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历史论文
  • 小姐 服务员 阿姨 老师?
  • 以经济和文化回报社会
  • 学习 馆藏文物信息管理系统 软件有感
  • 敢问路在何方
  • 博物馆展陈与展览科技
  • 以评促改 以评促建
  • 博物馆在新农村未成年人教育中的作用
  • 龙华烈士纪念馆创新教育形式 打造教育品牌
  • 走进博物馆 体验博物馆 爱上博物馆——试析博物馆与青少年素质教育
  • 数字化·科研·市场——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访谈
  • 最新热门    
     
    博物馆近现代照片概况、问题与对策

    书上油墨的墨点组成,基本没什么层次,黑白反差大,缺少中间色调。
        从旧报纸上翻拍。这一类照片以新闻照片居多,有时配上旁边的标题文字一起翻拍下来,这也叫报照,一般情况下只有展览需要时才翻拍。
        从各种画报上翻拍。有的画报上刊登了一些历史遗址、人物、事件、战争场面等一些老照片,这类照片一般质量比较好,照片清晰度、反差、层次都比较好,比较珍贵实用。
        从新华社购买。这类照片数量较大,照片的质量也好,基本上以建国以后各个时期和现在发生的重大事件、新闻照片居多。
        本单位工作人员自己拍摄。这一类照片主要是拍摄革命文物,一般是本馆馆藏文物,拍照后配合展览用或用于出图册、图书。因现在设备、胶片的质量都很好,又是专业人员摄影,所以照片质量好,也有很少一部分本单位工作人员出差拍摄的革命遗址照片,因时过境迁,很难再拍出当年的革命遗址旧貌来;再一部分就是国家领导人来本馆参观时,工作人员拍的一些参观活动照片,随着时间的推移,革命领袖及一些国家领导人的去世,这些照片也变得越来越珍贵。

    博物馆保存近现代照片底版的种类与问题
        原版。博物馆现存这一类底版很少,也很珍贵,直接用原版放出的照片反差、层次都比较好,但其中有一部分原版,有的长了霉斑,有的边角部位发黄,药膜脱落,更严重的已经全掉下来成了碎渣,只剩下胶片的片基还在。这样的原版就没法再使用了。
        用原版制作的照片翻拍的底版。这就是用从个人手中征集来的照片直接翻版。翻拍底版后再放大,效果还是不错的。原版照片当时由于洗放原因或是年代久远保管不善,有的照片翻拍底版后颜色深浅不匀,用这样的底版放照片,质感也没有了。
        用二代甚至三代照片翻拍的底版。就是征集到的照片本身就是翻拍后的底版放出的照片,这类照片一般是从兄弟单位征集来的,从书上、画报上翻拍的也有,这一类照片最大的问题是反差大,层次少,黑白图片中的暗部细节和亮部细节基本损失,明暗过渡缺乏层次感。再用它翻拍底版放出照片后,照片的反差近似于版画,照片上人物的脸像白纸似的,看不到质感。深颜色的衣服全变成了黑色,甚至连衣服的口袋、扣子全看不到。
        从书上报纸上翻拍的底版。这种底版洗出来的照片效果不理想,由于照片不易找到,所以这种底版在博物馆还占有一定的数量。
        彩色底版褪色问题。彩色底版在长期存放中的褪色问题,一直令人担忧,这在摄影界也是一大难题。彩色片的褪色无论是照片或是拷贝的透明正片及原摄影底片,其褪色首先从青层开始,对于照片的褪色,还可以重新印放,而底版褪色便难以挽回了。彩色底版的影像是由黄、品红、青三层染料组成的。强烈光线、高温、潮湿对彩色影像的破坏要比对由银粒组成的黑白影像大得多。还由于这些因素对三层染料的影响不同,使底片的彩色影像不平衡,因此彩色底片的使用保存条件要比黑白底片严格得多。一般情况是底版从8~10年开始褪色,我国彩色摄影热潮的兴起已有30多年了,有一大批早期彩底进入褪色状态,这个问题应引起广大博物馆有关人员的注意,对有价值的彩色片要考虑挽救的问题。
        目前博物馆藏近现代照片底版,质量参差不齐。有些底版还可以,有些底版的质量太差了,这里面有征集来的照片本身质量太差,有的就是摄影工作人员技术水平不高,责任心不强,以至于翻拍出来的底版有的薄,有的厚,反差有的大,有的小,甚至于胶片冲洗花了,也照样放到库存底版袋里,给以后展览照片的洗放工作留下了很多后遗症,有时搞大型展览时,大部分底版需重新翻拍,否则都无法放大展览照片。

