展览等。通过一系列活动的有效开展,切实承担起提高社区、乡村公民综合素质的任务,释放博物馆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
     设立中心办活动,关注青少年群体。可在博物馆设立青少年教育中心,以社区内青少年为主要目标群,一是邀请他们常到博物馆参观相关展览;二是走进社区,以社区图书室、活动中心或相关场所为据点,定期举办知识讲座、互动交流、主题日等活动,招募志愿者在现场服务,并结合中、小学课本中有关历史和文物的内容,开展古代手工艺品基础制作、标本采集、文物分类等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三是进驻乡村,争取当地政府部门支持,对村民特别是青少年进行博物馆教育活动。进驻乡村,不能仅仅停留在送展下乡的层面上,而是要广泛采集当地文化历史资料,为当地人员“定制”文化大餐,才能真正体现出这一工作的积极意义。
        资源共享,广纳高见,达到双向受益。一方面对观众开放博物馆设施和资料,充分发挥它们的效用;并设立“咨询室”专门受理群众使用资料的要求,另一方面聘请社会各界有关人士,担任博物馆咨询顾问,构成既是信息反馈的来源和渠道,又是提供研究成果、保护文物的“智囊团”,对于他们的劳动应给予适当精神奖励。博物馆碰到问题时,也可通过信件或座谈会等方式向受聘者提出咨询,使博物馆工作之树扎根于社区、乡村和社会各界的群众之中。
     社区、乡村“好戏连台”,文物保护唱主角。博物馆定期深入社区、乡村开展文物法规宣传,文物咨询和文物鉴定活动,协助社区和乡村做好民间流散文物的收藏、保护、管理和征集工作,帮助组织、筹办私人收藏品的小型“鉴宝”活动,向他们传授不同类别文物的收藏、管理知识和保护技能,建立文物保护网,营造“保护文物、人人有责”的社会氛围。帮助社区、乡村兴办小型博物馆、展览室、文化活动中心等,提升他们文化生活的品味,营造乐观向上、文明健康的文化氛围。
        协助组织,积极运作,创造个性文化活动。协助社区在辖区内运作既与本社区工商界关系密切,又能为改善社区生活质量做贡献的项目,帮助他们筹办体现个性、展现特色的小型文化展示活动,如企业荣誉展室,职工文艺作品或收藏品展,厂庆展览等;针对乡村民俗文化资源丰厚的特点,博物馆协助挖掘深层历史文化根源,为村委会编辑展出版面,或配合文艺骨干的演出活动,多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把环境和实物资料涵盖到文化遗产的概念之中,推动社区、乡村继承传统文化精髓。
        另外,博物馆实现社区、乡村化,必须培养一支能说、能写、能跑、能干的文理兼优的“全才”队伍。
        总之,以“三贴近”为指导思想,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最终目标,拓展博物馆社区、乡村化的领域,不断完善自身的服务功能,增强博物馆在社会变革中的适应能力,使之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力军之一。

    来源:中国文物报2006.10.13第六版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