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文物征集小记 |
|
|
|
——兼访哲学家艾思奇的夫人王丹一
杨格婷作为一个文博部门的工作人员,能征集到一件有价值的文物或采集到不为人所知的史料无疑是幸福的。2006年初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知了马克思主义著名哲学家艾思奇(原名李生萱)的遗孀王丹一的联系方式。直觉告诉我去采访这个老人,肯定会有所“收获”的。 我试着拨通了王丹一老人的电话,当她得知我的意愿时,慈祥而清晰的音调里竟多了些激动:“你是西柏坡的?我在那个地方工作过,我到现在都很怀念那里……”老人的声音有些颤抖。我提出采访老人,并希望能征集艾思奇在西柏坡时期使用过的物品。老人爽快地答应接受采访,至于文物老人迟疑着思索了一会儿说:“应该还有一两件,是一个书箱和帆布袋,已不太成样子了。”这消息让我欣喜不已,我告诉老人会尽快前往北京。 清明节的前一天,我和另一位同事来到了北京,在西城区南沙沟小区的一栋小楼里,我们见到了王丹一老人。老人今年86岁,一头银白的头发,身体虽显得瘦弱,但精神十分矍铄。她对我们的到来十分高兴,她的大儿子李昕东和专程从国外回来准备给父亲扫墓的二儿子李向东,以及老人的长孙李冽等都等候在家里。 我们在客厅坐下后,就看到了放在那里的木箱和折叠整齐的灰白色的行李袋。王丹一老人向我们介绍说,这两件物品都是艾思奇及全家在西柏坡以及进京后使用过的。箱子是在西柏坡时统一制作领取的,由于艾思奇爱书如命,就常用这个箱子装书籍资料,奔走于不同的工作岗位。而行李袋则是从延安带到西柏坡的,有趣的是这个袋子由两种不同颜色的布料组成,灰布是在延安买的,而白布则是在西柏坡改制后又缝上去的。转移途中,这个行李袋就像个百宝箱一样一直装着全家人的生活用品,到西柏坡后也是如此。1949年3月,全家随中央机关进京时
< 1 > < 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