    近现代史照片保管的几种补救对策
        原版长霉斑的问题。可以用D-72显影液原液浸泡5~10分钟,再用手轻搓药膜上长霉斑的部位,一般都可去除掉,然后再重新定影10分钟,取出后用清水冲洗15分钟,彻底晾干后再装入底片袋里。对于原版边角部位发黄、药膜脱落的问题,应尽快用该版放一张照片,再翻拍一张底版保存起来,这也算是一种抢救措施,免得边角部位药膜变质向中心发展,影响到画面内容就没有价值了。
        照片颜色深浅不匀的问题。可以用两种方法解决:在翻拍时,对照片过于明亮的部分,用纸板遮一下灯光,使明亮的部分变暗一些,这样翻出的版就均匀了,但要注意曝光时要不停地晃动纸板,使翻出的底版深浅部位衔接自然均匀,不至于出现明显的阴影;重新放一张6寸照片,放大时局部遮挡,洗出深浅合适的照片后再翻一张底版,这样就有一张合适的底版了。
        底版反差过大缺少层次的问题。只能用纸号小些的尽量软一些的相纸,如效果还不理想,就配制软性显影液来解决,双管齐下,效果会改善。
        对从书籍报刊上翻拍的底版反差小洗出照片发灰的问题。可以对反差小的照片重新翻拍底版,每翻一次,可适当提高反差,洗出照片后,如觉得不满意,可再重复洗照片翻拍一次,再洗出的照片反差基本能达到要求,会比第一次翻版效果好得多。
        遗址还在的应去实地拍摄,不用从画报上翻拍照片。去实地拍摄的胶片就是原版,洗放出的照片,清晰度、层次、反差应该没问题,况且现在的照相机、胶卷与过去相比有很大的提高,可以保证拍摄的质量。
        对照片有缺损、划痕、霉斑的问题。可通过电脑修补照片,再重新制版——过去传统的修照片已被电脑修照片取代了,人工修照片痕迹明显。翻拍后再放大照片,痕迹愈发明显,而将一些发霉、划痕多、有缺损的照片通过电脑处理,可以整旧如新,和新照片差不多,只是用电脑修照片成本费用要高一些,可以将重要的照片资料这么处理一下,制成好的底版保存起来。
        对彩色底片褪色的挽救措施。我们根据现有条件,有两种方法可选用:第一,将有长期保留和应用价值的照片,用保存性能优良的相纸制作一张照片存放起来,如十年前制作的照片至今效果仍然令人满意,而同期的底版却令人遗憾了;第二种办法,是将精制的放大照片用翻转片翻拍,或直接用负片拷贝成正片,这种办法成本要高一些,据经验证实,反转片的保存性要好得多。
        对近现代史黑白照片以及当代彩色照片,通过拍摄、扫描等输入手段,存储在计算机内,这样可以避免底片的不断褪色和变质,更利于博物馆保管、陈列、宣传和科研。但是,从目前来看,由于经费和技术问题,全国只有几个大博物馆实行了影像数字化信息管理,大部分博物馆还没有这个能力,还只能依靠传统的办法对底片采取保护措施。
        对库房设备尽量做到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保存底片的室内环境湿度应保持在15%~30%之间,湿度太大,超过60%,彩色底片容易吸水褪色,褪色速度增快一倍。另外要防高温,保存底片的室内环境温度最好能保持在13度以下。据国外试验表明,温度每降低一度,底片可延长10年的保存期,库房最好是恒温、恒湿,把底片损害降到最小程度。
        加强工作人员责任心。在翻拍冲洗胶片的过程中,严格按规定操作。定影、水洗一定要充分,这对底片的长期保存是至关重要的。工作人员平时养成正确的使用底片方法,底片在放大、印片过程中,一定要戴手套,上下底片动作要轻,防止与较硬物质直接摩擦。
        历史过去后就不会重演,不会给你再拍照的机会,博物馆现存的近现代史照片资料记录的是中国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这些资料是何等的珍贵,如何使它们保存得更长久,是博物馆有关人员不断研究和探索的。

    2006年8月25日第六版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